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序言     
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中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体自然空间,而长江和黄河流域承载着中国最广大的人口和经济。我国高度重视以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大保护“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水生态环境管理正处在由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转变的阶段。《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提出了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原则,明确了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清河流域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功能定位和水质保护目标,按照"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理念,应用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方法,研究清河流域控制单元污染负荷核定、水环境容量计算与分配、污染负荷削减、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完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为清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影响的分析,找出症结所在,提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第二水源—污水回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污水回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水资源紧缺和国内外污水回用情况的介绍,阐述了污水回用的必要性、经济性及可行性,同时就污水回用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水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使水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但由于两种划分的立足点不同,划分的侧重点、分类体系、功能区名称存在一定的差异,各自划分容易由于使用和管理的不统一造成混乱.通过浙江省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的舍二为一划分,合理确定了全省各流域水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和使用功能,以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发挥最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黄河上游(甘肃段)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黄河上游甘肃段地区流域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现状,并分析了造成流域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了黄河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期间重点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及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十一五"期间七大流域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工业COD排放量及生活COD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对各流域的减排幅度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单位水资源COD负荷、单位工业产值COD排放强度及人均生活COD排放强度对各流域的污染压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以七大流域的减排幅度和污染压力为基础分析了各流域COD的减排潜力,并对各流域的重点防控领域和配套减排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体的保护存在着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两套不同的法律体系,其在立法内容与具体的监督管理制度设立上存在着交集与冲突,致使我国现行的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机构职能交叉混乱。以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所存在的体制障碍的分析为切入点,可知化解水体保护体系冲突的关键在于协调统一的水环境立法理念和法律制度,同时完善水体环境管理机构的协调合作机制和执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技术和线性结构模型的漓江流域水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漓江流域布设4个采样点,采集2014年全年水质数据,并作主成分分析,选取生活污水因子、农业径流因子、工业污水因子为污染因子输入线性结构模型中进行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污水因子、农业径流因子、工业污水因子与水质污染因数的关系分别为0.49、0.37、0.13,说明漓江流域水污染主要由生活污水引起,其次是农业污水。把漓江流域7个县区的人口密度、农业比例、工业比例分布归一化,代入水质因数,获得水质评价指数。采用GIS对漓江流域人口密度和企业密度的空间分布和聚类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漓江流域人口分布、企业分布与水质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博斯腾湖流域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和农业洗田排水均未经过有效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博斯腾湖,使湖中盐分、氮、磷、有机质等总量逐年增加,致使博斯腾湖污染加重,水质恶化。本文通过对博斯腾湖流域污染与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博斯腾湖流域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探索疏勒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科学分析本流域水资源特性、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揭示流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时提出研究对策,以求促进本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2.
对固城湖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除湖心区断面枯水期总磷达Ⅳ类标准外,其余断面平、丰、枯水期水质均达Ⅲ类水标准。固城湖水体呈中营养化状态.且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已接近富营养状态。指出,面源污染,内源污染。养殖污染。流域内的航运污染是造成固城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素。提出,应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建立流域内的污水处理厂.保护森林植被.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生态化肥、生态农药;定期疏浚湖底淤泥,改良现有水生植被结构;加大对固城湖环境、功能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及湖泊富营养化的研究.对水体中的磷、氮的化学行为及平衡进行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制定营养物质种类,防止其湖水向藻型湖泊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疆头屯河流域为例,采用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水文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分析近64 a新疆头屯河流域径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头屯河流域径流年际变化小,年内变化大,来水时段与用水时段较为一致,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从趋势、突变分析来看,头屯河流域径流突变点为1965年、1967年和1994年,突变和趋势不显著。从周期分析来看,流域的年径流量周期性明显,第一主周期为40 a,第二和第三主周期分别为11 a和4 a。  相似文献   

14.
头屯河流域在主要河道上修建2处拦河水库及多处引水工程,虽然每年不同程度,周期性向拦河控制性工程以下河段下泄河道生态水量,但是尚未分析论证下泄的河道生态水量及下泄周期是否满足全年河道生态需求。尤其在枯水季节头屯河水库下游往往干涸断流,洪水季节易发污染事故,河道生态达不到预期保护效果。河道生态基流分析计算及提出头屯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保障措施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河道生态基流分析计算成果作为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头屯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保障措施的重要技术支撑,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约,河道两库联合调度、合理利用,维护水生态、保障河道基流量等方面进行工程、调度及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筑坝建闸、河道断流、水质恶化、酷渔滥捕、人工引种、海水入侵、调水调沙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及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在目前流域内多目标同步推进的要求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资源量在时空分布上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是水资源短缺、工程建设、水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黄河流域的水生态危机。基于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新时代黄河流域水文-环境-生态协同保护与修复的发展策略,为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黑河流域水资源以河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使南北盆地构成统一的“河水--地下水”的水资源转化系统。区域地下水运动的总趋势是由财向北,与河流发育方向基本一致,地下水痊是南深北浅。下游段以北的内蒙古额济纳旗天然绿州生息主要依赖地下水源。帮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对天然绿洲的影响及采取相庆的保护对策,尤其对保护下游绿州显得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基于3S技术的综合集成的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可以获取传统监测手段所无法取得的更多信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提出了基于3S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综合集成的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信息处理基本模式,对数字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以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石羊河为例,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在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中,提出指标库管理的思想,基于COM技术,用VC++6.0为开发工具,初步实现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评价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了黄河内蒙古乌海段水质特征、水环境及水资源污染现状和水污染预测,根据乌海市的自然、社会、环境特点,借鉴国内外流域水环境控制经验,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措施及防治前景预测,为黄河内蒙古乌海段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2007年6月11日在无锡召开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座谈会上获悉,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污水厂建设、企业达标排放等关键性项目排定时间表,凡是不能按时达标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主要规定有:2008年6月底前,太湖流域所有城镇都必须建设符合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完善管网铺设,做到不直接向太湖或流域内的河流排污水;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灰色聚类分析理论,结合舒卡列夫分类法,建立基本数学模型,并考虑影响矿坑水质的各种因素,优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参数,对清河门地区矿坑水水质进行灰色聚类分析评价.分析认为:灰色聚类分析法能够准确的计算出清河门地区的矿坑水水质情况,对开发利用矿坑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这种算法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