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水溶液中的甲苯在功率超声场中的降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水溶液中密闭体系内功率超声场降解甲苯的行为,并探讨了反应动力学方程.试验表明,超声照射时间对甲苯的降解影响较大,40min后可以获得90.8%左右的去除率,而溶液的初始浓度、体系的温度等也有一定的影响;饱和氧的溶液中甲苯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KC0-0.2394@C,在20~50℃时的表观活化能Ea为41.06kJ/mol.  相似文献   

2.
纳米Pd/Fe双金属对2,4-二氯酚的脱氯机理及动力学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采用纳米Pd Fe双金属对2,4 二氯酚(2,4 DCP)进行了催化还原脱氯处理.结果表明,纳米Pd Fe双金属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反应活性,对2,4 DCP具有较好的脱氯效率.当纳米Pd Fe用量在6g·L-1时,2,4 DCP脱氯率达到90%以上;脱氯效率与pH值、温度、钯化率、Pd Fe投加量等因素有关.2,4 DCP在脱氯过程中先生成邻氯酚和对氯酚,而后继续脱氯生成苯酚,或由2,4 DCP直接降解成苯酚.2,4 DCP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2,4 DCP催化还原脱氯反应的活化能为139 7kJ·mol-1.  相似文献   

3.
2,4-二氯酚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法处理2,4-二氯酚废水的工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此外,还对吸附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遵循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模型,并得出25℃和35℃时速率常数分别为k298=0.0072min^-1、k308=0.0118min,吸附活化能Ea=38.5kj/mol。  相似文献   

4.
高浓度酚水的湿式氧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1L高压釜中进行了高浓度苯酚水溶液的间歇湿式氧化实验研究。原水COD_cr为7804~87002mg/L,反应温度150~250℃,氧分压0.7~5.0MPa。结果表明湿式氧化对进水浓度的适应性强,有机物分解快。经30min氧化,COD_cr降低52.9%~90%,苯酚分解86%~99%。表观动力学分析表明反应速度与COD_cr和氧分压分别呈0.873和0.244次方关系,反应活化能为29.43kJ/mol。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亚甲基蓝在硫化镉上的暗吸附反应,并作Langmuir拟合和Freundlich拟合计算其吸附速率常数。通过实验证明硫化镉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在低光强下,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光强的增大而增大,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改变光催化反应温度,计算表观活化能Ea为19.13kJ/mol,证明温度对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Fenton试剂氧化降解腐殖酸动力学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研究了Fenton试剂氧化降解腐殖酸废水的过程及动力学.结果表明,Fenton法能通过氧化和混凝作用有效去除腐殖酸,其中氧化降解速率主要与Fenton试剂投量、腐殖酸初始浓度和初始pH值有关,且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反应前60 min.在pH为4.0,[Fe2+]0为5~40 mmol.L-1,[H2O2]0为40~120 mmol.L-1,[HS]0为250~1 000 mg.L-1,温度为278~318 K的实验范围内,反应初始阶段腐殖酸的氧化降解符合表观反应动力学模型.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说明该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Fenton氧化降解腐殖酸过程.Fenton氧化降解腐殖酸的初始反应活化能Ea为14.9 kJ.mol-1,说明反应较易进行.动力学模型的反应总级数为2.34,其中H2O2的反应分级数(0.86)高于Fe2+的分级数(0.47),表明H2O2浓度比Fe2+浓度对Fenton氧化降解反应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填充床电化学反应器,以IrO2-Ta2O5/Ti为阳极,纯钛板为阴极,在室温条件下处理苯酚模拟废水。文章基于阶段反应理论,研究了填充床电化学系统降解苯酚废水的动力学模型,探讨了进水流速、电流密度、初始酚浓度等因素对模拟废水中苯酚和COD去除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系统能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系统处于扩散控制阶段时,苯酚降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在反应控制阶段属于零级反应;当起始苯酚浓度为600 mg/L(Na2SO43%),反应时间60 min,进水流速1.1 L/h,电流密度20 mA/cm2时,苯酚去除率可达99.92%,COD去除率为85.21%;随着电流密度增大,能耗提高。  相似文献   

