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正主持人语:安全考核是衡量某个单位或个人安全生产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有人认为,安全考核应采用"加法",即各项工作根据数量、质量获取得分,最终以各项工作得分总和作为评价依据。如此才能够起到更好地"激励"作用。也有人认为,应采用"减法",即对未达到要求的工作扣分,最终以总"扣分"作为评价依据,如此才能够起到更好地"约束"作用。对于企业安全考核来说,"加法"  相似文献   

2.
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综合的、全方位的、连续不断的任务,需要时时有人问、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但一些事故暴露出,在有些区域、领域和时段,还存在"三不管"现象,安全管理"断档",风险管控失控,最终导致事故发生。所以,要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杜绝出现"三不管"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都会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等"百日安全活动"。有人认为,这种"百日安全活动"与广受诟病的"大干100天"没有本质区别,安全应该是每一天,不应是多少天,而且轰轰烈烈的活动过后,反而容易导致人们的安全意识出现松懈,于企业的长治久安无益。也有人认为,"百日安全活动"作为一种安全管理手段,能够"集中力量办大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为了强化员工安全意识,都会利用早会、班前会等时间,组织一线作业人员开展"岗前安全宣誓"。对此,有人认为,"岗前安全宣誓"能够不断提醒员工注意安全,有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也有人认为,"岗前安全宣誓"只是一种形式,难以对员工的安全意识产生实质性的提高。对  相似文献   

5.
<正>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有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给予其一次改正的机会,不进行惩处,"下不为例";也有人认为,只要出现"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坚持"零容忍",不需要"下不为例"。笔者认为,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必须坚持"零容忍",杜绝"下不为例"。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量"的积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  相似文献   

6.
<正>自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旋即成为社会热词。这个德国人最先使用的"+"字符,引发坊间各种解读:有人说它是一种思维,有人认为它代表着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融合,还有人觉得"+"是互联网技术的升级版,即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社会的席卷是全方位的,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目前,一些企业在安全考核中,根据各类违章行为可能直接引发的事故,对违章者视同已引发相应事故进行处罚。有人认为,对"违章"视同"事故"处罚能够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促进员工重视安全。但也有人认为,如此考核过于严苛,很可能致使员工产生抵触心理,反而不利于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对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语:对于企业基层安全管理,有人认为,必须要通过"铁面孔,铁手腕""严惩重罚"等"严"的方式来管理、约束员工的行为,才能促使员工遵章守纪,否则"三违"现象很难消除。但同时也有人认为,应该通过对员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采取"情感管理"等"柔"的方式给予员工更多人文关怀,才能更容易让员工接受,从而更好地保证安全。那么,应如  相似文献   

9.
<正>防灾减灾他们是最帅的"逆行者"今年5月12日,将迎来我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灾难面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保护着你我的安全,守护着我们的家园。有人说他们是现实世界里的"超人",有人说他们是真实生活里的"蜘蛛侠",还有人说他们是最帅的"逆行者",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危险的最前沿。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最可爱的消防战士。内外兼修"逆行者"更加需要安全保护对于消防战士来说,强健的体  相似文献   

10.
<正>主持人语: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很多作业人员会根据岗位情况找出一些关于安全生产的"窍门"。有人认为,应该鼓励基层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找"窍门",改进作业细节,使作业更加安全高效。但也有人认为安全生产不需要"窍门",只要严格执行"标准动作"就不会出事,"窍门"把握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目前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中,"上级"单位或安全管理部门,为了保障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往往会对基层单位进行安全检查。有人认为,这种"上级安全检查",能够有效督促基层单位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基层安全生产。但也有人认为,这种"上  相似文献   

12.
正9月1日,备受关注的"昆山砍人案"随着昆山市公安局的一份"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警方通报而尘埃落定。网上一片点赞,甚至有人将这个司法判例定义为"中国司法进步的里程碑",可见公众对这次判例的认可度之高。比起这起判例本身,或许其对社会公德的示范效应更加值得称赞。与之相反的是直到现在都被人诟病的"南京彭宇案"判例。从那以后,"扶不扶"问题席卷全国,有人甚至说"彭宇案"  相似文献   

13.
<正>本期《环境与生活》聚焦的话题是"城市防尘"。笔者在题目中借用了"灰度"一词。当然,"灰尘"与"灰度"在语义上并无关联,可以说丝毫不搭界。之所以借用这个词,是想赶赶时髦(悄悄声明:并非因为有个美国情色新电影叫《50度灰》哦)。"灰度"本是视觉艺术的术语,本义是指纯白与纯黑两种颜色中一系列的过渡色,把黑色与白色之间分成程度不同的256级,就叫"灰度等级"。但是现在有人把"灰度"这个词的意义大大扩展了,甚至有企业家总结出了一套  相似文献   

14.
<正>在企业基层实践中,很多人认为,现场安全检查时,检查者对一些"小违章""小隐患"的纠正是小题大做,甚至认为是检查者"闲得没事"。对此,笔者认为,安全是一种秩序,需要有人来维护。如果对"小问题"放任不管,就很可能会导致秩序混乱,使其演化成"大问题"。比如,道路中的车辆与行人,一两个行人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大早,乌龟和兔子就来到比赛场地。这次龟兔赛跑,共设置了5个无人看守和4个有人看守的铁路道口。竞赛场上动物云集,一片欢腾。只听袋鼠裁判"砰"的一声枪响,龟兔立刻冲出起跑线。兔子率先到达第一个无人看守铁路道口,警示牌上写着"一停二看三通过"。这时,两个红灯交替闪烁,表示火车接近道口,禁止车辆及行人通行。兔子停下来等待列车通过,但后面追上来的乌龟一刻不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有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给予其一次改正的机会,不进行惩处,"下不为例";也有人认为,只要出现"问题",就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坚持"零容忍",不需要"下不为例"。那么,在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出现"问题"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可以"下不为例"呢?本期就让我们谈一谈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是否需要"下不为例"。  相似文献   

17.
正小王有个"护身符",是一枚观音菩萨的像章。这枚"护身符"是小王一家人出去游玩时,有人向他推销的。小王本不想买,但卖家说买一枚回去可驱邪避祸保平安。小王信以为真,很虔诚地买了一枚。回到单位,小王把这枚像章别在胸前。闲暇时就用袖头擦拭,把这个"护身符"擦得明光瓦亮,熠熠生辉。有天夜班,下半夜3点来钟,小王在值班室接到炉前工的电话通知,说4号炉出钢车线断了,让电工去接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语: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有人认为,抓得越"紧"越好,企业抓得越"紧",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越"牢固"。但也有人认为,安全生产工作抓得"不紧"固然不好,但抓得"过紧",很可能会导致员工因过度紧张而出现抵触情绪,甚至在作业中"出错",反而不利于安全。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工作是否抓得"越紧越好"?如果抓得"过紧",哪些"过紧"反而  相似文献   

19.
<正>"午餐吃什么?"在有人眼中或许是个不值得一提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也有不少人为此困扰,笔者便是其中之一。每到午餐时间,走出办公大楼,一想到"吃什么"便会头痛,直径500m范围内,不下上百家餐厅,吃大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曾多次在安全课堂上问学员:对于企业而言,零事故是否能做到?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不能,也有人说大事故可以为零,小事故根本不可能。一位生产经理的话让我记忆犹新:只要吃芝麻饼就一定会掉芝麻粒,企业只要生产就一定会出事故。对此,笔者并不赞同。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人在采访爱因斯坦时问道: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你觉得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