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本臭氧污染防治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宁淼  臧宏宽  史宇 《环境保护》2016,(16):69-72
臭氧(O_3)污染防治在全球范围都是一个难题,我国的O_3污染防治更是起步晚、缺乏经验,O_3污染防治面临巨大挑战。文章分析总结了日本近40年O_3污染防治的经验,如严格设立环境质量标准、对前体物实施分行业管控、积极开展污染物总量控制等,提出我国应学习借鉴日本,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分区分步实施O_3达标管理,开展系统性科研,实现NO_x与VOCs协同减排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开展O_3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中美两国的固体废物污染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比较,分析了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中的管理制度、环境立法的完善程度和法律现任的同异性,提出在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需要借鉴美国等固体废物立法比较早的国家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的立法经验,不断完善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日本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的历程、措施及效果。通过借鉴日本的经验,对我国在颗粒物污染防治方面有三点启示:建立空气质量管理模式,强化移动源污染控制,推行煤炭清洁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形势,对发达国家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有效防治土壤环境污染的经验予以评析,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市场经济手段的融入提供借鉴,提出应在构建公平合理的土壤污染责任者付费机制的基础上,运用市场经济激励手段,鼓励社会资金更多地参与进来,不断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逐步建成土壤污染防治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德国土壤污染防治体系研究及其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壤污染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与重视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德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现状及法律框架,分析了"污染评估—修复技术—管理监测"的土壤污染系统防治路线,阐明了德国土壤污染防治体系的先进性。基于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立法保障、防治监测、技术支撑三个方面借鉴德国土壤污染防治经验,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等特点,且因地下水与土壤的天然联系而面临修复难度高、修复时间长,特别是治理资金投入大等制约因素。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资金保障机制,大量的资金需求势必会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和效果。美国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经验丰富,建立了以超级基金为代表的较为完善的资金运营模式。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经验,提出对我国可借鉴之处:设立环保基金,确保地下水污染防治资金投入稳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增加环保投资力度,加强落实企业污染治理责任。  相似文献   

7.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相得益彰的技术规范是土壤质量保护与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与保障。借鉴国外先进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与管理经验,对我国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发达国家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的特点,并总结国外先进经验,分析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出对策与建议。我国虽然形成了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涵盖污染预防、调查监测、风险评估与管控、修复治理、开发再利用等多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但各阶段的法律细节有待完善,且缺乏针对不同类型污染场地的专门立法,应加快健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此外,我国现行的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规范部分滞后或空白,已不能满足当前土壤环境管治的现实需要,需不断扩充和趋严。  相似文献   

8.
电子废弃物处置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电子废弃物的特征和危害以及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现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出了电子废弃物污染防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乌裕尔河水污染防治应借鉴嫩江污染防治的经验,建立流域内各地政府的协调机制。通过制订规划、加大投入,积极开展重点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的治理。强化监督,形成整体推进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体健康,文章在调查分析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主要污染原因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借鉴国际上先进国家在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健全耕地土壤污染预防制度和强化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管理两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存在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李远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0):597-599
近年来,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和分布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总体呈现出总量增加、程度加剧和范围扩大的趋势,归纳了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特点,从生产、技术、政策和管理上分析了影响我国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即借鉴发达国家畜禽养殖业的环境管理经验,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实用、廉价为原则,合理规划、防治结合,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道路。  相似文献   

