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珠江三角洲快速城市化对环境气象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珠江三角洲珠海、中山、东莞、广州、深圳5个城市气象站1973~2008年常规气象资料,利用滑动平均和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法研究了珠江三角洲快速城市化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快速发展期、经济发展稳定期)对城市温度、风速、风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城市环境气象要素变化的差异与城市发展程度相关.城市平均温度变化率与城市化推进速度成正比,风速变化率与城市化进程成反比,主导风向出现频率随城市化下降.这些结果可归纳总结为定性的概念曲线.  相似文献   

2.
建立生态经济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即是城市发展衍生的副产品。 建立生态经济城市,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城市的实质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所谓生态经济,是指生态  相似文献   

3.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指导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西部地区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面临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大数据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智慧生态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绿色发展也成为智慧生态城市的核心举措.通过分析智慧生态城市的建设背景,测度西部主要城市的生态足迹与环境承载力,明确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基于智慧生态城市推进西部城市绿色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13,(2):12
享受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活是每个市民的期盼,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城市居民幸福感一再下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坚定不移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创建生态品质城市是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城市发展的潮流趋势,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时期的内在要求。城市生态品质建设要从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居四个方面入手,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中战略环境评价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本文阐述了开展城市化进程中SEA的必然性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城市生态学理念为开展城市化进程的SEA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城市化进程的SEA又是保证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6.
纪晓岚 《环境》1995,(2):18-19
城市化是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乡村式的自然环境向城市式的人工环境演变的过程。城市化过程的实质实际上是人类完善自我,由“自然人”走向“现代人”的过程,并且是人类为自身创造城市环境、改造城市环境、完善城市环境的过程。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环境就越和谐、越优美、越清洁、越完善;反之,城市化水平越低,城市环境则越恶劣,越肮脏和拥挤不堪。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对城市环境的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世界各先进国家城市化过程表明,城市化是为类摆脱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束缚,创造出适合于人类更方便、更舒适的“第二自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世界的城市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趋势。城市数量在不断增加,规模在不断扩大。不仅有几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还有上千万人口的超级特大城市,并已出现了城市群和城市带。预计到本世界末,世界城市人口将发展到32亿,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1980年到1990年,我国城市由223个增加到467个,增长109%;建成区面积由7200km~2增加到12400km~2,增长72%;非农业人口由0.95亿增加到1.44亿,增长52%。城市化进程对环境必然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城市环境,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一、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环境的消极影响城市化是以城市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经济集中为显著特征的,是人类追求规模效益和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必须同时伴随着城市生态化,或者说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个过程。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19世纪前城市化过程往往是只注重城市化而忽视生态化,甚至以牺牲生态来实现城市化,以致城市变成了生态的对立物。严峻的城市环境迫使人们反思以往城市建设模式和理念,上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理念的提出,使人们有可能从城市生态化的视角来审视城市化,把城市化和城市生态化统一起来。这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经济、文化等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也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城市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各种产业和人为活动密集,环境问题尤其严重。城市环境问题不仅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也严重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尽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环境保护策略探讨马鞍山市环境保护局方晨中国的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做好资源型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做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目标。资源型城市环境问题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  相似文献   

11.
苏南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响应及其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市和江阴市为例,研究了苏南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和区域生态的演变过程。针对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综合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趋复杂和多元,环境管理成为城市这一复杂系统处于最优运行状态的重要保障。当代环境管理的实质,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到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和谐状态,环境管理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针对城市环境管理存在着环境法规不完善、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经济手段和公众参与程度低等问题,本文从环境立法、行政管理制度、环境经济政策与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为完善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越来越快,现代化城市不断更新升级,但是由于各相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或规划过程中的考虑不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污染问题不断蔓延。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现代城市规划中绿色环保理念的贯彻落实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同步出现的一些与经济进步不和谐的环境问题,探讨了城市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为更好地推进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钱新锋 《环境导报》2003,(12):39-40
从18世纪中叶开始,全球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形成和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加速了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球城市化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进入21世纪,人类追求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信息、能量高效利用和生态良性循环的聚落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回归自然,创建生态城市和人居环境成为人类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常熟是一座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至2001年底全市绿化覆盖率56.2%,绿地率55.1%,人均公共绿地15.3m2,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连市加强城市环境建设,促进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事例,阐述了大连市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在合调整城市布局,发展环保产业、建设生态城市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世纪以来,我国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增加,但同时各个城市地区也出现了显著的生态环境污染情况,其中以城市河道的生态问题最为突出。对于各个城市地区来说,必须要重视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本文也在充分阐述城市河道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构建人工湿地、灵活使用人工增氧、开发生态性护岸机制、贯彻综合治理体系四个方面,综合全面的探讨了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措施,给我国各个城市的河道生态治理带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类型、规模、结构、布局和技术水平,与社会的、自然的许多因素密切相关。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通过环境保护工作,保证和促进经济建设,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8.
从资源环境角度分析资源诅咒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高辉 《能源环境保护》2010,24(4):51-53,58
资源诅咒现象是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学现象,其表现为地区资源优势常常表现为经济发展的抑制因素而非积极因素。环境问题是引发资源诅咒现象的诱因之一,资源型城市地区在制定新经济规划时,应当将生态修复及环境治理因素考虑在内,并保证环保政策的落实,地区的经济复苏将会更加快速,新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也更加健康,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会变强。  相似文献   

19.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宜居城市为总体目标,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优化城市布局为主线,以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核心,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与经济发展同步,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宜居的生态环境体系、责权明晰的生态环境执法和保障体系,建立了《大连市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 该规划的指标体系是以《生态市建设指标》、《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大连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的相关指标为基础,通过污染物排放量预测、环境容量分析、资源承载力分析,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环境质量目标,综合考虑了环境质量标准而设定. 采用数值模拟,系统分析,动态分析,生态足迹,虚拟水计算,决策分析,SWOT分析和3S等技术方法,在大气与海域环境容量、生态功能分区、环境发展战略、生态承载力等方面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大气环境规划、水环境规划、声环境规划、固体废物处置规划、核与辐射污染控制规划、工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自然生态系统规划、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环境风险防范以及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规划等10个方面的规划. 《规划》通过全域谋划、统筹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有效协调生态保护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关系,最终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化地区的水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近20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苏州地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城市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研究从人居环境的建设角度探讨了人居环境与水环境的关系,分析了苏州水环境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水环境的改变对人居环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苏州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