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硫循环及脱硫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初期,硫的生物循环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而建立在生物硫循环基础上的生物脱硫工艺更是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本文从生物硫循环的角度阐述了废水、废气的生物脱硫工艺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应用,并对相关的技术进行了讨论,同时指出了生物脱硫技术的优化和应用还需要在厌氧颗粒污泥多样性、脱硫脱硝技术的机理、生物脱硫生态方面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燃煤硫污染控制技术现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燃前、燃中、燃后三个阶段,阐述了我国脱硫煤生产、低硫污染燃烧技术及燃煤烟气脱硫的污染控制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我国控制燃煤硫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外煤中有机硫的脱除技术,主要介绍了化学法脱硫和微生物法脱硫。  相似文献   

4.
1 煤中的硫煤中的硫主要以有机硫、黄铁矿硫及硫酸盐硫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与煤的碳氢化合物相化合,因此只有通过断裂化学键才能脱硫,而用常规的洗选技术不能达到脱硫目的。黄铁矿硫可以分成共生的和后生的两种,前者在煤中呈微细颗粒状分布,用一般的洗选技术难以脱除;后者则呈较大颗粒状分布,易于脱除。硫酸盐硫能溶解于水,去除简便,但其只占煤中硫含量的一小部分。有机硫分布相当均匀,而黄铁矿硫则变化很大。在低硫煤中,以有机硫为主。有机硫含量一般随黄铁矿硫含量的增高而升高,但并非以相同比例变化。煤燃烧前脱硫  相似文献   

5.
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来源于船用燃料油中硫的燃烧,其危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提出了三种控制船舶硫氧化物排放建议的技术:采用低硫含量的燃油,采用液化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或使用经批准的船舶废气脱硫技术。概述了船舶硫氧化物排放的相关法规要求。调研主要排放控制方法,并着重概述了国内外船舶废气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脱除煤中有机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生物脱除煤中硫是近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硫在煤中的不同富集状态,微生物对有机硫和无机硫的作用机理,并对微生物脱硫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火电厂燃煤硫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酸雨的危害谈到火电厂如何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做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着重介绍“七五”期间列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几种脱硫技术,并提出为实现烟气脱硫、回收硫资源必须解决的几个认识问题和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建平 《环境保护》1992,(4):14-14,21
一、前言改良湿法ADA脱硫方法,在熔硫过程中都存在一个防治熔硫废气的问题.通常一些防治方法是采用高空放散法和水洗吸收法等.相比之下,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自身脱硫液吸收熔硫废气的新方法,既可防治废气污染,又可回收利用能源,简单有效,经济实用,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二、熔硫废气的产生及危害湿法ADA脱硫工艺,H_2s被脱硫液吸收后,转化成一种单质元素S.这种元素硫,通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硫资源消耗大国,同时也是硫资源进口大国,而我国每年排放的烟气中所含的大量硫资源并没有得到理想的利用。通过对现有烟气脱硫方法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应大力推进回收烟气中硫资源的技术,推进烟气循环利用和梯度利用,减少烟气排放总量,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0.
二苯噻吩的微生物脱硫及其在脱煤中有机硫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林顺 《重庆环境科学》2000,22(1):45-47,62
评述了煤中有机硫的模型化合物二苯噻吩的微生物脱硫最新进展,对二苯噻吩的特异性脱硫的微生物和机理作了较新的介绍并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指出了当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其在脱煤中有机硫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处理含硫酸盐废水生成单质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处理含硫酸盐废水生成单质硫常用微生物,包括光合细菌、无色硫细菌和脱氮硫杆菌,对其脱硫原理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同时综述了两相厌氧吹脱与沼气脱硫联合工艺、两相厌氧与硫化物氧化联合工艺、同步脱硫脱氮工艺处理硫酸盐生成单质硫的原理及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高硫煤炉内燃烧脱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济源高硫煤炉内燃烧脱硫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影响固硫率的主要因素,研制出了适于济源高硫煤炉内燃烧脱硫的固硫剂,并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固硫剂可有效地减少燃煤过程中SO2的排放,对于以有机硫为主的济源高硫煤,炉内燃烧脱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脱硫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钙硫比条件下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流化床脱硫系统中,保持烟气流量、循环物料量、喷水量、进出口烟气温度、入口SO2浓度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提高钙硫比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明显提高脱硫效率,其影响脱硫效率是通过钙硫比的改变实现循环物料量成分的变化,使循环物料量中有效吸收剂的比例增加,从而实现脱硫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美国Argonne国家试验室的科学家已开发出微波引发硫磺和氢气自溶工艺(MISHA),用于从H2S中回收氢气和硫。即从工艺物流中分离出的H2S送到高压的微波反应室中,产生高纯度的液硫产品,以及H2与未转化H2S组成的混合气流。分离出剩余的H2S,并返回微波步骤再处理。产生的氢气可用于炼厂加氢脱硫,硫可以销售。Argonne正寻求合作者放大该技术,并使之工业化。回收氢气和硫的新工艺@刘剑平  相似文献   

