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随着我国石油、石化、煤化、化工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的品种和数量日益剧增.我国危化品的产量已达14亿吨,从业单位总数量达31万家,其中生产单位25014家,仓储单位11071家,经营单位136735家,运输单位9796家,使用单位135310家,废弃物处理单位709家.其中大部分危化品涉及到异地运输的问题.由于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特点,因此危化品的运输具有巨大的危险性.由各种事故导致的泄漏、燃烧、爆炸等,不仅造成直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周边的大气、水、土壤环境造成次生污染,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因此,危化品的运输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化工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导致危化品事故频发,因此建立危化品事故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以2006—2014年我国发生的危化品事故起数为原始样本,建立预测模型,并以2015年我国危化品事故实际起数为验证样本,对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危化品事故灰色残差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精度合格,可用来预测我国危化品事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化学品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化学品已超过1 000×104种,日常使用的约有700×104种,全球化学品的总产值已达到10 000亿美元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每年还要有千余种化学品问世,其使用数量、品种也在迅速增加。化学品的生产和消费确实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化学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性、强氧化性、毒害性、腐蚀  相似文献   

4.
在对2010—2015年我国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泄漏事故数量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建立了危化品泄漏事故混沌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未来3年我国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的数量,并以2016年我国发生的危化品泄漏事故数量的实际值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016年我国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数量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拟合度指标达到97.52%,拟合效果较好,说明所建立的危化品泄漏事故混沌时间序列模型可行;2017年和2018年我国发生危化品泄漏事故数量的预测值分别为932起和924起,相对2016年会有小幅度上升,其原因与中小型化工企业数量在我国化工企业总数中占比较高有关,这为研究我国危化品泄漏事故的发展趋势与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对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理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准确获知现场危化品的具体分布情况,才能对症下药采用对应的处置方法。根据检测原理将应急检测技术分为基于物质本身理化性质、基于化学反应、基于生化反应3类分析方法,从检测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性能指标等方面入手,总结应急快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进展,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齐鲁石化储运厂坚持以人为本、多管齐下加强液体危险化学产品的综合治理工作,保证危化品时刻处于控制之中. 该厂是危化品储存、运输的专业化工厂,每年接收、储存、装车、外运液体危化品16种、160多万吨. 为确保安全,齐鲁储运厂首先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条例,结合厂实际制定了<危险化学物品储存、装运安全管理规定>.用4个章节63条,重点对危化品的储存、装运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国海上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运输的现状、危化品的特殊性和危害性,并对危化品运输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估。结合目前救捞系统在危化品应急处置上的能力的不足,研究认为应从完善应急处置体制机制、补充专业装备技术、提高应急人员素质水平、加强危化品应急体系理论研究等方面予以补强。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危化品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原因,采用行为安全理论的"2-4"模型对化工行业39起较大及以上危化品中毒和窒息事故原因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追溯组织和个人层面事故原因,可为预防事故制定针对性措施;组织层面危化品中毒和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管理层安全理念不足、企业安全文化缺失,由此可导致企业在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欠缺。个人层面危化品中毒和窒息事故主要原因包括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安全习惯不良;员工习惯性违反操作规程也是事故原因之一,尤其在受限空间内开展特种作业时违规更易发生事故,盲目施救可能导致事故扩大。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安全标准化处作为全国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技术支撑单位,具有基础知识扎实、现场经验丰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研发、服务团队,致力于研究符合中国实际的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方法,为提升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而服务。主要业绩1.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2.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诊断咨询服务。已为100余家危化品企业提供了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安全标准化处作为全国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技术支撑单位,具有基础知识扎实、现场经验丰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研发、服务团队,致力于研究符合中国实际的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方法,为提升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而服务。