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防止在斜井掘进提升过程中发生跑车事故,地 质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在浙江省探矿机械厂、河北地质三队、内蒙103地质队的协助下,研制成功TXRC-1型斜井安全人车,并于今年8月在地质矿产部劳动人事司主持的会议上通过了技术鉴定。 这种安全人车有手动装置、自动装置、止动装置和闭锁装置等4个安全机构。为了减少人车紧急制动时形成的巨大冲击力,还增加了缓冲器。 XRC-1型斜井安全人车,是国内最小型的安全人车,适合于地质勘探和小型矿山斜井工程使用。XRC-1型斜井安全人车@新明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地质勘探斜井掘进过程中的矿车跑车和人员安全提升问题,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和浙江省探矿机械厂合作研制成功了XRC-1型斜井人车。 XRC-1型斜井人车重量轻、体积小,抓捕可靠、制动平稳,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作为断绳安全设备串接矿车提碴。这种新型人车首次解快了地质勘探斜井的提升安全问题,满足了井下工人的安全条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这种斜井人车的自重为800公斤;乘载人数为4人;牵引重量(30°坡时)为1500公斤;制动方式为断绳自动抱轨或手动抱轨;缓冲形式为钢绳弯曲摩擦式;适用 8或11公斤/米(更换备件)轨型;适用轨距为600毫…  相似文献   

3.
彦鹏  工程师  胡全宏 《安全》2020,(1):23-26
双马煤矿在缓坡副斜井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局部地段出现氡气,为了保护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障矿井安全,基于分析研究掘进工作面特殊底层氡气来源、运移规律,以理论指导现场,总结出喷、涂、增、降、检、撤、护七字关键治理技术,从而实现对氡气地质带的有效治理和管控,保障了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矿山井下的作业条件,必须搞好通风工作,特别是要搞好工作面的局部通风。目前广泛使用的涂胶或涂塑玻璃纤维风筒,由于贮存、搬运、安装、拆卸和修复比较困难,占据工作面的空间大,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据报道,国外在竖井、独头平巷和斜井掘进以及无底柱崩落法采矿的进路掘进和回采作业中,已广泛使用了一种弹性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斜井人车的安全使用问题出发,详细阐述了我矿插爪式斜井人车进行全速空载脱钩试验和全速重载脱钩试验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对人车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出试验过程应严格掌握的关键控制数据,以指导插爪式斜井人车试验工作.使用斜井人车,这对减轻井下工人的体力消耗有重要意义,深受矿工们欢迎,然而对斜井人车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安全.其中,对斜井人车定期试验是保证人车可靠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地质勘探施工前期安全生产工作思路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把地质勘探列入高危的非煤矿山行业。地质勘探施工作业流动性大,环境条件恶劣,安全生产因素复杂多变。加强对地质勘探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在地质勘探施工项目开工前做好相关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事前管理,可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现有的隧道掘进方法中选择适合某一具体区间工况的掘进方法,提出了一种结合三角模糊数和TOPSIS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建立了主要考虑施工安全情况下,可表征常见的几种隧道掘进方式特征的指标体系;使用三角模糊数表达专家就某一具体工况指标下对各种掘进方式的适应性评价,进而确定权重;最后用TOPSIS对隧道掘进方式的安全适应性进行排序。以某市地铁标段为例实施了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掘进方式排序为:盾构法、矿山法、软岩掘进法、新奥法、硬岩掘进机法。  相似文献   

8.
进行矿用风筒现场应用的实际性能实验,可以全面直观的检验风筒的通风性能和抗炮崩能力,对于风筒产品的质量考核和掘进迎头的通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新型Kevlar耐崩风筒,研究矿用风筒性能的判定指标和检测方法,并在全岩巷道掘进工作面、半煤岩巷道掘进工作面以及全煤巷道掘进工作面进行Kevlar风筒现场应用实验,与我国目前矿山普遍使用的玻纤布风筒的现场应用进行对比,从物理机械强度、通风性能以及掘进成本等方面分析Kevlar耐崩风筒的实际性能,研究Kevlar风筒替代玻纤布风筒的可行性。经过现场应用的实验和检验,Kevlar风筒比目前国内应用的玻纤布风筒性能优越,具有经济、安全、耐用、便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抽水蓄能电站中斜井开挖施工历来是一个难点。为保证高水头,斜井段多数采用50°倾角,一般都较长。陡倾角长斜井施工由于施工环境特殊,施工难度大,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斜井开挖安全管理是施工过程中的全过程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煤矿掘进工作面用湿式过滤式旋流除尘器配套除尘风机的工作特点,指出了解决矿用除尘风机安全可靠性的关键技术.特别介绍了新研制的矿用子午加速除尘风机的除尘原理、结构特点、性能指标以及配套除尘器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地矿部勘探技术研究所设计、研制的 XRC—1型斜井人车,已于1986年8月26~28日,由地矿部劳人司主持监定通过。鉴定认为:该车体积小、重量轻,既可用来载人,又可在它后面牵挂矿车运载矿渣;抓捕机构安全可靠,制动平稳,解决了地矿系统斜井探矿坑道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安全运输问题。建议小批量生产,在地矿系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队是一个既有钻探又有坑探的综合性探矿工程大队,有两个机掘坑探分队,共有坑探专业职工281人,先后担负三个金、银矿区地质勘探中的坑探任务。由于认真贯彻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防尘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坑探各作业点粉尘浓度合格率逐年提高,1982年为82.3%;1983年为97.5%;1984年1~8月为100%,消除了矽尘危害。经体检,没有发生矽肺病人,基本上实现了安全、文明生产。生产任务逐年上升,台效逐年提高。1982年完成掘进  相似文献   

