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8年开始实行的环境保护税政策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而税基核定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环境保护税的政策效果。通过比较以在线监测数据核算的和以物料衡算核算的J市A钢铁厂SO_2排污费,探索环境保护税税基核定的方法。研究发现:2014年,J市A钢铁厂监测得到的SO_2排放量为364.91t,被征收的排污费为43.79万元;根据物料衡算得到的SO_2排放量为4 626.00t,其应缴排污费为584.46万元。排污申报数据存疑的原因是高炉虚设排污口。为确保环境保护税税基核定的准确性,设计了一种同时考虑监测和物料衡算的环境保护税税基核算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规划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为基础,以规划实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为依据,采用多种方法建立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体系,确定补偿主体、客体及补偿方式,建立生态补偿保障体系,最后将生态补偿机制纳入规划文本,实施规划,并对生态补偿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不断修正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生态补偿机制.该机制的建立将有效降低规划实施带来的生态损失,实现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生态影响,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资产是具有商业或交换价值的自然环境要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资产是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以生态资产为研究对象,从存量和流量两个方面构建核算体系,并以上海市为案例,探讨了生态资产核算体系的核算方法,评价了上海市2013年的生态资产状况与价值总量。结果显示,存量核算方面,林地的质量等级主要为中,占林地总面积的45.62%;河流的质量等级主要为劣,占总长度的54.65%。2013年生态资产流量总价值量为5 002.76亿元,其中,直接产品价值为866.12亿元,间接服务价值为4 136.64亿元。结果表明,生态资产核算体系体现了生态资产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可以用来定量评估和核算区域的生态资产状况及其变化特征,可以为区域的生态系统管理与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条件价值法为基础,建立生态系统服务交易的供给与需求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条件下均衡点的变化,探讨影响生态补偿效果的影响因素,为生态补偿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意见。研究表明,社会贫富差距和"上游贫穷、下游富有"的区域贫富差距与生态补偿效果呈正相关关系;补偿方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偏好、补偿方对生态补偿效果期望值、受偿方替代工作的收入与生态补偿效果呈正相关关系;交易费用与生态补偿效果呈负相关关系。为此,建议政府通过选择贫富差距大的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加强宣传、给受偿方创造替代工作、给予生态补偿政策支持等提高生态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工湖需水量是指维持湖区水量平衡、满足人工湖水质目标的供水量,人工湖需水量确定是人工湖水体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上虞滨海新城建设的人工湖为例,分析了人工湖建成后的可能污染源,采用TP质量守恒模型,预测了不同生活污水截污率、生态措施作用前后的人工湖需水量及水质要求。结果表明,当生活污水截污率为100%时,若供水TP≤0.10mg/L,则人工湖需水量为240万t/a;当生活污水截污率为95%时,若供水TP=0.05mg/L,不考虑生态措施作用,则人工湖需水量为1 600万t/a;当生活污水截污率为95%时,若供水TP=0.05mg/L,在生态措施作用下人工湖需水量为730万t/a。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方典型山塘区农村散排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入河引起水体水质恶化问题,因地制宜开发了基于给水污泥基质填料的山塘湿地生态治理技术,形成适于山塘区农村散排污水的强化化粪池—潮汐式给水污泥生态填料床—生物塘三级处理新工艺,并进行工程示范。现场试验表明,潮汐式给水污泥生态填料床对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5.66%、87.02%、36.77%、91.62%,新工艺最终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综合经济分析,该工艺运行费用约为0.059 5万元/a,单位污水综合处理成本为0.4元/t,具有经济性、环境友好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7.
在污染治理成本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大样本重叠数据进行最佳聚类分析,以聚类后的样本数据建立拟合曲线模型,并对建立的模型方程进行统计检验,通过统计检验的方程确定为核算生态补偿标准的模型方程.同时,以河南省辖淮河流域63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确定最佳聚类分组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并对拟合的方程进行检验和选择,最终确定生态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能源,而能源大量消耗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能源消耗的碳足迹及生态压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碳足迹的相关含义及研究方法,计算出200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耗的总碳足迹、不同能源和产业的碳足迹、碳足迹产值和生态压力值,并在此基础上利用STIRPAT模型进行岭回归函数拟合,进一步分析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碳排放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能源消耗的总碳足迹增长加快,从2000年的0.21hm2/人上升到2010年的0.53hm2/人,年均增长率为9.7%;(2)2000—2010年四川省能源消耗的碳足迹产值由2000年的3.3万元/hm2增加至2010年的5.5万元/hm2,年均增长率为5.2%;(3)碳足迹的生态压力从2000年的1.5上升为2010年的2.8,年均增长率为6.4%,对环境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4)四川省能源消耗的碳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中虽呈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趋势,但目前尚未到达拐点,进一步证实能源利用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在不断增大。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离心机考核测试和带式机脱水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配合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30万t乙烯工程A/O工艺废水处理工程化学污泥脱水的需要 ,进行了生产运行离心机性能考核测试和小型带式压滤机应用于化学污泥脱水的中试性能试验研究。本研究确定了小型带式压滤机最佳投泥量、投药量和产泥量等指标。达到了验收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如何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唯一的家园,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对环境产权和生态补偿的融合性研究,探讨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促进人类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环境产权视角下建立和完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准确理解环境产权和生态补偿的深刻内涵,把握两者复杂的本质联系;加强生态保护立法,建...