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由于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氨氮,一直是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的重点及难点。总结了渗滤液的水质特点,然后结合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优缺点。目前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有物化法和生化法,利用生化法实现垃圾渗滤液的深度脱氮进而降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成本,是未来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含量普遍较高,研究氨氮脱除技术对于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及其低浓度出水氨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脱除技术,分析了传统的物理化学脱氮法和生物脱氮法的优缺点,着重讨论了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以及利用填埋场处理功能脱除氨氮的研究,并提出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脱除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城市垃圾渗滤液污染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以及水质特点,结合国内外研究和应用实例,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及处理技术进行了综述。比较了合并处理等三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的优缺点,阐述了物化处理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建议渗滤液处理应综合考虑水质水量、经济技术及环境等因素,优先考虑场内建设渗滤液处理系统,对于难处理的渗滤液可以考虑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高效物化"联合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含量普遍较高,研究氨氮脱除技术对于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及其低浓度出水氨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脱除技术,分析了传统的物理化学脱氮法和生物脱氮法的优缺点,着重讨论了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以及利用填埋场处理功能脱除氨氮的研究,并提出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氨氮脱除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赵菁  袁渭军  张改 《环境工程》2018,36(6):30-34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LTP)技术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实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操作参数放电功率、电介质间距、理论雾滴直径及入流速度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进行烧杯实验(溶液量为30 mL)时,放电功率为90 kW,介质间距为5 mm,放电时间为10 min时,垃圾渗滤液中COD处理率达到最大值85.9%,可生化性提升至0.37;当进行动态小试时,理论雾滴直径为100μm,入流速度为15 mL/min时,其他操作参数不变,垃圾渗滤液中COD处理率可达67.8%,可生化性提升至0.32。此系统可与化学-生化系统组合用于生活垃圾渗滤液的达标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LTP)技术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实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操作参数放电功率、电介质间距、理论雾滴直径及入流速度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进行烧杯实验(溶液量为30 mL)时,放电功率为90 kW,介质间距为5 mm,放电时间为10 min时,垃圾渗滤液中COD处理率达到最大值85.9%,可生化性提升至0.37;当进行动态小试时,理论雾滴直径为100μm,入流速度为15 mL/min时,其他操作参数不变,垃圾渗滤液中COD处理率可达67.8%,可生化性提升至0.32。此系统可与化学-生化系统组合用于生活垃圾渗滤液的达标处理。  相似文献   

7.
垃圾渗滤液浓度高、成分复杂,难以处理,常规生化处理方法存在缺点,碟管式反渗透(DTRO)是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点而设计的,出水水质好,受进水水质影响很小,在国外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应用广泛。在分析DTRO工艺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两级DTRO工艺流程、特点、机理和浓缩液的处理方法,并论述了DTRO运行参数对膜片性能的影响。掌握系统运行和膜清洗时各项参数对膜性能的影响趋势,优化预处理工艺对降低处理成本,指导同类工艺的优化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找到适合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工艺方法和最佳运行参数,分析了广东省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改造,采用组合式污水处理工艺,优化填埋场过滤技术.系统运行后,改造后的渗滤液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垃圾填埋场用过滤器过滤试验水,根据废物处理过滤器性能和组成,从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的实施,我国大部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面临着技术升级改造问题.分析了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路线出发,探讨了垃圾渗滤液不同处理技术环节的发展方向,提出对现有技术的升级改造与新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很难处理的废水,采用一种较长流程的处理工艺处理四川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水质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出水水质达到了垃圾渗滤液二级排放标准。介绍了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的组成、重要构筑物及其设计参数和工程调试运行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发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超平  冯勇  罗鹏 《环境工程》2012,30(1):95-99
缩短垃圾稳定化时间,并有效地收集和处理渗滤液及填埋气体,是促使传统卫生填埋法向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发展的主要因素。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通过回灌渗滤液等控制手段,改善填埋场内部微生化环境,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关键在于渗滤液收集系统、防渗系统、气体收集系统和渗滤液回灌系统。一些在运行的全规模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证明了这种操作方式能加快垃圾降解和填埋气体的产生,减少渗滤液处理量。然而还有一些经济和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包括持久有效性、压实度和氧化-还原环境等因素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对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性质、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垃圾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需氧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污染特性。渗滤液中的有机物可生化性良好,易用生化法处理。并对渗滤液的处理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3.
酒类废水和生活垃圾渗滤液2种废水均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可生化性较好,处理工艺相似。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站为例,按不同比例掺混2种废水,研究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协同处理酒类废水的可行性,以及酒类废水对渗滤液处理系统酒类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滤液处理系统能全量化处理高浓度COD、BOD酒类废水,且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为99.9%,满足出水水质要求;酒类废水不会对渗滤液处理系统造成破坏和冲击影响,并有利于降低渗滤液处理站出水的总氮浓度,增加厌氧产沼量。  相似文献   

14.
垃圾渗滤液是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其可生化性差,处理工艺较为复杂。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垃圾渗滤液主要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主要包括生物法、物化法及其联合技术,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工业垃圾渗滤液处理难点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传统方式的弊端,本文从水质主体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实时化验分析结果,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调整,提出了蒸发和生化相结合的方式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普遍采用的是以膜法处理为核心的工艺技术,其存在膜浓缩液后处理和处理成本高等问题。结合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和生物处理,采用"高级氧化+生化处理"技术,可以规避膜法的弊端,是一种技术可行、经济适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甘肃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进水水质和设计出水水质进行分析,从可生化性、系统运行稳定性、渗滤液高浓度、高毒性等方面考虑,最终确定采用MBR+两级DTRO系统对渗滤液进行处理.经该工艺处理后,COD、BOD5、NH3-N、TN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9.3%、99.6%、98.7%、98.4%和97.0%,出水水质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标准要求.该系统优点:抗冲击能力强、污泥浓度低、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18.
以昆明市西郊垃圾卫生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昆明西郊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和变化趋势,通过比选和试验,认为混凝沉淀技术、生化处理技术、CWO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均适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摘要:结合青岛市某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实例,介绍了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流程、原理等,分析了MBR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特点和优势。垃圾渗滤液经过MBR工艺处理,生化部分采用前置反硝化/硝化工艺,再经纳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和其他方法处理,最终流出液水质可以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相似文献   

20.
垃圾渗滤液是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发酵、降解产生的高污染性污染物,渗滤液的处理难度大尤其是老龄化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难度更大,是填埋场设计、运行、管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