8.
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亚甲基蓝在硫化镉上的暗吸附反应,并作Langmuir拟合和Freundlich拟合计算其吸附速率常数。通过实验证明硫化镉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在低光强下,反应速率常数随着光强的增大而增大,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改变光催化反应温度,计算表观活化能Ea为19.13kJ/mol,证明温度对反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沙爽  周少奇  张小娜  周晓 《环境科学》2012,33(4):1267-1271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Pr-N共掺杂TiO2催化剂为电极,在光电催化反应器中,研究了光电催化降解孔雀石绿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孔雀石绿氧化降解速率与溶液的初始浓度、pH、外加电压及反应的温度有关,在初始浓度为10~30 mg.L-1、pH为3~8、电压1~5 V、温度为298~338 K的实验范围内,反应的氧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且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模型中反应的初始反应活化能Ea为11.99 kJ.mol-1,说明反应较易进行;pH的反应级数1.634 7,远远高于电压的级数0.850 2及初始浓度的级数0.123 8,表明通过控制pH可有效地提高光电催化的氧化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0.
电沉积ZnO膜光电催化降解4-硝基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硝酸锌水溶液作电解质,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具有光电化学活性的氧化锌(ZnO)薄膜。以ZnO膜电极为工作电极对4-硝基酚进行了光电催化降解处理,系统研究了外加偏压、4-硝基酚浓度、电解液浓度以及pH值对4-硝基酚在ZnO膜电极上的光电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加偏压为1.0V,电解液浓度为0.1mol/L,溶液为近中性条件(pH为6.3)时对0.05mmol/L的4-硝基酚2小时的降解效率达到了98.8%。  相似文献   

11.
高含酚焦化废水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改型二段好氧活性污泥法,对鞍钢焦化厂产生的高含酚废水进行了脱酚处理研究.试验中发现:采用"生物-铁"法进行培养驯化后,脱酚污泥活性高、耐酚负荷能力强;在微生物"饥饿态"下,脱酚速率进一步加快,工艺运行时间缩短.工艺运行过程稳定,酚去除率高,大部分被降解.处理后废水酚浓度小于0.5mg/l,COD浓度小于100mg/L,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本研究为高含酚焦化废水等工业废水的生物脱酚处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碳纳米管(CNT)活化过二硫酸盐(PS)降解偶氮染料酸性橙7(AO7).考察了PS浓度、CNT投加量、初始pH值、温度等反应条件对AO7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7、n(PS)/n(AO7)为20、CNT投加量为0.2g/L时,AO7在反应480min后可以被完全脱色去除.随着PS剂量、CNT投加量和温度的升高,AO7的去除率也逐渐增加,中性条件下最有利于AO7的去除.AO7降解反应主要发生在CNT表面,且反应活化能Ea为46.76kJ/mol.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TOC分析表明,AO7分子偶氮键和萘环结构断裂,生成含苯环类物质,最终矿化为CO2和H2O.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吸附溴酚蓝的动力学及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pH值、时间及温度对壳聚糖吸附溴酚蓝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是影响壳聚搪吸附溴酚蓝的重要因素,适宜pH值范围是3.2~5;初始吸附过程非常快,30 min时即达到最大吸附量的97%左右,其动力学行为更好地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随着温度增加,平衡吸附量减少.吸附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a)为4.3...  相似文献   

14.
采用零价铁/过硫酸盐(Fe0/PS)高级氧化工艺降解水中有机染料铬黑T(EBT),考察了不同体系(PS、Fe0、Fe0/PS)、PS与Fe0物质的量之比、无机阴离子(NO3-,CO32-,Cl-)、溶液初始pH值、温度以及天然有机物对EBT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Fe0/PS工艺降解EBT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R2>0.87);和Fe0以及单独PS处理EBT相比,Fe0/PS能够高效降解水中的EBT,20min时EBT的去除率高达96.21%.PS/Fe0降解EBT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1:1.5.溶液中存在的NO3-,CO32-以及天然有机物均对EBT降解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EBT的降解速率随溶液初始pH值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温度的增加,EBT降解速率满足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其反应活化能(Ea)为43.98kJ/mol.EBT在实际水体中的去除率仍能够保持较高的水平.使用GC-MS识别出10种中间产物,并据此提出反应路径.ECOSAR模型分析表明EBT降解产物中小分子有机物的生态毒性高于其大分子有机物.  相似文献   

