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唤醒并发展儿童关心、热爱大自然的天性,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强烈情感,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逐步萌芽人与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是小学环境教育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为了使小学环境教育落到实处,避免成为应景时尚的点缀,必须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小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把环境教育作为各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小学常识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在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小学环境教育的主要任务。 常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联系   l.常识教学任务,渗透环境教育的前提。 …  相似文献   

2.
王国聘 《环境教育》2006,(11):62-62
旅游引发的环境问题大量出现,呼唤着全社会建立一种善待自然的新的伦理态度。只有从价值观上摆正了大自然在旅游活动中的位置,在人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伦理情谊关系,人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大自然,才会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旅游过程中,真正做到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3.
绿色是地球生机与活力的象征。绿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个体形成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实践活动。确切地说,绿色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与大自然的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熟悉自然环境 ,逐步培养尊敬大自然的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进而形成适应、保护、建设自然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实践活动。   城市中的孩子们,生活在物质丰厚、条件优越的人造环境中,受到过多的呵护。他们中间相当多的人,疏远甚至是脱离了人类的共同的母亲——大自然,患上了“自然环境感知缺乏症”。辟如:由于高楼大厦的切割与遮…  相似文献   

4.
<正>大力建设绿色文明学校,传播环保的理念,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孩子亲近大自然,唤起孩子对自然最淳朴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素质的养成。近年来,东莞市中堂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自然教育为抓手,大力建设绿色文明学校,传播环保理念,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孩子亲近大自然,唤起孩子对自然最淳朴的热爱,从而促进孩子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桓敫 《环境教育》2000,(5):47-48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逐步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既是现代儿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历史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义务和职责。有研究表明,促进人类积极保护环境、关心地球的首要因素是他们在儿童时代就能认识和热爱大自然,即所谓的“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运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幼儿环境教育,帮助幼儿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养成自觉的环保行为习惯,并使之成为儿童天性的一部分,对于实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的中小学生在假期里,并没有被家长送进各种类型的补习班,而是按照教育的本质,离开父母的陪伴,走进大自然,通过野外生存、露营等形式接受多样且高质量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是以有特色的自然环境为教育场所,通过教育者科学有效的课程开发,采取系统的体验式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在环境中体验自然,学习环境知识,探索人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培养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以实现教育、  相似文献   

7.
具有明确的环保意识,是新世纪人才的一个重要的人格特征。培养造就这样的人才毫无疑异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如何进行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教育的效果呢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环境教育的艺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美化、绿化校园环境,养成学生维护优美环境的好习惯   优美的环境能熏陶人、哺育人。人们从进入幼儿园开始,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在校学习、生活时间几乎占了一生的 1/3。如果能在优美的学校环境中接受环境教育,养成维护优美环境的好习惯,那么,这个人在从儿童到青少年时期确立的环境意识,养成的保护优美环境的习…  相似文献   

8.
徐勇 《环境教育》2008,(7):25-26
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课程。环保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有必要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科学课的教学中。在科学课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启蒙他们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与大自然之间的情感,引导他们以正确的环境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环境与发展中的问题,使他们从小就具有环境意识,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在人生道路中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这对于提高全民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战略意义。世纪之交,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环保事业对宣传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环境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今年3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审美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教育的功能就是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 ,通过自觉的行动去保护美丽的大自然。而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 ,同时 ,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因此 ,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环境教育与审美之间有着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或缺的关系。那么 ,如果将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 ,必将引导学生理性而充满情感地去善待环境。审美化在环境教育中的实施什么是审美化 :它是明晰目标、精炼知识、最佳途径、艺术方法的综…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针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 ,应该有不同的目的要求。对于小学生 ,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环境意识 ,让学生以感性去认知和理解丰富多彩的环境。教授哪些知识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呢?或者说让小学生建立起怎样的环境知识体系呢?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而答案只能从环境保护实践和环境教育实践中去寻找。小学生的特点正所谓“人之初 ,性本善” ,他们重感情 ,与大自然中的山、水、动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 ,热爱他们周围的亲人、朋友 ,尤其是身边的小动物 ;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美丽 ,非常容易接受感觉得到、看得见的事物 ;他们接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学…  相似文献   

12.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环境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下世纪我国环境状况的好坏和可持续发展一的战略进程,同时儿童环境意识的增强又会进一步促进当代成人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把我们的下一代逐渐培养成为热爱地球、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地球人",实在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幼儿园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理应肩负起儿童环境教育的启蒙重任。创建绿色幼儿园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求幼儿园全方位实施对幼儿的环境教育,具体包括"绿色园丁"、"绿色环境"、"绿色教育"三方面的任务。1."绿色园丁"绿色园丁"是创建绿色…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 ,我们在创建绿色幼儿园的过程中 ,通过开展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丰富多采、充满儿童情趣的活动教育孩子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组织幼儿走进大自然怀抱增强他们热爱地球妈妈的感情大自然对幼儿来说是一本神奇的教科书。在幼儿的眼睛里 ,大自然是一个绚丽多姿、充满无数问题的世界。为了让幼儿深切感受大自然特殊的魅力 ,我们经常组织他们走进“绿色的课堂”。在那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带领孩子们来到绿色的油菜田里仔细观察嗡嗡的小蜜蜂忙着采蜜的情景 ,使他们感悟到甘甜的蜂蜜来源于大自然 ;在那…  相似文献   

14.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远古时期,在地质的作用下,大自然就为我们储存了巨大的资源,她就像一位母亲,哺育着地球上无数的生灵;同时她也是一位严肃又和蔼的老师,教育着我们无知的人类。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开始,大自然就与我们结下了切不断的关系,光着小脚丫,走在光滑的鹅卵石上,伸着小手,抓来一根树枝,枝顶的花儿垂到你的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05,(8):F0003-F0003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全国各校开展环境教育、争创绿色学校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怎样才能让环境教育既能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又能增强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自学性,仍值得大家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正>她,是润物无声的教育工作者;她,是绿色校园的守护者。她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良好品质,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生态文明教育。她是桂林市骨干教师,从教以来曾获"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区新课程实验优秀教师""全国新世纪课程实验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她孜孜不倦、勇于创新,在"生态文明教育"这条宽广大路上,迈着坚实的步伐,开拓、实践,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辛劳与收获,诠  相似文献   

17.
正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引领学生把课文内容掌握熟悉以外,采用"小活动,爱自然;小习惯,护自然;小劳动,馈自然"的三部曲的方式,创设更多的课后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这组课文里介绍课文内容编写依据时有这样一段话:"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对大自然充满热爱,他们想象力丰富,对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2005,(9):73-73
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全国各校开展环境教育、争创绿色学校的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怎样才能让环境教育既能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又能增强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自觉性,仍值得大家积极探索。兴趣是青少年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第一老师。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说到底是通过人对环境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归根到底是使人受到心灵的净化与教育。环境保护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人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环境意识是一种自觉的思想积累。爱护环境的思想与行为的统一则构成了高尚的环境保护人格。环境保护人格的树立与培养是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有使越来越多的地球公民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环境保护人格,环境教育才能日趋有效,环境保护才能真正通过每一个人落实到行动上。那么,何谓环境保护人格?它有什么特点?怎样克服学生中的环境保护人格的分裂现象?在教学上如何培育学生的环境保护人格?…  相似文献   

20.
《环境教育》这门课程是我校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开设的,目的是从小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孩子们对环境美的追求,使他们自觉地爱护和保护环境。这门课程的内容都是由自然界中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尤其是河流、森林、沙漠、草原等自然景观是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