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利用Fe34吸附-明胶包埋-交联法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去除水中的五氯酚(PCP),探讨了催化反应时间、不同缓冲体系及pH值、不同PCP初始浓度和HRP使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固定化HRP催化去除PCP的最佳反应条件,并与自由酶的催化反应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用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去除五氯酚,反应在30 min后可达到平衡,催化速度和自由酶相当;pH值介于 4~6之间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固定后催化反应的适宜pH范围更为宽泛,且受不同缓冲体系影响较小,pH为5时有最高催化去除率41%;在0.05  U/mL的低活性浓度下固定化HRP的催化效率高,与自由酶相比可减少酶用量;PCP的去除量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催化去除率从39.68%下降至24.4%;此外,固定化HRP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在酶活性浓度为0.05  U/mL时重复使用7次后PCP的催化去除率仍高于39%.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酶催化氧化去除水溶液中酚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胡龙兴 《环境科学》1996,17(3):57-60
用海藻酸钙凝胶包埋辣根过氧化物酶制成固定化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进行了固定化酶催化氧化去除水溶液中酚的实验研究。对于100ml酚住房为100mg/L的单一苯酚或邻氯基水溶液,控制条件为:3%海藻酸钠液30ml,凝胶粒径1mm,固定化时间1h,酶包埋量50u,反应时间1h,pH6及过氧化氢加入量2mmol,单一苯酚和单一 基酚水溶液的酚去除率可分别超过80%和70%。  相似文献   

3.
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酚和氯酚的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彤  赵庆祥  黄慧  李勤  张奕 《环境科学》1998,19(1):25-29
为了研究辣根过氧化物酶处理酚和氯酚的动力学过程,采用人工配不试验,测定了pH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H2O2抑制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和不同度物的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的pH范围内,pH为9时过氧化物酶对苯酚和对氯苯酚的去除效率最高,分别达到99.5%和95%。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化学-固定化漆酶联合工艺催化降解水中五氯酚。结果表明:反应0.5 h时,五氯酚的降解效率达82%,虽然与单独固定化漆酶催化降解五氯酚效能没有明显区别,但联合工艺中酶活损失较小,反应5 h,联合工艺的相对剩余酶活为32.6%,比单独使用固定化漆酶提高12%,且联合工艺脱氯能力明显提高。催化反应重复进行5次后,联合工艺的五氯酚去除率和相对剩余酶活分别为52.3%和33.6%,分别比单独使用固定化漆酶催化降解提高38.5%和13.7%。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锰氧化降解五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玲  彭平安  黄伟林 《环境科学》2006,27(7):1388-1392
以二氧化锰为氧化剂,研究了pH 4.12的水溶液中五氯酚氧化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并讨论了反应溶液的pH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五氯酚对二氧化锰的氧化作用具有较强的反应感受性.在pH一定和二氧化锰充分过量的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五氯酚的降解速度变慢,遵循的不是简单的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而是复合的反应动力学.此外,随溶液pH由3.5升高6.6,五氯酚的降解速度发生显著地下降.运用溶剂萃取和气质联用仪的分析方法,检测到2个主产物和1个次产物.其中,次产物是由四氯-1,4-氢醌与四氯儿茶酚组成的混合物;2个主产物是由五氯酚氧自由基偶合而成的二聚体,且是同分异构体.在观测到的表面反应动力学和降解产物的基础上,提出了五氯酚被二氧化锰氧化降解的反应流程图.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锰氧化降解五氯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玲  彭平安  黄伟林 《环境科学》2006,27(7):1388-1392
以二氧化锰为氧化剂,研究了pH 4.12的水溶液中五氯酚氧化降解的反应动力学,并讨论了反应溶液的pH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五氯酚对二氧化锰的氧化作用具有较强的反应感受性.在pH一定和二氧化锰充分过量的条件下,随着反应的进行,五氯酚的降解速度变慢,遵循的不是简单的准一级反应动力学而是复合的反应动力学.此外,随溶液pH由3.5升高6.6,五氯酚的降解速度发生显著地下降.运用溶剂萃取和气质联用仪的分析方法,检测到2个主产物和1个次产物.其中,次产物是由四氯-1,4-氢醌与四氯儿茶酚组成的混合物;2个主产物是由五氯酚氧自由基偶合而成的二聚体,且是同分异构体.在观测到的表面反应动力学和降解产物的基础上,提出了五氯酚被二氧化锰氧化降解的反应流程图.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聚合去除水中双酚A(BPA)进行实验研究,考察[H_2O_2]∶[BPA]摩尔比、酶活力和腐殖酸(HA)浓度对BPA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过氧化氢浓度和酶活力能够提高BPA去除率,同时降低水中中间产物A的浓度。在[BPA]10 mg/L、[HRP]0.2 U/mL、[H_2O_2]∶[BPA]为1∶1,pH 7和25℃的条件下反应30 min,当水中存在2~10 mg/L HA情况下,BPA去除率从62.2%提高至90%以上。推测机理如下:加入适量的HA后,HA与BPA发生交叉偶联反应,增大BPA去除率,当HA加入量过大后,HA可能发生自聚合反应,对BPA与HA交叉偶联反应产生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8.