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源水对碳酸盐侵蚀速率研究——以桂林毛村地下河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桂林毛村地下河流域,进行了野外监测与室内分析研究,详细研究了外源水与岩溶水对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在岩溶水与外源水中的侵蚀速率存在较大差异,雨季碳酸盐岩侵蚀速率:外源水外源水补给的岩溶水岩溶水空气;旱季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外源水外源水补给的岩溶水空气岩溶水;外源水中的灰岩侵蚀速率白云岩侵蚀速率;碳酸盐岩试块的侵蚀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控于方解石饱和指数、pH值与水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失重法研究对比30CrMnSiNiA结构钢在不同氯离子浓度和温度下的腐蚀速率。结果 30CrMnSiNiA钢的腐蚀速率都经历了一个增大-减小-趋于稳定的过程,说明腐蚀机理并未发生改变。在温度较低和氯离子浓度较低的条件下,升高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将会提高腐蚀速率;当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很高时,继续升高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将会降低溶液中溶解氧的含量,使腐蚀速率降低,溶解氧的极限扩展速率将会成为限制腐蚀速率的关键因素。结论不同温度和氯离子浓度下金属腐蚀规律相同,温度和氯离子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金属的腐蚀速率。当超过转化点后,提高温度和氯离子浓度会降低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3.
杨丽标  雷坤  孟伟  富国  于涛 《海洋环境科学》2016,35(6):868-875, 881
通过室内培养测定泥水界面N2通量,研究了黄河沉积物的反硝化速率,分析了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上覆水碳、氮浓度和耗氧速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对照处理(CK)平均反硝化速率为14.81±9.43 μg N/m2/h。碳、氮添加处理中,N1(4.5 mg N/L)和C1(2.4 mg C/L)沉积物反硝化速率最高,均值分别为21.99±12.45和24.33±14.38 μg N/m2/h。理论上,NO3-N和溶解性有机碳添加浓度分别为9.8和4.0 mg/L时沉积物反硝化作用最大,且反硝化作用的最佳碳氮比为2.3。不同碳、氮水平上沉积物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的响应关系并不一致。低碳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显著正相关;低碳、高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与耗氧速率不相关;而高碳、低氮水平下反硝化速率则与耗氧速率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若干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通过测定甲基橙降解的最终产物SO4 2 - 的浓度 ,研究了溶液的 pH值、初始浓度、TiO2 投加量几个条件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矿化速率的影响 ,并与脱色速率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矿化速率低于脱色速率。  相似文献   

5.
不同碳源对生物反硝化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徐亚同 《环境科学》1994,15(2):29-32,44
在悬浮污泥系统中,当pH、温度适宜,碳源无限制并采用单一类碳源时,反硝化速率和耗碳速率动力学呈零级反应。混合挥发性脂肪酸碳源的反硝化速率比组成它的单一脂肪酸的反硝化速率高。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的反硝化速率最高。挥发酸的反硝化速率比相应的醇类为高。本文还讨论了降低反硝化系统碳源消耗、减少处理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珠江三角洲新垦大气核化速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了珠江三角洲新垦地区的大气核化速率,对核化机制及核化速率计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基于PRIDE-PRD2004观测实验期间新垦站点的气溶胶数浓度谱分布观测数据,计算出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 根据表观形成速率与核化速率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1 nm粒径临界核的大气核化速率. 结果表明,新粒子事件期间3 nm粒子的表观形成速率为7.2~9.4 cm-3·s-1,1 nm临界核的大气核化速率为7.65×102~1.14×105 cm-3,与前体物硫酸蒸气浓度比较一致,气态硫酸应是主要的核化前体物. 新垦地区背景气溶胶中积聚模态对碰并汇贡献较大,事件期间气溶胶数浓度变化对核化速率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本研究获取了新垦核化速率信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核化机制. 由于成核临界粒径的不确定性对核化速率计算结果影响很大,确定成核临界粒径对核化速率计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以2001~2010年十年间天水市城区二氧化硫浓度与硫酸盐化速率的监测数据为依据,对城区二氧化硫与硫酸盐化速率的浓度水平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探讨了二氧化硫浓度与硫酸盐化速率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河蚬扰动沉积物界面效应及其在水中代谢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河蚬扰动对沉积物耗氧速率与营养盐通量的影响及河蚬在水中的呼吸与排泄速率.结果表明,河蚬增大了沉积物耗氧速率与溶解活性磷(SRP)、NH4+、NO3-向上覆水释放通量.