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污水处理生成污泥转化为重油是近年内开创的新技术。本文介绍了在日本用热化学直接液化法将污泥转化为重油的最新研究成果。各类污泥被置于高压反应釜中,以碳酸钠为催化剂或不加任何催化剂分别进行液化反应。操作时使温度上升到300℃、压力保持在12MPa,催化剂的用量分别占污泥干重的0~20%。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初次原污泥或混合原污泥的产油率高于其它污泥,可达43%;在不投加催化剂的情况下,大多数污泥可正常进行液化并取得予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系统地阐述了污水处理厂中的活性污泥法最易出现的污泥膨胀问题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污泥膨胀的控制方法与措施。并在理论上阐述了丝状微生物的生理与动力学特性及其与污泥膨胀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污泥运输可为污泥处理处置其他环节稳定、高效的运行提供保障。在污泥运输的众多方式中,管道输送污泥相对于传统的汽车输送污泥具有密闭、安全和高效等特点,成为污泥运输行业研究的焦点。在设计污泥管道输送系统时,计算运送污泥所需的管道压力尤为重要,但是管道压力的计算容易受到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首先介绍了温度、含水率、pH值及剪切速率等参数对污泥流变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含水率>90%的污泥与含水率在60%~90%的污泥管道输送研究现状,并分析了污泥管道输送的能耗与成本,管道输送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地下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的输送;并指出通过改进污泥在管道内的输送方式、改善污泥的流动特性等措施来提高污泥管道输送效率及降低管道输送运行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系统地阐述了污水处理厂中的活性污泥法最易出现的污泥膨胀问题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污泥膨胀的控制方法与措施,并在理论上阐述了丝状微生物的生理与动力学特性及其与污泥膨胀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磁性活性污泥在废水处理中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讨论了磁性活性污泥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在活性污泥中加入磁性粉末后,使活性污泥的结构得到了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污泥中微生物活性及抗污染物冲击负荷能力都优于普通活性污泥,并且使污泥对废水中的有机物、N、P等营养物质及重金属的去除效率有较大的提高.这主要与磁性粉末有较大比表面积及表面的键态、电子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东  沈恒根  梁珍 《环境工程》2009,27(5):91-94
对某铝业公司焙烧炉除尘系统风机噪声和排气噪声进行治理,研究了风机噪声和排气噪声产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了噪声控制方案,采用了风机出口管道安装消声器、针对排气噪声扩散在烟囱出口安装排气消声器、对排气烟囱管道支撑设置减振垫等措施,通过治理使该炉环境噪声影响得到有效控制。经环保部门监测,达到国家有关噪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炼油,石油化工厂废物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限制污染物排放,美国环保部门颁布了严格的环保法规,使炼油及石油化工厂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处理气、液及固体废物。介绍了含油污泥的焚烧及含烃废水的处理、降低工艺装置排气中Nox排放、催化裂化废催化剂的处置方法以及加氢精制废催化剂的循环回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分析污水在生化过程中出现污泥膨胀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污泥沉降性能下降,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使污泥的活性得到改善,从而解决污泥膨胀问题。  相似文献   

9.
探讨污泥中丝状真菌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对生物法强化污泥脱水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剩余污泥中分离筛选可以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丝状真菌,并分析其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在剩余污泥中存在着可以促进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的丝状真菌,从中分离筛选出1株毛霉属的真菌Mucor circinelloides ZG-3,该菌对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具有良好的效果.该丝状真菌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污泥的脱水性能改善效果主要受到接种方式、接种浓度和污泥含固率的影响,其最适接种方式为菌丝体接种,最适接种浓度为10%,最适污泥含固率约为4%.在最适条件下处理污泥可使污泥比阻降低75.1%,显著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并且处理后污泥溶液的COD值约为310 mg·L-1,处理后的污泥仍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M.circinelloides ZG-3处理剩余污泥过程中,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主要与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降解和污泥p H的降低有关.因此,采用M.circinelloides ZG-3处理剩余污泥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污泥调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北京水泥厂处置的污泥,平均含水率在80%以上,污泥中以C、O元素及有机物含量较高,适合于焚烧处理。VOCs中含有25种化合物、SVOC含有14种化合物。污泥在100℃下的真空烘箱内烘干过程中所释放的尾气中,氨的浓度最高,另外含有硫化氢及多种有机成分组分。将污泥干化车间尾气通入水泥窑分解炉后,有助于降低水泥窑窑尾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11.
对企业使用安措费的几点看法齐齐哈尔化工总厂周全,赵忠仁安措费全称为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所需的费用,是企业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做好劳动保护工作、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保证。有计划地改善劳动条件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中央及各有关上级部门三令五申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污泥协同垃圾焚烧项目污泥干化系统产生的臭气,从不凝结尾气和环境臭气2个方面对臭气的收集和处理方式进行了论述。实际工程应用案例表明:臭气的重点泄漏位置包括干化机的端部轴承、尾气风机轴承、干污泥输送设备及臭气管道接口。改善污泥干化厂房运行环境的有效措施包括吸风口合理布置、污泥和臭气负压输送、厂房换气次数提高、回风管路设置。  相似文献   

13.
