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污泥中微量铅的情况。在灯电流、原子化器高度及乙炔流量等实验条件的选择中,虽然也注意了实验条件对稳定性的影响,但由于污泥中铅含量低,所以主要还是从灵敏度高低方面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条件;当污泥样品以干式和湿式消化两种办法处理时,结果相近,但湿式消化法方便、易行;在酸度实验中发现:除HCl 外,小于IN 的H_2SO_4HNO_3及HClO_4对结果影响不大,而HCl 的影响随其浓度增加而使吸收值明显下降;结合对污泥样品光谱半定量分析的结果,对十三种离子的干扰情况做了试验,其中Si、Fe、Na、Cd、Zn、Ca 及Cl~-未发现影响,其他的影响也不大,所以在分析中未采用分离措施;在短波长处背景的影响是需要注意的,本实验中采用邻近非吸收线(Pb282.2nm)的办法对背景的影响进行了校正,由于取样量不大,样品灰化前又加以灼烧(除掉有机物),所以基体成分的影响不大,在283.3nm 处进行分析时,背景的影响仅约4%;当样品中pb 含量为0.022%时,测定的标准偏差为0.00052,变动系数为2.3%。在环境保护分析工作中,铅含量的测定及监控是个重要的指标。近年来,对于空气、尘埃、水及污水等样品中铅的测定报导较多。而土壤和污泥中铅的原子吸收测定则报导较少。Harrison等比较了用于土壤中总铅量测定的几种方法,指出:采用不同种类酸处理样品时,其浸取率不同,并建议采用HNO_3——HF 混合酸浸取,以标准加入法测定之;Lester 等则用快速非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了湿污泥中3.9μg/ml 的铅等元素;Mitchell 等将湿污泥用超声波处理均匀后,以去离子水稀释,取100ul 注入微量取样杯(Cup)里,直接放入N_2O—C_2H_2火焰中实现原子化,测定了污泥中的Pb、Cu 和Cd,其中Pb 的线性范围为,0~250μg/l、检出限为2ng。结合具体条件,本文采用了方便易行的空气一乙炔火焰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城市污泥中的微量铅。  相似文献   

2.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核算准则,结合生命周期评价(LCA),对我国常见的污泥处理处置路径包括填埋、焚烧、热解、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和湿式空气氧化进行了碳排放核算,并对敏感因子污泥有机质含量进行了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有机质含量40%~50%的脱水污泥(含水率80%),净碳排放排序为填埋>焚烧>热解>厌氧消化>好氧堆肥>湿式空气氧化;而对于有机质含量60%~70%的脱水污泥,排序为填埋>焚烧>热解>好氧堆肥>湿式空气氧化>厌氧消化.对不同污泥处理处置组合路径进一步分析表明,独立焚烧相对于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和燃煤电厂混烧碳排放更低.水解-厌氧消化-土地利用组合路径因提高有机质利用率而降低碳排放.1t脱水污泥处理处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的结果表明,当污泥有机质含量低于60%时,上述路径都会产生2.07~494.45kg CO2eq/t不等的碳排放;当污泥有机质含量达到60%时,热水解-厌氧消化-土地利用组合路径可以实现负碳排放,为-37.91kg CO2eq/t,厌氧消化及湿式空气氧化路径接近于零碳排放;当有机质含量达到70%时,湿式空气氧化、厌氧消化及组合路径均可以实现负碳排放.  相似文献   

