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河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随着省、市、县、乡四级党政领导担任总河长和河长的制度新鲜出炉,我国江河湖泊正式进入各级党政领导的责任辖区。这是解决复杂水问题的中国方案,是推进河湖水系治理的有效抓手,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2016年10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  相似文献   

2.
河长制在促进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长制平台在促进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流域水环境可持续管理的关键突破口。本研究梳理了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利用河长制平台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并以跨界断面监测为技术衔接点,以完善跨界断面的设置、考核指标和考核目标作为突破点,利用河长制的高位推动、组织体系和部门联动,从技术方法、监测体系和补偿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一是发挥河长制科技支撑作用,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技术方法;二是发挥河长制部门协同作用,完善流域生态补偿监测体系;三是发挥河长制统筹兼顾作用,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河流存在流域、河段、栖息地等空间嵌套尺度,各空间尺度对应了河流保护与治理的不同层面。以创新模式管理河流,有利于推进"河长制"深化和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2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指出"河长制"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河长制"是指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承担"河长",负责辖区内  相似文献   

4.
河长制从地方性实验到获得全国推广并正式写入法律,不过短短十年时间。河长制的成功之处在于解决了河湖管理保护"多龙治水"的困局,并调动了地方政府治水的积极性。但河长制也面临着高度依赖河长个人与考核制度的隐忧,其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着人治与法治之争、应急机制与长效机制之辩,以及重奖励轻惩罚、强化权力集中弱化公众参与的评价。提升与完善河长制可以从制度内与制度外两个方面着手:制度内的提升是指河长制内部机制的改良,包括考核制度的完善、公众参与水平的提高;制度外的提升是指与河长制配套的制度环境建设,包括环保行政队伍与行政执法力度的加强,以及与水环境治理相关的市场工具、政策工具与法律工具的综合 运用。  相似文献   

5.
河长制在河湖治理效果上取得良好开局,但在当下实践中河长制仍存在逻辑错位、"人治"之嫌等内生弊端与考核问责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成为河长制长效化进程中的阻碍。而完善与细化河长制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为河长制在实践中提供明确指导,确定多元主体在河长制中的社会责任有助于形成河长制社会共治模式,构建河长制长效机制能够引导河长制走制度化道路,最终实现河长制长效化。  相似文献   

6.
"河长"在中国有三类,第一类人是公众,媒体称之为民间河长;第二类是我国的各种河流保护部门的官员;第三类是党政官员。党政官员任"河长",起源于无锡太湖水危机后实行的"河长制","河长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和效仿。  相似文献   

7.
<正>全市88座水库、425条6414公里河道全部纳入检查范围,共布设2319个检查点。河湖生态环境的监测、检查结果将全部汇总到河长制办公室,作为对各级河长的考核依据。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水日,对于北京市民来说,关于水的一件较为重要的事情就是北京市水务局表示《北京市河长制工作监督考核办法》将于上半年出台。对"河长"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这是让"河长制"真正接了地气,也是要见"真招"了。办  相似文献   

8.
谢意 《四川环境》2021,(2):198-203
河长制作为一种综合管理制度,明确了河湖治理的权利和责任,实现了外部性的内化与交易费用的降低,河长制的起源是内生性变化的结果,其制度变迁的过程受制于路径依赖的惯性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河湖水质的改善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验证了河长制是制度创新的成功实践。中国河湖治理制度的演进符合制度变迁的进程,河长制的实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以首创河长制的江苏省为例,通过展开江苏省河湖治理政策的演变过程分析河长制的成效和实施动因,进而总结制度变迁理论为河长制变迁提供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河长制工作考核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基于2018年度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广东省水利厅网站开展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公众评价的调查问卷结果,对河长制工作考核的公众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公众对河长制相关工作总体评价较高,对地方政府治水工作表示肯定,但公众参与河长制相关工作的力度不够,河长制相关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河长制是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湖全面管理的机制性安排。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在全面推行河长制过程中,面临部分改革工作进展缓慢、效果不如预期等问题,亟待进行全面评估。本文剖析了河长制在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甄别了河长制与相关政策的逻辑联系,从政策过程的制定和执行阶段出发,通过指标法进行评估。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39个,并给出各级指标权重,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从得分情况来看,福建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总分为0.90分,评估结果为优秀;从一级指标评估结果来看,政策执行阶段总体好于政策制定阶段;从二级指标得分来看,长效执行机制评估结果为良好,方案制定的评估结果为合格,其余为优秀;从三级指标得分来看,优良率达71.79%。在此基础上,从法律法规、政策协同、跨省协调、任务统筹、管护手段、社会参与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伴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湖的污染日益加重,使得水资源污染、水生态系统破坏、河湖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基于此,河长制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河湖管理制度便应运而生,为解决我国当下的水生态环境问题而设计。然而,另一方面,河长制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实施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针对于当前"河长制"推行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找出当下河长制推行中的相关问题,并根据我国河长制实施的立法现状,提出河长制推行中发展完善的相关构想。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水环境治理中出现一项新型行政管理机制——河长制,具备明确化责任、针对性治理、刚性化考核的特点,是实现我国水环境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举措。然而,由于河长制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存在法律制度滞后、治理结构单一、缺乏部门间协同合作等问题。对此,通过对河长制专项立法,构建多元化参与机制,协调区域间水环境协调治理等方式,使得河长制更加合理化与规范化运行。  相似文献   

