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复合微生物絮凝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利用胶质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能利用水溶性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直接用红薯淀粉废水培养,并用它们产生的絮凝作用处理红薯淀粉废水。结果表明,在适量氯化钙助絮凝作用下,仅以2.5%的絮凝菌液,在pH值9.5的条件下,絮凝率高达97%,红薯淀粉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65%,pH值8.0左右。经复合微生物絮凝剂处理得到的沉淀物是富含蛋白质的营养物质,干燥后可以制备成高级饲料。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玉米淀粉工业废液生产SCP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淀粉工业废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可以作为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本研究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以玉米淀粉工业废液为基质生产SCP-单细胞蛋白质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其为原料生产SCP,既可获得微生物菌体蛋白,又可净化淀粉生产废液,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化工企业废水处理最好的方法是活性炭处理方法,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能够对废水中的其他物质进行净化,以达到去除废水中杂质的作用,分别采用粉末形状活性炭、颗粒形状活性炭、纤维活性炭对化工企业排污废水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对废水中的COD、氨氮浓度、废水浊度、pH值净化进行对比分析。纤维活性炭净化速率最快,净化所需时间最短,对化工企业排污废水中COD净化容量最高、浊度去除率最高,但对氨氮浓度和pH值没有明显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天然厌氧微生物氢发酵生产生物氢气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牛粪堆肥作为天然厌氧微生物菌种来源处理含蔗糖和淀粉的模拟有机废水,通过厌氧氢发酵产生生物氢气,同时使废水得到净化处理.在实验条件下,生物气中氢气浓度可达61%,产物中无甲烷气生成.以蔗糖为底物时,最佳初始pH值6.0,最大产氢能力为146mL/g;以淀粉为底物时,最佳初始pH值7.5,最大产氢能力为166mL/g,最佳底物浓度均为5g/L.模拟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40%~60%.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河北邢台地区某年产40万吨玉米淀粉企业进行生产实践研究,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对玉米淀粉废水进行预处理,采用工艺优化和仪器分析的方法,对工艺关键控制点进行跟踪分析,确定了UASB调试的控制因素:COD容积负荷达到8 kg COD·(m3·d)-1时,出水COD达到450 mg·L-1~500 mg·L-1,COD去除率达到95%,沼气产率达到0.36L·kg COD-1,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6.
一株霉菌净化淀粉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参种植基地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霉菌A1。以模拟淀粉废水作为处理对象,考察各种因素对A1菌去除废水中COD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经灭菌的模拟废水中接种霉菌A1,在30℃,摇床转速160r/min,初始pH值为中性条件下培养5d,处理净化后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7.5%。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了微电池法处理印染废水的净化处理技术。由最佳工艺流程处理后出水的COD质量浓度最低为4.9mg/L(此时COD净化效率为99.84%),出水pH值为6,色度净化效率最高为99.72%。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一级标准的规定。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的COD平均净化效率为95.66%,色度平均净化效率为96.62%。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废水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刺孢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echinulata)能有效利用马铃薯淀粉废水合成GLA,生物量达到16.31g/L、GLA含量达到229.72mg/L,COD去除率达到76.31%。可以达到处理环境废水和生产生理活性物质的双重目的,为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提供了新的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填料吸附净化苯酚废水。实验结果表明:COD去除率随放电时间延长而增大,随电压的增大COD去除率先增加后略有下降;随原水初始p H值和曝气量的增加COD去除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多孔陶瓷、陶粒、4A分子筛、陶瓷拉西环4种填料对苯酚废水COD去除率均有促进效果,但4A分子筛吸附净化效果最佳。实验表明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4A分子筛条件下,苯酚废水净化效果明显高于单独采用填料或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COD去除率因素的顺序为放电时间>放电电压>废水p H值>4A分子筛装填量。在放电时间为130 min,电压为35 k V,废水初始p H值为5.5,4A分子筛投加量为200 g的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最大,为90.28%。  相似文献   

10.
利用玉米浸泡液产电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的浸泡液(玉米浸泡液)作为接种液和基质,利用“三合一”膜电极的单室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试验,采用在线监测电压和废水分析方法对产电功率和化学需氧量(COD)、氨氮进行测定,探讨高COD、高氨氮有机废水产电及废水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94 d(1个周期)的连续运行(固定外电阻为1 000 Ω),17 d时输出电压达到最大(525.0 mV),稳定期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69.6 mW/m2,此时电池相应的电流密度为440.2 mA/m2,内阻约为350 Ω,开路电压619.5 mV;但燃料电池电子利用效率较低(库仑效率为1.6%);1个周期结束时浸泡液的COD去除率达到51.6%,氨氮去除率25.8%.本试验利用玉米浸泡液成功获得电能,同时对浸泡液有效地进行了处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