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收集1994—2013年杞麓湖流域内各乡镇和街道统计年鉴、宾馆餐饮统计表、环境统计报告、污水处理厂处理情况统计表等资料,辅以现场调查,结果显示:1994—2013年杞麓湖流域点源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总体均呈增长趋势;近5a杞麓湖流域点源污染以城镇生活污染为主,其次是城市地表径流污染,工业污染占比最小。针对流域点源污染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杞麓湖水污染成因及控制途径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8-1997年的统计资料,建立了关于杞麓湖水污染的多投入要素的Cobb-Dauglas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主要影响因子对杞麓湖污染发展的贡献率及杞麓湖污染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星云湖流域磷矿开发污染历史的分析,并将星云湖与杞麓湖各污染源入湖污染负荷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磷矿开发是造成星云湖TP污染负荷较大的重要原因。磷矿开发对星云湖TP输入量为58.66t/a,占总入湖污染负荷的28.2%。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滇中杞麓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及粒度参数的分析,结合克里金插值法与端元模型,研究了杞麓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粒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了可能影响其营养盐空间分布的因素,并对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表层沉积物OM、TN、TP平均含量已处于较高水平,其空间分布特征受到流域内土地利用和湖泊水动力情况的影响,湖泊沉积物中OM主要以外源输入为主。同时,营养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OM污染程度相对较低,而TN、TP污染较为严重。此研究结果将为杞麓湖富营养化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云南高原湖泊的治理与保护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云南9个高原湖泊中,滇池、杞麓湖、异龙湖富营养化最严重,洱海、抚仙湖、阳宗海、星云湖所受污染较轻、泸沽湖和程海水质量好。湖泊污染治理,应以面源控制为重点,继续抓好点源治理,重视内源治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模式识别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对杞麓湖流域2009—2013年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09—2013年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对杞麓湖生态安全的影响均处于第五级(严重状态),且对第五级的隶属度总体呈增大趋势。说明杞麓湖流域社会经济压力已经很大并呈加剧趋势,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7.
星云湖、杞麓湖磷污染来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星云湖、杞麓湖水体磷含量变化情况、流域产业结构和磷入湖途径的比较分析,认为近年来星云湖水体磷含量水平的大幅提高,使星云湖水质由Ⅲ类在大约5a的时间里下降为Ⅴ类、劣Ⅴ类,与星云湖流域及周边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而杞麓湖由于流域内无磷矿资源也没有大的磷化工产业,其磷含量水平得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在对杞麓湖近20年来的水生态、流域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生态灾变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杞麓湖的生态安全状况为背景,运用评估模型对杞麓湖1994—2013年湖泊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杞麓湖2013年生态安全状态已处于第5级、"很不安全"的黑色预警状态;生态安全程度近20多年处于较差状况,安全分级多为"一般"和"不安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星云湖、杞麓湖水体磷含量变化情况、流域产业结构和磷入湖途径的比较分析,认为近年来星云湖水体磷含量水平的大幅提高,使星云湖水质由Ⅲ类在大约5a的时间里下降为V类、劣V类,与星云湖流域及周边磷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而杞麓湖由于流域内无磷矿资源也没有大的磷化工产业,其磷含量水平得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杞麓湖主要污染物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7年杞麓湖水质监测结果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双因子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杞麓湖主要污染物动态变化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主要污染物的空间分布较为均匀;BOD5和TN都有较为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的背景下,研究制定一套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模型,对于监测各地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状况、诊断自然资源利用问题、提出高效利用对策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2018年全国分省的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进行实证,结果发现:(1)全国自然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呈现东南地区向中部、东北部、西北部递减的趋势;(2)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的限制因素不同;(3)评价结果总体上符合各省市的实际情况,指标体系可以结合评价尺度和区域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自然资源利用效益的理论体系以及评价的技术手段,并为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服务。  相似文献   

12.
炼油污水场的三泥和重油催化卸下的废催化剂等固体废物作为一种资源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环境绿化投资综合效益度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环境绿化的综合效益度量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从中国城镇郊区环境绿化投资分析入手,重点研究环境绿化中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度量问题,建立了环境绿化综合效益的度量模型并进行了应用分析,为城镇郊区环境绿化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餐厨垃圾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一种主要污染源,因此,有效处理餐厨垃圾也是当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针对其特殊的餐厨垃圾组成成分,调查分析了其主城区餐厨垃圾污染状况及处理难点,提出了3种主要处理方案情景并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建立餐厨垃圾小型处理站是最优方案,其成本效益核算结果说明当政府基金和垃圾产量有限时,也可采用缩小处理站规模以达到最高的组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污水厂污泥最终处置方式及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水厂处理中产生的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其最好的出路应是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本文通过污泥的综合利用、填埋、投海等几种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的分析,指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应立足于各地实际,在兼顾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处置与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6.
印辉  魏梅 《环境科技》2005,18(4):21-23
将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利用“厌氧+UASB+好氧”工艺处理酒糟废水,各项指标均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时通过回收沼气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找到了一条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经济可行的治理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7.
浅谈污泥处置方式及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谦真 《环境科技》2006,19(Z2):127-129
通过污泥的综合利用、填埋、投海等几种主要的污泥处置方式的分析,指出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应立足于各地实际,在兼顾环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衡的前提下,选择最佳处置与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8.
铬元素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但有钙焙烧工艺产生的铬渣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铬渣处理处置的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国外集中于铬渣的无害化处理,而国内则以铬渣的综合利用为主。在越来越注重环境效益和资源利用率的今天,铬渣的综合利用更能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评价小草浆厂黑液治理工程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效用函数法来量化黑液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并成功地应用于山东省多个小草浆厂的综合评价与排序,从而为筛选出经过实践检验的黑液治理最佳适用技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川中浅丘农区坡地林农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生物量与生产力、能量转化率、营养元素利用率、价值转换效益方面对坡地林农复合系统进行了研究,并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综合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复合系统与对应的对照农地系统相比,前者具有生物量、能量、营养元素、价值的积累效应和较大生物生产潜力,对辅助能、光能、营养元素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均比较好。在8个系统中,以一台地林农复合系统的综合效益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