3.
垃圾焚烧烟气中氯化氢的干法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态固定床实验装置系统,研究去除垃圾焚烧炉烟气中HCl气体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摩尔比α和颗粒度较细小的吸收剂,吸收效率和吸收剂利用率会提高;温度对净化效率影响不大;HCl气体浓度(ρHCl)对吸收剂的吸收效率(ηHCl)显著影响,ρHCl升高,则ηHCl增大;含有少量杂质的工业碱性废渣的利用率要大于纯化学试剂吸收剂;HCl气体排放标准在75mg/m^3时,可采用干法去除垃圾焚烧炉烟气中的HCl气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底沉积物中的总铬。着重进行了消化浸取条件、酸的影响和抑制方法干扰等方面的试验和探讨。样品经硝酸—硫酸消化后加热浸取三小时,并加入,1%Na_2SC_4和2%NH_4F煮沸可以消除钙、镁铁、钴、镍等11种常见离子在其单独存在时或与镁镍共存时的干扰,得到跟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黎明 《环境工程》1990,8(3):44-46
<正> 大气飘尘中Pb元素的测定方法已有报道。通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干式灰化和硝酸、混合酸湿式消化法;测定时一般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干式高温灰化使Pb元素有较大损失,回收率低;干式低温灰化周期长,效率低;硝酸或混合酸湿式消化,在浓缩含滤膜纤维的消化液时,极易发生溅爆现象。本文介绍的方法,是用飘尘采样器将样品采集于滤膜,在封闭的索氏提取器中回流。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铬的含量,对测定中涉及的主要影响因素,乙炔流量、燃烧头高度以及共存元素Al、Ca、Mg、Fe等对Cr测定时的影响规律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通过实验发现以1%H2SO4-1%Na2SO4作为抗干扰剂,能较好地消除Al、Ca、Mg、Fe对Cr测定的影响,确定了以1%H2SO4-1%Na2SO4为抗干扰剂时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加标回收实验及标准样品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待测液稳定,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用比值—导数光谱法测定香草醛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香草醛木素溶液在pH≤7时香草醛在230 nm处有吸收,在pH>7时在248 nm处有吸收。根据不同pH值和不同浓度条件下香草醛木素溶液的比值-导数光谱,说明在230 nm处的光谱信号在pH≤7不受pH值影响,248 nm处的光谱信号在pH>7不受pH值影响。在230 nm和248 nm处的光谱信号对浓度的变化较为敏感,在此两处吸收值可用于香草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前言 生物样品的消化可用湿式氧化分解法(简称湿法)和干式灰化法(简称干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湿法消化快速,但必须使用大量试剂,一般使用HNO_3、H_2SO_4、HClO_4等混酸。也有使用50%H_2O_2的。混酸法除了带来较高的试剂空白外,还有大量酸的烟气污染环境,有害于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消化过程中还存在着潜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超声-磁场耦合处理污泥,破解污泥絮体及污泥微生物细胞,使固体性有机物与胞内物质变为溶解性有机物。主要通过监测好氧消化过程中污泥MLSS、COD、SCOD和氨氮的变化,研究超声-磁场耦合对污泥好氧消化的影响。实验表明:超声-磁场耦合破解处理后,污泥SCOD与氨氮含量都表现为先减少后增高;磁场强度为160Gs和362Gs污泥样品的MLSS减少量与COD减少量明显高于单独进行超声破解的污泥样品。  相似文献   

10.
酸浸焚烧污泥灰(ISSA)是一种湿化学法提取磷(P)的工艺,因其操作简单、损耗低而被广泛应用.以烘干污泥为对照,通过考察不同温度(600~900℃)下ISSA中的磷形态和矿物相转变,研究了H2SO4和HCl作为提取液的酸浓度、酸浸时间和液固比对ISSA样品释磷性能以及对Ca、Al、Mg、Fe等关键金属元素浸出行为的影响,最终通过酸浸、阳离子交换树脂(CER)纯化和沉淀三步反应得到磷回收产物.结果表明:ISSA样品磷的形态以非磷灰石态无机磷(NAIP)为主,且部分NAIP会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转变为磷灰石态无机磷(AP);同时,污泥样品经两种提取液酸浸后,金属元素Ca、Al、Mg释出量最多,其中Ca、Mg元素的浸出量随焚烧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而Al的浸出量随焚烧温度的升高急剧降低;相比其他焚烧温度,800℃条件下ISSA释磷性能更好,且H2SO4酸浸释磷性能优于HCl酸浸,当H2SO4浓度为0.10mol/L、液固比为150mL/g、酸浸时间为150min时释...  相似文献   

11.
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废水中总铬时存在共存金属干扰测定现象。本文通过一系列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干扰实验及测定结果图表分析,阐述燃烧器状态与共存金属对测定影响,得出了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铬时最佳检测条件,可以取得较高的仪器灵敏度及消除共存金属干扰。  相似文献   

