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个体接触浓度采样法和环境浓度采样法,总粉尘浓度采样法和呼吸性粉尘浓度采样法,最高容许浓度(MAC)采样法与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采样法的结果比较与相互转换,对已有的研究结果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数字式光学测尘仪对不同呼吸性粉尘浓度转换系数的求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晓华  吴长存  钟兴基 《环境科学》1991,12(3):59-61, 23
本文论述了用BY-1型呼吸性粉尘标定采样器,在云南锡业公司矿山和冶炼厂现场测定、求取P-5L_2型和TM型光学测尘仪的读数与呼吸性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7.07μm和<10μm)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的方法和结果.研究表明,由深色矿物组成的粉尘,其K值大于由浅色矿物组成的粉尘的K值.P-5L_2型光学测尘仪间的测尘误差85%以上在±10%以内,平均为±6.68%.  相似文献   

3.
对油田固井水泥生产和使用作业场所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对粉尘污染严重的立式散装水泥储存罐尾气口排放、水泥裸口装卸、水泥与外加剂干混工艺进行了技术改造和粉尘治理,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由平均49.94 mg/m3降至1.19 mg/m3,除尘效率达97.81%,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1 概述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粉尘对机体的毒性强度 ,而粉尘毒性的检测分析则是确定其毒性强度的重要依据之一。现代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 ,不但为研究粉尘的危害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手段 ,而且也为认识和评价粉尘的毒性开阔了视野并展现了良好的前景。近些年来药理、毒性、生物环境及劳动卫生等领域内的学者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人们正从粉尘—纤维化 (尘肺 )这样的模式中走出来 ,向粉尘—毒性 (对机体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影响 )迈进。许多年来劳动卫生工作者一直为这样一个问题所困扰——对成千上万种生产性粉…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人们在有粉尘的生产环境中劳动,如果没有妥善的劳动保护措施,长期地吸入超过一定数量的某些粉尘,肺组织就会发生纤维性变化,损害肺脏的功能。在临床上有气短、胸闷、胸痛、咳嗽等现象,叫“尘肺病”。由于吸入粉尘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尘肺病变和症状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情况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讲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如石英粉等)、浓度越大越容易患尘肺病,进展也快,预后也不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某企业新建循环流化床锅炉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收集及检查表等。结果: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氨、氯化氢、氢氧化钠等化学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得到有效控制;石油焦粉尘超标率85%,均值16.3±22.9 mg/m~3;厂房33 m石灰石仓存在密闭不严现象,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最高达125,50.3mg/m~3,超标严重。噪声检测点共计42个,其中85,90,95,100 d B(A)以上检测点数分别为81%,50%,23.8%,4.8%。结论:该企业应改进粉尘危害严重作业现场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职业卫生管理及提高作业人员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水泥生产现场调查并做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结果显示水泥生产场所的粉尘浓度高,工人接尘作业时间长。粉尘危害严重,呈现粉尘浓度高,提示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减少工人的接尘作业时间,是预防水泥生产性粉尘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研究采用β射线衰减吸收原理,基于内部资源比较丰富、性能全面、适用性强的AT89C51单片机系统的,能在现场直接测定总粉尘浓度,呼吸性粉尘浓度和氡气体α潜能值的自动监测仪器。介绍了尘氡自动监测仪的工作原理、测定方法和仪器结构及硬件设计方法、软件设计方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为使测量结果尽量准确,实验了标准修正法,获得良好效果。本仪器是环保监测仪器的更新产品。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关部门也提升了对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治理的重视程度。对呼吸性粉尘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降低矿井内部施工人员吸收粉尘的程度,降低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对施工人员的危害。在对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产生分布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当前煤矿井下呼吸性粉尘的现状和治理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以六矿丁_(5、6)-2224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综采工作面产称机理和影响喷雾降尘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了采用采煤机隔尘降尘喷雾和架间自动喷雾来综合治理采场粉尘。结果显示,通过喷雾降尘系统的优化,工作面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分别降低76.5%~90.6%和81.1%~93.9%,降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热电厂作业场所危害因素分布特点及浓度,结合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探究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热电厂各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依据作业场所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效应、现场检测浓度和强度,结合作业人员近2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作业场所各类化学物质检测浓度均符合国家卫生限值要求,粉尘个别检测值超过卫生限值要求;个体噪声检测强度超出卫生限值要求;近2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每年均筛检出噪声岗位职业禁忌证患者,且血压升高和肺功能异常人数有所增加.结论 热电厂作业工人听力异常受作业场所高噪声影响较明显,肺功能异常可能受粉尘、氢氧化钠、盐酸、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监测空气中的粉尘状况,过去仅有测出全尘浓度的仪器,尚无测定分散度的仪器设备,无法正确评价粉尘对人体的严重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劳保研究所和承德仪表厂共同查阅了一些先进国家所用的粉尘测定方法、评价及呼吸性粉尘标准,结合国情和实际需要,成功地研究了DCH 83型  相似文献   

