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光化学烟雾箱的表征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贾龙  徐永福  石玉珍 《环境科学》2011,32(2):351-361
介绍了一套自制的用于光化学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研究的室内烟雾箱系统,对该烟雾箱系统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实验,包括活性物种的壁损失速率常数的测定,以及由CO-NOx光氧化实验确定的反应器内·OH源,并进行了乙烯-NOx和苯-NOx光氧化的初步实验.结果表明,O3和NO2在新反应袋中壁损失受湿度影响很小,而在旧反应袋中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径比对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竹  伍钧  蒲小东  邓良伟 《环境科学》2010,31(9):2214-2219
采用填料鼓泡塔反应器研究其高径比对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过程的影响,比较了3种不同高径比(8∶1、3∶1、2∶1)反应器的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效能.在温度30~32℃、空塔停留时间6.70 min、水力停留时间3.35 d、沼气中H2 S浓度1 414~1 838 mg.m-3、进水NO x--N浓度114~243 mg.L-1的条件下,高径比2∶1反应器的运行较稳定,且处理效果较好,硫化氢去除率平均值为96.7%,NO x--N去除率平均值达到88.7%;而高径比8∶1和3∶1反应器的运行不太稳定,硫化氢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68.0%、80.4%,NO x--N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89.7%、90.2%.主要是因为高径比2∶1反应器的实际气速(3.12×10-2 m.s-1)比高径比3∶1、8∶1反应器的实际气速(分别为3.62×10-2 m.s-1和6.64×10-2 m.s-1)更慢,其气液传质系数(1.79×10-5 s-1)比高径比3∶1、8∶1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系数(分别为1.64×10-5 s-1和1.55×10-5 s-1)更大,传质效果更好.处理效能试验结果以及反应器流体力学特征参数均表明,高径比2∶1反应器为最适合的反应器.  相似文献   

3.
不同燃料汽车排放超细微粒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嘉松  陈达良  宁治  张镇顺  黄震 《环境科学》2006,27(12):2382-2385
利用底盘测功机和粒径范围0.015~0.7 m的扫描迁移微粒测定仪 SMPS,对柴油出租车、柴油小巴车、汽油私家车和LPG出租车进行了高低怠速和10 kmh-1到70 kmh-1不同运行工况条件下排放的超细微粒粒径分布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燃料车在不同工况条件下排放的细微粒尤其是超细微粒特征呈现显著的不同。柴油车贡献更多的是粒径在30~150 nm的核模态和积聚模态微粒,LPG和汽油车贡献更多的是15~30 nm的核模态微粒。总体上,柴油车比汽油车和LPG燃料车排放更多的微粒数和微粒质量;柴油车、汽油车和LPG车排放的SMPS可测细微粒总数、总质量分别约为(0.3~3.6) 108 cm-3,0.03~0.6 gcm-3;2.3×104~1.2×107 cm-3,8×10-5~0.1 gcm-3; 8.2×103~8.8×106 cm-3, 1.7×10-5~0.09 gcm-3;对所有测试汽车,在低怠速和低行驶速度时,排放微粒数少,在高怠速和高行驶速度时,排放微粒数多。  相似文献   

4.
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2  
利用自行研制的累积式大气采样装置、大气痕量有机物二步冷冻浓缩进样系统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大气中的痕量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分析(CCS-GC/MS),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CCS-GC/MS系统将单纯GC/MS分析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下限体积分数值从10-6量级扩展到10-12,39种目标化合物平均响应因子为2.9×10-12A-1,1000cm3进样量最低检出限体积分数值为7×10-12~40×10-12;流出峰保留时间定性分析相对平均偏差<2.5s,对目标化合物定性分析准确率达到100%;0~400×10-9浓度范围内外标定量曲线r2平均值大于0.99;回收率为88%~111%,平均值100.8%±5.6%;精密度误差2%~14%,平均6.6%.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采集了大辽河河段3个柱状沉积物,测定了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利用常规离心方法和DGT方法测定了柱状沉积物孔隙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发现沉积物中Cd、Co、Cr和Cu元素含量高低的顺序依次是Cr>Cu>Co>Cd.用DGT方法测定的孔隙水中Cd、Co、Cr和Cu的浓度比用离心方法测定的浓度要低.DGT测定的孔隙水中Cd、Co、Cr和Cu的浓度cDGT与离心方法测定的孔隙水浓度c的平均比值R分别为0.389、0.328、0.863和0.403,这说明沉积物中这几种金属从固相到液相的再补给速率大小遵循如下规律:Cr>Cu>Cd>Co.沉积物中Cd、Co、Cr和Cu元素的释放通量分别为1.12×10-7~3.28×10-7 nmol/(cm2·s)、2.48×10-7~10.40×10-7 nmol/(cm2·s)、8.80×10-6~12.65×10-6 nmol/(cm2·s)和6.14×10-6~13.93×10-6 nmol/(cm2·s).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d和Cu元素的迁移转化主要受有机质影响;而Cr元素的迁移转化除了受有机质影响外,还受铁锰氧化物影响比较显著;而Co元素可能受氧化还原电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地区机动车污染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96,自引:16,他引:80  
北京、广州和上海近10多年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速率分别为16. 4 % ,16. 5 %和13.4 %,这些城市大约80 %的CO和40 %的NOx来 自于机动车排放。其结果是导致城区大气环境近10 a来NOx浓度逐年上升,己成为广州和北京等少数特大城市的首要污染物;街道大气环境 中NOx和CO日均浓度远远超过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污染程度比城区整体环境更为严重;己存在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预测表明 城区未来大气环境中q浓度的高低取决于机动车的排放量。因此,我国城市地区大气污染正由煤烟型污染向机动车尾气污染转化。   相似文献   