13.
武升林 《四川环境》2022,(2):202-206
河长制创新了河流污染治理模式,取得了较为积极、明显的成效.对河长制进行法治化背景下研究不仅可以探清河长制所涉及的理论,还可以了解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然而基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向度,河长制亦存在运行不足或困境所在.针对河长制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困境,对河长制的法律保障、公众参与、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川东北B市两区三县推行河长制地区的农村居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河长制是目前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构建生态文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村居民对河长制的认知情况较差,应当构建治水信息化平台,加大河长制宣传力度,拓宽农村居民参与力度,将河长作为整个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纽带,将政府治水与农村居民水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构建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地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松江区治水有"三制",静安区拆违与规划同步推进,闵行区区域联动,嘉定区一河一策,虹口区水里岸上一起抓,浦东新区探索全民治河模式,金山区千名河长"大巡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明确,全国各省(区、市)2018年年底前要全面建立河长制。日前,上海市自我加压,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将提前一年实现这一目标。在今年年底前,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市、  相似文献   

16.
<正>一是步调统一的协调机制,二是全域治理的责任机制,三是多方参与的监控机制,四是从严从实的督导机制,五是协同联动的执法机制,六是奖惩分明的考评机制。"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不同流域、行政区域和行业。河长制涉及的部门多、层级多,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协调机制才不会"打架"?  相似文献   

17.
冯杰 《绿叶》2018,(Z1)
在全球水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推行河长制,试图扭转河湖管理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江苏等地试点的基础上,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各省积极响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推进本地区的河长制工作,虽然各地进度不同,方案有所差异,但都作为重要工作进行推进和落实,也有不少创新做法,值得总结和借鉴。本文通过介绍河长制的背景,选择三个不同区域的省份,梳理其工作进展和创新做法,并提出了河长制推进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绿叶》2018,(10)
正珠三角及深圳在治理黑臭水体和践行《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过程中,存在观念转变问题,由民间组织建立的"民间河长"发挥了"公众参与"监督作用,推动了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创新。一、"河长制"与环保督察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河长制"  相似文献   

19.
微博     
<正>@江苏环保:【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全省首条炉渣沥青路开铺】垃圾焚烧过程不仅可以回收热能发电,产生的炉渣也有大用处。8月3日,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高效苗木基地路正式开铺,这是全省首条用炉渣沥青摊铺的道路。(8月4日)@四川环保:【铁腕重拳治污铁面无私督查不折不扣推动河长制全面落实到位】8月3日,省委副书记、省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  相似文献   

20.
河长制推行中公众参与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长制作为一项行政系统内部的创新制度,在水污染治理上取得了实际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高度依赖人治、考核问责缺乏监督。为了使该制度不沦为短期运动式治理的手段,长久地为水污染治理发挥作用,就要完善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牢固制度的基石。通过对河长制中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以及对目前各地方的实践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笔者发现:从现阶段来看,公众参与河长制存在无人负责的空白参与、缺乏法律依托的无序参与、低水平的末端参与的问题。因此,河长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需要从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法律保障、提升参与水平进行多角度完善,以此推动河长制长效、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