13.
煤燃烧后产生的煤飞灰,空气动力学直径绝大部分<5μm,属呼吸性粉尘范畴。飞灰粒径大小与煤中元素含量具有相关性。粒径愈小则单位体积颗粒的总表面积愈大,集中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浓度也愈高,在大气中滞留时间亦最长,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内无法排  相似文献   

14.
《呼吸性粉尘监测体系示范工程》项目,主要研究地质勘探呼吸性粉尘监测技术和地质勘探作业呼吸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与分级管理技术方法及其标准与规范体系的制定。l研究呼吸性粉尘监测体系,保护地勘职工安全健康为了控制地质勘探行业粉尘危害,几十年来,地质勘探行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积极采取和研究粉尘监测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地自行业粉尘危害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尘肺病仍是对地勘行业职工危害性最大的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近年来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干粉尘危害治理,不同的粉尘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某石化企业聚乙烯粉尘危害现状,了解聚乙烯粉尘暴露对工人的健康影响。方法对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暴露情况、粉尘防护措施进行现场调查,检测作业现场粉尘浓度。结果聚乙烯生产装置接触聚乙烯粉尘的作业/岗位主要为包装和造粒等岗位。粉尘检测结果显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0.2~0.7 mg/m~3,短时间接触浓度0.4~4.1 mg/m~3,符合国家标准限值要求,但不同岗位之间,相同岗位不同作业点间有较大的差别,其中以高密度聚乙烯包装工暴露浓度最高。结论企业聚乙烯粉尘职业健康危害管控总体较好,虽然粉尘检测结果未超国家容许浓度,但不同岗位不同场所有较大差别。同时应注意加强职业人群的防控意识,以保护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腈纶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对某腈纶厂毛条车间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该车间粉尘浓度为4.2(0.1~24)mg/m3,主要对接触人员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同时导致肺通气功能受到明显损伤,部分工人胸部X线表现异常.提示车间环境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超过2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过4mg/m3尘的卫生标准不能充分保护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17.
环境文摘     
浙江萧山水泥厂治理粉尘效果显著萧山水泥厂通过工艺和设备改造,每年综合回收利用粉尘6432吨,价值62.43万元。该厂用于治理粉尘投资近40万元,总过滤面积1110平方米,年处理废气量6500万立方米,作业场所空气含尘平均浓度12.52毫米每立方米。据对43个点的测定,达标率74.4%。1979年以来未发现矽肺病患者,也没有因粉尘污染而罚款、赔偿和与厂周围群众纠纷。1986年创建“文明卫生工厂”,通过验收合格。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春夏 (4~8月)期间,对位于中亚粉尘活动源区的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雪中沉积的大气粉尘微粒的数量浓度及其季节粒径分布特征等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表层雪中不溶粉尘数量浓度在沙尘活动的4~6月份非常高 (最大439×103个/mL),可能是由于亚洲春季发生的沙尘暴事件影响造成的;将4~8月积雪表面不溶粉尘粒径分布进行了比较,粉尘微粒质量粒径分布表现出分布模式由沙尘活动前的单一模式 (3~21 μm),到沙尘活动期间的双峰分布模式 (3~21 μm和20~80 μm组成),再到非沙尘季节的单一模式 (3~21 μm)的变化规律;粉尘化学离子组成,尤其是主要代表矿物颗粒的Ca2+,在4~6月份浓度很高 (最大7?095 μg/L),另一方面,NH+4和SO2-4等作为可溶部分浓度变化存在差异.同时,用后向气团轨迹分析法验证了该区大气粉尘的传输路径,发现沙尘与非沙尘季节大气粉尘来源不同:分别来源于西北和西南方向,这对大气粉尘的传输和沉降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质勘探行业粉尘作业的多样性,以呼吸性粉尘检测结果作为指标,提出了对现有不同防尘技术措施的呼吸性粉尘控制效果评价的几种方法,并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在现阶段、粉尘、毒物和噪声对地勘系统职工的危害最为严重,且具传统性.近年来,湖北地勘局在已经过多次工业卫生普查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对局系统内可能产生危害的产尘点展开了呼吸性粉尘和总尘的对比检测,以期通过进一步地研究,抓住要点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