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油田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在线监测系统,讨论了其在油田污染源在线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并给出控制简图和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最后指出,该方法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田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挂片失重法在文南油田生产系统的应用,明确了油田生产系统各环节的腐蚀状况、特征及变化趋势,为腐蚀的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防腐措施的效果评价奠定了基础,达到了腐蚀监测目的.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油田油库控制管理和安全防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油田油库监控系统的特点,介绍了油田油库安全防护产品及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张天渠油田注水系统的注入水进行了离子分析,在采用化学分析、XRD、SEM等手段分析了典型结垢部位垢样的基础上,运用饱和指数法及Scalechem分析软件对油田注水系统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结垢类型及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综合防垢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位于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内集输工艺的优化方向.通过对油田集输工艺的优化、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提升,达到油田可持续发展和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油田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田企业的用能特点,探讨了油田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出油田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程序,并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油田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油田采出液的综合含水率已经达到90%以上,标志着我国的油田开发进程已经进入到高含水开采期,产生的油田污水大幅增长。如何有效处理油田外排污水,实现保护环境和油田开发的和谐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了油田外排污水的成因、成分和特点,就目前油田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展开了讨论;并根据当前油田外排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展开了分析,为油田外排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油田开发为例,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在油田项目开发中的开展情况,并就油田开发所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对策,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油田的不断开发,油田相继进人高含水开采期,采出液的综合含水率达到9000以上,大量多余油田污水不断产生,因此做好油田污水处理是当务之急.本文针对油田污水的产生及特点.介绍了油田外排污水的主要处理技术,综述了目前油田外排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油田外排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概况江汉油田主要分布在荆州地区的江陵、潜江、监利、洪湖、仙桃、天门等六县(市)和荊门、沙市两市,统称“油田区域”。油田区域位于江汉平原偏西地带,南临长江,北靠汉水,区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除西北部部分地区外,其余均属平原湖区。其地貌特点是:地势低洼,河湖密布,堤院纵横,水系复杂,并具有良田万顷,是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大庆油田采用外敷药包爆破技术来爆破拆除非法炼油点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并通过对爆破作业安全管理的分析,提出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顺利完成爆破取缔非法炼油点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稠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塔河油田稠油污水处理进行了研究,为稠油污水处理后外排和回注地层提供了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并确定了工程设计参数,优选了处理药剂,从而为实现塔河油田采油污水回注提供了基础依据,降低了污水外排量,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胜利油田石油开采对水体的影响,采集了东营市主要河流的18个点的水样,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日本青鳉(Oryzias latipes)及鱼卵孵化试验检测水样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 结果显示,18个水样对日本青鳉幼鱼都没有急性毒性;与对照相比,88.9%的水样对青鳉鱼卵孵化有一定的影响,其中72.2%的水样中鱼卵的孵化率差异极显著(P<0.05);数据分析发现,鱼卵的慢性毒性效应与水质检测中的9个单个观测指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利用日本青鳉评价胜利油田水体毒性效应的方法可行,水体对日本青鳉有一定的慢性毒性效应,而水体污染与胜利油田区油井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封闭式存贮塘处理采油污水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西油田的区域特点,从工程设计、气象、地质、投资等多方面对该地区利用封闭式存贮塘处理采油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该法可作为相似地区油田采油废水处理方法借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对企业特别是海外来大陆投资的企业,缺乏严格的安全管理手段,致使不少企业屡次出现安全事故。为了减少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安全度,要求企业在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的基础上。建立“以人为本。以制度和伦理道德为约束的人性化的安全管理系统”。本文给出了该系统的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探讨了相关的几个理论基础,最后给出了人性化安全管理的实质。通过该系统的管理执行,使企业在尊重人权、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安全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处理冀东油田含油土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实验采用生物技术处理冀东油田含油土壤。采用加菌、加水、增加土壤孔隙度等措施,处理从1998年5月4日到11月3日,历程183 d。土壤原油浓度从85 g/kg下降到16 g/kg,降解率为81.6%,7块试验田原油日平均降解速率为0.15~0.49 g/(kg.d),加降解菌、加水、增加土壤孔隙度等措施均采取的降解效果最好。土壤的油降解率与土壤细菌的呼吸强度有一定正相关,淋滤的部分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油井开采时间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胜利油田不同开采时间的油井,研究石油开采对土壤线虫的影响.试验共鉴定出土壤线虫18科39属,其中食细菌线虫23属、食真菌线虫2属、植物寄生线虫9属、杂食/捕食线虫5属.食细菌类线虫数量所占比例最大,达56.36%,其次为食植物类、杂食/捕食类和食真菌类线虫.优势类群为盆咽属(Panagrolaimus)、头叶属(Cephalobus)、真头叶属(Eucephalobus).石油开采时间影响土壤线虫数量与植食性线虫数量,同时还影响线虫群落植物寄生线虫成熟指数(PPI),与开采时间显著相关的线虫有13个属.受石油开采干扰土壤的线虫主要是c-p 1和c-p 2类群.油井开采时间与土壤中w(总石油烃)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中w(总石油烃)影响线虫成熟指数(MI),而盘旋属(Rotylenchus)数量受石油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从可靠性的角度研究了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性,提出了道路交通参与者安全可靠性定义,在原有对驾驶员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包括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在内的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可靠性研究,并结合心理学对事故成因进行分类,给出了交通事故树,建立了交通参与者安全可靠性模型,得出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境外旅游预警的层次性和侧重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安全预警对降低旅游者风险具有重大意义。笔者结合相关研究和国外旅游发达国家的经验,认为我国境外旅游预警迫切需要划分层级。同时,从旅游主体角度出发,分析和诠释了旅游预警应强调政治和治安预警、健康预警。  相似文献   

20.
在介绍生活事件分析法以及分析该法不足的基础上,从持续影响时间、多事件影响叠加、生活事件统计时间范围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改进的生活事件分析法的有效性,为铁路管理部门对人因事故的控制及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