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工环保》2013,(5):430
该发明涉及降解化学镀铜废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并回收正磷酸盐的一种化学镀铜废液处理方法。通过氧化方法将化学镀铜废液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同时把废液中的次磷酸根和亚磷酸根氧化成正磷酸根,正磷酸根与废液中的铜离子产生化学反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莉  陆晓华 《化工环保》2002,22(2):115-118
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实例及使用范围,对比分析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与焚烧法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技术特点,经济实用性,指明了超临界水氧化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在化工环保等领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超声协同Fenton法是利用超声的空化效应及自由基效应强化Fenton法对废水的处理效率,实现两者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协同降解。概述了超声与Fenton法处理废水的协同机制。综述了废水pH、催化剂和H2O2投加量、超声功率、温度等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催化剂的研发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研究等方面的进展。指出开发新型高效、可重复利用、廉价易得的催化剂是提高超声协同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效率的关键,还可将超声、Fenton法或超声协同Fenton法与其他的氧化法或生化方法相结合,寻找更加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外动态     
国外动态去除污染物的新途径ChemicalEngineering,103[3],21(1996)美国加州的SonomaResearch公司开发了一种电化学氧化废水中污染物的技术,它是通过电解水所产生的自由羟基来氧化有机污染物。该公司是第一个直接从水制...  相似文献   

5.
《化工环保》2013,(1):5+14+18+22+32+55+58+62+79+83
可见光催化下过硫酸盐强化铁酸钴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催化下过硫酸盐强化铁酸钴的有机污染物去除方法。该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取有机物污染水样进行有机污染物含量分析;2)将有机物污染水注入到水池中,按池水中有机污染物、铁酸钴和过硫酸盐的摩尔比为  相似文献   

6.
《化工环保》2005,25(2):168-168
该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制备与除污染技术。采用廉价的亚铁盐,经过改性处理得到反应活性较高的三价铁,再经过氧化过程制备高铁酸盐。本法工艺简单,能耗低,产品质量稳定,成本低廉。采用该发明制备的高铁酸盐产品,由于具有强氧化性并同时具有絮凝剂的特点,对天然水体中的多种污染物有广谱的去除作用。高铁酸盐预氧化处理具有氧化、吸附、共沉淀、消毒、杀菌、除藻等多功能的净水效能。  相似文献   

7.
运用GC-MS、紫外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技术考察了石化污水处理厂“水解酸化—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工艺的各单元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变化情况。总进水中检出84种主要有机污染物,主要含有烃类27种,酚类5种,醛、酯、醇和酮类化合物共24种,胺类4种,腈、有机酸及其他杂环化合物14种,另有10种物质未定性;该工艺的COD累积去除率达87.66%, 64种有机污染物被完全去除,17种有机污染物去除率可达90%以上,接触氧化池出水中主要含杂环化合物和少量醛、醇、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水氧化(SCWO)技术处理煤气化生化污泥,优化了处理工艺条件,考察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含水率为90%(w)的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80℃、反应压力25MPa、氧化系数(初始反应加入的H_2O_2的摩尔数与理论上废水完全氧化所需的H2O2的摩尔数之比)4.0、反应时间2 min。SCWO处理后的气相产物为O2、CO2和少量N2,清洁环保,可直接排放或回收利用。液相产物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含量均大幅降低,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或回用。固相残渣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可直接进行填埋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动态     
<正> 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改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Chemical Engineering,2010,117(8):10一种新一代碳增强型膜生物反应器(MBR)系统可以改善含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该系统可经济地回用废水或达标排放。这种绰号EcoRight的新型MBR将在2011年初实现工业化。该技术由沙特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首先提出,与西门子水技术公司共同开发。EcoRight的关键技术创新包括采用颗粒活性炭(GAC)而不是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含PAC的MBR系统中,PAC会造成  相似文献   