主要业绩1.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2.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诊断咨询服务。已为100余家危化品企业提供了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地预防危化品事故,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基于AQ 3013—2008和GB/T 33000—2016两个现行标准,根据事故致因"2-4"模型,以事故分析为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标准的差异性并将关键要素整合,构建了危化品事故根本原因的判定标准,并应用该判定标准对2012—2017年间我国发生的8起危化品事故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即确定安全管理体系的缺欠项。结果表明:整合后的判定标准在确定危化品事故根本原因时更为全面,其中每起事故案例补充的判断标准项占总判断标准项数量的比例为25%~40%,平均值为32%。强调指出危化品企业必须注重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加强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的建设,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以促进危化品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汽车加油站是一个主营汽、柴油等危化品的场所,点多面广,分布在我国的城乡各地.由于汽、柴油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产生静电等特点,且一旦发生火灾,燃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扑救困难,所造成的不仅仅是财产的损失,还有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影响,所以汽车加油站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危化品泄漏风险日益增大,给海洋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聚焦于我国北方最大的散装危化品集散中心-岚山港,以年吞吐量约占危化品总量41%的对二甲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危化品输移扩散模型和危化品海洋生物影响评价方法,预测了在三种事故情景下发生最大可信泄漏量对二甲苯泄漏入海事故的海洋环境影响。结果显示,陆上泄漏事故(化工码头操作性事故50 t对二甲苯泄漏或化工品储罐事故800 t对二甲苯泄漏)对二甲苯入海后,其高浓度范围主要集中在港池及港区附近,对附近3个海洋保护区无影响;当船舶在航道上发生2000 t对二甲苯等挥发微溶性化学品泄漏事故时,泄漏到水面的对二甲苯在北风涨落潮流和南偏东南风涨潮流的影响下会全部提前挥发掉而不会对附近的旅游区和海洋保护区产生影响,仅在南偏东南风落潮流的控制下向东北方向快速移动扩散,4 h后会开始影响金乌贼海洋保护区,最大浓度为5 mg/L,但持续时间较短,在泄漏后8 h左右挥发掉。  相似文献   

14.
1危化品物流运输环节安全现状目前,全国危化品运输单位有5962户(不含个体运输户),危化品运输车辆有9多万辆,60%为槽罐车,危化品运输单位排在前5位是江苏、广东、辽宁,山东、河南。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储运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与飞速发展的工业水平相比,相应的储运安全监督与管理则比较落后,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重大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安全标准化处作为全国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技术支撑单位,具有基础知识扎实、现场经验丰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研发、服务团队,致力于研究符合中国实际的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方法,为提升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而服务。主要业绩1.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北斗卫星实时监控系统的概况、功能特点及应用分析,根据石油危化品运输增长的现状及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阐明系统的实现对石油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生产安全监控和应急调度指挥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散装液体危化品码头的污染原因分析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液体危化品的特点,对散装液体危化品码头的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为确保码头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全国危化品物流运输中的安全形势,介绍了危化品物流运输中的危险特性和危险化学品物流运输中的安全管理,并提出应急措施及安全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评估危化品公路桥梁运输风险,并解决现有的危化品桥梁运输风险评估方法主观性过强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后悔理论的危化品公路桥梁运输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危化品公路桥梁运输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选取一理想评分值,采用专家评分...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沿海地区气象环境复杂,跨海桥梁上车辆混杂密集,车流量大、车辆混杂和侧风环境等因素都对跨海桥梁危化品车辆的安全行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跨海桥梁危化品车辆行驶轨迹研究对于加强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跨海桥梁危化品运输车辆的轨迹预测问题,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与注意力机制的跨海桥梁危化品车辆行驶轨迹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包括信息输入模块、注意力层和轨迹输出模块,并利用沿海一座跨海大桥上危化品车辆行驶环境实测轨迹数据对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LSTM能适应长时域的车辆行驶轨迹预测,注意力机制提高了预测模型的训练速度;由于考虑了车辆间交互影响因素,该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同时LSTM也减少了预测模型在时域较长情况下车辆行驶轨迹预测的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