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一种以亚铁血红素为氧化还原中心的过氧化物酶,从植物辣根的根部提取,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在污水处理、食品工业、有机合成和分析检测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结构、固定化及辣根过氧化物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工业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Pd/TiO2对水体中2,4-二氯酚的催化加氢脱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采用沉淀-沉积法和浸渍法合成了Pd/TiO2催化剂,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2,4-二氯酚的催化加氢脱氯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在加氢脱氯反应中均具有较好的效果,沉淀-沉积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更高,当反应物初始浓度为3.11 mmol.L-1,pH为12,催化剂用量为50 mg时,45 min内2,4-二氯酚可以完成脱氯过程.酸性条件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当催化剂用量在15~80 mg时,反应初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因此催化反应过程不受传质阻力的影响.当反应物初始浓度在0.62~3.11 mmol.L-1时反应初活性随浓度的提高显著增加,但进一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初活性没有明显提高,因此2,4-二氯酚在催化剂上的加氢脱氯行为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表明2,4-二氯酚的加氢脱氯受表面吸附所控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和过氧化氢组合工艺处理对氯硝基苯废水。考察了初始浓度、pH、过氧化氢的用量对对氯硝基苯废水去除率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铁碳微电解法对对氯硝基苯去除效率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组合技术可以对对氯硝基苯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反应遵循一级反应规律。在铁碳处理过的废水中加入0.1mL/L的H2 O2可以使对氯硝基苯的去除率达到100%。所以,本方法用于对氯硝基苯废水的预处理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水溶液中的五氯酚(PCP)在γ辐照和过氧化氢(H2O2)联合作用下的降解.PCP的初始浓度为27.7 mg·L-1,外加H2O2的初始浓度为0、50和100 mg·L-1.结果表明,PCP在不同条件下的辐照降解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当外加H2O2的初始浓度在0~100 mg·L-1时,PCP的去除率、矿化率和脱氯...  相似文献   

12.
The decomposition of EDTA was studied in a pilot-plant flow-through system simulating an alkaline (pH 10–11) hydrogen peroxide bleaching environment. Results obta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were compared with calculated concentrations and the percentage of the residual was calculated on this basis. The amount of hydrogen peroxide decomposition was evaluated and the chelate distribution calcul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investigated, the residual averaged 94%, with lowest value 79%. An average of 26% hydrogen peroxide was decomposed during the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3.
Hydrogen peroxide was newly and simultaneously demonstrated with well-known hydrogen cyanide as a component of defensive secretions of “benzoyl cyanide” producing polydesmid millipedes. Presence of hydrogen peroxide was successively evidenced by Trinder reagent’s spray with colorless as well as oily smears of defensive secretions containing benzoyl cyanide and hydrogen cyanide by alkaline picrate paper treatment. Linear correlation was demonstrated between quantities of hydrogen peroxide and benzoyl cyanide. By qualitative assay, seven benzoyl cyanide containing polydesmidans (six species of adults and one species of a nymph at stadium I) tested positive to Trinder reagent, indicative of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peroxide (together with hydrogen cyanide), while two cyanogenic species without benzoyl cyanide exhibited negative responses to the reagent. Two types of millipedes were elucidated as species of cyanogenic Polydesmida.  相似文献   

14.
在采用Fenton高级氧化技术对垃圾压滤液进行处理时,作为氧化剂的双氧水经常不能完全消耗。而使用重铬酸钾法进行CODcr测定时,待测水体中残余的双氧水会表现出还原性而消耗重铬酸钾,对最终CODcr测定结果产生影响。本文分析了在垃圾压滤液中不同浓度双氧水对CODcr测定的影响大小,得出双氧水浓度对CODcr影响曲线,同时为消除双氧水对CODcr测定结果影响,在试验中投加过量硫酸亚铁与双氧水反应,当投加量达到理论反应量的1.0~1.2倍时,对双氧水去除效果最好,使后续的CODcr测定试验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5.