7.
被动采样监测珠江三角洲NOx、SO2和O3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获得珠江三角洲区域污染特征,采用被动扩散采样技术,在珠江三角洲200 km×200 km网格区域内测量11月两周暴露的NO2、SO2和O3浓度水平,采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Kriging)获取NOx、SO2和O3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与源清单和已有模型结果比对.采用反向轨迹方法模拟了O3的输送途径.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珠江三...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乌海市2006-2010年污染物SO2、NO2、PM10浓度值和气象资料,分析了乌海市近5年空气污染的特征,计算了各污染物与主要气象要素的单相关系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近5年来影响乌海市污染物浓度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乌海市环境空气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其次是SO2。(2)2006-2010年,NO2变化不大;SO2下降幅度较大,从平均值超标1倍下降到不超标;PM10也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稍小,5年均超标。(3)SO2一年内平均值变化幅度最大,12月浓度最大,7、8月最小,相差达3倍;PM10也是夏季最小,冬季12月最大,但3、4月份沙尘天气频发时也较大。(4)相关系数通过信度0.05检验的情况下,SO2、NO2、PM10浓度值与平均风速、平均气温、水平能见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平均总云量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影响SO2和PM10的气象因素排序,平均风速是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气象因素,日照时数和总云量与污染物浓度关联较大。  相似文献   

