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天然黄铁矿对水中的Cr(Ⅵ)进行吸附去除,考察了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黄铁矿吸附去除水中Cr(Ⅵ)的优化条件为黄铁矿过200目筛(粒径小于0.075 mm)、吸附p H 3.0、黄铁矿投加量20 g/L、初始Cr(Ⅵ)质量浓度6 mg/L、吸附温度25℃,此条件下平衡时的Cr(Ⅵ)去除率达90%以上;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对Cr(Ⅵ)的去除效果均较好,且p H越低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黄铁矿粒径越小,其对Cr(Ⅵ)的吸附速率越快,平衡时的去除率也越高;黄铁矿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徐海林  童仕唐 《化工环保》2011,31(6):486-489
利用脱硫废碱液对酸化后的含铬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废水初始pH、脱硫废碱液加入量和静置时间等对Cr(Ⅵ)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为1.4、静置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处理30 mL Cr(Ⅵ)质量浓度为126.5 mg/L的含铬废水,适宜的脱硫废碱液加入量为6 mL,此条件下Cr(Ⅵ)转化率接近10...  相似文献   

3.
王梅  王智潇 《化工环保》2017,37(2):243-247
在分析铁矿石烧结烟气脱硫灰成分的基础上,利用脱硫灰中的亚硫酸盐还原废水中的Cr(Ⅵ),再加碱中和,通过沉淀去除铬。在初始废水pH 1.0、脱硫灰加入量0.06 g/mg(以Cr(Ⅵ)计)、振荡转速160 r/min、振荡时间25 min、中和pH 7.5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模拟含铬废水,Cr(Ⅵ)质量浓度由10.00 mg/L降至0.18 mg/L,去除率达98.2%。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3种实际含铬废水,处理后出水的Cr(Ⅵ)和总铬的质量浓度及pH均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实现了对脱硫灰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和以废治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炉渣去除废水中六价铬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炉渣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确定了炉渣去除Cr(Ⅵ)的适宜条件,并对去除机理及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的含Cr(Ⅵ)废水,在室温、废水初始pH=1.00、炉渣加入量为8g/L、反应时间为240min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99.2%。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低于50mg/L的含Cr(Ⅵ)废水,投加适量的炉渣,可使处理后出水中的Cr(Ⅵ)质量浓度降至排放标准以下。炉渣对Cr(Ⅵ)的去除机理主要是炉渣中溶出的Fe^2+对Cr(Ⅵ)的还原作用,炉渣对Cr(Ⅵ)的吸附作用很小。炉渣对Cr(Ⅵ)的还原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pH分别为0.55,1.00,2.00的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6.0×10^-3,3.3×10^-3,4.0×10^-4min^-1.  相似文献   

5.
以农林废弃物花生壳为原料、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微波为热源,制备了花生壳活性炭。以花生壳活性炭为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U(VI),考察了初始U(VI)质量浓度、活性炭加入量、溶液pH、吸附时间对U(VI)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中初始U(VI)质量浓度为30mg/L、活性炭加入量为0.5g/L、溶液pH为5.5、吸附时间为150min的较佳条件下,活性炭对U(VI)的吸附量为56.37mg/g,U(VI)去除率为93.94%。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凹凸棒土/苯胺-邻氨基酚(ATP/PANOAP)复合吸附剂,对其进行了SEM和FTIR表征,并通过吸附实验考察了ATP/PANOAP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TP/PANOAP对水中Cr(Ⅵ)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溶液pH为6、吸附剂加入量为0.375 g/L、温度为298 K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93.39%。ATP/PANOAP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且为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7.
微波改性锆-铝柱撑膨润土对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膨润土为原料,通过微波辐射加热法制备锆-铝柱撑膨润土(MZAPB)吸附剂,研究了 MZAPB 加入量、溶液 pH、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 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 Cr(Ⅵ)质量浓度为 25mg/L、MZAPB 加入量为 10 g/L、溶液 pH 为 5.6、吸附温度 25℃、吸附时间为 6...  相似文献   

8.
以西南某极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实验获取处置场地质特征参数,结合PHREEQC软件和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GMS)预测U(Ⅵ)在处置场环境中的化学种态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U(Ⅵ)在处置场土壤中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0 d,吸附分配系数为358 m L/g;U(Ⅵ)在处置场地下水环境中主要以UO_2(CO_3)_2~(2-)和UO_2(CO_3)_3~(4-)形式存在;处置场关闭后安全运行30 a,处置场中心U(Ⅵ)质量浓度下降4.20%,外围50 m与下游河流边界处U(Ⅵ)质量浓度分别为初始给定值的3.40%和1.32%;在12 a时有0.10%的U(Ⅵ)到达河边。  相似文献   

