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野骆驼是世界上唯一存在的骆驼科真驼属野生种,属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历史上广泛分布在中亚干旱荒漠区,数量曾达到10,000峰以上,但到上世纪末,由于人类活动加剧,野骆驼数量和分布面积都急剧减少。1997年前后,分布在罗布泊地区的野骆驼数量仅为340~420峰。2010-2013年,在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定了14条样线,每年的04-06月沿样线对野骆驼数量进行野外调查,记录样线两侧3 000 m以内观察到的野骆驼个体数量、群体大小、成年与幼年驼。根据四月的观测结果,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野骆驼数量为638±251峰,平均种群密度为0.068±0.025峰/km~2。大于10峰野骆驼群的种群结构2010-2013年的野骆驼成幼驼比3.0:1,略低于2003~2005年的3.6:1,由此可见,近些年野骆驼种群结构趋合理,保护区野骆驼数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任何一种物种的消亡都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一种巨大损失.为保护世界极旱荒漠区的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和全球环境基金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野骆驼保护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资助下,新疆政府成立了罗布泊自然保护区.但是由于人为活动因素和大气候环境的变化,该区域生存的野骆驼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环境也发生了不利的变化,为了改善野骆驼的饮水和觅食环境,保护区采取了打井等多种管理措施.对保护区目前野骆驼生存环境的变化进行剖析,并介绍生态恢复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极旱荒漠带 ,以世界级濒危物种———野双峰驼为主要保护对象 ,也保护当地特有的地貌、盐泉、丝绸之路遗迹及其他珍稀动植物物种 ,面积 7 86× 10 4km2 ,实际控制面积 15× 10 4km2 。该保护区分布有野双峰驼约4 0 0~ 4 80头 ,分布于戈壁、低山残蚀丘陵、谷地和沙漠地带 ,在不同生态环境中野骆驼的种群数量及生态习性各异。  相似文献   

4.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新疆东南部阿尔金山地区,该区域属极旱荒漠带,保护区保护了世界上极濒危物种野骆驼总数的一半以上以及区内多种珍稀动植物种,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地位十分重要.在分析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的重要地位及保护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保护区生物多样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道路建设、交通运输、旅游探险及各类矿业开发活动日益增多,给珍稀野生动物尤其是主要保护对象野骆驼的生存环境带来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好保护区荒漠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新疆的沙漠深处,有一个叫戛顺戈壁的地方。这里除了有一丁点苦咸的盐水,就是招摇在狂风沙暴中的几棵稀疏的盐生草、梭梭和骆驼刺了。然而,在这个夏季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冬季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的戈壁上,却生活着全世界仅存不到七八百只的珍稀动物野骆驼。它们以咸水和盐生植物为食,与极其恶化的气候环境同日月,艰难而倔强地生存着。野骆驼,是"比大熊猫还要珍奇的野生动物"。作为古老的物种,野骆驼尽管已经躲进全球环境最荒蛮的地方,却仍没有摆脱面临的致命威胁。据报告,它们还经常受到猎民的恐怖猎杀,受到非法采矿者的炸药捕杀,触目惊心。"如再不采取有效措施,野骆驼可能很快会像野马一样全部灭绝。"这并非危言耸听!可喜的是,新划定的新疆阿尔金山一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面积多达15万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保护区之一。目前,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联合国环境署还启动了"全球环境基金项目"--《阿尔金-罗布泊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个项目的首要措施,就是在进入戛顺沙漠的道路上设立一批检查站,加大查处猎捕野骆驼的不法行为,并在乌鲁木齐和其他三个地、州,建立野骆驼保护中心等。野骆驼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我们不妨进入新疆戛顺戈壁的沙漠腹地,一起感受了解一下这"戈壁之王"--  相似文献   

7.
世界野双峰驼各分布区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野双峰驼在世界上仅分布于中国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罗布泊北部戛顺戈壁、阿尔金山北麓及中蒙边境地区外阿尔泰戈壁。这4个分布区环境条件相似;干旱、水份条件差、沙漠化和盐渍化严重、植被荒漠化特征显著。考察采集了4个区域的26个植物及86个野驼骆粪便,用镜检方法进行了分析统计,得出了各分布区野骆驼优先选择、不喜选择及拒绝选择的植物种类,得知食性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野骆驼在外阿尔泰戈壁喜食针茅为主的植物,在其它分布区则以食用芦苇为主。  相似文献   

