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与其费力寻找"高素质人才",不如培养自己的年轻员工,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企业应制定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办法,对年轻员工进行培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目标,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图为某企业组织员工观看安全生  相似文献   

2.
<正>"行为性违章"往往源自"管理性违章"。对于一起员工违章,不能简单地用"该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差"等套话来敷衍,而应该找出深层次的管理原因。比如: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技能差,就可以往上追溯,看看班组、车间、公司各级安全培训教育是否到位,其内容是否具备各级教育的侧重点,等等。笔者认为,想要预防"管理性违章",可以从提高违章成本、接受群众监督与建议2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正>主持人语: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了"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希望能够以此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企业安全培训中的"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的念一念"案例",对于事故的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那么,企业在各类安全培训中,应如何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在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石油企业基层员工的综合能力,结合企业实际,在基层开展"微培训","微培训"就像人体血液循环的末端部分-毛细血管,通过其将营养送达身体的全身细胞,细微却极其重要。企业培训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类似,有公司级培训(心脏)、二级单位培训(动脉)、基层培训(毛细血管)-"微培训"。公司通过师资培训,将基层关键岗位、技术人员培养成基层培训师,由基层培训师在生产过程中结合生产实际,在基层开展"边工作、边学习"的在岗培训,从而提高基层员工的综合能力。"微培训"作为直面基层的培训工作,解决了基层员工无法集中、培训时间不能保证而导致员工素质提升困难的问题,还能将公司政策、管理知识、专业知识、外语、操作技能、HSE理念和HSE技能等"营养"送达公司组织机构的"末端细胞"—广大基层员工,从而持续地提高公司基层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进而降低基层一线的HSE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更大的投入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开展经常性的应急演练工作,对于检验企业应急管理水平,提升员工应急实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要避免重"演"轻"练",必须要平时"多练",演时"真练"。第一,平时要"多练"。经常有效的应急培训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企业在开展应急培训时,可以将培训地点设置在生产一线班组和生产现场,既能够方便一线班组学习,又能够调动职工学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安全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而且可以帮助员工避免事故发生.但在现实中,有些班组每次安全学习总是照本宣读,读的有口无心,听的充耳不闻,例行公事,应付了之.也有的班组每次通报传达安全事故,不是深刻分析举一反三,结合实际吸取教训,而是把事故当作故事讲.更有的班组甚至记假台帐、搞假签名.为此,某车间几年来坚持采取"五法",认真抓好安全学习检查,提高了安全学习的实效.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在各类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分析",使其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让"教条主义"出局。图为某企业事故案例分析讲座。(图片由江西赣能抱子石水电厂提供)企业为了让员工更直观地学习安全知识,认识安全的重要性,通常会在安全培训中引入"事故案例分析"的环节。但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企业却存在"教条主义"的问题,对于"事故案例分析",仅仅是简单地念一念"案例",分析也是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员工的共鸣。因此,笔者认为,企业要想在各类安全培训中用好"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8.
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企业在开展基层安全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基层员工工作、生活压力大,学习时间有限;基层安全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繁忙,对于安全培训工作投入不足以及传统"集中课堂式"培训效果较差等现实难题。对此,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简称中州铝业)在传统安全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体感式安全培训、线上+线下等多种安全培训方式,使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途径更多、内容更广,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选取中州铝业采取的4种实用安全培训方法进行分享,希望能够为企业做好基层员工安全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开展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事关企业发展战略大计。然而,一些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年年照抄照搬,毫无新意和针对性。培训课程呆板僵化,千年一副老面孔。培训测试和考试放低"门槛",签到表、培训课件等痕迹化资料一应俱全,但培训效果差强人意,培训课堂成"秀场"。那么如何杜绝  相似文献   

10.
正"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在当今社会,大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都十分重视,但对基层员工的安全培训,却存在着很多不足,安全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的是培训师资水平不够,有的是员工个人基本素质较差,总之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着培而不"训"、走过场、糊弄等现象。随之带来的后果就是"瑕疵"在实际  相似文献   

