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粉尘职业接触极限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木头作为原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但硬木粉尘 (如橡木和山毛榉粉尘 )可导致人患鼻癌。不同国家的木粉尘的职业接触极限值 (或极限值 )却不尽相同。虽然关于木粉尘的极限值的国际讨论持续已久 ,但仍缺乏更好支持其极限值推导的健康相关数据。为保护木材加工工人的身体健康以及给木粉尘的职业接触极限值的制定机构提供可靠数据和科学决策方面的建议 ,笔者针对怎样为木粉尘 ,特别是致癌木粉尘制定一个合理极限值的问题 ,在“比较”和“设定”两方面对国际范围内的木粉尘的极限值进行了研究 ,其结果表明 ,大部分国家给予软木粉尘和硬木粉尘的极限值分别为 5mg/m3 和 1mg/m3 ;提出利用剂量 -影响 -关系和“线性多阶段”方法也可以给致癌硬木粉尘建立一个健康基础极限值或者一个可接受极限值 ,其极限值应该不仅根据木材类型而且还需根据工作岗位而分别综合设定。  相似文献   

2.
英、美、丹麦的一些科研人员发现,家俱工人和其他木材工人得鼻癌的比一般人多,这是由于木屑粉尘中的致癌物进入粘液腺造成的。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应该规定木屑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木屑粉尘浓度不超过5毫克/米3,对人不会有危害。木屑粉尘有毒害@白金玉  相似文献   

3.
减少木材加工企业粉尘污染的切削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粉尘是我国木材加工企业环境污染及产生职业病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木粉尘产生量和散发量,笔者从切削及刀具技术角度探讨了降低空气中粉尘浓度的途径;指出粉尘是木材切削加工的产物,其产生量与散发量直接与木材切削方式、切削条件和刀具的结构密切相关;提出研究无屑、少屑和顺畅排屑等方面木材切削和刀具技术的重要性。综述了激光、高压水喷射等特种木材切削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介绍了金刚石木工铣刀及超薄硬质合金圆锯片等先进刀具技术;探讨并分析了影响木粉尘产生量的切削因素。指出我国大多数木材加工企业工作车间或作业场所的空气中,粉尘浓度严重超标,因此,研究和开发具有环保特点的绿色切削技术和木工刀具制造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粉尘(这里是指生产性粉尘),哪些可以致癌,哪些可以促癌或间接的致癌,是近些年来不断研究的课题,有些粉尘致癌性已经公认,有些粉尘致癌已经被否定,有的粉尘介于这两者之间,现仅就上述问题作一简述。1 致癌的粉尘 早期的研究对粉尘致癌并没有明确,因为“癌症”一词的出现晚于尘肺病(早期称矽肺)。在国内,粉尘致尘肺病早已成为公认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产业的进步和升级,木材加工企业由私人小作坊式经营向机械化、规模化发展,大厂房、多机台成为标配。在木材加工过程中,如锯切、砂光、打孔,产生大量木质粉尘,这些粉尘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降低设备寿命、影响产品质量,而且可能酿成火灾或爆炸事故。2011年,浙江嘉兴全顺木业,工人装卸木屑时着火,用灭火器灭火不当导致粉尘爆炸,6人烧伤;2015年,内蒙古根河市金河兴安人造板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以来,我国发生了几起特大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木粉尘爆炸事故也是我国发生率比较高的粉尘爆炸种类。2010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了几起特大粉尘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东北大学工业爆炸及防护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05-2015年,我国共发生粉尘爆炸事故72起,死亡262人,受伤634人。发生粉尘  相似文献   