河蚬在沉积物-水系统中产生NO3-速率与其在水中产生NO3-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河蚬在水中呼吸速率是其在沉积物-水中所产生净耗氧速率的4.3倍,河蚬在水中排泄SRP、NH4+速率分别为其在沉积物-水中所产生净SRP、NH4+释放速率的7.3倍与20倍.这些显著差异可能是由于河蚬在水中与沉积物中的活动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的预测问题,首先对影响该种类型管道内腐蚀速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对PCA算法、PSO算法和SVM算法分别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可用于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的PCA-PSO-SVM组合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PCA-PSO-SVM组合模型对44组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的影响因素和管道内腐蚀速率数据进行了学习训练,对10组数据进行了预测,并将该组合模型与PCA-GA-SVM模型、PCA-LS-SVM模型和PCA-CV-SVM模型3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以验证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温度对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的影响相对较大,压力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小;使用PCA-PSO-SVM组合模型对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仅为1.848%,模型训练时间仅为3.17 s,这两项数据均小于其他预测模型,表明针对海底多相流管道内腐蚀速率的预测问题,PCA-PSO-SVM组合模型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活性污泥耗氧速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试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首先介绍了活性污泥净化能力判别指标——耗氧速率的原电池氧测定法,继而通过试验研究了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比耗氧速率的关系,最后分析说明了比耗氧速率在监控活性污泥系统运行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5种卤代苯类化合物在水相中的光解速率,以及罗丹明B的影响。结果表明,罗丹明B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它们的光解速率。HMO法计算的键级、EHOMO,ELUMO与光解速率常数存在良好的多元线性关系,3个结构参数对速率常数的影响可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产酸发酵菌群产氢能力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重点对乙醇型发酵菌群和丙酸型发酵菌群的产气及产氢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发酵菌群由丙酸型演替为乙醇型过程中的产氢速率变化进行了分析.在有机负荷相同的条件下,乙醇型发酵菌群表现出较高的产氢速率和比产氢速率,最大产氢速率为14.99L/d,最大比产氢速率为3586.45mmol/(kg·d).而丙酸型发酵菌群产氢速率和比产氢速率都较低,分别为3.62L/d,196.46mmol/(kg·d)生物制氢反应器在运行中维持乙醇型发酵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氢气产量,应尽量避免丙酸型发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臭氧/活性炭协同降解有机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活性炭对3种与臭氧反应速率相差较大的有机物(苯甲酸、对氯苯甲酸和乙酸钠)的臭氧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能提高这3种有机物的臭氧化降解速率,但是活性炭的影响作用与有机物种类有关,对与臭氧反应速率越小的有机物其作用越显著;三者之中,乙酸钠的相对速率提高最大;是单独臭氧化速率的5倍  相似文献   

14.
马鞍山大气中硫酸盐化速率污染特征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孟超  汪立河等 《福建环境》2001,18(3):22-23,27
以马鞍山市近七年大气中硫盐化速率监测数据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该市大气中硫酸盐化速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七年马鞍山市硫酸盐化速率污染明显减低,但局部区域还存在一定程度污染,硫酸盐化速率的分岂有此理与各功能区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和气象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高继贤  王铁峰  王金福 《环境科学》2010,31(5):1152-1159
通过动态吸附烟气脱硫实验,考察了烟气中不同SO2体积分数对ZL50脱硫脱硝活性炭脱硫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随着烟气中SO2体积分数增大,脱硫率和ZL50脱硫脱硝活性炭的活性度下降;SO2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增大.模拟结果表明,Bangham模型模拟效果最优,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对化学吸附有重要影响;Lagergren准一级吸附速率常数随SO2进口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表明SO2的催化氧化反应在吸附前期可能为速控步骤.推导和定义了Lagergren模型和Bangham模型的初始吸附速率;推导了文献上的Ho模型和Elovich模型的初始速率式。定义的Bangham初始吸附速率与初始吸附速率实验值吻合最好;建立的Bangham吸附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SO2动态吸附速率.结果表明,SO2的初始反应速率分级数为1或接近1,而O2和水蒸气的初始速率分级数分别为0.15~0.20和0.45~0.50之间的常数.  相似文献   

16.