9.
以某医药企业产生的含铝废盐酸为原料制备了液体聚合氯化铝(PAC)。确定了适宜的有机物去除方法和碱化剂,考察了碱化剂投加量、废盐酸铝离子含量等合成条件对PAC产品指标的影响,并比较了自制PAC和市售PAC对该企业污水站二沉池出水的混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废盐酸中有机物,选择固体Ca O作为碱化剂,在活性炭投加量1‰(w)、吸附时间1 h、铝离子含量9.5%(w,以Al_2O_3计)、CaO投加量80 g/L、反应时间24 h的条件下,制备的液体PAC达到行业标准HG/T 2677—2017《工业聚氯化铝》中的Ⅲ类标准;自制PAC对废水COD和SS的去除率均优于市售PAC,不仅可替代其使用,还可外售产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打浆水洗除Cr(Ⅵ)—电渗析除Cr(Ⅵ)—碱浸提铝—碳酸化分解法精制Al_2O_3"的新工艺处理含铬铝泥(以下简称铝泥),并回收Al_2O_3。实验结果表明:铝泥在70℃下经3次打浆水洗后,w(Na_2CrO_4)(以干铝泥计)降至5.0%;采用电渗析除Cr(Ⅵ)工艺可有效去除铝泥中以结合态和结晶态形式存在的Na_2CrO_4,在55 V直流电压下电渗析6h后铝泥中的w(Na_2CrO_4)降至0.98%;在碱浸温度为100℃、碱浸时间为3 h、NaOH质量浓度为150 g/L的优化碱浸条件下,铝浸出率(以Al_2O_3计)高达90.0%;经3次碳酸化分解处理后,Al_2O_3产品的纯度达98.65%,满足GB/T 24487-2009《氧化铝》中的一级标准,Al_2O_3回收率为96.37%。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甲醛-硫酸改性法制备改性核桃壳吸附剂,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改性核桃壳对模拟废水中低浓度Cr(Ⅵ)的吸附性能,并采用SEM和FTIR技术对改性前后的核桃壳进行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的核桃壳表面更粗糙,孔隙轮廓更清晰,更有利于对Cr(Ⅵ)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20 mg/L、初始废水p H为1、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00 min、改性核桃壳加入量为24 g/L的条件下,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去除率为98.4%,高于在相同条件下未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去除率(93.1%);改性核桃壳对Cr(Ⅵ)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对Cr(Ⅵ)的吸附行为满足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改性木屑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廖祥  陈金文  周丽花  李婳 《化工环保》2011,31(5):402-405
对改性木屑处理含Cr(Ⅵ)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液Cr(Ⅵ)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木屑加入量、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Cr(Ⅵ)质量浓度15 mg / L 、溶液pH 2.0、木屑加入量7.5 g / L、吸附时间60 min 的优化实验条件下,硝酸改性木屑比磷酸改性木屑吸附效果好,硝酸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恒温水浴法制得纳米β-Fe OOH,将其负载在改性沸石(SMZ)上制得复合材料β-Fe OOH/SMZ。用β-Fe OOH/SMZ吸附溶液中的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 H、初始Cr(Ⅵ)质量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β-Fe OOH/SMZ对Cr(Ⅵ)的最佳吸附时间为5 h,适宜的溶液p H为6.0;随着初始Cr(Ⅵ)质量浓度的增加,β-Fe OOH/SMZ对Cr(Ⅵ)的吸附量逐渐增加;在β-Fe OOH/SMZ加入量为5.0 g/L、溶液p H为6.0、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250 mg/L、吸附温度为25℃的条件下,吸附量最高(为22.1 mg/g)。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适用于描述β-Fe OOH/SMZ对Cr(Ⅵ)的吸附过程。该吸附由多个过程共同控制,颗粒内扩散并非唯一控速步骤。Freundlich等温方程比D-R等温方程更适于描述Cr(Ⅵ)在β-Fe OOH/SMZ上的吸附行为,β-Fe OOH/SMZ对Cr(Ⅵ)的吸附为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14.
多酚原位固化茶渣对水中Cr(Ⅵ)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甲醛与茶渣中多酚类组分的反应制备了多酚原位固化茶渣吸附材料,并将其用于对水中Cr(Ⅵ)的吸附。表征结果显示:茶渣多酚的原位固化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同时对茶渣粒料起到了修补增强作用。固化茶渣对Cr(Ⅵ)的吸附量随溶液pH的减小而增大。在吸附温度303 K、初始Cr(Ⅵ)质量浓度60 mg/L、吸附剂投加量1.0 g/L、吸附时间300 min、溶液pH为2的条件下,固化茶渣对Cr(Ⅵ)的吸附量为56.56 mg/g,去除率达94.3%。固化茶渣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303,318,333 K下的Langmuir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3.26,107.64,129.20 mg/g。  相似文献   

