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氟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气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报告指出了氟污染给植物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从六个方面考察了氟污染对植物的不可见伤害,并对当前的研究提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2.
<正> 人们一直在研究大气污染物使植物的叶脱色、落叶等一切可见伤害。多数研究工作因受设备的限制,虽然看到高浓度污染物的影响,但近几年反而在研究低浓度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慢性影响。由于在没有引起可伤害的情况下,臭氧并未显出对植物生长的显著影响,低浓度NO_2也未使植物受害。因此,so_2对植物的影响研究加强了。由大气污染物可知:植物体内酶活性变化情况可能成为可见伤害及生长变化的原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二氧化硫是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植物吸收二氧化硫,可在叶片上产生可见的或不可见的伤害。农作物受二氧化硫伤害,可使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农作物受病虫害、药害或干旱、施肥管理不当等自然或人为的因素的影响,均会造成叶片上出现伤害斑点的现象。这与二氧化硫污染造成的伤害、往往难以用肉眼区分。因此,有时必须用化学方法鉴定。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龙里地区开展降雨连续监测,依据监测结果,配置不同pH值梯度的模拟酸雨;选择杨梅、油茶等10种贵州典型森林群落优势种,对植物叶片开展模拟酸雨喷淋试验;并利用便携式光合仪LI-6400观测喷淋前后叶片的光合作用,研究酸雨对贵州典型森林群落植物叶片的直接伤害作用.实验结果显示:①pH值5.0和4.0的模拟酸雨基本不会影响供试树种冠层叶片的光合作用;pH值3.0的模拟酸雨使小果红椿、枫树冠层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不同程度地升高,升高率为11.03%和0.62%,其他树种效果不明显;②pH值2.0的模拟酸雨使供试树种冠层叶片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其中小果红椿、枫树、白栗和香叶树尤为明显,降低率为28.32%、30.32%、12.21%和11.37%;pH值2.0的模拟酸雨使小果红椿叶片出现可见直接伤害,叶缘和脉间出现黄白色斑点,有穿孔,其他树种未发现可见直接伤害症状.研究表明,研究区典型森林群落植物叶片出现可见直接伤害的酸雨pH值阈值在2.0~3.0之间;同时,在酸雨对叶片造成可见直接伤害之前,存在隐性直接伤害,对叶片造成隐性直接伤害的酸雨pH值阈值为3.0.依据试验结果,从研究区监测数据分析,目前酸雨对该区植物冠层叶片的直接伤害有限.  相似文献   

5.
二氧化硫与植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野外开顶式和CSTR熏气装置对小麦、大麦、棉花、大豆和菜豆等植物进行SO2急性伤害、低浓度SO2长期暴露试验,测定植物伤害阈值和剂量—反应关系,生长和产置的反应及其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研究结果指出,在一定的浓度和暴露时间下,植物对SO2具有不固定的敏感性。根据植物对SO2的敏感性,提出了敏感性、敏感中等和抗性这三种类型植物的急性伤害阈值。剂量—反应表面图表明,植物产生急性伤害需要一定的起始暴露时间,植物伤害程度与SO2之间不呈正比SO2浓度和暴露时间对叶片可见伤害都有影响,两者相比,浓度是更重要的因素。 低浓SO2长期暴露对植物生长和产量有抑制作用,干物质积累降低,叶面积减少,植株矮小。一般说来,对叶的影响大于对茎和根的影响,产量与SO2之间呈负相关。 SO2污染引起植物叶片气孔阻力,细胞外渗液K+离子浓度和相对电导率增加,并与剂量呈正相关。SO2造成植物光合色素减少,急性伤害加速叶绿素a的破坏,而低浓度SO2长期暴露却使叶绿素b破坏加重;并对过氧化物酸活性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某些植物HF伤害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大气HF对绿化植物、农作物的伤害阈值,对于正确选择绿化树种,合理进行防污绿化,制定大气环境质量基准以及对农作物采取正确的保护措施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伤害阈值又称伤害临界剂量,即使植物叶片出现最初伤害症状(一般以5%叶片受害面积为标准)的污染物浓度和接触时间。 国外自六十年代以来即进行了较多的试验以确定植物的伤害阈值,而我国这方面工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连续搅拌槽反应器系统(CSTR)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进行低浓度SO_2长期暴露试验.结果表明,SO_2在植物可见伤害阈值以下抑制了莱豆生长,叶片气孔阻力随SO_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植物一旦脱离SO_2污染的环境,气孔就恢复到正常水平.切除子叶的菜豆生长明显受抑,但对SO_2敏感性和留子叶菜豆相同.  相似文献   

