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产品系统的模型出发,对原料,能源,工艺技术,运行管理四个方面探讨电镀行业实行清洁生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林爱葵 《环境》2012,(Z1):88-89
电镀企业是珠三角地区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污染源之一。对于电镀行业来说,减少、降低重金属污染是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本文结合江门市新会崖门定点电镀工业基地的规划建设,探讨防治电镀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某电镀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的重金属污染特征。结果表明,该基地受到铬、铜、镍、锌、银等重金属及氰化物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过评价标准值60多倍,且空间差异明显;基于美国《土壤筛选导则》计算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表明,该基地六价铬、镍等重金属超过致癌风险指数标准限值(10-6)及非致癌危害熵标准限值(1),说明镍与六价铬在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在污染场地再利用过程中需要对具有环境风险的区域进行修复处理。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1989,(7):26-27,23
从1982年起,上海市开始对电镀行业调整布局,采取控制、压缩厂点,就地治理和兴建若干工艺技术、环保设施先进的电镀中心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整顿,给予合格者颁发电镀生产许可证,压缩了近1/3电镀厂点,全市的电镀废水排放量减少50%以上,重金属废水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随着整顿工作的深入开展,电镀厂的缸脚和污泥等有害废物的处理处置问题暴露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电镀污染物毒性及电镀业现状,提出了防治电镀污染的关键是实施整体性控制,力求取得最佳环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电镀作为浙江省主要的重金属排放行业,数量多、分布广、环境影响十分敏感。课题组根据浙江省内主要电镀企业及电镀产业集聚区的实地调研情况以及污染普查动态数据的分析,详细分析了浙江省电镀行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产业布局与规模、生产工艺与装备、清洁生产、污染防治措施、环保监管、有效削减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提升对策,为电镀企业即将开展“十二五”污染整治提供重要的技术储备,对电镀行业的减排及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周枫 《环境工程》1989,7(6):21-22
缺水和环境污染制约着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发展。一方面工农业生产缺水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大量工业污水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成为一大公害。本文提出了控制带出液,压缩清洗水来减少电镀废水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某电镀基地为例,设计采样监测方案,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报批稿)的推荐模型和参数,开展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和确定土壤修复目标建议值。监测结果显示,场地土壤中镉、铬(Ⅲ)、铬(Ⅵ)、铜、镍、锌6类重金属浓度超过风险评估启动值,列为关注污染物。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场内多处暴露点位的人体健康风险值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重点污染区域为污水处理厂及周边,电镀车间及周边的风险值也超标。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对具有较高风险的区域,建议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场地土壤修复。  相似文献   

9.
电镀工业是污染严重的行业,仅靠末端治理有很大的局限性。清洁生产作为一种全新的环境保护战略,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防治电镀污染的根本出路和必由之路。实现清洁生产的途径是多方面的,电镀企业的清洁生产应从原料、能源、工艺、管理等方面考虑,实行综合预防,并且大多数措施为无低费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野外采样室内分析方法,对泰州某电镀污染区12种优势植物和对应土壤中的Cu、Cr、Cd、Pb和Ni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揭示了优势植物对复合污染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特征。结果表明,该电镀污染区土壤中Cd平均含量为4.10 mg/kg,是GB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9.1倍。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富集滞留在地上部较多,香樟对Cd,双穗雀稗、野艾篙、牛筋草对Cu,双穗雀稗对Cr,三叶草、蒲公英对Pb,双穗雀稗、苣荬菜对Ni表现出重金属植物修复的潜力,它们是修复Cd污染土壤的理想植物。  相似文献   

12.
龚美兰 《福建环境》1999,16(1):32-33
分析了电镀工业废水的产生、特性及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更新原料,减少用水量及提高回收率等污染最小化途径,减小电镀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会展同期声     
《环境》2007,(7):71-72
我国年内将出台控制电子产品污染的多项标准关注点:电子信息产品标准的生态化要求;第十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在京举行关注点:新技术,新企业和新领域成展会热点;广东电镀协会/广州市电镀协会2007年年会成功举办关注点:电镀行业推行清洁生产成为广东电镀企业共识;第九届“华南水展”完美落幕关注点:享誉业界的“华南国际水论坛”同期举办。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省潮州市彩塘不锈钢电镀区的水体为例,研究了电镀废水、底泥的Cr分布特征和基本特性,并针对废水基本特性,采用FeSO4进行调控,探讨如何将Cr6+转化Cr3+以及除去废水中Cr的途径。电镀废水中的总Cr和Cr6+分别为57.3mg/L、42.4mg/L,远远超过了电镀废水排放标准37、83倍,导致河流水体Cr6+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电镀废水具有低pH值和高电导率。电镀区底泥Cr大大超过背景值,底泥中的Cr残渣态含量最高,其次是氧化态、还原态,可溶态和碳酸盐态含量低,说明了底泥存在潜在危害性。FeSO4能有效地将Cr6+还原为Cr3+,Fe2+/Cr6+摩尔比为4具有很好转化效率,还原充分后将pH值调至9,对Cr3+具有最好的沉淀效果,通过该途径有效除去废水的Cr。  相似文献   

15.
16.
在我国城市中,空气污染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场所的装修越来越广泛,而装修产品中的化学污染物也越来越多,甲醛就是装饰产品中一种含有挥发性的污染物质。甲醛随着装饰产品的引进成为公共场所中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可 《环境保护》2014,(13):55-57
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电镀行业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从政府、企业、公众、行业协会、技术机构5个角度提出加强电镀行业监督管理、完善政策标准、推行清洁生产等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某电镀企业场地搬迁为例,从样品采集、检测方法、调查结果等讨论了电镀企业场地污染调查,并提出了修复对策,为指导电镀企业场地污染调查及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而言,如何进行清洁生产潜力分析是影响审核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对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排放含有毒有害物质、产排污环节较多的电镀企业尤为如此。在清洁生产潜力分析过程中,根据现有清洁生产水平,系统地从原辅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过程控制、设备、管理、员工、产品、废物8个方面一一挖掘潜力,将"源头削减"和"过程控制"理念融于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之中,为清洁生产方案提出和实施提供依据,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食品污染与人类健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民以食为天,故在所有的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中,数食品污染的危害最大、最直接。因此,自70年代开始,国际上就兴起绿色食品(即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991年,我国第一例产品质量商标———绿色食品标志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目前,我国已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有600多家企业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包括乳制品、罐头、果脯干果、禽肉蛋鱼、茶叶、咖啡、粮油等10多类产品。1999年在山西召开的全国绿色食品展销会披露:我国迄今已有1018个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