9.
三峡水库成库初期营养盐与浮游植物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张晟  刘景红  黎莉莉  李松  徐静  高吉喜 《环境科学》2006,27(6):1056-1061
根据2003-09-08~2003-09-15航行11个点位测试数据,分析了三峡水库成库后营养元素及浮游生物量的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营养盐分布与Chla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区域营养盐浓度较高,其中TN各测点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含量范围为1.01~1.35 mg·L-1.TP含量范围为0.028~0.054 mg·L-1;K含量范围为2.80~3.44 mg·L-1;TOC含量范围为1.92~2.59 mg·L-1,Chla含量范围为1.58~7.35mg·m-3,平均浓度为4.69 mg·m-3.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Chla与营养盐之间的关系,表明Chla与NO3--N成显著正相关(r=0.728 7);与浊度成显著负相关(r=-0.920 7).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分析三峡水库水体指标,随长江流向明显分为3类,即上游区(长寿、涪陵、丰都、忠县)、中游区(万州、云阳、奉节)和下游区(巫山).硅藻在4个测点均为优势种群,占总量的86%,平均为129 844个/L,浮游植物量沿水流方向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0.
Fe(EDTA)络合协同RDB去除NO废气效能及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一氧化氮(NO)的去除效率,在新型生物转鼓反应器(rotating drum biofilter,RDB)中,以FeⅡ(EDTA)络合协同RDB生物转鼓的耦合技术强化难水溶性NO的气液传质速率,提高生物还原效能为目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FeⅡ(EDTA)被添加到RDB底部营养液后,能迅速吸收气相中的NO并生成FeⅡ(EDTA)-NO络合物,进而可通过反硝化实现同步脱氮和络合剂再生.在转速0.5 r.min-1、空床停留时间(EBRT)57.7 s、温度30℃、pH 7~8的实验条件下,RDB的净化效能随络合剂的投加而显著改善;FeⅡ(EDTA)质量浓度从0增至500 mg.L-1后,NO去除率从61.1%提高到97.6%,去除负荷从16.2 g.(m3.h)-1上升到26.7 g.(m3.h)-1.分析了FeⅡ(EDTA)络合协同净化NO的反应过程,建立了NO净化效率与FeⅡ(EDTA)添加浓度的关联方程,可较好地拟合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夏秋季北京及河北三城市的大气污染联合观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吴莹  吉东生  宋涛  朱彬  王跃思 《环境科学》2011,32(9):2741-2749
为评估北京西南方向城市群对北京大气污染的影响,于2009年夏秋季节(2009年7月16日~10月15日),利用自动在线大气环境观测仪器,对北京及太行山东侧河北省的3个城市涿州、保定和石家庄进行了大气污染物PM10、NOx和O3的联合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夏秋季节4个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质量浓...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种无机材料沸石、粉煤灰、石灰对目前常用的粉质粘土+膨润土进行改性,以新鲜垃圾渗滤液作为渗透液,从防渗衬里的渗透系数以及对污染物的衰减能力方面进行了对比实验,对三种无机改性防渗衬里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石灰改性的防渗衬里防渗效果最好,其渗透系数能保持在10-8~10-9cm/s;沸石和粉煤灰改性的防渗衬里渗透系数也能达到10-8cm/s,并且随着实验的进行,渗透系数有所下降;(2)改性后的粘性土防渗衬里对污染质的衰减能力强于改性前:其COD的平均衰减百分比由改性前的68.25%分别升高到72.47%、86.94%和89.64%;对三氮的衰减百分比均有提高;对总铁平均衰减百分比为90%以上,对镉、锌也都表现出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LUR模型模拟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监测方法无法满足对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高分辨率的要求,以Arcgis为平台,利用LUR模型模拟天津市PM10和NO2年均浓度的空间分布.选取的回归变量为1~4km半径缓冲区内的道路总长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人口密度、风向指数及距海距离,选取3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对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PM10年均浓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缓冲区为1km的道路总长度(R2为0.560),而对NO2年均浓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口密度(R2为0.414).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结果显示,PM10和NO2的R2分别达到0.946和0.691;如果考虑风向的影响,R2可分别提高到0.980和0.849.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建立5km′5km网格嵌套,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每个网格交点的污染物浓度模拟值.通过kriging插值得到2种污染物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空间模拟分布图.PM10年均浓度分布以研究区中心最高,向四周逐渐降低;NO2的年均浓度以研究区中心最低,向四周逐渐升高.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4.
Night-time OH levels have been determined for UK urban surface environments using two methods, the decay and steady state approximation methods. Measurement data from the UK Nation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entre archive for four urban sites (Bristol, Harwell, London Eltham and Edinburgh) over the time period of 1996 to 2000 have been used in this study. Three reactive alkenes, namely isoprene, 1,3-butadiene and trans-2-pentene were chosen for the calculation of OH levels by the decay method. Hourly measurements of NO, NO2, O3, CO and 20 VOC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night-time OH level using the steady state approximation metho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ight-time OH levels were in the range of 1 105–1 106 molecules/cm3 at these four urban sites in the UK. The application of a t-test of these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except Bristo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 erence between the OH levels found from the decay and steady state approximation methods. Night-time levels of the OH radical appeared to peak in summer and spring time tracking the night-time O3 levels which also passed through a maximum at this time.  相似文献   

15.
泉州郊区春节燃放烟花时段大气污染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赵金平  徐亚  张福旺  陈进生 《环境科学》2011,32(5):1224-1230
研究了泉州郊区2009年春节燃放烟花期闯空气污染特征.采用在线监测和中流量采样器对该时段气溶胶进行了颗粒物实时监测和采集.目的是阐明泉州郊区燃放烟花期间大气中颗粒物、多环芳烃(PAHs)和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及分布特征,探讨其污染物的来源.结果表明,除夕00:57-01:27为颗粒物浓度受燃放烟花影响最大时段,PM205和...  相似文献   

