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应急准备文化现状调研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急准备文化是国家应急管理重要的基础,也是当前应急准备研究领域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为进一步调查了解我国广大公众应急准备文化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公众应急意识,应急准备能力、公众对应急管理现状满意度和未来的应急准备需求四个方面为主要内容,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了解公众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感知和基本应对能力。结果显示,我国应急准备文化基础薄弱,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亟待提高。并提出应急准备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众是突发事件应急的一个重要的责任主体,公众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的水平高低关系到突发事件应急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公众应急准备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在全国大范围的入户和网络调查,具体了解了公众对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的态度与认识,公众对应急知识需求的具体类型,以及对加强我国公众应急知识宣传与教育的建议等.根据问卷调查了解到的公众需求现状和不足,有针对性的提出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扩大应急知识宣传方式和覆盖范围,建立有针对性的常态化、社会化应急教育体系,将应急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列入到政府和各级组织应急管理工作中,可为今后制定应急知识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应急意识和能力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应急准备文化建设,是提升整体应急水平的基础。应急意识和能力培养是应急准备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应急意识和心理承受力对于突发事件响应和恢复具有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公众与社会组织应对危机的意识和观念普遍比较低下,缺乏基本应急常识,尚未具备基本的应急素质和能力这一现状,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应急准备方面的成熟经验,提出我国应急意识和能力建设的措施建议,包括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机制,形成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建立全方位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多种渠道、途径和形式普及应急知识,以及广泛开展各种应急演练等。从而培养我国公众与社会组织的应急意识、能力和素质,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以应急管理周期为基础,从防灾、准备、应对和恢复4个方面构建了社区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社区应急能力评价方法,并以某社区为例进行应急能力评估,指出了该社区应急能力需要提高和加强的地方,为提高社区应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曲国胜 《安全》2019,40(5):1-6,81
为提升我国应对综合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与救援能力,笔者首先指出我国目前在应急准备能力评估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以地震为例,提出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框架、指标分类及评价方法,通过评估找出现存能力差距,开展基于风险评估和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的应对综合自然灾害的救援能力建设。研究表明:开展基于风险和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的救援能力建设能实现重特大自然灾害快速有效响应与指挥调度能力,极大提升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6.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   总被引:45,自引:12,他引:33  
重大应急预案编制是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对于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控制事故与灾害的恶化 ,保障人民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从应急预案编制的技术层面上 ,论述了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和应急预案体系 ;认为该体系可以由 6个一级和 2 0个二级的核心要素构成。其中 ,应急策划是制定应急预案的技术基础 ,包括风险评价、资源分析和法律法规要求 3个二级要素 ;应急准备包括机构与职责、应急设备设施与物质、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练、公众教育和互助协议 6个二级要素 ;应急响应是应急预案中核心的内容 ,包括现场指挥与控制等 1 1个二级要素。所提出的应急救援预案文件体系 ,建议一般按照四级文件形式的设想 ,应急预案的目标是提高整体应急能力 ;建议把应急预案的具体编制过程划分为 6个基本的步骤 ,对于预案编制与实施应实现持续改进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紧急救助员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补充,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社会基石,提高这些兼职应急人员的基本应急能力和素质,对紧急救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根据国家标准中要求的紧急救助员的职责,详细介绍了紧急救助员应具备的心理、身体、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概括了紧急救助员应具备的基本应急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紧急救助员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四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紧急救助员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补充,是事故应急救援的社会基石,提高这些兼职应急人员的基本应急能力和素质,对紧急救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根据国家标准中要求的紧急救助员的职责,详细介绍了紧急救助员应具备的心理、身体、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概括了紧急救助员应具备的基本应急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紧急救助员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四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应急准备任务设置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是应急管理中重要内容,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前置条件和基础。基于情景-任务-能力应急预案管理思想,描述了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任务和应急响应能力的概念、方法和内容,提出了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的共同任务和职责任务的一览表,并对共同任务中应急准备一项的内容做了具体介绍。在提出应急响应能力一览表的同时,论述了其功能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突发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及应急特点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灾害应急能力评估是应急管理的基础,能够为应急准备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介绍了美国、日本和台湾的灾害应急能力评估项目、评分准则以及评估流程等信息,并对美国、日本和台湾的灾害应急体系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今后开展灾害应急能力评估的方向,为我国今后进行应急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与预案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学校应急管理是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学校应急管理现状,提出目前我国学校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应急管理的模式与经验,针对我国学校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与预案模式提出建议和模式示例。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目前我国抢险救援器材产品和技术进步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抢险救援器材产品生产的基本格局和抢险救援器材产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情况。分析研究了抢险救援器材产品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抢险救援器材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了抢险器材产品生产和技术的基本情况和趋势、我国消防抢险器材产品技术的世界地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消防抢险器材产品技术创新的要求。最后提出了我国抢险器材产品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促进消防员抢险器材产品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学校突发事件的定义,针对目前学校安全的严峻形势和现状,分析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基于应急管理理论,剖析我国学校突发事件特点。通过对学校安全应急管理体制系统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可行性对策:必须构建统一的学校安全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效能,完善应急预警。最后,提出加强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有必要建立学校安全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完善我国学校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必须建立一个科学、系统、全面的学校安全应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应急准备文化的推进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急准备文化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准备文化包括知识文化、应急意识和观念文化以及行为文化。应急文化最终体现在应急行动上。推进和实践应急准备文化应从理念和意识的形成,抗灾救灾理论研究和应急文化的教育,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抗逆力的培养和形成,政府、社会和公民责任和义务,公共危机教育和认真总结分析巨灾后的应急救援工作得失等多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大型公共活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恶劣社会影响。笔者从风险管理角度,提出大型公共活动的风险控制程序,通过方案评估、静态评估、管控能力及应急能力等几方面对大型公共活动进行动态分析。明确划分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的重点部位;将大型公共活动的管控能力预警分为4个等级,界定相应人群容量特征,并针对不同级别提出相应安全管理措施;强调整体容量,重点部位容量的确定应与项目目标协同一致,形成大型公共活动风险管理控制的新思路,对大型公共活动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一般大型公共活动风险评估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含硫气井应急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含硫气井井喷事故对公众安全具有重大危害,加强含硫气井应急管理,对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含硫气井重大事故风险特点,提出了以保障公众安全为主旨,以风险分级防控为方法,以企地联合应急为机制,以专业应急救援为保障的含硫气井应急管理模式,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分析提出了风险管理、协同应急机制、应急资源保障等方面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心理干预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会对人造成多方面的伤害,特别是对人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为突发公共事件受害人提供心理援助和应急心理干预,有助于社会公众及当事人正确对待突发事件的影响,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安定的社会局面也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国家心理预警和应急社会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心理干预机制构建的“四大因素”和基本原则;以抢险救援人员、社会公众、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受害人为应急心理干预的对象,介绍了应急心理干预的基本任务与侧重点。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将重大灾害的心理危机干预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8.
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与程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高重大事故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对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基本认识,应急处置过程应遵循的主要原则,论述了适用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通用程序,并提出其应成为应急管理标准化的一个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