12.
Two experiences related to pollution prevention (P2) curricula are described: An active learning course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EE) for ChE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ules” for pollution prevention in an 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gram. The first is approached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riented to pollution prevention through process and product analysis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 the second attempts to design and develop up to 17 modules around process integration tools in an exchange program involving eight institutions from three countries of North America, some 12 professors and up to 42 students. Modules support in-class and distance learning using a web-based platform.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得到明显改善,大气颗粒物污染整体减轻,与此同时臭氧污染问题逐渐凸显,臭氧已成为继PM2.5后影响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和达标管理的另一主要空气污染物.欧洲作为国际上较早开始关注臭氧污染的地区之一,虽然尚未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但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目前我国的臭氧污染防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研究欧洲臭氧污染防治经验对推进我国臭氧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全面收集和整理了欧洲国家臭氧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等资料,梳理欧洲国家臭氧污染防治历程,分析欧洲国家臭氧前体物排放量变化趋势及臭氧污染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欧洲臭氧污染防治经验,结合对我国目前开展的臭氧污染防治工作以及存在不足的分析,得出对我国臭氧污染防控的几点启示:①加强臭氧污染防治顶层设计;②完善基础支撑科技能力建设;③深化臭氧污染防治科学研究;④加快长效环境行动计划的制定;⑤构建区域协调与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港口区域排放已成为影响中国沿海港口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港口低排区规划是控制港口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港口污染治理起步较晚,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全面推进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立港口“低排区”已经成为部分国家和地区用于解决港口空气污染问题的新兴手段和重要措施。以深圳港为例,港口区域排放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大气污染源,该港口的各类污染源的影响从大至小依次为远洋船舶、运输车辆、内河船舶、作业机械,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污染排放。通过计算污染物排放的PM2.5当量,可以看出港口低排区方案实施后是所要求减排量的1.2倍。虽然目前中国港口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区域合作和政策支持以进一步推动港口污染控制。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港口低排区方面的管理经验也值得借鉴,以利于港口污染控制方案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跨国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从早期的处理边界、航运及渔业问题,到近期更多地关注跨界水资源的水量分配、污染控制、洪水控制等,相关国际条约也不断在其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上取得完善和发展.我国涉及的跨界水资源利用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流域.目前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开展跨界水合作已成为重点议题.本文主要从国际条法、国际经验、中俄跨界水保护合作三方面分析了跨国界流域内上下游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如下:第一,上游国家主要强调国家主权,下游国家则强调国际义务;第二,已有国际条约规定的跨国界流域内各国的权利和义务较多,但具体落实这些义务并不容易;第三,国际实践表明,跨国界流域上下游国家之间的具体合作模式要根据国家实力对比及利益博弈关系确定,并以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第四,我国没有签署有关跨界河流的多边条约,故不受其约束,但这些条约对于跨界水双边合作协定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土壤是一种不可或缺和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壤污染发展速度快,其危害日益严重,给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面对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积极立法应对,其中以美国、日本颇具代表意义。而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基本是一片空白。因此,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尽快完善中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对土壤污染防治作出专门的、系统的法律规定,从而有效地防治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这将为我国土壤、场地污染防治管理提供基本法律依据,并逐步建成完善的污染场地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其中,监管体系、资金体系和责任体系是污染场地管理体系中的3大重要方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在各自污染场地管理法律制度体系中,均规定了明确的监管主体,采用了多样化的监管手段,建立了可持续的污染场地专项基金,确定了明晰的责任判定和追究原则,为我国场地污染防治立法和制度设计中监管体系、资金体系和责任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垃圾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固体废弃物。电子垃圾成分复杂且其污染物众多,尤其是其中的铅污染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电子垃圾的不恰当处理势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调研分析了中国电子垃圾中铅元素污染的现状,探讨了铅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并对各种对策的可操作性进行了评价。另一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中国电子垃圾中铅元素的污染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随着全社会对资源环境稀缺性和环境价值认同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从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健全了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环境损害评估的实践活动在科学研究层面对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应用层面不断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方法、工作机制、程序导则的形成和完善.在比较分析美国、欧盟、日本等环境损害评估国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环境损害评估相关概念、内涵与范畴,系统梳理了各国相关法律法规、工作机制、技术导则、评估方法、资金来源以及沟通协调等制度内容.当前我国环境损害评估理论和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我国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我国环境损害评估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损害评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秸秆、粪污污染重,严重制约了我国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成为流域污染治理的重要难题.区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发展、废弃物协同消纳循环,能有效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筛选美国、荷兰、丹麦等优势国家,在此基础上开展种养平衡综述研究,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经验,指出我国种养平衡缺乏统筹规划、区域适宜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种养废弃物污染防控与高质利用衔接不足等瓶颈问题,并提出顶层设计流域内种植与养殖污染协同控制体系、科学计算种植养殖比例和规模、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种养废弃物绿色循环市场化应用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种养循环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