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世界的城市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不仅有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还有上千万人口的超级特大城市,并已出现了城市群和城市带。预计到本世界末,世界城市人口将发展到32亿,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1980年到1990年,我国城市由223个增加到467个,增长109%;建成区面积由7200km~2增加到12400km~2,增长72%;非农业人口由0.95亿增加到1.44亿,增长52%。城市化进程对环境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城市环境,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一、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消极影响城市化是以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经济集中为显著特征的,是人类追求规模效益和  相似文献   

2.
1 全球城市化发展趋势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生产技术和组织形式的发展以及居住方式的变化 ,城市作为人类居住的载体 ,不断处于变化之中。在发展变化过程中 ,古老的农村文化逐步让位于新兴的城市文明 ,传统的男耕女织农业生产逐步被现代的机械化工业生产取代 ,小桥流水人家的村庄逐步为车水马龙的城市淹没。 2 0 0 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 ,对人类发展的历史来说标志着新世纪和新千年的开始 ,对世界城市化过程来说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城市化的时代 ,一半以上人居住在城市 ,城市人口达到 30亿。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 ,世界城市化的趋势将会出现…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主要标志。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副产品——环境污染也重点发生在城市。根据我省城市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城市人口增长快,发展经济的任务重,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城市大气、水体等污染严重的情况,我们要加强环境规划、建设和管理,坚持实行综合整治的方针,不断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1 我省城市环境质量现状1.1 水环境1.1.1 城市废水  相似文献   

4.
浦东开发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如何避免伴随城市化过程、人口密集、经济集中而出现的城市病,如生活环境质量恶化、环境污染程度加剧、用地紧张、水源短缺等现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城市病并非是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会出现城市化与环境生态的矛盾,并不断激化,是因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经济过程与生态过程的失调。如果从城市经济生态系统的全局出发,运用城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协调经济开发与环境生态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综合管理,是可能防患于未然的。这就是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城市生态系  相似文献   

5.
世界人口已超过50亿。人口急剧增加使人类未来的居住地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一些学者为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多种设想,有些已成为现实正在某些国家付诸实施。群体城市部分城市因地理环境和生产的需要,人口增加成为不可抑制的状态,不断吞噬周围的地区,扩大自己的范围,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群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哈尔滨市松北区城市自然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由于哈尔滨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自然湿地的生态环境及其生态功能遭到的严重的破坏。文章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定量化地分析人类对城市自然湿地的影响程度,探讨城市自然湿地可持续保护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达到城市自然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提高和人口集中,以城市数量的不断增多、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居民生活的日益现代化为标志的“城市化”,已成为席卷全球的大势所趋、历史所向。资料表明,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9%,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则占70%。我国的城市数,1947年仅69个,1989年已增至450个。近几年,我国加快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步伐,撤县设市日益增多,城市化趋势开始出现。内地农村、山区的“民工潮”涌入城市打工与日俱增,使城市实居人口猛增,目前全国实际城镇人口已上升到占总人口35%以上。  相似文献   

8.
除经济增长外,人口也是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甚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期,人口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一个关键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再次成为焦点.根据托达罗模型和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当城市预期收益高于农村预期收益,而城市尚未来得及为农村转移人口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时,由农村转移至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在城市工业污染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进一步加重城市的生活污染,致使城市同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9.
关于对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的城市化就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各生产要素不断在城市聚集 ,人均GDP快速增长并超过一定指标的全过程。众所周知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 ,要求相应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及环境保护措施能与之相配套 ,协调发展 ,否则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尤其是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将直接阻碍城市化进程 ,因此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 ,将其贯穿到城市化的全过程 ,意义非常重大。1正确认识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实施城市化战略 ,无论是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产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演进,城市化已悄然成为相当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全世界范围内对城市化的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学科研究侧重点和理解的不同使得城市化这个概念相对模糊。尽管学科间的差异导致对城市化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普遍的共识认为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的转化中的重要环节,人口流动、城市扩张、经济领域和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都囊括其中。城市化水平的考量可以从人口增长,经济繁荣,空间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四个维度出发。  相似文献   

11.
刁美玉 《环境》2013,(Z1):24-24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饮用水是城市生存环境的基础和命脉。毋庸置疑,饮用水将成为21世纪我国最突出的城市问题。兴宁市地处粤东山区,饮用水源比较丰富,地方经济比较落后。为发展经济,现正加大力度进行招商引资。由于受地方环境限制,难免引进一些有污染的企业,是水源受到污染。为了让广大市民喝上放心水、合格水,政府非常重视水资源保护,并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城市是工业和人口聚集的场所,是人口、经济、文化、信息高度发达的地域空间。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与建国初期相比,1988年我国城市非农业人口由2741万发展到14034万,城市数量由132个发展到434个,城市化水平由5.1%发展到12.8%(见表1)。到2000年,城市数量将达到600多座,预计城市非农业人口达到234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19%。  相似文献   

13.
<正>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聚居形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地域综合体。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一个必然趋势。为了满足现代化生活、工作和生产的需要,将不断地建设和发展众多新型城市。伴随城市化的发展,无疑地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环境问题是其中重要而突出的问题之一。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工业化带来了  相似文献   

14.
《重庆环境科学》创刊20年来,办刊质量有很大提高,在国内享有良好声誉,业已成为环境科学工作者喜爱的科技期刊之一,并在科研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值创刊20周年之际,我们祝愿它越办越好。城市是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产物。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日益加快,同时带来人口爆涨的问题。当前全球城市人口总数每星期增加100万,照此下去,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65亿。我国也不例外,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业剩余劳动转向城市,给环境带来强大压…  相似文献   

15.
伴随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处理好城市的水环境问题非常有必要。我国在创建城市生态环境时,首要环节是进行水环境的创建,水环境与人类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创建健康城市的前提条件。文章对国内城市水环境中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为我国城市的发展提供优良的保障,加快城市化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正>21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地区显著扩张。据联合国统计,如今已有超过35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接近全球人口的一半。以我国为代表,大量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城市化的中期或者初期,不可计数的城市面临着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这种需求最终会落脚到对于每一个居民的能源消耗供给之中。而恰恰由于诸如电力、  相似文献   

17.
宋丰产 《山东环境》2000,(7):156-156
所谓的城市化就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各生产要素不断在城市聚集,人均GDP快速增长并超过一定指标的全过程。众所周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要求相应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系及环境保护措施能与之相配套,协调发展,否则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相似文献   

18.
钱红玲  杨高 《环境》2000,(11):11-12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城市迅速发展,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剧增。到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将率先进入城市化的时代,目前这些国家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0%~90%。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城市化是社会生产、经济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内涵和大方向,规划城市发展最美好的蓝图,就成为各国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度密集地聚集于一个区域,集约的社会经济活动不断侵占生态空间,对其他生物产生驱逐效应,造成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提供的人类福祉下降,这使得在城市内部如何合理配置生态资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充足生态系统服务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建议城市周边进行生态系统的自然化再造与保护,对城市已有生态系统近自然化改造,城区绿地多样化生态景观建造,逐渐推进生态资源资产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六)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据统计,195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6.98亿,到1980年增加到18.7亿,从占世界总人口的28.1%,增加到42.2%,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将增加到32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比较晚,但发展却很快,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将占其总人口的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