15.
用CoTPPS4作催化剂,Na2S2O8/H2O2为混合氧化剂处理含DDVP农药生产废水.探讨了氧化刺种类、混合氧化剂比例、催化剂投加量、农药初始浓度和pH值等因素对催化处理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处理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9溶液中,农药初始浓度为28.93 mg/L、CoTPPS4加入量为2.4×10-...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Sorptionofanorganicpollutanttosoilhasamajorinfluenceonitstransport,bioavailabilityandfateinnaturalenvironmentsanddevelopingsoilpollutionremediationtechnologies .Extensiveresearch(Chiou ,1979;1983;1985 ;1998a ;Karickhoff,1979;Kile ,1995 ;Rutherford ,1992 )suggestedthatsorptionofnonionicorganiccompounds(NOCs)fromwatertosoilisdueprimarilytothepartitioningintosoilorganicmatter(SOM ) .AdsorptionofNOCsfromwaterbyrelativelypolarsoilmineralsissuppressedbythestrongcompetitiveadsorption…  相似文献   

17.
不同涂层电极和抑制剂对电化学氧化降解苯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淼  王丽  刘波  李绍民  焦昕倩  糜仁  钱美荣  吴迪 《环境科学》2007,28(12):2745-2749
采用热分解法和电沉积法2种工艺制得4个二氧化铅电极,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电极表面形貌.以水杨酸(2-HBA)为捕获剂,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羟基自由基与水杨酸的羟基化产物2,5-二羟基苯甲酸(2,5-DHBA)的量作为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浓度.通过羟基自由基的浓度的测定和苯酚的降解,研究了不同涂层电极和抑制剂对电化学氧化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热分解电极、无掺杂电极、掺铋电极和掺镧电极产生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浓度分别为0.781、1.048、1.838、2.044 μmol/L,以这4个电极为阳极对苯酚进行电解, 1.5 h苯酚去除率分别为87.30%、93.55%、97.95%、98.70%,5 h TOC去除率分别为86.75%、94.26%、98.53%、99.60%;以掺镧电极为阳极,加入抑制剂CO2-3、PO3-4、CH3COO-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浓度分别为无检出、0.170 μmol/L、0.270 μmol/L,对苯酚进行电解,5 h苯酚去除率分别为99.06%、99.98%、99.79%.电沉积法制得电极对苯酚的降解效果优于热分解法制得的电极,而掺杂的电极优于无掺杂的电极,掺镧电极对苯酚降解效果最好,抑制剂CO2-3、PO3-4、CH3COO-存在时会对苯酚的降解起到阻碍作用,CO2-3阻碍作用最强.不同制备方法和掺杂不同添加剂制得的电极的催化性能不同,对苯酚的降解效果也不同;羟基自由基的浓度越大,苯酚的降解效果越好,抑制剂捕获了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不利于苯酚的降解.  相似文献   

18.
吴应琴  陈慧  夏燕青  王永莉 《环境科学》2009,30(12):3658-3662
采用批平衡试验法, 研究了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蒽在腐殖酸溶液中的溶解热力学及动力学特征. 结果表明, 腐殖酸对蒽有一定的增溶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 增溶程度增强. 在25℃下蒽在腐殖酸溶液中的增溶行为为自发、吸热的熵增过程, ΔG~θ=-1.682 kJ/mol, ΔH~θ=11.96 kJ/mol, ΔS~θ=45.78 J/(K·mol); 在35℃、45℃下ΔG~θ分别为-2.140 kJ/mol和 -2.598 kJ/mol. 用几种溶解动力学曲线方程对腐殖酸增溶蒽的溶解动力学曲线进行了拟合, 结果表明腐殖酸增溶蒽的溶解动力学曲线更符合 Elovich 方程.  相似文献   

19.
苯酚毒性大、难降解,是严重的环境污染物,同时也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文章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环境水体中苯酚的分析方法。实验条件,色谱柱VP-ODS(150×4.6 mm,5 um);柱温25℃;流动相:V(甲醇)∶V(水)=46∶54,检测波长为λex/λem=215/300 nm,进样量20 uL。测定结果,苯酚的线性范围0.20~100 mg/L,r=0.999 3,检出限0.1 mg/L。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对环境水体中苯酚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