8.
小麦幼苗对氟化氢暴露的反应和终止暴露后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报道了HF可以引起植物的不可见伤害(或生理伤害)。关于HF暴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以及终止暴露后植物的恢复现象的报道还不多。我们探讨了低浓度HF慢性暴露对小麦幼苗叶和根的生理伤害以及恢复现象。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气质量标准分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简述了运用生态学规律作为我国大气质量标准分级的原则,将标准分为三级:第一级标准保护自然生态不发生任何不良影响;第二级标准保护人群健康和城乡动、植物不发生伤害;第三级标准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一般动、植物正常生长.并从大气污染物的剂量与反应的相关关系中,研究大气质量基准.确定各污染物的阈限值.  相似文献   

10.
紫外辐射增加对春小麦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8,自引:0,他引:98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模拟紫外辐射增加对春小麦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UV-B辐射增加,春小麦叶片可见伤害症状加重,叶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植物株干重,穗粒数和穗粒重均明显降低,MDA含量和类黄酮含量以及籽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十溴联苯醚(BDE-209)对植物的生态毒性效应,探明植物抵抗BDE-209胁迫的反应机制,文章选用紫花苜蓿作为受试植物,考察了不同浓度BDE-209污染土壤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幼苗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POD、CAT、SOD)及可溶性蛋白质(SP)对污染物胁迫的响应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植株的根、叶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BDE-209胁迫处理与各项生长指标呈显著负相关,抑制作用强度依次为根长>鲜重>芽长>发芽率。植株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不断上升,符合线性关系,POD、CAT、SOD的活性最大可高达对照的3倍、1.77倍和2.81倍,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达到对照的1.89倍。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随着污染物浓度的提高,植物根部发根增多,叶片上气孔密度增大,气孔开度变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空气浓度臭氧(O_3)对木本植物生长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对亚热带常见木本植物的实地调查,探索自然状态下对O_3敏感的木本植物种类,利用便携式光谱仪测量叶片的光谱反射率,提取红边位置反射率,分析其受O_3伤害后叶片光谱特征的变化,并结合通用叶绿素-光谱反射率模型计算O_3伤害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地区有多种木本植物受到了O_3伤害,导致叶片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450~680 nm处有明显增高,红边位置极显著地发生蓝移,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说明空气O_3浓度对植物生长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对沃布腊的热电厂周围地区的环境影响做了评价,在该地区污染浓度沿主风带方向逐渐降低,而且,据观察植物和土壤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也相应有一个梯度。这一地区的天然植被主要是依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根据植物对污染物的反应,可将其分为不敏感,较敏感和敏感植物。热电厂排放物对土壤的影响和生态—生理学特征是:pH值,土壤中有机物质和氮,磷,钾及硫的含量,叶片受害症状,植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叶而有效光合作用百分率;N,P,K和S在叶片等器官中的积累似乎与该地区污染物扩散梯度有关。植物的反应与污染引起的土壤和植物化学因素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项研究指出了可能消失的植物种类,首先是乔木,然后是灌木和草本植物。这一地区土壤酸度的增加可引起阴阳离子的不平衡,而微生物总量可影响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4.
以棉花子叶圆片为材料,研究了酸雨在伤害叶绿素过程中的胁迫强度、胁迫时间(胁程)和胁变量三者相互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和可见伤害指数与酸雨pH值之间具有拟合度很高的Logistic曲线关系;Logistic拟合方程中的拐点处pH值和曲线降低率及A,b等参数均是时间的函数,分别与胁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在pH值为2.5酸雨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在24h内、可见伤害指数在4h内与胁程之间具有拟合度很高的直角双曲线关系;根据这些关系建立植物酸雨伤害模型.  相似文献   