7.
佟淑娇  靳江红  谢鹏 《安全》2018,39(1):27-29
木材在抛光、打磨、打孔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材粉尘,在除尘系统、设备内部、加工车间等处容易形成粉尘爆炸环境,具有潜在的粉尘爆炸风险。本文通过对30家木材加工企业的现场调研,揭示现阶段木材加工企业在粉尘防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防控粉尘爆炸事故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木材加工中木质粉尘燃爆事故的发生,以纤维板生产中常见的原材料速生杨木粉尘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粉尘粒径分布、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及形貌特征的基础上,采用1.2 L哈特曼管对3种不同粒径(0~50,>50~96,>96~180 μm)速生杨木粉尘进行最小点火能实验,探究点火延迟时间、喷粉压力、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对速生杨木粉尘最小点火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500 g/m3时,分别增加点火延迟时间和喷粉压力,最小点火能都先减小后增大;最佳点火延迟时间和最佳喷粉压力分别为120 ms和120 kPa;粒径对最佳点火延迟时间和最佳喷粉压力无显著影响。在点火延迟和喷粉压力分别为120 ms和120 kPa条件下,最小点火能随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粉尘粒径与最小点火能呈正相关性,3种样品的最小点火能分别为1~3,1~3和7~13 mJ,对应的敏感质量浓度分别为500 ,750和1 250 g/m3,属于特别着火敏感性粉尘。  相似文献   

9.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以大量流行病报告为基础,正式认定木材粉尘为致癌物质。美国官方卫生学家1996年召开的大会认定阔叶树种木材粉尘是致癌物质。专家呼吁工业界应采取措施,研究防止木材粉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爆炸事故并不罕见,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涉及可燃性粉尘的行业逐渐增多,粉尘的种类和用量也显著增加,例如,塑料、织物、染料、粮食、药物、木材和金属等。虽然在工业生产中,粉尘的产生难以避免,但粉尘爆炸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企业应根据工艺过程的特点,采取适宜的防爆措施,如果难以完全消除爆炸风险,也可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危害,以尽可能地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1.
木材加工产生的木尘,是一种有机尘,含纤维素、木质素、香豆素、皂角苷、糖苷以及硅、苯、酚、酸等物质。长期接触木尘的人,可能发生慢性疾病,和较强的致敏作用。 常见的木尘过敏性疾病有:①木尘皮炎。黄杨木、漆树、烁木、云杉、松木、红松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木尘,大都含有漆酚等多种致敏物质,可以引起过敏性皮炎;②木尘哮喘。据有关资料报道,红松木所致过敏性哮喘作用比较强,水杉、杉木、红木、粟木、黄杨木等木尘,也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桑木粉尘着火敏感性以保证安全生产,采用标准Godbert-Greenwald恒温炉和热板测试装置系统地研究粉尘粒径、粉尘云浓度、喷粉压力、堆积厚度对粉尘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测试条件下,粉尘粒径从80减小到140目时,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从480℃降至450℃;粉尘云质量浓度从212 g/m~3增加到1 696 g/m~3时,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从490℃到470℃;喷粉压力从0.02 MPa增加到0.1 MPa时,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从500℃到485℃。堆积厚度为5 mm,粉尘粒径从80目减小到140目时,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从360℃到325℃;粉尘粒径为100目,堆积厚度从1 mm增加到7 mm时,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从390℃降至340℃。在同一粒径范围内,桑木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比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高120℃。因此,木材加工企业在防爆电气设备选型时,应参考相应木粉尘最低着火温度值,同时应在生产中采取措施避免粉尘堆积。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木粉尘对家具企业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以四川彭州市某家具厂为例,对该厂木工车间通风除尘系统进行改造,在开料、钻孔、打磨等作业点分别增设吸尘口,将粉尘统一收集至双桶布袋吸尘器处理。通过改造前后车间内木粉尘浓度测试数据对比,发现改造后车间内粉尘浓度均未超标。改造车间通风除尘系统,对减少木粉尘导致的职业危害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应急管理部网站的数据,全国共有粉尘涉爆企业4.3万家以上,其中包括金属制品加工、木材产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品加工、塑料橡胶制品加工等多个行业。在粉尘作业场所作业人员达30名以上的有近3000家企业。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粉尘爆炸事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4年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46人死亡;2019年昆山汉鼎精密金属有限公司“3·31”较大爆燃事故,造成7人死亡。  相似文献   