16.
烟雾箱模拟乙炔和NOx的大气光化学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自制光化学烟雾箱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实验并模拟了乙炔和氮氧化物NOx在室温(20±1)℃下的大气光化学反应.讨论了乙炔与NOx的协同作用对光化学反应产生O3的影响.实验得到了O3和NO2的壁损失分别为5.80×10-6 s-1和2.41×10-6 s-1,相对于模拟实验中的O3和NO2,该损失可以忽略.测得了单支40 W黑光灯的有效光强为0.64×10-3 s-1(以NO2的光解速率表示).经过净化空气的本底校正后,讨论了不同乙炔浓度、NOx浓度以及光照强度对体系产生O3的影响,计算了乙炔的增强反应活性值(incremental reactivity, IR),4组实验的IR最大值分别为1.76×10-2、2.68×10-2、2.04×10-2和2.84×10-2.并发现IR值与乙炔的初始浓度以及光照强度关系密切,与NOx初始浓度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7.
水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臭氧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静态实验中,考察了臭氧投加量、HCO-3浓度和pH值对O3氧化去除水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s)E1、E2、EE2、DES和4-n-NP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EDs的去除率随O3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O3浓度达到63.6 μg/L时可去除92.0%以上的EDs,HCO-3(0~100 mg/L)的引入抑制了O3氧化,O3氧化去除EDs的能力随溶液pH值升高而大幅度提高.在中性(pH≈7.0)和碱性(pH>10.6)条件下,O3氧化5种EDs的表观二级反应速率常数(20℃±0.5℃)分别在(1.67~3.89)×106 L·(mol·s)-1和(0.93~1.75)×109 L·(mol·s)-1范围内,表明这5种物质在水中可被O3迅速氧化去除.计算得出5种EDs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20℃±0.5℃),发现O3与离子态的EDs反应活性[1.21×109~3.81×109 L·(mol·s)-1]是其与分子态EDs的反应活性[7.62×105~2.55×106 L·(mol·s)-1]的103~104倍.对比不同水质本底下O3氧化去除EDs的实验发现,滤后水和江水中EDs的去除率较其在超纯水中分别降低了26.5%~50.3%和57.3%~72.0%,表明实际水体中的有机物通过竞争氧化剂,抑制了EDs的O3氧化去除.  相似文献   

18.
奥运时段北京及近周边区域空气污染观测与比对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孙志强  吉东生  宋涛  凌宏  王跃思  江长胜 《环境科学》2010,31(12):2852-2859
为研究奥运时段北京与近周边区域空气质量的相互影响,评价区域污染源协同减排对奥运时段北京空气质量的作用,寻求北京空气污染预警的有效途径,2008-06-01~2008-10-03在北京奥运村以及近周边的河北涿州、廊坊、香河、燕郊进行了空气污染联网观测.结果表明,夏秋季节北京和近周边首要污染物均为颗粒物,北京和周边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4±66)μg/m3和(128±59)μg/m3;细粒子(PM2.5)质量浓度则分别为(77±47)μg/m3和(81±51)μg/m3;臭氧质量浓度小时最大值的平均分别为(164±52)μg/m3和(165±55)μg/m3;NOx分别为(58±23)μg/m3和(25±14)μg/m3.相对于6月,奥运会时段(8月8日~8月24日)北京地区PM10、PM2.5、O3、NOx的浓度分别下降69%、62%、18%和41%,残奥会时段(9月6日~9月17日)PM10、PM2.5、O3、NOx的浓度分别下降56%、49%、17%和16%.北京大气中细粒子浓度受周边影响严重,而NOx有向周边扩散的潜势,夏季臭氧则表现出区域污染的特征.结合气象要素分析表明,近周边区域联网观测,有助于北京空气质量预警研究,并可为区域协同防控空气污染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We studied the responses of soil fauna to a simulated nitrogen deposition in nursery experimental plots in Subtropical China. Dissolved NH4NO3 was applied to the soil by spraying twice per month for 16 months, starting January 2003 with treatments of 0, 5, 10, 15 and 30 gN/(m2·a). Soil fauna was sampled after 6, 9, 13 and 16 months of treatment in three soil depths (0-5 cm, 5-10 cm, 10-15 cm). Soil available N increased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increasing N treatment, whereas soil pH decreased. Bacterial and fungal densities were elevated by the N treatment. Soil fauna increased in the lower nitrogen treatments but decreased in the higher N treatments, which might indicate that there was a threshold around 10 gN/(m2·a) for the stimulating effects of N addition. The N effects were dependent on the soil depth and sampling time. The data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N treatments were related to the level of N saturation, especially the concentration of NO3- in the soil.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2月~2009年1月在丽江市共采集25个TSP样品,目的是研究丽江市冬季TSP中水溶性离子的化学特征及它们的来源情况.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的电荷浓度:Cl-、NO3-、SO42-、Na+、NH4+、K+、Mg2+、Ca2+分别为16.00、14.95、49.40、3.12、44.75、8.6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