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本该是风和日丽的早春天气,现在却正披上一层厚厚的“黄纱”。3月,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5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2次,扬沙过程3次。4月10日,兰州市突起大风,这是兰州地区今年入春以来第9次沙尘天气。4月11日,陕西出现了入春以来最明显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最低能见度只  相似文献   

2.
沙尘对空气质量特别是空气中TSP,PM_(10)和PM_(2.5)浓度有重要影响。为探讨沙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在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绿洲交错带的准噶尔生态环境观测站开展了近地面空气颗粒物的连续监测实验及气象观测实验;结合HYSPLIT模型对典型沙尘事件中空气颗粒物的运动轨迹进行模拟;分析了沙尘全过程空气颗粒物分布特征及颗粒物的输送特征。结果表明:在2015-09-13日的沙尘事件对空气中颗粒物TSP、PM_(10)和PM_(2.5)的浓度分布产生影响严重,TSP、PM_(10)和PM_(2.5)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了412μg/m~3、354μg/m~3和190μg/m~3,远超过了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TSP、PM_(10)和PM_(2.5)的质量浓度显著相关,其中PM_(2.5)和PM_(10)的相关系数达0.993,颗粒物轨迹分析显示,沙尘主要来源于北面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大风输送所致。  相似文献   

3.
<正>记者从环境保护部获悉,5月3日以来,受北方气候干旱、大风天气影响,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此次沙尘天气来自新疆、青海、甘肃等西北方向,同时受到来自北部蒙古国和内蒙古西部的沙尘影响。截至4日下午,新疆南疆盆地、甘肃中部、宁夏中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  相似文献   

4.
利用环境空气颗粒物自动监测数据、近地面气象数据和颗粒物激光雷达资料对南充市主城区2016年5月12日的沙尘气溶胶污染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HYSPLIT模式对沙尘气溶胶的来源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来自新疆盆地的沙尘气溶胶经高空远距离输送到达四川盆地上空后沉降造成南充市主城区的PM_(10)和PM_(2.5)浓度极显著升高,PM_(2.5)/PM_(10)值极显著降低;沙尘天气过程中,风速、气温、相对湿度、气压、能见度和大气边界层高度等气象因子发生变化并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产生影响,其中风速与PM_(2.5)和PM_(10)浓度间显著正相关,与PM_(2.5)/PM_(10)值间显著负相关;颗粒物激光雷达连续监测到整个沙尘气溶胶沉降过程,与地面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变化趋势一致。在对盆地城市沙尘天气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预警预报时,将历史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与常规气象因子数据、颗粒物雷达资料和后向轨迹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能进一步提高沙尘天气条件下的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第一天, 2001年 1月 1日人们在迎接新世纪第一缕曙光之时,北京迎来的却是漫天的黄尘──内蒙古中部和河西走廊出现了沙尘暴。   2月 28日到 3月 3日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沙尘天气过程。   3月 4日到 6日,内蒙古西部和中部偏西地区、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出现了大风和扬沙天气,并逐渐波及华北地区。其中, 3月 5日八级大风裹着细细的沙尘袭击了西宁,内蒙古西部和甘肃西部的一些地区遭遇了沙尘暴。   3月 12日到 14日,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西部和北部、京津地区先后出现大范围的扬沙天气…  相似文献   

6.
肖宏斌  李有宏  贾红莉 《青海环境》2005,15(4):144-147,165
大风天气是青海南部地区频繁发生的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通过普查该区1971—2000年风速大于等于17m/s的大风天气过程,得出大风分布特征,并用天气学方法对24h内本地有区域性大风(相邻三站以上)的42个天气过程进行了环流分型和诊断分析,总结归纳出了产生本地区域性大风的天气学指标,给出了大风预报的一般思路和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城市地域发展空间显得日益紧张,城市市区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明显,城市市区扩展必将对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以甘肃省榆中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兰州市市区向东扩展的趋势以及由此可能对榆中旅游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榆中县旅游业应对兰州市市区扩展的边缘-核心响应模式、区域旅游整合发展响应模式和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响应模式。  相似文献   

8.
利用格尔木市气象台2008—2018年大气降尘量及同期的气象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图表说明、物理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格尔木地区降尘量年、季、月际变化,同时分析了影响大气降尘量变化的气象因素。结果表明;格尔木地区年平均降尘量总体呈波动略减少趋势,减少倾向率为5.8g/m2·10a;春、夏、冬季的降尘量呈减少趋势,春季减少最明显,秋季的降尘量呈增加趋势,增加倾向率为4.2g/m2·10a; 3月、9月、10月份降尘量呈增加趋势,其余月份降尘量呈减少趋势。降水、相对湿度与大气降尘量呈负相关,大风、沙尘暴与大气降尘量呈正相关,沙尘天气是影响格尔木地区大气降尘量的主要因素,沙尘天气越多,大气降尘量越高。  相似文献   