13.
地质勘探行业安全文化氛围的培育与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安全文化内涵原理,结合地质勘探行业的特点,从如何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全员安全文化氛围培育、安全文化氛围影响核心等方面,建立了安全文化氛围培育的模型,对安全文化氛围的培育措施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就其影响作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质勘探工作流动分散、能源缺乏的特点,地质普查坑道的掘进作业,大都采用电钻打眼。为了探索这类坑道掘进过程中有效的防尘措施,我们于1983年3月作了本次试验,取得一定效果。试验在云南个旧老厂矿姚家峒82—2~#小坑,规格(宽×高)7.6×7.8m,掘进98m石门后分东西沿脉坑道,东沿脉长20m,西沿脉长85m。有一条老峒和地表相通。作业方法为电钻凿岩、人工出碴,一班制作业。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 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高效、大功率掘进机的使用,机械化掘进工作面的粉尘产生量急剧增加。掘进机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粉尘弥漫整个工作面,粉尘浓度最高可达1~2g/m~3。高浓度的粉尘严重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威胁矿井安全。我国机掘断面在10m~2以下的较多,采用一些国内外的大型除尘系统,  相似文献   

16.
1989年8月23日,我矿冷风峒工区斜井提矿作业发生一起跑车事故,死亡一人,停产三天。分析认为,这是一起多环节违章的责任事故。一、违章表现 (1)由600水平至620水平的2号肓斜井的自动捞车器,多年使用效果良好,但近来动作不正常。事故前8天坑口检查安全时,对捞车器动作不正常既没有采取处理措施,又没有向矿领导汇报,仅作出“要对矿车、连环钩加强检查,井底取挂钩工要等空车放到井底后才能出避车峒室作业”的决定。这实际上就是不要求使用斜井安全捞车装置。8月23日上午,副工区长开卷扬机提  相似文献   

17.
乔娟 《安全》2010,31(4):9-12
本文结合煤矿掘进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考虑了影响煤矿掘进工作面安全的各种因素,构建了煤矿掘进工作面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掘进工作面安全性评价模型,并对影响掘进面安全性的各指标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其结果对矿井掘进工作面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地质勘探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我国华北某地质勘探系统24年的生产性工亡事故,结合系统安全理论,从事故发生的总体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条件因素等方面分析事故的趋势、特点及规律。发现:24年来我国地质勘探事故的总体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并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每年4-9月份是我国地质勘探事故的高发时期;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地质勘探事故发生的主要条件因素。根据事故的统计分析结果,指出我国地质勘探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预防和减少地质勘探行业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煤矿斜井串车提升跑车事故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防止斜井串车提升跑车事故的发生,必须管理好提升系统和阻车器两个部分.因为这两部分设备、器材工作状况的好坏和作业人员的规范操作,直接影响提升系统的安全.本文应用故障树分析方法,通过对煤矿斜井串车提升跑车事故的分析,提出了控制斜井跑车基本事件发生的途径,为斜井提升系统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左右双线矿山法隧道施工时的短期地面沉降。采用矿山法进行双线掘进,两隧道中心距13.2m,V级围岩CRD法进行施工,两侧隧道断面对称开挖。使用FLAC3D进行沉降分析,该软件能模拟地下隧道的掘进、支护和掌子面支护等。针对某地地质特征进行预测,这些特征是决定地面沉降量的关键因素。通过模拟左右双隧道对称掘进施工的暗挖隧道施工过程,得到了施工时的地面沉降规律,即沉降可分为两个阶段,且第一阶段沉降大于第二阶段沉降。最终为在市内建筑物密集区域修建地铁隧道提供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