10.
基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产生SO4-·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在芬顿和类芬顿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活化PMS方法的特点和用途出发,对目前活化PMS的主要方法进行了论述,并对活化PMS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开发高效的协同活化PMS的方法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概括了纳米铁酸盐(以ZnFe2O4和BiFeO3为代表)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综述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催化反应中铁酸盐的特性及工艺条件(初始反应p H、初始污染物浓度、H2O2的加入等)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率的影响;介绍了光助-类Fenton氧化反应的机理;对纳米铁酸盐在废水处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高级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五年来(2004~2008年)高级氧化与生化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根据废水水质对高级氧化与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合理组合的原则,同时还介绍了用高级氧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氯氧化 SO_2 废气制硫酸的新工艺。该法采用的设备和工艺流程简单、高效;SO_2 回收率和氯气利用率分别达98%和99%以上;用含1%左右 CO_2 废气一步制出约70%浓度的硫酸(及盐酸)。  相似文献   

14.
赵毅  韩育宏  张玄  王涵 《化工环保》2017,37(4):383-388
非均相光催化氧化是一种催化剂易于回收利用且研究广泛的高级氧化技术。本文综述了多金属氧酸盐(POMs)非均相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该类非均相光催化剂主要包括负载型POMs(载体主要有半导体氧化物、离子交换树脂和分子筛)、POMs复合膜材料、不溶性盐和多元复合物。讨论了其制备方法、降解效果、反应机理和重复使用性。最后,指出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超声强化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晖  刘芳  张建华  向罗京 《化工环保》2007,27(6):491-496
介绍了用于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超声强化技术,分析了超声与臭氧氧化、Fenton试剂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高级氧化技术联用的机理,综述了这些联用技术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超声强化高级氧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日经技术在线(日),2015-01-29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开发出一种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该技术是利用气液界面放电产生的羟自由基(·OH)来分解难以分解的物质。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新技术可高效分解以往使用氯气和臭氧都难以分解的表面活性剂和二氧杂环己烷等物质。新技术可用于工业废水和污水的处理和再生利用。该处理技术采用新的技术原理:将反应器倾斜设置,使需要处理的废水在湿润的氧气中流过;倾斜面上设置的电极可在被处理水的气液界  相似文献   

17.
专利文摘     
《化工环保》2005,25(3)
含乳化液废水的处理工艺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乳化液废水的处理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去除浮油、厌氧消化、化学氧化、混凝气浮、砂滤等。该发明能有效地破坏乳化液的分子结构,一次性去除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且装置占地面积小、设备投资少、处理成本低,同时设备操作简便,运行稳定,能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该发明广泛适用于机械加工或其它行业乳化液废水的处理。/CN1556052,2004-12-22生物细胞载体的制造方法该专利提供了一种生物细胞载体的制造方法,其制造工艺步骤为:(1)制造生物细胞载体专用树脂;(2)制造生物细胞载体的中空纤维;(3)生物细…  相似文献   

18.
电解法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及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对阳极电解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电解过程中能够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 (HO· ) ,使有机污染物以间接氧化的方式降解。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 ,降解过程基本符合两步一级模型 ,并得到了水杨酸降解过程中的两步速率常数和 2 ,3-二羟基苯甲酸在 5 1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页岩气钻井废水经混凝沉淀后的出水(COD=759.63 mg/L),重点研究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与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11.2、臭氧通入量为8 mg/min、反应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2.51%;羟基自由基抑制剂CO_3~(2-)、HCO_3~-和叔丁醇的引入抑制了废水COD的臭氧氧化去除,尤其是叔丁醇的加入使COD去除率显著下降,说明废水中有机物的臭氧氧化去除过程遵循羟基自由基机理;臭氧氧化法对钻井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去除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20.
活性炭催化氧化法去除废水中COD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炳林 《化工环保》1989,9(3):136-141
本文研究了温和条件下以活性炭为催化剂用空气氧化工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催化氧化作用效率的因素有污染物的可氧化性、活性炭用量、温度、pH以及废水的COD等。在活性炭用量适中、温度稍高(70℃)、pH较低以及污染物较易氧化等条件下,催化氧化法去除COD的效率较吸附法高30—60%。本文还对活性炭催化氧化机理作了一般性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