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消油剂研制发展的一般概况及国内外使用消油剂的规定和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渤海海情,本文对“渤海消油剂使用指南”的制定和制定原则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研讨;同时本文首次论证了在渤海使用消油剂的原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简要综述了化学消油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发展历史,详细概述了溢油事故处理中使用消油剂的优缺点,特别介绍了学者们对化学消油剂的毒性效应的不同看法以及各国对使用消油剂的态度,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现状,提出了消油剂使用和管理的具体改进措施,阐述了今后消油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关于化学消油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介绍了化学消油剂的作用机理、发展历史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 ,对化学消油剂的使用控制及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荷兰的两个科研单位于1983年在北海进行了油的自然消散和化学诱导消散现场实验。其目的是要收集气象及水动力环境对油消散过程影响的第一手资料,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 1.在油膜上喷洒消油剂并不能加速消散; 2.在实验室获得的迅速消散现象,实际上并不存在; 3.消油剂的失效显然是洒布的消油剂与油层之间没有很好混合的结果。由于消油剂液滴通过油层落了下去或是由于在消油剂进入油层前被水冲走,致使大部分消油剂进入了水相。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国产消油剂为对象,考察了产品的性能和成分,研究了影响消油剂使用效果的诸因素,从而对消油剂使用的条件及进一步提高消油剂使用效果等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化学消油剂及其对海洋异养细菌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消油剂亦称乳化分散剂,或广义地称之为石油处理剂。它是当前广泛应用海上溢油处理的一类化学药剂。 早在60年代,世界上一些国家就开始应用消油剂处理海上溢油,但由于最初使用消油剂处理海上溢油时,只注重了消除油污的效果,而没有足够重视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影响,所以曾一度给消油剂处理海上溢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例如,1967年在英国的兰茨恩德海面的七石礁,“托里·卡尼恩”号油轮搁浅,海上溢油达10万吨。为了处理这样大量的溢油,当时曾使用相当量的“消油剂” (确切地说应是“洗净剂”)。但由于这种“消油剂”对海洋生物毒害较大,造成有些海区甚至成为无生物区,为此,英国海洋生物协会等进行了大规模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北方海域当前应用消油剂存在的问题,在实验室内考察了水温、原油与消油剂的比例、搅动、巧克力奶油冻的形成等因素对乳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低及某些原油的特殊性质是影响消油剂使用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一旦形成包水率在20%以上的奶油冻(颜色变浅),就不应使用消油剂,反之如事先应用消油剂可防止奶油冻的生成。根据实验结果,文中对我国北方海域的溢油治理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鉴于消油剂处理溢油可弥补机械回收等方法的不足,而且清除成本又远较其它处理法经济,所以尽管科学界对消油剂的毒性和二次污染问题存有争议, 但大多数国家迄今仍在用消油剂处理海上溢油。同时,为了防止消油剂的滥用,各国都颁布了一些控制使用消油剂的法律条文。本文对此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1978年西雅图的地区治理(油污染组),会同俄勒冈和华盛顿州的地区治理组以及其他有关机构,共同研究当发生溢油事故时,迅速决定是否使用消油剂的问题。为此,制定了消油剂使用指南,该指南考虑了各方面的问题:采用物理方法和使用消油剂所需要的时间,费用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影响等等。 该消油剂使用指南参考了《美国油和危险  相似文献   

10.
消油剂乳化率检验中标准曲线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经过比实验,详细研究了添加双象1号消油剂对原油标线的影响,并对乳化率检验中的两种标准曲线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不添加消油剂制作的原油标线可使乳化率结果降低1 ̄3%左右,甚至个别消油剂的乳化率结果可相差20%左右,两条标线的统计差异非常显著。所以制作标准曲线时必须按比例添加消测剂才能确保执法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喷洒消油剂作为溢油应急的一种方法,简单、快速且能在大多数的海况下使用,在溢油应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消油剂是一种化学物质,对环境具有二次污染危险,所以消油剂的使用广受质疑。英国将消油剂作为主要的溢油应对措施,经过30年不断改进已形成了完善的包括消油剂在内的溢油处理产品批准和使用许可制度。通过对英国消油剂制度总结和分析,梳理并提出对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改进、完善消油剂管理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1986年出厂的一种双象1#消油剂样品进行了成分剖析。该消油剂由约3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类和溶剂液态石蜡组成。液态石蜡为C11-C14为主的正构烷烃,含芳烃极少。活性剂的组成非常复杂,这是由于原料脂肪酸的碳数分布、烯键分布范围较大,酯的POE调聚度也有一定分布,且有二酯类化合物存在等原因造成的。但除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类外其它杂质很少。文中对此种消油剂的性能和毒性进行了评价,所报道的结果为研究该消油剂的性质及建立海水中消油剂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提供了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13.