12.
以剩余污泥和废弃柑橘渣为原料,在中温条件下,开展两者的协同厌氧消化产气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柑橘渣和剩余污泥联合厌氧消化,能有效提高消化系统性能,增加消化气和甲烷产量,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但对消化产物的脱水性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污泥和废弃柑橘渣的VS投配比是影响消化过程的关键参数。当剩余污泥和柑橘渣VS投加配比为2∶1时,产消化气产率和甲烷产率最高分别为296.4、151.7 mL/g VS;当剩余污泥和柑橘渣的VS投加配比为1∶2时,产甲烷的协同效应最好,为217%;当污泥和柑橘渣的配比过低为1∶4时,消化系统p H值降低幅度大且回升速度慢、VFAs积累,有机物利用低,协同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污泥水是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稳定、脱水等环节产生的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的特点.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污泥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光谱特性.污泥水荧光性DOM(FDOM)可利用平行因子分析划分为6个荧光组分,分别为类蛋白质组分C1(275/355 nm)、C4(235/350 nm)和C6(275/305 nm),及类腐殖酸组分C2(250,340/440nm)、C3(320/380 nm)和C5(250/465 nm).重力浓缩和机械浓缩污泥水中COD与所有类腐殖酸组分均正显著相关(P0.01),类蛋白质组分对其影响不大.离心脱水污泥水中组分C1、C4和C5含量明显上升.深度脱水污泥水中FDOM荧光峰位置和强度与其它污泥水存在显著差异,C3和C6分别较离心脱水污泥水升高15.63和7.30倍.与浓缩污泥水相比,离心脱水污泥水中多糖和腐殖酸吸收峰增强,而深度脱水污泥水中蛋白质大量释放,金属离子会与腐殖酸和蛋白质络合引起DOM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活性污泥法污水厂剩余污泥微氧消化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好氧消化的动力消耗,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在低溶解氧状况下的消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进行了连续流的中试实验。通过监测污泥体积的消减和挥发性有机物降解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污泥浓度下,曝气量为好氧消化的1/2时,污泥中有机物降解率在50%以上,达到了较好的稳定化效果。污泥微氧消化工艺为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稳定化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碱法消化——四苯硼钠分光比浊法测定生活垃圾渗沥水中钾。经消化条件、pH、四苯硼钠的加入量及排干扰等条件试验,确定了较简便的分析程序。方法的检出限为0.8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04%,加标回收率为96.4%~102.9%。 1 实验部分 1.1 标准曲线的绘制在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100μg钾标准溶液,加水至5ml,加3滴饱和EDTA,摇匀;调pH至5~6,加15mg四苯硼钠,轻摇;加5ml甘油——水溶液(2+1),以水稀至刻度,摇匀。用1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38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绘制标准曲线。 1.2 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16.
垃圾气化发电作为垃圾焚烧发电的替代性处理技术,燃气的净化对其后续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研究了极配型式为鱼骨针线配480C型板时,湿式电除尘器处理垃圾气化燃气的可行性,以及碱性水雾对电晕放电的影响,并进行了酸性气体脱除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电除尘器内部的燃气介质能够产生稳定的电晕放电;喷淋系统中添加低浓度碱液后降低了起晕电压和火花放电电压,但是下降幅度不大;添加Na OH的水雾能够有效脱除燃气中的HCl和H2S两种酸性杂质,酸性气体综合去除率大于95%。  相似文献   

17.
以K_2S_2O_8、KMnO_4溶液作为氧化吸收液,在原N_2载气的基础上混入不同比例的HCl气体,分析了HCl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各体系脱汞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_4氧化吸收脱汞体系对于HCl的适应性较好,氧化吸收效率较高,可作为氧化吸收脱汞试剂; K_2S_2O_8/Fe~(2+)体系对Hg0氧化吸收效率较高,但当HCl浓度80 mg/m~3时,氧化吸收效率成下降趋势;在反应温度为20~80℃的条件下,KMnO_4体系的脱汞效率相对稳定,HCl对于氧化吸收体系有正向促进作用;随反应温度的提高,K_2S_2O_8/Fe~(2+)体系脱汞效率呈先升高加后降低的趋势,反应温度为40℃时的脱汞效率最高,达到99.76%。  相似文献   

18.
剩余污泥共厌氧消化改善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改善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脱水性能,减少后续处理费用,研究了剩余污泥添加废物酒精糟液在高温(55℃)下共厌氧消化后污泥脱水性能,并对影响脱水性能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共厌氧消化提高了剩余污泥的碳氮比、有机负荷和产气率,减少了胞外聚合物中有机成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颗粒尺寸,明显提高厌氧污泥脱水性能。当进样总体积为450mL、剩余污泥与酒精糟液二者体积比为2:1、污泥停留时间为11.1d时,厌氧消化污泥的脱水性能最好,毛细吸收时间为127s;当有机负荷继续提高时会出现酸化现象,可导致厌氧污泥脱水性能变差。对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能影响明显的因素是污泥颗粒尺寸、紧密粘附胞外聚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谷氨酸和柠檬酸按不同比例混合去除消化污泥中重金属,对去除前后污泥的重金属(Cd、Cu、Pb、Zn、Ni)去除率、总氮、总磷、有效氮、有效磷含量进行分析,并与谷氨酸单独作用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综合考虑重金属去除率以及污泥营养元素的保留,当谷氨酸单独去除污泥重金属时,最佳浓度为0. 4 mol/L。复合去除实验中,0. 4 mol/L谷氨酸与0. 4 mol/L柠檬酸体积比为2∶1时对污泥中Cu、Pb、Z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 60%、3. 34%和53. 94%;体积比为1∶1时次之。当谷氨酸与柠檬酸体积比为2∶1时,重金属去除效果与污泥中营养元素的保留程度较好。谷氨酸与柠檬酸复合作用相比单独使用谷氨酸,对污泥重金属去除率相差不大,但有效营养元素之和高于谷氨酸单独作用,这有利于污泥后续农业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20.
实验证实了用家用高压锅的蒸汽消化方法能够从原始污水、混合废水、原始污泥及参考污泥样品中定量回收金属。蒸汽消化方法与敞式 HNO_3消化和高速均质化比较也易于减少污染。从操作观点看,蒸汽消化方法比敞式 HNO_3消化方法需要的试剂少,操作量也相当少,并可同时消化较多的样品。蒸汽消化方法比均质化方法简便,能同时消化达36个样品,并可避免均质化器所产生的刺激性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