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的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车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仍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2.
丢车     
丢车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的一位邻居一连丢了四辆自行车,现在只好把车放在家里每天扛上扛下。还有一位同事的孩子更绝,自己的车丢了就骑母亲的车去上学,结果又被偷了,不到24小时损失1000多元。不能怪丢车的主人不小心,有的车上了4把锁,有的车锁在柴火间里小偷都照偷不误。没听说偷车的小偷被抓住受惩罚的,既然如入无人之境,于是偷车贼就不只席洒走一回,以致现在没被偷的,不是车太旧小偷看不上,就是小偷还没消化,暂时让你替他保管……而且小偷还永不自满,不断进取,上新台阶,从在夜幕掩护下偷到光天化日下子…  相似文献   

3.
开滦机电修配厂为了加强消防工作,不久前由厂消防队对各车间义务消防员进行了培训。 这个厂各车间共有泡沫灭火器107个、干粉灭火器84个、四氯化碳灭火器41个、二氧化碳灭火器31个。但是很多人对这些灭火器都不会使用,曾经闹过几次笑话:有个车间着了火,只知道取来灭火器,不知怎么用,加上着急,竟将灭火器整个地抛入火中。还有个车间电气开关着火,有人急着提起干粉灭火器的喷粉胶管就跑,将灭火器掉在地上,他又去提开关把,开关被打开,干粉就突突往外冒,还没等到着火地点,干粉就喷完了,一点没起到灭火作用。还有人不懂得什么型的灭火器灭什么火…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市场瞬息万变,今日你登场,明日他上台.婚姻有七年之痒一说,能立足市场的产品,5年不倒牌已很不易了,况乎20年?可正是20年的时间,一只默默无闻的保险柜坐上了业界全国老大、全球销量第一的席位.   奇迹的发生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企业掌舵者胡小良.   很多人颇感费解,胡既不是个懂技术的人,更不像一个管理者,怎么就能成功?但很少有人知道,胡小良有着令人惊叹的市场嗅觉力,能准确地判断出自己的保险柜在哪里最好卖.   这个宁波商人用自己熟稔的反常规运作方式,经20年创业发展,开始建立保险柜王国——……  相似文献   

5.
有人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辆汽车停在街区,一个星期都无人问津。试验人用锤子把这辆丰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几个小时,车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等提出了“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建筑物窗户上的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就会给人造成一种可以为所欲为的感觉,而去打烂更多的玻璃。  相似文献   

6.
焦作市群英机械厂二车间冲剪组副组长、安全检查员申方恒,精心保养机器设备,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连续七年安全生产无事故,被评为厂、市、省设备安全生产的标兵。 老申操作的油压机总是一尘不染,锃亮发光,有人开玩笑说:“你那台油压机一天擦几遍,要是把皮擦掉了,你还得写检讨哩!”老申郑重地说:“厂里把这台大设备交给我负责,我就得百分之百地把它维护好。” 有一次,厂里加工一批齿轮轴,用户急着用。老申照例检查完油路后,合闸试车,对机器各部位逐一检查,侧耳细听。当他听到有一种细小的杂音:咯咔!咯咔!时隐时现,就提出要停车检查,有人急得…  相似文献   

7.
正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做过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他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  相似文献   

8.
防盗保险柜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广大工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尤其金融银行系统作为一种防止犯罪分子侵入、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的有效工具。可近年来,保险柜被盗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保险柜更保险,更安全呢? 从保柜被盗窃现场来看:有一半以上的保险柜是被犯罪分子首先放倒或移动后再被破坏的;有近10%是将保险柜搬走后盗窃的。并且这一现象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而我们多数在用的保检柜,又没有安装固定装置。可见在努力提高  相似文献   

9.
从前,有个人牵着驴去赶集,驴背上驮着两筐瓷器。刚出村口,有人提醒他,筐子摇摇晃晃的,应把绳子扎紧些。他说:一下子掉不了,等等再说。走到半路,有人喊住他说,驮筐的绳子已断了一股。他答道:断了一股还有三股哩!等等再说。快到集市了,又有人惊叫道:有一只筐快滑到地上了。他还是慢条斯理地说:就到了,就到了。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市燕京铁厂的墙外,有个电石灰渣坑,上面盖着一块铁植。有人说这电石灰渣和白灰的性质差不多,能用于墙壁抹灰,所以附近居民常有人来掏。有一天,就在灰渣坑旁发现了一具被烧得焦头烂额的尸体。尸体旁有辆手推车和一把铁锹。 事故调查组的同志们来到现场进行调查。只见这灰渣坑是用水泥抹的,容积10米3,铁盖很严密,得用力撬才能打开。灰渣坑与燕京铁厂的乙炔站仅一墙之旧,墙下有一条管子相通。乙炔站每天用电石200公斤,清出的电石灰渣顺水排入坑内。据目击者说:“死者是个掏灰的人,他打开灰渣坑的铁盖时,从坑里突然冒出一道火光并发出一声…  相似文献   