15.
以棉花子叶圆片为材料,研究了酸雨在伤害叶绿素过程中的胁迫强度、胁迫时间(胁程)和胁变量三者相互间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和可见伤害指数与酸雨pH值之间具有拟合度很高的Logistic曲线关系;Logistic拟合方程中的拐点处pH值和曲线降低率及A,b等参数均是时间的函数,分别与胁程有一定的相关性;在pH值为2.5酸雨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率在24h内、可见伤害指数在4h内与胁程之间具有拟合度很高的直角双曲线关系;根据这些关系建立植物酸雨伤害模型.  相似文献   

16.
植物叶片吸收大气中污染物后,其受害症状及生长受阻情况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叶片中污染物的含量是对大气质量的一种指示。本文以离子色谱法测定了植物叶片中的F~-、Cl~-、SO_4~(2-),讨论了不同浸取液对浸取量的影响,浸取液浓度和浸取时间变化与浸取量的关系等条件,着重研究了去除HPO_4~(2-)干扰的方法。本方法不仅保持了植物监测的优点,而且发挥了仪器的快速分析多种阴离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同龄杨树、京桃、丁香三个树种的幼叶、成叶为实验材料,用浓度为3000PPM的铜、铬、铅、锌盐标准水溶液分别浸泡实验组叶片,每个叶片浸泡2分钟,然后观察伤害症状,并以叶片伤害面积达5%作为标准,以原子吸收法测定各叶片中四种重金属元素含量,于此同时还设置了对照组、本底组、转移组.实验结果表明杨树、京桃、丁香对Cu、Zn、Cr、Pb有较强的吸收累积能力.并能在体内浓缩,因此它们对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净化潜力。不同树种对同一元素净化潜力存在着差异,而同一树种对不同元素净化潜力也不一样.处于不同生长期的叶片净化潜力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紫外辐射(UV-BC)对47种植物叶片的表观伤害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叶片实验法研究了模拟紫外辐射(UV-BC)胁迫对47种植物叶片伤斑面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片伤害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紫外辐射剂量[辐射强度(Tn)×辐射时间(d)]成正相关关系.实验确定了47种植物的紫外辐射伤害阈值,并根据叶片伤害值对植物抗紫外辐射能力进行了排序.  相似文献   

19.
空气污染的植物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绪评 《环境科学》1988,(5):65-69,91
空气污染能引起植物多种反应,利用这种反应可以监测和评价环境污染。植物对环境污染的这种指示或报警作用,早在100多年前就已被人们发现。Gridon(1859)和Nylander(1866)首先注意到烟雾和气体的发散造成城市附近地衣数量的减少。人们还发现一些工厂周围的植物出现特殊的伤害现象,后来研究才知道与烟囱冒出的SO_2等烟气有关,1942年在美国洛杉矶,发现一些植物叶片出现了不同于一般污染物如SO_2、HF等所引起的伤害症状,经过分析研究,才知道是光化学烟雾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工业废气--SO2的大气污染与树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光光度法,对在工业废气SO2环境中生长的北方常见树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O2的大气污染对树木有伤害作用,受污染的树木叶片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下降,在SO2大气污染物污染的3种树木中其下降的幅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旱垂柳、中东杨和白榆.这说明各种树木对SO2的大气污染伤害的反应不同,其抗性是白榆<中东杨<旱垂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