9.
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其集聚能促进三次产业加速融合、协同发展,对城市等级体系重构和城市内部空间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兰州市三次经济普查数据,运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等方法,对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集聚特性,但仍处于集聚的初级阶段,空间上呈单中心集聚结构;区域集聚程度与行业间集聚程度存在差异,各研究单元发展程度层次不齐;区位因素、集聚效益、政策导向和工业发展需求是影响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省为研究样本,采用断裂点理论与基于热传导定律的经济扩散模型相结合的方法,从全省和外围城市的角度分析了2000年、2006年、2013年省会兰州市的经济辐射效力。结果表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缩小了兰州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交通条件的改善,增强了兰州市的空间作用力;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与城市间的经济关系、交通状况和政策导向有关。因此,应继续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调整区域金融与政策投向,缩小地区发展差异。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是中国西部河谷型多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兰州市在区域发展环境、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变革中不断调整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面阐述了指引兰州市城市发展的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其制定的背景、规划内容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结构塑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兰州石化公司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消息说,诚恳接受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批评,依法合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共创兰州碧水蓝天。这件事起源于兰州市有关部门向媒体发布通报,直指中石油兰州石化作为央企,不履行社会责任,要求其向兰州市人民道歉,措辞之严厉为历年所罕见。中石油下属企业兰州石化公司,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连续发生了四起环境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13.
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协调与整合,主张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旨在探讨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如何实现整体性治理。在分析兰州市近五年大气污染概况的基础上,对大气污染的治理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了在治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出对大气污染实施整体性治理的路径选择。提出通过跨部门整合、政策法规整合、跨区域整合、跨学科整合、社会力量整合以及信息资源整合等六个整合来实现整体性治理。希望为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政府对整体性治理理念给予重视,并将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西北部春季沙尘天气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一些地方沙进人退的速度加快, 部分地区甚至产生了灾害性的影响。尽管一些城市采取了沙尘暴应急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大多治标不治本,长期效果不明显。从法学上看,沙尘频现,说明我国干旱生态系统的管理立法存在严重的不足,需要跨越性的创新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从环流形势、中尺度、物理量等方面分析2015年3月31日格尔木一次强沙尘天气过程的形成和演变特征,发现:1.格尔木地区上游新疆地区500hPa以上层次均存在偏西向的高空急流向低层进行动量输送。2.在沙尘暴天气出现前三小时冷锋堆积于若羌、且末附近。当冷锋入侵柴达木盆地时沙尘天气随即开始出现。3.格尔木市午后14:00开始柴达木盆地由负变压控制,但冷锋入侵后格尔木市区升压明显且转变为正变压中心,强度为4.7hPa。4.格尔木市上层为冷平流,下层有暖平流,其中低层大气表现为干的层结不稳定。同时温度垂直递减率为γ≈0.82℃·hm~(-1)、K指数≤-20、θse≥40均说明格尔木大气层结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川东北地区大型天然气矿藏中硫化氢含量较高,且带有高剧毒性和高腐蚀性,勘探开发难度较大。同时气田所处区域的岩土条件十分脆弱,洪涝、大风、冰雹等气候灾害经常发生,易引发泥石流、滑坡,形成地质灾害。另外气田所在地人口密度大,给勘探开发设施布局和居民安全带来很大困难。文章通过对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详细分析,提出风险防范技术与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芝机场地处西藏东南部,属典型的高原机场、山地机场及河谷机场。机场净空条件和天气条件极为复杂,尤其是机场进近、跑道区域的大风严重影响了飞行的正常与安全,同时也缩短了机场的可飞时限。利用林芝机场2006年、2007年的自动观测资料,分析了机场地面大风的特征,并其成因和对飞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机场的航班调度与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在土地变更详查数据及兰州市统计年鉴资料基础上,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分析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兰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农业发展、政府政策。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土地管理措施,为研究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从生产到外输采用管道输送,管道沿途环境地形复杂、部分区域人烟密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发生管道破损等情况时,管道阀室的开关执行状态关系到整个事故的有效控制。为此,提高天然气集输系统联动联锁安全控制水平,可有效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安全管控能力。文章在井、站、管道运行控制运行现状基础上,分析对管道沿途阀门、管道上下游集输站点以及管道所涉及的生产区域进行联动联锁控制必要性,并结合分散在集输过程各个区域控制器的特性,进行系统集中优化,完善控制原理,达到了联动联锁安全应急控制目标,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提高了天然气安全集输水平。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是反映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学前教育结构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通过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Getis-Ord Gi*指数法实证探讨了兰州市主城区学前教育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学前教育机构区域分布呈"东密西疏"的结构,且多集中在城关区—七里河片区。②不同尺度下,集聚特征差异明显。街道尺度下,热点区域呈多核心团状分布,冷点成零散分布;1×1km网格尺度下,热点区域多呈零散分区分布;500×500m格网尺度下,热点区域则多为集中连片状分布。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兰州城市学前教育的空间合理规划和调控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