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前,大多数制药废水处理研究的方向是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缺乏对营养类型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方面的研究,通过对营养型制药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可以得出废水处理相关的参数。在本文中,厌氧-好氧法废水处理工艺作为制药废水处理的最主要工艺,重点对营养型基础制药废水做出分析,对污水处理厂生产条件、运行参数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砂石料加工废水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之一,具有废水产生量大、悬浮物浓度高的特点。根据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和溪洛渡水电站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砂石料加工废水处理措施的调查,目前砂石料加工废水处理工艺大体可分为3种,自然沉淀法、混凝沉淀法和成套设备处理法,结合具体实例,在对上述3种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砂石料加工废水处理工艺选取原则:在砂石料加工系统附近天然地形条件适宜修建大型沉淀池的施工区,可优先考虑采用自然沉淀法;在施工场地和地形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可采用混凝沉淀法或成套设备处理法;成套设备处理法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可靠、设备可重复使用等特点,是砂石料加工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来源、特点及对常见的两种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特点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某大型屠宰与肉类加工企业污水处理工艺的两个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在结合废水特征与出水指标的情况下,更为合理的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处理工艺,并通过相关技术指标,论证了最佳的废水处理工艺,同时提出了屠宰与肉类加工废水可持续处理技术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印染废水处理回用工艺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染废水产生量大、有机物含量高、具有一定的毒害性,因此印染废水的回用是降低印染废水污染和印染用水消耗的重要途径,印染废水回用包括原废水和二级生化出水的处理回用。印染废水主要回用于印染生产过程,在以印染原废水处理回用时,典型工艺是生化处理+膜分离组合工艺;在以印染废水处理后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处理回用时,其典型工艺分别是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工艺出水可回用于印染漂洗、染色等生产过程,实现废水厂内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5.
A/O膜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表面活性剂废水具有COD浓度高、可生化性低等特点,介绍了A/O膜法工艺在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中的运用效果;结合的运行实践及作者的开车体会,提出了适应该废水处理的运行模式及工艺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6.
田颖  王雨  高峰  丁一群 《环境工程》2014,32(11):15-17
介绍了稀土生产工艺及稀土废水来源及处理方法,并提出一种稀土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工艺,该工艺通过对各工艺废水采取分类回收、综合处理、以废治废等措施处理,经处理后废水水质可达国家排放标准,可在稀土工艺中循环使用,废水中有用物质经过回收用于生产工艺或外销。该工艺对稀土企业处理废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微电场-人工湿地耦合工艺去除重金属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高效、生态、低廉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采用新型微电场-人工湿地耦合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通过模拟重金属废水小试试验,研究了不同运行条件下微电场-人工湿地耦合工艺去除重金属的特性,探讨了主要的去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初始浓度、进水pH、废水有机物含量、系统电压均对工艺处理重金属效果产生一定影响,不同重金属受到影响的程度也不同,试验结果为本工艺在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废水生物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含硫酸盐废水的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生物脱硫技术处理该类废水具有投资少、成本低、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成为废水处理技术的前沿课题。文章简要介绍了生物脱硫技术的基本原理;描述了废水脱硫微生物种类及其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硫酸盐废水生物脱硫工艺的沿革和最新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酸酸盐废水生物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畜禽养殖废水有机物含量高、致病菌多、伴有恶臭等特点,并根据当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艺现状分析,提出了采用UASB+A/O+Fenton综合处理方法处理生猪养殖废水,根据该工艺在畜禽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结果来看,出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经济效益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印染工艺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印染水质同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印染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针对印染废水的这一特点,本文首次提出了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印染废水闭路循环处理技术,以实现印染废水的再生利用,解决印染废水对环境的危害。膜分离技术对中、小型印染企业废水处理是比较经济适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并以某企业40m3/d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为例对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苎麻脱胶废水喷淋锅炉烟气除尘、脱胶、降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业材  梁宁 《环保科技》1994,16(2):12-15
利用碱性废水喷淋烟气工艺,可降低锅炉烟气中粉尘、SO~2对环境的污染,中和碱性废水的pH值,节省大量原用水膜除尘所需的自来水。本工艺具有性能稳定、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廉的特点,有较好的环境、经济效益。为造纸、制药、制碱、印染等企业产生的碱性废水处理,提供了又一前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高浓印染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审计与运行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韦朝海  谢波 《环境工程》1999,17(3):14-17
通过对漂染厂生产工艺过程及排废状况进行审计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区别对待废水浓度、污染物成分、化学作用及其工艺原理,实现了废水处理各工艺段的适配与综合节能的协调,在保证废水高效达标处理的前提下使工程优化  相似文献   

13.
高浓度含盐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反渗透、离子交换、蒸馏等,目前处理成本比较高。为改变当前高盐废水处理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受渗透的基本原理启发,以分析渗透法处理高盐废水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提出渗透法处理高盐废水的新工艺。以溶质氨的设计溶液为例,分析高盐废水处理的新工艺流程及工艺的可行性,井对比反渗透工艺,详细阐述新工艺的特点。经计算分析认为。基于渗透原理的高盐废水处理工艺可降低高盐废水的处理成本,可作为高含盐废水处理方法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化工废水的特点及危害,以及水解酸化-SBR工艺原理、特点及效果,并结合现实典型案例就该工艺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表明该工艺在化工废水处理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渗透法处理高盐废水的原理及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浓度含盐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有反渗透、离子交换、蒸馏等,目前处理成本比较高.为改变当前高盐废水处理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受渗透的基本原理启发,以分析渗透法处理高盐废水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提出渗透法处理高盐废水的新工艺.以溶质氨的设计溶液为例,分析高盐废水处理的新工艺流程及工艺的可行性,并对比反渗透工艺,详细阐述新工艺的特点.经计算分析认为,基于渗透原理的高盐废水处理工艺可降低高盐废水的处理成本,可作为高含盐废水处理方法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化工企业生产废水的特点,采用传统的生化工艺加新型的反渗透工艺相结合。介绍了工程设计参数、处理工艺流程及设计特点。结合实际生产运行情况,对该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化工废水处理达到零排放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对废水的回收利用率高达96%。说明该组合工艺在化工废水零排放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火电厂耗水量和废水产生量较高,加快落实火电厂深度节水和废水零排放已成为必然趋势,而传统废水处理工艺并不能完全满足零排放要求。膜处理工艺在火电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针对膜处理工艺在火电厂循环冷却水、脱硫废水、含煤废水、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为实施火电厂废水梯度利用及近零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pH值、氯化钙投加量、搅拌时间及沉淀时间等因素对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氢氧化钙清液加氯化钙作为新型沉淀剂处理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的工艺参数:pH值在8.5-9.5,按照nCa/F=0.7加入5%CaCl2溶液,搅拌45min、沉降90min;采用此工艺参数处理氟离子浓度为2600mg/L、pH值为2.97的废水,能把废水氟离子的浓度降至20mg/L以下,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采用本工艺取代传统工艺的好处是:沉渣中氟化钙纯度高,有利于废水中氟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9.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染废水是一种含高浓度碱度、色度、木质素的有机废水,可生化性差,用传统的生物法处理难度大,一直是废水处理领域的难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分离法对印染废水处理的机理分析,总结各种分离法的应用及特点,并提出综合废水处理工艺路线,为印染废水的处理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染料废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分析了其去除原理和工艺优缺点,提出了未来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走向——高效、经济、适应性强、清洁性的废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