11.
2009年2月,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西部车身车间为试点,推进"安全零事故活动",通过开展"手指口唱""接触齐呼""危险预知4阶段法""一分钟冥想"培训,使这些方法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认为,在新员工安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好"三到位",即做到安全知识到位、现场指导到位和传帮带到位。图为某企业实操培训现场。(图片由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当大批学生走出校门步入企业时,大多数企业都会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但在安全教育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使新员工学习起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辽河油田金海采油厂为了提升全员安全素质,强化全员安全培训教育,积极开展了"小练兵"活动。所谓"小练兵"活动,即遵循"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全员轮训法、典型示范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员工牢固树立"我学习、我寻找、我发现、我增智、我提高"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前不久,一汽一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一大众)冲压车间举行了一次特殊的颁奖典礼,员工邵继慧因发现重大隐患,并及时疏散危险区域人员获得公司表彰,公司经理现场为其颁发了奖状和2000元奖金。据一汽一大众安全生产工程师李泉介绍,公司一直在积极推进班组安全生产规范化创建,并开展了"查找我身边的隐患""班前喊话评比""安全培训微课程大赛"等活动。"班组是公司里最小的管理单元,它就像人身体里的细胞一样,只有每个细胞更活跃更有生命  相似文献   

15.
张星芒 《安全》2001,22(4):28-29
4月25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泸州天然气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成二车间却经历了一次特殊的岗位“检查”. 新世纪第1个“五一”劳动节前夕,春意盎然,阳光和煦.化工城机器轰鸣,云蒸霞蔚,一派繁忙景象.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副省长王金祥由泸州市委书记徐波、市长肖天任陪同,风尘仆仆来到泸天化调研.上午9时许,在泸天化集团公司总经理任晓善等的陪伴下,周永康书记一行来到合成二车间主控室正在值班的三轮班工人中间.周书记与值班员工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企业的改革发展和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四川煤炭产业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把培训作为促进员工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不断创新员工培训方法:通过练兵比武、理论灌输、现场培训、评优选差等"四招",增强培训效果,提升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练兵比武法,提高员工岗位操作技能 小河嘴煤矿在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时,首先拟定比武规则、规定比武时间、确定比武内容、指定比武裁判等,采取现场考试,现场评分、现场评定结果的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竞赛热情,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比学赶帮超"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看待"寓教于乐"式安全培训目前,很多企业为了提升安全培训效果,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开展了很多"寓教于乐"式的安全培训。对此,有人认为,"寓教于乐"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安全培训效果的提升。但也有人认为,安全培训如果过分追求"乐",很可能会降低"教"的作用,使员工虽然很"乐",却并未真正受"教",无法切实提升员工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企业管理人员面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及其造成的伤害,常常觉得无从下手,经过良好培训的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更是让管理人员深感困扰。那么,员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习惯"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笔者在长期推广STOP(杜邦安全培训观察课程)和"安全加"行为安全观察计划的工作中,曾和学员一起通过行为分析法来寻找答案、对症下药。如某公司生产经理去车间安全巡视时,经常看到员工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9.
一位车间书记向我抱怨, "现在的检修工真是麻烦,越来越胆小了,我叫他们去补一个设备,他们还不动,说监护人不在绝不动火,我说我在我负责,他们还说你能负得起责吗,你对现场不熟悉,不清楚哪里有哪些危险."作为一个安全管理人员的我听后,心中暗自庆幸,这几年的安全教育工作终于显现成效了,职工的自我防护意识终于有了大幅提高.科学的安全管理要让企业的员工明白敬畏,知道害怕,才会主动识别危害,控制风险.在企业中,员工的勇敢往往会断送了个人和企业的前程, "员工一定要怕死."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认为,要提高新员工安全教育的实效,应着力从"抓实"入手,规范培训流程和内容。图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现场。(图片由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提供)虽然大多数企业均比较重视新员工的安全培训,但也常存在一些"亚健康"现象。例如,培训内容千篇一律,考试题目多年不变;还有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