8.
高峰 《绿色视野》2013,(6):43-45
在中国为数不多的珍稀野生动物家族中,生命力最强的一族显然是被国人遗忘了,那就是在新疆大漠戈壁深处独来独往、靠喝盐水生存的野骆驼。野驼的敌人是人野骆驼的数量比大熊猫还要少,而且它是世界上唯一能靠喝咸水生存的动物。作为一个古老的物种,野骆驼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9.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哈密、巴州、吐鲁番三地州.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最低的断陷洼地,也是第四纪以来盆地地表水的集水中心和积盐中心.1970年干涸后4000 km2的湖盆成为平坦的岩盐地,其外围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盐壳、棕漠土、风沙土等极旱荒漠土壤,局部地段分布有草甸土、盐土等,山地分布有棕钙土、高寒荒漠土,各种土壤有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部极旱荒漠带 ,以保护世界濒危物种———野双峰驼为主要对象 ,同时也保护当地特有的地貌、盐泉、丝绸之路遗迹及其他珍稀动植物物种 ,面积 7 8× 10 4km2 。该保护区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大作用。由于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对该保护区的影响逐渐扩大 ,威胁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安全 ,急需加强宣传、建卡、检查、巡护等保护管理措施 ,同时需要提高周边贫困社区人民生活水平 ,强化管制非法采矿业  相似文献   

11.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也是新疆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6.12×106hm~2。其地处极端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区域裸地景观的频率高达71.37%,自然条件极为恶劣,采矿等人为干扰也较为严重,野生动物栖息地面积日渐萎缩。保护区的现行管理体制实行三级管理,存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研究条件落后、开发建设干扰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等诸多问题。基于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坚持"保护优先、依法治区、科研强基、合理利用、合作提升"的发展思路开展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性建设,明确保护区定位与顶层设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与科研能力,强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执法管护。  相似文献   

12.
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开发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给卡拉麦里山的野生动物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路线调查和文献资料统计了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自保护区建立以来的种群大小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准东煤化工产业开发前种群数量增长,开发后种群下降.煤电煤化工产业开发对其种群的变化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是影响卡拉麦里山蒙古野驴种群数量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新疆环境保护》2003,25(4):51-52
第 1期因地制宜的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刘志辉 郝毓灵 (0 1)………………………………………………………阜康市生态旅游规划研究李永东 陆其峰 潘晓玲 (0 6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野双峰驼的分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高丽君 袁 磊 于 谦 (0 9)………………油气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昌吉州为例顾 涛 张 立 孟德强 (13)……………………………乌鲁木齐空气微生物含量的测定陈皓文 (17)……………………………………………………………………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及有…  相似文献   

14.
中亚北鲵(Rannodon sibiricus kessler)又名新疆北鲵,分布于中亚中哈(哈萨克斯坦)边境阿拉套山为中心的两国边境地区,已列入世界红皮书濒危物种,新疆一级保护动物.我国学者在1989年发现于新疆温泉县,经多次调查及估算最高时达到8 000尾.作者在2004年7月考察,发现数量已极少,4处泉水地估算仅有800尾左右(不包括当年还未出卵囊的幼鲵),种群数量已急剧下降,急需加强保护.可采取扩建保护区、保护生存环境、禁捕、人工繁育和移殖的方法扩大种群数量和分布区.  相似文献   

15.
夏奇 《环境教育》2009,(5):77-78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出资8万美金购买一张野骆驼照片,先后有两支队伍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去拍摄,但都没有成功,可见野骆驼的珍稀程度。“野骆驼也是一种骆驼,为什么在前面加了一个‘野’字,其照片就值8万美金,那一峰活野骆驼不就是一座金山吗?”我儿子如此惊讶地对我说。我点点头,以示对他的“重大发现”给予肯定。接着我给孩子讲了两则关于野骆驼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989-2009年20年间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以及变化趋势分析,揭示了造成双台子河自然保护区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定量计算了石油开发对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989-2009年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景观破碎度明显增加,人类活动导致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油田开发在总的土地利用变化中的贡献率仅为4.6%。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10年《地球生命力报告》的地球健康调查分析指出,热带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下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两年一度的《地球生命力报告》是  相似文献   

18.
野骆驼是世界上骆驼科真驼属唯存的野生种,目前全世界只分布在我国新疆和蒙古国的中蒙边境地区,在世界上仅存730~880头左右,是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野骆驼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气候十分干旱,荒漠化十分严重,蒸发量远远大于降雨量,空气非常干燥,日夜温差极大。分布区的植物也非常稀少,没有淡水,只有零星散布的又苦又咸的盐泉,大部分地区寸草不生,只有在盐泉附近长着稀稀拉拉的盐生草、沙拐枣、骆驼刺等。野骆驼能在严酷的荒漠半荒漠地区生活,对恶劣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具有耐饥渴抗风暴等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是动物界中任何一种动物无可比拟的。  相似文献   

19.
新疆外来入侵种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新疆9种已呈现出较大危害的外来入侵种的分布范围、生境类型、种群建立状况、起源、首次发现或引入的地点及时间、来源、引入路径、入侵途径、经济和生态影响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深入分析了目前外来入侵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外来入侵物种预防、控制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黑鹳(Ciconia nigra)是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已列入国际濒危物种保护公约。其数量极度稀少的首要原因,就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1984年以来,我们主要在山西省内对黑鹳的生态生物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现将人类经济活动对黑鹳的影响状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