以大量现场监测和调查资料为基础,反映了南京市交通、道路和汽车排气污染状况、并研究了南京主要路口汽车排气污染与交通状况的关系,论述了车流量、道路状况、机动车的类型和车况对汽车排气污染的影响。选择CO为总量控制的主要指标,对汽车排气污染严重的地区(街道)实施汽车排气污的总量控制,并论述了如何制定汽车排气总量削减的计划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好氧消化对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进行后处理,考察了在常温、中温及高温条件下反应器的运行性能以及污泥植物毒性的改善。结果表明:在污泥停留时间为8 d,供气量为2.4 L/min的微氧条件下,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VS进一步降解,比耗氧速率降低,挥发性脂肪酸及氨氮等小分子物质浓度显著降低,污泥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污泥VS、比耗氧速率和总氨氮呈逐渐下降趋势。种子发芽实验表明:经微好氧消化处理后,污泥对向日葵、矢车菊、牵牛花等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均逐渐下降,说明微好氧消化有利于改善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的植物毒性。而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增加,处理后污泥的植物毒性呈增加趋势,这可能与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增加有重要关系。总体看来,与常温和高温条件相比,中温微好氧消化是改善高含固厌氧消化污泥土地利用性能更为可行的工艺。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实验室分离的丝状真菌Aspergillus niger SS5对柠檬酸污泥进行了污泥脱水前的生物调理.结果表明,菌液浓度和调理时间是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主要因素,调理后污泥的脱水性能、沉降性能均有明显改善,调理后的污泥负电荷减少,粒径显著增大,结合水含量比未投加菌液的空白对照降低了近40%.同时,真菌调理显著降低了上清液COD及污泥各EPS层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EPS中蛋白质的降解与污泥结合水含量、D50和Zeta电位显著相关,是影响柠檬酸污泥脱水性能改善的重要因素,且有机物的降解并未导致污泥pH值的显著变化,这和柠檬酸污泥拥有较大的酸碱缓冲容量有关.采用20mL/g DS的Aspergillus niger SS5调理柠檬酸污泥,调理3d可使泥饼含水率降至71.98%,且调理过程无化学药剂加入,更有利于柠檬酸等食品发酵类工业污泥的后续资源化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市政污泥脱水性能实验研究与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将运用微波技术与离心脱水相结合的方法来达到促进污泥中结合水释放及改善脱水特性的目的.通过测定毛细吸水时间、黏度、含水率,采集污泥图像、提取形态学特征进行污泥脱水改性的效果分析及分形维数的分析.离心脱水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增加离心转速和温度时,污泥的含水率降低;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功率1000W、微波温度50℃、离心转速2000r/min、离心时间15min的条件下含水率最低达到83.75%,且适当的微波预处理条件有利于污泥的脱水;微波预处理后污泥分形维数在2.4~2.8之间,污泥结构改变.对污泥脱水性能的表征参数与污泥含水率进行拟合,建立污泥脱水性能的模型,为预测和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提供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3.2MW卧式炉中对污泥水煤浆和大同烟煤水煤浆进行对比燃烧试验,研究了煤浆的着火、温度场及燃烧效率等特性,并考察了污泥水煤浆工业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掺混10%污泥的水煤浆着火容易,炉膛主燃烧区域火焰温度可达到1200~1300℃;污泥水煤浆燃烧时炉膛火焰分布均匀,火焰充满度较好;水分析出使颗粒表面分布大量气孔,有...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某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调理法及热水解法对污泥进行调理,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从而达到污泥减量化的目的。考察了几种调理剂(Fe2(SO4)3、Al Cl3、PAM)与氧化钙(Ca O)同时作用对污泥的调理效果,确定了各自的最佳投加比例:Fe2(SO4)3与Ca O最佳投加比例为0.4,Al Cl3与Ca O的最佳投加比例为1.3,PAM与Ca O的最佳投加比例为0.27,其中Fe2(SO4)3与Ca O组合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最好。研究了热水解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表现随着热水解温度的升高,污泥的脱水性能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厌氧升流式污泥层反应器在较高的COD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下稳定运行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固液分离,而固液分离的必要条件是污泥的沉降速度大于混合液在三相分离器的沉降区的最小断面上的向上流速。通过小型装置的试验表明,污泥的沉降速度与污泥的性状和浓度有关,使反应器内的污泥颗粒化能改善污泥沉降性、提高固液分离效果,使反应器能在相当高的COD容积负荷(20—30kgCOD/m~3·d)和水力负荷(0.8m~3/m~2·h)下稳定运行。本文叙述了厌氧升流式污泥层反应器内的污泥颗粒化过程,并简要地讨论了培养颗粒污泥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水蒸气法制备污泥质活性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污泥和木屑为原料,采用管式炉水蒸气活化法,对流化床热解炉制得的热解炭进行制备活性炭的研究,分析了活化因素对活化效果的影响、亚甲基蓝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污泥活性炭浸出液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孔结构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活化温度的升高、活化时间的延长和水蒸气流量的增加,活性炭的得率不断降低,亚甲基蓝的吸附值先升高后降低;污泥中添加20%木屑时制得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是纯污泥质活性炭的一倍多; 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准二级反应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描述亚甲基蓝在污泥活性炭上的吸附相平衡及吸附过程,平衡时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单层最大吸附量为71.43mg/g;污泥质活性炭的孔结构以过渡孔为主;浸出液中只有少量的重金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