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2016年《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出台为界线,我国河长制发展经历了从地方试点探索到中央顶层设计两个阶段.河长制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并非凭空而生,而是存在诸多法律依据与制度支撑,是地方政府环境质量负责制的具体落实、环保问责制的典型体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底线限制的实质拓展以及水资源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有机结合.从环境法角度审视,河长制也存在一些制度内生困境,应相应构建法律保障机制:河长制存在职非法定的困境,应构建长效法律机制;河长制与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抵牾之处,应构建二者协调机制体系;河长制考核问责制存在异化风险,应相应体系化设计考核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推行河长制以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河长制实施方案制定、配套制度建设中有一些创新设想.推进人大常委会监督河长制实施的地方立法、鼓励和保障村级河长和民间河长参与河长制的实施、规划河长制实施的考核督查机制、确立河湖统一的整体性生态保护理念在河长制实施中的指导地位,是广东省落实河长制的主要特色,具有创新法律制度、助力法律实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长制自创立以来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践证明其是一项可行的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制度.但与此同时,河长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制度的推行法制保障不足、实施的过程中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不足以及与现行水管理制度存在冲突等.湖南省河长制正处于全面推行中,其诸如升级版的一些做法值得肯定,但正确面对这些问题并进行法制化构建才是保证河长制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法制化构建主要包括制定有关河长制的地方法规,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健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4.
在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中,河长制作为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河长制的制度设计偏重于党政领导对流域治理的责任制度,较为欠缺社会参与、民众治水的理念和机制。"共抓大保护"的新形势需要发展和完善河长制,使之同公众参与充分融合,形成良性互动,以共同发挥作用。具体路径包括:以现行四级河长制为制度依托,将发动公众参与增设为各级河长的基本职责,明确河长在集聚民心、吸纳民智、动员民力、引入民资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并实行工作绩效的目标责任考核。通过加强河长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达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环境》2017,(9)
正要确保河长制能够落地生根,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强化考核问责,完善严厉的考核机制,让河长感到"压力山大",主动积极推动辖区内河流整治工作,避免河长制形式大于实质。广东江河湖库众多,水环境治理、水安全保障任务永远是广东的重中之重。广东各地如何落实河长责任考核机制,因地制宜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河长制在县域水环境管理中的机制优势,以南充市蓬安县为例,选取河长制前后环境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县域河流水质变化及污染物排放特征。2016—2021年河长制实施前后,市控县域河流水质达Ⅲ类比例逐年从0%提升到100%,基本消除了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所测断面水质中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含量河长制前后五年同比基本呈下降趋势,溶解氧浓度呈现上升的良好趋势。县域河流污染物排放和源解析分析,2017—2019年水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不明显,2020—2021年污染物排放量极速下降,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河长制机制的优势呈现。同时,蓬安县在河长制推行中制定了水质目标考核达标污染防治对策,为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巩固提供重要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7.
无锡市首创的河长制在水污染治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后,迅速地在全国各省(区、市)扩散开来。本文基于时间、空间与层级三个维度对河长制在省(区、市)间扩散的进程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河长制的扩散进程符合创新扩散理论的一般规律;但河长制的扩散也具有与其他政策扩散所不同的独特效应:时间维度上头尾两端的集中效应明显;空间维度上呈现两条扩散轨迹和轴向效应,层级维度上呈现出全国与区域二元领导的格局。随着扩散模式从自下而上向自上而下转变,扩散机制从诱致到强制、从学习到学习与模仿、从竞争逐渐向多主体参与的互惠互利的社会化方向发展。扩散机制的转变,根源在于环境治理体系的转变。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的全面落实需完善各级政府的工作制度,健全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以及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最终实现流域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8.
众说纷纭"河长制" 2007年春天,太湖蓝藻爆发并引起了供水危机之后,无锡市于当年8月开始了流域治理机制上的创新尝试.由于这项尝试被赋予了一个新鲜而又通俗的名称并且于近期在云南、湖北、河北等地推广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就是众说纷纭的"河长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立了以业务考核、风险监督补偿和司法保障为主体的监管政策和以货币财政政策、产业集聚政策为导向的配套扶持政策,并开展了以标准体系、信息体系、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自我国绿色金融试验区设立规划以来,地方绿色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服务中占主导地位。为推进绿色金融实践,在基础设施方面,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建立组织合作保障机制,完善绿色标准认定与信息统计披露机制,提升评价统计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在市场发展方面,要结合地方经济优势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完善市场机制从而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加强信息披露以防范金融风险,积极推广试验区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省益阳市河坝镇政府创新乡镇流域管理模式实施"河长制"为例,探究其实施效用。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法制保障不足,"河长问责"制度尚不完善;缺乏河道治理保洁长效机制,各责任单位联动不足;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缺位,未能实现全民管水治水。提出建议:建立河长制工作考核奖罚制度,严格考核问责;提升动态监测监管水平,开展治理管护标准化建设;加强宣传引导,促进公众参与河长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