15.
粉尘是工矿企业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一个重要因素。含有游离二氧化矽的粉尘能使人患矽肺病;有些有毒粉尘,如铅尘,能使人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产生疾病。除了在企业内部粉尘能造成严重问题以外,在工业发达的城市,粉尘还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在美国,仅铸造车间每年产生的粉尘就达243,000吨,其中约182,000吨排入大气。 在资本主义国家和修正主义国家,由于不重视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至今还有许多工人遭受着高浓度粉尘的危害。据日本1971年在13个铸造工厂调企,粉尘浓度最高的为405.9毫克/米~3,最低为7.3毫克/米~3。由于粉尘…  相似文献   

16.
粉尘     
地球大气中的粉尘有一亿吨,大致每烧一吨煤有三公斤粉尘上天,美国一年的粉尘有两千万吨,英国有一千万吨,西德鲁尔一个地区也有三十四万吨,日本东京一个市有十五万吨。由于飘尘是不完全统计,实际数量还远不止于此。 从烟囱中跑出来的粉尘,颗粒大的(直径大于十微米,每微米为百万分之一米)就很快落到地面,称为落尘。颗粒小的(直径小于十微米),叫飘尘。飘尘相当大一部分比细菌(零点七五微米)还小,人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它可以几小时,甚至几年飘浮在大气中。这种飘尘含有多种有毒物质。这就构成对城市居民危害极大的粉尘烟雾。烟雾的厚度一般是五百…  相似文献   

17.
细心的人发现 ,随着家庭装修的流行和复印机、打印机的普及 ,混杂在生活垃圾中的化学品如废弃油漆、涂料、墨盒等逐渐增多 ,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构成了威胁。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程源教授说 ,我国目前已能生成 4 .5万种化学品 ,其中具有“毒、燃、爆”三大功能的就有5 70 0种 ,许多化学品可以使人致残、致畸、致癌。而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表明 ,人类 6 0 %至 70 %的癌症是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引起的 ,全球 10大环境问题有 7大问题属于化学品污染。目前 ,北京市生活垃圾在卫生填埋之前 ,都要进行分类 ,混杂在生活垃圾中的化学品 ,比如电池、…  相似文献   

18.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是目前世界范围的主要职业危害,其中最严重的是矽肺病。根据1980年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统计,美国全国主要矽尘作业中接尘总人数为106万,矽肺病总数为6万人,危险率达6%。日本各种职业病的人数,1982年为16705人,比1981年减少9.4%,并且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呈减少趋势,但因长期暴露于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病人数仍然很多。我国1970年的统计资料,全国企业接尘作业人员有一千余万,约90%以上是接触矽尘的,而且在全部尘肺病人中约有95%以上的矽肺病人。  相似文献   

19.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岩尘和煤尘能使人得尘肺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就要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因此,在煤矿中如果不积极开展防尘工作,不但会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影响煤炭工业的高速度发展。 一、煤矿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根据粉尘本身的性质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以在人体内引起不同的疾病。在煤矿生产中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产生矽肺。 岩石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石英,石英除含有1~3%的其它混合物外,其余都是二氧化硅。当煤矿掘进工干打眼时,粉尘浓度常达几百甚至几千毫克/米3。这些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量相当高,工人大量吸入,就容易…  相似文献   

20.
纱布口罩不能防尘更不能防“非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尘,是我国工人的主要职业危害。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每年新增尘肺病2万例左右,死亡约5000人,对尘肺病至今仍无特效疗法,主要靠预防,而采用高效防尘口罩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之一。笔者在研究防尘口罩时,对不同层数的纱布口罩,采用不同的粉尘进行实验,现简介如下:第一次实验是用8层纱布口罩,在粉尘室进行防尘实验。实验方法是将口罩戴在石膏人面部,然后用胶布密封口罩周边,头内装粉尘采样器。在与头部同一水平位置放置粉尘采样器做对照。粉尘室内尘浓度为高、中、低三组,分别是:313~381mg/m3、90~219mg/m3、5~10mg/m3。实验结果三组口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