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和与和谐。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以环境系统为基础。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考虑到环境改变对社会的决策作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良性循环的环境系统及其环境资源的持久、稳定的供给能力为基础,使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绝对建立在它的环境基础上,并确保这种基础受到绝对保护和健全发展,使其能够长期地、稳定地支撑现代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可见,环境可持续性不仅是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情的基础,而且是人类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当代发展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3.
《环境工作通讯》2011,(9):69-69
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会议强调,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内蒙古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坚持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力争N2015年,使内蒙古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为使我省经济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道路,指出了全面启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必要性,提出树立新的生产力观念、坚持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统一、把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加强法律建设和开拓保护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思路等一系列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污染,许多区域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伊金霍洛旗生态环境建设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伊金霍洛旗实际出发。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序配置和高度统一,统筹考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提出了有效的建设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全省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水环境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为了进一步搞好全省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济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目前济源市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解决了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认识到,高消耗追求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先经济、后环境”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摒弃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而取代之以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城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指出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兼顾当代与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势在必行。我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行计划生育。防治环境污染,加强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生物多样性,当地经济发展等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重大意义,从多方面说明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增加,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把明年经济工作的任务确定为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沿海环境》2000,(9):18-18
日本正在为走向“循环型经济社会”做准备,使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 和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向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 和最少废弃”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社会”转变。 现代经济社会的经济开发与环境破坏同步进行的恶性循环,目前已经达到 极限的程度。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1992年,联合国举行了环境与 发展大会,提出要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本在六、七十年代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频频发生破坏环境的事件。日本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一 直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近年来,日本相继制…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从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制订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环境工程》2007,25(4):48-48
2007年6月22日召开“国家环保总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大会,该会的成立是国家环保总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大举措,在我国战略环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通过集中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形成强大的学术和科技支撑,从而在雄厚的理论和知识基础上,全力推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使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政策更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全面、持久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也大幅度增加.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煤炭、电力、油、气、水资源全面紧张,如不妥善解决,势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2008年3月政府换届中,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变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由局变部,意义重大,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这说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环境保护事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生物多样性、当地经济发展等经济社会诸方面的重大意义,从多方面说明环境保护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4,20(3):48-48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草案)。会议认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制定并实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解决好能源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必须坚持把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保障,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4,20(4):12-12,10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从根本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从四个方面、采取八项措施加快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是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必需的基本资源之一,水源状况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