普定冲头峰丛洼地泥沙沉积速率的~(137)Cs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侵蚀速率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地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采用137Cs断代法测定了贵州普定县马官镇冲头峰丛洼地的沉积速率,据此推算了冲头小流域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侵蚀速率。采用137Cs分布深度判别法和质量平衡理论模型两种方法计算了洼地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求得冲头洼地平均土壤沉积速率分别为6.39 t/a和9.53 t/a,取后者代表洼地的平均沉积速率,不计引水带入水库的泥沙和落水洞带出的泥沙,据此推断1963年以来的平均产沙模数为20.27t/km2.a,与当地径流场的实际监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活性污泥和培养的菌液降解耗氧速率。基于微生物耗氧速率评估了对十二烷、苯、正庚烷及环已烷的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监测耗氧速率是评估生物降解含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运用静态箱-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静态箱-色谱法分别测量了南亚热带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土壤-大气COS和CO2通量。结果表明,土壤吸收COS,凋落物保留样地COS吸收速率显著高于凋落物去除样地,3月土壤COS吸收速率最高。土壤COS吸收速率与大气COS浓度正相关。土壤COS吸收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单独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但凋落物保留样地COS吸收速率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两者共同呈二次多项式相关。凋落物保留样地CO2释放速率高于凋落物去除样地。与土壤COS吸收速率相反,土壤CO2释放速率3月最低,7月最高,主要受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土壤CO2释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指数相关,与土壤含水量直线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CO2释放受温度和含水量的共同影响。土壤COS吸收速率随土壤CO2释放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表明两者可能受某些共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哈尔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中的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和氯代烃(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为研究对象,应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在不同季节条件下其在格栅、初沉池、生化池(厌氧段和曝气段)、二沉池处理单元中的逸散速率.结果表明,芳香烃和氯代烃在生化池逸散速率最高,苯和三氯乙烯的逸散速率分别为1.92~5.22g/s和16.94~18.8g/s.芳香烃逸散速率不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芳香烃的逸散速率在生化池中下降很快,而氯代烃的逸散速率比较稳定.芳香烃和氯代烃在格栅的逸散速率最低,二甲苯和三氯甲烷的逸散速率分别为12.94×10-6~17.24×10-6g/s和1.88×10-6~2.58×10-6g/s.在沉淀池中,芳香烃和氯代烃春季逸散速率平均为夏季的1.7倍.春季二沉池苯、甲苯和二甲苯的逸散速率分别为初沉池的59.2%,53.3%和4.5%;而二沉池氯代烃逸散速率增加了13%.  相似文献   

20.
在建立一种受表面过程控制的水-岩反应的新模式时,联合使用了已形成的晶体生长理论和硅酸盐溶解实验结果。联立质量传递速度方程和界面分离过程速度方程,求出了稳态条件下的总反应速率。如果界面反应控制总反应速率,那么非稳态过程就可成功地加以处理。对于大多数不易溶解的矿物来说,作为确定速率的因子,通过溶液的扩散可以忽略。 许多表面过程是由总界面不饱和度驱动的,但只有那些促进分离的过程才对溶解有贡献。另外,与非分离作用有关的表面过程导致了溶解速率较低。许多矿物-溶液反应的低速率,是那些消耗能量的表面过程造成的,而这种能量在其它情况下会驱动分离作用。 界面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均匀分离或层源生成机制(如螺旋位错)控制溶解速率,那么直线速率规律就起作用。在低界面不饱和度的条件下,一级对数速率规律占优势。如果表面分离参数随时间的二分之一次方而变化,那么界面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就呈抛物线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