11.
正小王有个"护身符",是一枚观音菩萨的像章。这枚"护身符"是小王一家人出去游玩时,有人向他推销的。小王本不想买,但卖家说买一枚回去可驱邪避祸保平安。小王信以为真,很虔诚地买了一枚。回到单位,小王把这枚像章别在胸前。闲暇时就用袖头擦拭,把这个"护身符"擦得明光瓦亮,熠熠生辉。有天夜班,下半夜3点来钟,小王在值班室接到炉前工的电话通知,说4号炉出钢车线断了,让电工去接  相似文献   

12.
奇怪,世上还有人的外号叫“对策”?确实有过,可惜他已去世了。为了安慰在天之灵,也为了活着的其他人,这里不提他的真实姓名,我们用“他”,这个男性的第三人称替代。他是一个挺标致的小伙子。身高1.75  相似文献   

13.
《安防科技》2008,(7):48-49
金银首饰、古玩字画这些值钱但又不能随身携带的宝贝放在哪里安全?压箱底还是藏在旧纸箱里?做出决定前你可要记得,小偷对财物藏匿地的嗅觉堪比老鼠对之于美食.所以,要保存好你的宝贝,相对而言,选择一款合适的保险箱会更安全.现在,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险柜正在步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14.
国家建工总局六局一公司家属基地液化石油气站是个十五六人的小站,负责给1,600多户供应液化石油气。他们自从1976年建站以来从未发生过任何事故。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牢固树立“纵然千日无事故,不可一日稍马虎”的思想,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1.仪表检查制。每天对液化石油气储罐进行3次检查,测温、查油位、看压力,并做好记录。 2.交接班制。每天上班后,下班前,要把所有的阀门、管道检查一遍,看看有无跑,冒、滴、漏现象。重点地方反复检查。如充装间要先检查关好第一道阀门,再检查关好第二道阀门,经过检查最后才关…  相似文献   

15.
破窗理论     
正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巴斗组织了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试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1982年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相似文献   

16.
祸从天降     
早晨一上班,运输队的李队长就将那块市政府授予的"交通安全先进单位"的金字奖牌擦了又擦,他还含情脉脉地点头自语:"嗯--多亏咱们这么些年来苦心经营,才终于实现了连续五年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这奖牌来之不易,来之不易呀!"边说边美滋滋地给自己泡上一杯碧螺春茶,然后铺展开办事员送过来的<安全生产与监督>杂志,心想,今上午没啥事了,大可以漫不经心地从第一页一直看到第56页啦!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民防盗意识不断增强,平时用在办公室的保险柜也在相继进入家庭.不过市场上的保险柜保险功能千差万别,让人很难区分.   保险柜进入普通家庭   一般保险柜的销售场所,主要分布在家具商场周围.显然,聪明的商家将购买保险柜与家具消费挂上了钩.转转保险柜专卖店,你就会发现,现在的保险柜不但品种繁多,而且价格也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从保险柜专营店的店面广告招贴到销售人员的介绍,你可以明显感受到现在保险柜的主要销售对象就是家庭住户.据专卖店一位销售人员讲,一个专卖店有时一个月可以卖出几十台,用户主要是用来保管家里的贵重物品.……  相似文献   

18.
好榜样     
按我厂规定,锅炉 检修工人一年可领一双 单胶鞋,一年半领一套 单工作服。共产党员何 俊秀同志五年多来,只领过两套工作服,一双单胶鞋。有几次,当别人都试穿刚领来的新工作服时,老何坐在一旁看。有人问他为何不去领?他总是说,我这套还能穿,领新的干啥?也有人说:你不穿,可以领来给爱人呀!他笑着说,我爱人有衣服穿,工作服是劳动防护用品,不是给老婆孩子穿的。老何的工作服破了就补补再穿,胶鞋破了就缝缝再用。同志们都称赞他是节约防护用品的好榜样。好榜样$辽宁发电厂宣传科@郭玉明  相似文献   

19.
保险司机     
在鞍钢汽车公司一队人们称朝鲜 族工人金福浩是“保险司机”。这个绰 号对金师傅确是当之无愧。他开汽车 已经32个年头了,安全行车112万公 里,被命名为辽宁省、鞍山市和鞍钢 的安全行车标兵。 金福浩1948年从丹东来到鞍钢, 他深知作个汽车司机,就得时刻把安 全行车挂在心上。他多年来养成了一 个习惯,每天工作完了,都要把当天 开车的情况在脑子里过一遍“电影”, 哪些路段开得急?哪些地方出现过险 情?哪些自己处理得当?哪些还需要 改进?久而久之,他积累了许多安全 行车的经验。如:对面行车,礼让 “三先”;交叉路口,观看两面;遇见 小孩,防止…  相似文献   

20.
早晨一上班,运输队的李队长就将那市政府授予的“通交安全先进单位”的金字奖牌擦了又擦,他还含情脉脉地点头自语:“嗯——多亏咱们这么些年来苦心经营,才终于实现了连续五年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这奖牌来之不易,来之不易呀!”边说边美滋给自己泡上一杯碧螺春茶,然后铺展开办事员送过来的《安全生产与监督》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