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与东京市陆地碳汇核算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的变化激发了人们对现有的和潜在的碳汇的研究兴趣.结合上海市和东京市的基本状况,分析了上海市和东京市主要的陆地碳汇类型,根据相关文献研究和当地的基本情况确定碳汇参数,研究了不同陆地碳汇类型的碳汇量,进而估算出陆地总碳汇量.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比分析了2个城市的陆地碳汇能力,并提出了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保护耕地等增强上海市陆地碳汇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生态补偿试点之一,九洲江流域禁养、限制生猪养殖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益,但同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49亿元。以满足水环境容量的养殖规模125.00万头为基准,设定维持现有养殖模式、转变养殖模式2种情景,计算限制生猪养殖的机会成本与环境效益。结果表明,与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养殖规模260.00万头相比,机会成本约7.36亿~7.74亿元。转变养殖模式的环境效益优于维持现有养殖模式,污染物减排量分别为COD 26 995.54t、氨氮2 411.92t、TP 2 107.80t、TN 5 300.71t,节水1 251.39万m~3;在优选情景方案下,要求200头以上养殖户100%转变为高架网床养殖模式,机会成本约7.36亿元。  相似文献   

1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社会共识,各级政府就开展生态补偿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乐清市结合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生态环境功能禁止准入区为切入点,试行生态补偿,以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区域平衡和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限制排污总量研究是制定区域水污染控制规划的基础。依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结合江苏省太湖流域现状水质和污染概况,针对河网区和湖库区分别采用一维、二维非稳态模型,计算江苏省太湖流域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入最大污染物入河量,核定50%、75%和90%水文保证率下的最大污染物入河量分别为2015年、2020年和2030年限排总量。结果表明:(1)CODMn和氨氮纳污能力分别为284 803 t/a和22 448 t/a;(2)2015年CODMn和氨氮限排总量分别为221 867 t/a和20 520 t/a,2020年和2030年限排总量递减,均小于纳污能力;(3)CODMn和氨氮入河量削减率分别为21.8%和46.3%,与水质超标率相差均在25%以内,基本相符。江苏省太湖流域纳污能力、限排总量、污染物入河量削减率和水质超标率之间关系合理,计算结果合理。研究成果为太湖流域水环境控制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RAINS ASIA模型研究了"十一五"期间长三角地区实施脱硫措施前后硫沉降超临界负荷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0%保证率下,长三角地区硫沉降的临界负荷(以S计,下同)总值为78.38万t/a;2005年该地区硫沉降的超临界负荷总值为27.98万t/a,有45.6%区域面积的硫沉降超过临界负荷;如果不实施脱硫措施,到2010年长三角地区硫沉降超临界负荷的情景将急剧恶化,硫沉降超临界负荷总值将增长18.4%,超临界负荷的区域面积将增加到48.7%;"十一五"脱硫计划如期实施后,2010年长三角地区硫沉降超临界负荷总值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7.4%,但仍有39.1%的区域面积超过临界负荷,须采取更严格的措施控制硫沉降量.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及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环境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的迫切需求,河南省实施了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为更好地促进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分析总结了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并运用对比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客观地对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河南省水环境生态补偿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1980、2000、2005、2013年的土地利用变化、ESV变化和流向损益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1)1980—2013年,城镇化进程促使环渤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田、森林、草地、湿地、荒漠的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一直增加,水域面积先增后降。(2)土地利用变化使环渤海地区ESV先略微增长后下降,2013年ESV为6 005亿元,相比1980年水平(6 504亿元)降低7.7%,其中建设用地转入造成ESV损失最大,1980—2013年建设用地转入造成损失585亿元,占ESV损失总量的45.9%;(3)调节服务是环渤海区域生态系统的主导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对ESV的贡献从1980年起一直超过65%。(4)环渤海地区ESV排名前3位的城市为丹东、天津和大连,除营口、东营、日照和潍坊外,其余城市的ESV一直处于下降趋势。(5)未来应通过避免"摊大饼式"发展和建立城镇化建设中生态补偿机制等方式推动环渤海地区城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城市垃圾焚烧电厂烟气中重金属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现有垃圾焚烧电厂进行资料统计,分析了江苏省目前垃圾焚烧电厂规模及分布情况。选择典型垃圾焚烧电厂烟气进行现场采样监测,对垃圾焚烧电厂烟气中重金属铅、汞、镉含量进行分析。根据垃圾焚烧电厂相关信息,结合烟气中重金属含量及相关参数,估算江苏省垃圾焚烧电厂3种重金属年排放量,其中铅为2 010.50kg/a,汞为9.16kg/a,镉为424.63kg/a。根据垃圾焚烧电厂区域分布状况,引入地学模型,对垃圾焚烧电厂重金属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东部明显高于西部,苏南高于苏北地区,其中苏南地区重金属排放量最大,铅、汞、镉分别占到垃圾焚烧排放总量的48%、51%、60%。通过重金属地学分析和数据统计,确定了江苏省垃圾焚烧重金属排放重点防控区域为苏南地区。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相关研究的指标体系和国家颁布的相关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构建原则、分类框架、指标选取方法和标准确定方法。根据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内涵,以压力-状态-响应(PSR)为指标体系分类框架,采用频数统计法和理论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已有研究中常用的、与水生态承载力密切相关的指标筛选出来,构建了区域水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包括58个指标,其中核心指标19个,备选指标39个。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选取适当的核心指标对渭河陕西段水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计算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响应指数和承载指数,结果显示渭河陕西段水环境系统压力较大,状态最差,响应程度较高,水环境严重超载。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传统生态位理论 ,提出了区域生态位概念、内涵及其定量化评价方法。通过哈尔滨的实例计算 ,分别得到体现区域生态平面分布的相对生态位值和体现区域生态垂直分布的绝对生态位值。同时由于区域生态位的定量化 ,使区域生态位理论能更好地应用到生态规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