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第四届国际冈瓦纳会议(属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将于1977年2月在印度加尔各答市举行。会议由印度地质调查所主持。会上将提出的论文和讨论的议题有:1.古地理学;2.冈瓦纳动物化石;3.冈瓦纳植物化石;4.煤矿床的环境和成因;  相似文献   

2.
<正> 1982年4月,75名地球科学工作者(包括来自美国以外的9个国家的21名科学工作者和几名研究生)在弗古尼亚州谢南多国立公园举行会议,从全球角度讨论了南极板块。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二个大的问题:(1)冈瓦纳大陆解体的原因和意义;(2)自解体以来现代南极板块的演化;(3)古气候、古循环及古生物地理学。冈瓦纳大陆的解体在研究这个超大陆解体的原因和意义之前,首先必须考虑象冈瓦纳这样的大陆是怎样产生,怎样发展的,实际上也就是冈瓦纳大陆的复原这个问题。1977年由L.Nicolaysen 召集的《恢复冈瓦纳大陆》专题  相似文献   

3.
印度是世界人口仅次于中国的大国,吃饭问题一直是这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农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足够的稻谷和小麦,养活它的人民。六十年代,印度农业发起了一场后来被称为“绿色革命”的运动,这场运动使得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结束了印度人吃不饱的历史。但是,由于政府把精力首先放在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上,这就意味着限制农产品出口和不鼓励培植蘑菇与鲜花之类高价值作物,而是鼓励种粮。因此,尽管印度是世界第二大水果与蔬菜种植国,可是它  相似文献   

4.
张立虎 《环境》2009,(11):40-41
除了我们所知道的七个大陆,在太平洋最人迹罕至的地方,又有一个“新大陆”正在生成——这个“新大陆”完全是由垃圾堆起来的,人们把它称为“第八大陆”。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过程中决定安全或事故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中外学者根据不同的经验 ,站在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 :有的认为主要是人员和机器 ,谓之“两因素论”;有的认为是人员、机器和环境 ,谓之“三因素说”;有的认为是人员、机器、物料和环境、有的主张还应加上“法”,谓之“五因素”;最多提出“七因素”,即人员、机器、能量、物料与成品、环境 (空间与时间 )、科学技术和管理 ;也有的把人、物 (自然物、人造物 )及人与物的关系 ,称之为安全三要素理论等。总之是百家争鸣 ,各有千秋。那么 ,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事故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是由什么…  相似文献   

6.
ENN精粹     
不只是食物和药品美联社2005年7月3讯保罗·伊利亚斯(Paul Elias) 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坦贝里市的一个废弃制帽厂里,一株转基因木棉正在从厂区的土壤里吸收着当地的主要污染物汞。在美洲大陆另一边的加利福尼亚,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的印度芥菜, 把因常年灌溉而淤积在土壤里的砷元素吸附出来。此外,还有许多类似的、产生于转基因工程的树木,被用来沉淀  相似文献   

7.
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相似文献   

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4):249-256
西藏打加错南北向地堑系处于冈瓦纳大陆北缘,地堑系总体延伸方向(175190°),延伸长度>50km,延伸宽度5190°),延伸长度>50km,延伸宽度515km。根据该地堑构造带内发育的鱼鳞山组(N2Qy)玄武岩测年结果以及地堑构造带内发育的活动温泉,判断该地堑构造活动时期早于13.43Ma,现今仍在强烈活动。在打加错地堑系东西两侧的地垒中共发现5处金属矿(化)点,各矿(化)点与中酸性岩体活动及近SN断裂构造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近南北向展布的中酸性小岩体更易形成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9.
ASIAN MINING,88(3rd Interna一t ional Conferenee and Exhibition间月时16一8日 名称地点1988年度应用岩石工程会英国议泰恩河畔CARE一,55(Conference onApplied Roek Engineering纽卡斯尔南印度深部大陆地壳会议南印度 (野外工作会议)DEEP CONTINENTAL CRUSTOF SOUTH INDIA(Field Work-s五oPa且d Conferenee)4一18日15一29日28一30日21日东南亚近海岸会议(第7届新加坡会议和展览会)OFFSHORE S.E.ASIA(7 thConferenee and Exhibition) 第19届月球和行星科学会美国 议得克萨斯LUNAR AND PLANETARY S…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海底调查和大陆地热勘探工作的广泛进行,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地史时期热水沉积具有普遍性。热水流积作用的研究业已成为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新热点。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如涂光炽、李朝阳等开创性地提出了陆相热水沉积理论,不仅大大地丰富了成矿理论,而且也为矿床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本研究区为滇西地区,地处古欧亚大陆与冈瓦纳古陆拼合地带的喜马拉雅构造带的东南缘,历来被认为是研究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以及特提斯洋发展演化历史的关键地区之一。此外,滇西地区也是我国现代地热活动强烈的地区之一。本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时隔5年,地球今年再度遭遇厄尔尼诺.这位"任性"的老伙计一如既往,没给地球带来什么好的"伴手礼".它轻轻的搅动了下太平洋,把海水的温度抬高了那么"一丁点",就能把地球人折腾的够呛.不过,气象专家们也表示,厄尔尼诺虽然厉害,但也别啥事都和它挂钩.  相似文献   

12.
印度石油公司火灾事故 1999年5月6日夜,位于印度哈里亚纳邦巴尼伯德市附近的印度石油公司(IOC)的加氢裂化装置发生火灾,导致5人死亡,2人烧伤,工厂和设备损失较重.  相似文献   