O3/H2O2氧化工艺去除水中硝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Ma J  Shi F 《环境科学》2002,23(5):67-71
以硝基苯为代表性有机污染物 ,对比了臭氧化和O3/H2 O2 高级氧化工艺对水中硝基苯的去除效果 .发现与臭氧化相比 ,O3/H2 O2 高级氧化工艺可以显著地提高水中硝基苯的去除效率 .无论在臭氧化还是在O3/H2 O2 高级氧化工艺中 ,水中硝基苯的降解都主要是由OH·完成的 .通过考察O3/H2 O2 高级氧化工艺去除水中硝基苯的影响因素发现 ,在O3和过H2 O2 投量相同的条件下 ,多次投加O3和催化剂H2 O2 对水中硝基苯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一次性投加 ;在本次试验条件下 ,O3/H2 O2 高级氧化工艺降解蒸馏水和自来水中硝基苯的最优H2 O2 与O3摩尔比均为 0 5 ,HCO- 3碱度水平 (以CaCO3计 )在低于 1 0 0mg/L范围内对去除硝基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水稻秸秆生物转化产糖效率,分别用氢氧化钠和碱性双氧水对其进行预处理,并考察处理液浓度、温度和时间对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效果的影响. 通过分析预处理前后水稻秸秆组分和结构变化,揭示氢氧化钠预处理和碱性双氧水预处理对水稻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机理. 结果表明:①在80 ℃的条件下,使用1.25%的氢氧化钠对水稻秸秆水浴处理3 h后效果较好,且酶解72 h后还原糖含量为480.81 mg/g. ②在50 ℃的条件下,使用碱性双氧水(1.5%的氢氧化钠+2%的双氧水)对水稻秸秆水浴处理5 h后效果较好,且酶解72 h后还原糖含量为575.85 mg/g. ③与未预处理的水稻糖化效果(132.7 mg/g)相比,经氢氧化钠预处理和碱性双氧水预处理后,水稻秸秆酶解产糖率分别提高了262.3%和336.2%. ④扫描电镜显示,经氢氧化钠和碱性双氧水预处理后,水稻秸秆的比表面积均显著增加,表面结构更加疏松. ⑤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显示,氢氧化钠预处理和碱性双氧水预处理均可消解水稻秸秆中的木质素并使其转化成纤维素,从而可以促进后续的酶解糖化效果. 研究显示,氢氧化钠预处理和碱性双氧水预处理都能较好地促进水稻秸秆的酶解糖化过程,得到较高的糖含量.   相似文献   

17.
生化剩余活性污泥中重金属脱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要论述了利用磷酸、磷酸和双氧水混合溶剂对石油二厂的生化剩余活性的污泥进行脱重金属的实际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含双氧水的磷酸浓度达到42%时,污泥中的重金属汞,镉,砷,铬、铅,铜,锌,镍的去除率都大于90%,磷酸可回收重复使用,经磷酸和双氧水处理后的污泥中各种重金属的含量,以及污泥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江涛  冻文静  吴霓  江天久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1):1864-1869
对海洋卡盾藻日本株(Chattonella marina Japan,CMJP)在不同盐度、营养盐条件及不同生长期的过氧化氢产生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2O2浓度峰值出现在CMJP对数生长期(4~8d),以第6d达到最大,为0.97×10-4nmol/cell.在N:P为8:1和16:1的情况下,CMJP生长较快,藻细胞在对数生长末期之前一直保持较高密度.CMJP产生的H2O2量与藻类生长呈现出一定的相反趋势,在藻细胞适宜生长的N:P下,产生的H2O2浓度较小.在N:P为16:1时单个藻细胞的H2O2量最低(0.40×10-4nmol/cell),仅是N:P为32:1时(1.17 ×10-4nmol/cell)的1/3,N:P为8:1时,单个藻细胞的H2O2浓度为0.63 ×10-4nmol/cell. CMJP在盐度为20,25psu时生长较好且藻细胞达到较高密度,在盐度为10,15,30psu时藻密度较低,表明低盐和高盐条件均不利于CMJP的生长.盐度对CMJP过氧化氢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在高盐度下单个藻细胞的H2O2产量增加,盐度为30psu时,H202浓度最高(1.1×10-4nmol/ce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