15.
用废旧易拉罐制备PAFC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艺  皮科武 《化工环保》2004,24(Z1):345-347
采用酸溶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易拉罐中铝和铁的最佳溶出条件.再将制得的含铝溶液聚合,然后加入含铁溶解液复合生成聚合氯化铝铁(PAFC),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影响PAFC复合的主次因素及其最优组合.通过混凝试验对该产品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投药量(CAl+Fe为10.75 mg/L,只含Al的CAl为10.75 mg/L)下,该产品形成的矾花大,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因而利用易拉罐制备PAFC是一种资源回收利用的好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曾钰  杨再福 《化工环保》2012,32(1):85-89
采用环氧氯丙烷和三甲胺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纤维素进行改性,改性后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纤维素对Cr(Ⅵ)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在改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纤维素加入量为3.2 g/L、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240 min、溶液pH为2的条件下,对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20 mg/L的K2Cr2O7溶液进行吸附实验,Cr(Ⅵ)吸附量可达5.69 mg/g,Cr(Ⅵ)去除率为91%.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纤维素对Cr(Ⅵ)的吸附以液膜扩散为控制步骤,反应过程符合Boyd液膜扩散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95 47.  相似文献   

17.
陈炎  程洁红 《化工环保》2017,37(6):688-692
废锂电池中含有的Co、Ni和Cu等金属具有回收价值,Fe的存在降低了有价金属的回收效率。为去除废锂电池硫酸浸出液中的Fe,采用黄钠铁矾法分别以氯酸钠和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氧化除Fe,并优化了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的除Fe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的除Fe效果好于氯酸钠;在n(H2O2)∶n(Fe)=0.5、初始溶液pH为1.8、终点pH为2.5、反应时间为2.0 h、搅拌速率为500 r/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初始ρ(Fe)为0.212g/L的硫酸浸出液经除Fe处理后ρ(Fe)小于0.004 g/L,Fe去除率达98.0%,Co、Ni和Cu的损失率分别为1.04%、2.17%和1.41%。  相似文献   

18.
蒋银峰  朱梦冰 《化工环保》2018,38(5):605-608
以含铝废硫酸和废铝渣为原料制备聚合硫酸铝(PAS)。优化了废铝渣的酸溶条件,确定了合适的稳定剂和碱化剂。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溶反应温度为80 ℃、酸溶反应时间为40 min、以20 g/L Ca(OH)2溶液为碱化剂、以加入量为60 mg/L的固体柠檬酸为稳定剂的条件下,制备的PAS比聚合氯化铝(PAC)和Al2(SO43具有更优异的混凝性能。该工艺可回收利用废铝渣和含铝废硫酸,从而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炭化核桃壳,采用SEM,EDX,FTIR等方法对炭化核桃壳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炭化核桃壳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效果。表征结果显示,炭化后的核桃壳为片状结构,且形成了大量的微孔,微孔数量的增加使得核桃壳的比表面积明显增大。实验结果表明,炭化核桃壳吸附处理含Cr(Ⅵ)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废水pH 2.0、炭化核桃壳加入量16 g/L、吸附温度25℃、转速150 r/min、吸附时间180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吸附处理Cr(Ⅵ)质量浓度为20 mg/L废水,Cr(Ⅵ)去除率高达98.7%,最大吸附量为8.731 mg/g。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可更好地描述炭化核桃壳对Cr(Ⅵ)的吸附过程,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炭化核桃壳对Cr(Ⅵ)的吸附行为,此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控步骤。  相似文献   

20.
以磷石膏废渣为原料制备硫酸钙晶须,考察了硫酸钙晶须对模拟含磷废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初始废水pH、初始磷质量浓度、硫酸钙晶须加入量对磷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硫酸钙晶须对磷的吸附等温线,同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硫酸钙晶须在碱性条件下对磷的去除率较酸性条件下高,且初始废水pH为10时去除效果最佳;最佳硫酸钙晶须加入量为0.03 g/mg(以磷计);在初始废水pH为10、初始磷质量浓度为50 mg/L、硫酸钙晶须加入量为1.5 g/L的条件下,于25 ℃下反应1 h,磷的去除率达到99.16%,上清液TP为0.419 mg/L;与Freundlich模型相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适合描述硫酸钙晶须对磷的吸附过程,采用该模型拟合得出25 ℃下磷的饱和吸附量为140.4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