13.
环球扫描     
自然灾害威胁半数中国人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发布的《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自然灾害影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位于欧亚、太平洋及印度-澳大利亚三大板块交汇地带,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在历史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约占国土面积69%的山地、高原区域因地质构  相似文献   

14.
速读     
《世界环境》2014,(6):8-9
<正>太阳能冰柜被测试的冰柜就放在中央公园,它完全不需要电力,供应商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电子设备连接到冰箱进行充电。联合利华——这个全球最大的冰淇淋制造商——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太阳能冰柜,这种冰箱不仅不耗电,而且对环境完全无害。创新回收计划:塑料瓶换地铁票早上出门忘记带自己的水杯了?好吧,你又得拿着一个不想要的空矿泉水瓶了。但假如你在北京,那么很幸运,你可以用空瓶子去换取地铁票。这种地铁站附近的"逆向自动售货机"可以允许用塑料瓶(PET)换取通勤卡或手机充值卡。根据瓶子的重量和成份,可以换取5分到1元人民币不等。  相似文献   

15.
<正> (三)关于大陆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结论在第(二)部分中指出,大陆壳的主要部分来源于沿俯冲带下插的大洋壳。这部分的目的是,从这一认识出发,推导出“原生”大陆岩浆岩特征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判据,从而为可靠区分原生的岩浆岩及次生演变的和再生的岩浆岩创造前提,并为解释这种次生演变(包括有关矿床成因)作出贡献。进行本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动机在于,区分原生岩浆岩和其他成因岩浆岩的常用判据,即有关岩石中的~(67)Sr/~(86)Sr、~(143)Nd/~(144)Nd 和~~(208)Pb/~(204)Pb 初始比值与上地幔中相应比值的对比,只是对于一些年青岩浆岩才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6.
<正> 本文提出一个建立在分子发射腔分析(MECA)基础上的方法用于固体中S(2-),S_8,SO_3~(2-)和 SO_4~(2-)的测定。在这个方法中,含有一种或多种这类含硫类型的固体样品在1个小铝杯中称重,这个小铝杯则是放在一个配合在不锈钢棒顶端的衬石英腔中。把含有磷酸和润湿剂的溶液加到固体样品上,并把钢棒的顶  相似文献   

17.
大陆地幔岩石圈可能是一个不相容元素的重要的储库,并且它仍然是一个研究地幔元素分馏过程的关键性天然实验室。为了构筑一个大陆地幔岩石圈模式,对地幔捕虏体、钾镁煌斑岩和金伯利岩以及所选择的大陆溢流玄武岩中的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业已证明,这种地幔岩石圈的组成、密度、厚度和产生玄武岩的能力是随年龄而变化的。太古宙地幔岩石圈以具有相对低的FeO丰度(这归因于科马提岩的提取作用)为特征,因而该岩石圈的密度必定比周围的软流圈要低。与此相反,太古宙后的地幔岩石圈,其组成可能与最近采集的样品(如碱性玄武岩中的尖晶石橄榄岩包体)相类似。因此,太古宙后的地幔石圈为大陆溢流玄武岩的产生贡献了足够丰富的物质,并且为更容易分层和加入到大洋玄武岩的软流圈源区提供了足够高的密度。综合现有的有关地幔捕虏体和大陆溢流玄武岩的资料表明,大陆地幔岩石圈在壳/幔系统中占的元素份额,含K小于10%’而含Sr和Nd为3.5%。 许多大陆镁铁质岩石具有以ε_(Nd)低、ε_(Sr)多变和~(206)Pb/~(204)Pb比值经常都低为特征的明显不同的同位素比值。特别是具稍高~(87)Sr/~(86)Sr和低~(206)Pb/~(204)Pb的组合越来越被认为是大陆地幔岩石圈的一个特征。钾镁煌斑岩、金伯利岩和黄长煌斑岩?  相似文献   

18.
<正> 造山运动过程,包括褶皱、变质和花岗岩化等多个阶段,它的主要化学结果是某块大陆壳的形成。由于花岗岩类是大陆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花岗岩类的成因问题就和大陆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已提出两种极端的理论: (1)大陆壳是在整个地质时期里通过连续的分异作用由地幔形成的。 (2)大陆壳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由地幔一次分异形成的,以后这种物质便不断再循环到新的地壳中去。  相似文献   

19.
<正> 佛得角群岛地区具有大洋性质似乎是极为可能的,尽管属于大陆壳碎块的可能性还不能完全排除。不过,如果考虑到该火山群岛的位置(西非大陆架西端以西约400公里)跨及中生代洋底地磁异常带;其枕状玄武岩具有洋中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该群岛明显生长于大洋底的事实,那么对于其大洋背景也就没有什么疑问了。  相似文献   

20.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十次水质技术委员会(TC—147)会议于1985年9月5日~9月14日在东京召开,应参加会议的P成员国有20个国家,实到会的国家有:奥地利、加拿大,中国、芬兰、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印度,意大利、日本、荷兰、南非、瑞典、英国共计13个国家,88名代表(其中日本27人,西德15人,英国18人、法国4人)。西德(DIN)标准化委员会任TC—147的常务秘书国,西德施密特夫人S.Schmidt博士担任主席,西德温特先生H.wunder和W.Prnfrock先生任秘书。日本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