15.
中小型合成氨生产中生成的硫化氢和有机硫会影响设备和化肥产量。原设计配套的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因能耗大、产量低而被许多企业弃置不用。新流程按自然高差建两级硫泡沫分离池回收硫膏和分离氨水,同时改造原设计的熔硫釜,采取封闭釜口,在釜内加装加热盘管和改造放硫阀等措施,大大降低了能耗,缩短了熔硫时间,提高了硫磺质量。不仅提高了稀氨水回收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且所创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利用休止细胞法选择性脱除燃料油中有机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球菌(Rhodococcus sp .)FS-1菌株能通过专一性断裂C—S键的途径脱除二苯并噻吩 (DBT)中的有机硫作为自身生长需要的硫源 ,从而降低油品中的硫含量 .本文利用该菌的休止细胞对DBT和柴油的脱硫活力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菌株对DBT及柴油中的有机硫均有良好的选择性脱除作用 .DBT浓度为0.5~1.0mmol/L、油水比例为 1:5时 ,脱硫效果最佳 .采用二次脱硫法可使柴油脱硫率达85%以上 ,证明FS-1能有效脱除柴油中的有机硫 .烃质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表明 ,FS-1作用前后的柴油烃类组分基本没有改变 ,说明该菌的脱硫作用是特异性针对硫原子的 ,不会破坏柴油的有效成分 .  相似文献   

17.
对重庆高硫无烟煤的沸腾炉脱硫采用硅酸盐脱硫剂,在Ca/S比为1.8时,脱硫效率可达95%。脱硫剂最佳使用温度为940℃左右,与重庆高硫无烟煤在沸腾炉内的最佳燃烧温度(950℃)相匹配。  相似文献   

18.
日前,从天津市大港油田公司获悉,截至目前,石化公司充分做好硫转移剂技术工业化应用试验的各项准备基础上,已开始着手启动这个被列为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重点科技项目的应用试验。此项技术的应用,不仅可解决装置烟气脱硫难题,还可为中石油乃至全国石油石化行业提供新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9.
厌氧菌对化石燃料中有机硫的还原降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硫酸盐还原菌D.desulfuricansM6及模型化合物和原油的脱硫活性。苯并噻吩脱硫率高达96%,硫醇低于10%。一些模型化合物的降解受到正十二烷的抑制,石油重馏分的脱硫率高于原油和轻馏分。在微生物还原降解模式中,与脂肪族含硫化合物相比,芳香含硫化合物中的碳硫键易于受到攻击而降解,某些石油样品的低脱硫率源于样品中硫的赋存形态。介绍了DesulfomicrobiumescambiuK114和Desulfovibriolonggreachill213及其同生群在仅有氮气的环境中对模型物的还原降解。  相似文献   

20.
对生物-非生物煤炭脱硫的原理、菌种及操作条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非生物-乳化技术与生物脱硫技术结合应用,大大提高了脱硫效率。在2—3d内煤炭黄铁矿硫去除率为53.2%,总硫去除率为32.7%。而且改变煤粒度或反应条件均会改变总硫去除率,最高可达47%(2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