消油剂的水下使用是水下溢油应急处置的一种潜在的有效手段,但是消油剂对水下溢油分散效果的定量评估还比较少见。本研究采用自制的1 m×1 m×2 m(长×宽×高)的水下溢油模拟实验装置,开展消油剂作用下的蓬莱19-3原油水下喷射实验,以油滴体积分布和体积中值粒径为指标,考察不同消油剂使用量对水下溢油油滴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使用消油剂相比,使用消油剂时的水下溢油分散效果更加显著,表现为油滴体积分布最高点向小粒径方向移动,大粒径油滴的体积分数减小;消油剂使用量越大,大粒径油滴的体积分数越小,最终完全消失。油滴体积中值粒径也随消油剂使用量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选择海洋模式生物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为受试生物,在分子遗传水平上研究了120号船用燃料油经消油剂处理前后对海胆基因突变的诱导效应。在污染暴露时间分别设定为7、14、21 d,油水配比浓度分别设定为0.28、0.56、1.13、2.25和4.5 g/L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检测CyⅡa和SP-runt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对突变位点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消油剂处理前后CyⅡa基因均未出现基因突变;消油剂处理前SP-Runt基因未出现突变,而消油剂处理后突变与暴露天数和浓度呈正相关,该基因编码区的第986位上胸腺嘧啶(T)突变成胞嘧啶(C),导致缬氨酸转变成丙氨酸。实验证明使用消油剂分散120号船用燃料油产生的复合毒性效应使海胆SP-Runt基因突变几率增加,原因可能是消油剂将120号燃料油分散为水中细小油滴增加了生物接触石油烃的概率,而且具有亲脂性的消油剂对石油烃,特别是有毒多环芳烃(PAHs)具有显著增溶作用,增加了有毒污染物的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建立了海水中国产双象1#消油剂浓度的两种定量分析方法:(1)重量法:在消油剂浓度为5~5000mg/L范围内,理论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1.000,最大变异系数9.5%,平均相对误差-5.94%;(2)钴硫氰酸铵法:用氯仿做溶剂,在消油剂浓度为3-100mg/L范围时,吸光度与消油剂浓度间呈线性关系(r=0.998)。  相似文献   

16.
消油剂的合理使用是海洋溢油应急处置的一种有效手段。本研究选取渤海产蓬莱19-3和旅大10-1原油,开展消油剂对原油乳化效果测试的波浪槽模拟实验。以消油剂乳化率和油滴中值粒径为测试指标,设置不同波浪条件和剂油比,考察两种不同消油剂对渤海原油的乳化效果。结果表明,消油剂A、消油剂B对两种原油的乳化率均随剂油比和波高条件的增大而增加,油滴中值粒径随剂油比和波高条件的增大而减小。消油剂B与消油剂A相比表现出较高的乳化能力,在实验条件下对蓬莱19-3原油的乳化率最高可达52.9%,油滴中值粒径最低可达12m。对于不同类型原油,消油剂的乳化分散效果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为溢油应急处置中消油剂效用效果预测以及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几种常用消油剂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测定了双象Ⅰ号、Gamlen、奥妙能、碧浪宁868、Nalfleet 9—010和Correxit 9527六种常用消油剂对菲律宾蛤仔,阿匍鰕虎鱼,中华哲水蚤的96hLC_(50)值及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种消油剂对四种海洋生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按96hLC_(50)值其毒性大小的顺序为:Correxit9527>Nalfleet9—010>碧浪宁868>奥妙能>Gamlen>双象Ⅰ号。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研究消油剂低温使用性能的几种方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包括Labofina法、Mackay法、Sunbery罐法、Kruss界面张力测定法等。其中Labofina法为欧洲各国公认的评价消油剂在常温下使用性能的实验室方法,其他几法则刚刚推出。通过对这些方法与其海上实验效果的直观比较,作者认为Mackay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同时测定海水中原油及消油剂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由于油与消油剂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采用一种前处理方法,定比例地将样品中的原油萃取除一部分,以钴硫氰酸铵将消油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显色,用氯仿溶液分剐在268nm及317nm波长读取两个吸光度,即可同时定量海水中的原油及消油剂浓度。所提供的工作曲线,只适用于原油与消油剂在一定比例范围内,超出此比例范围,需另做工作曲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机械回收、消油剂控制、现场燃烧溢油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溢油处理设备的技术性能、处理效果及其所适应的环境条件,讨论了每种方法处理溢油的能力,同时把溢油处理设备的覆盖面积与效率相结合,计算出溢油控制量率范围。本文首次把三种溢油处理系统处理溢油量的能力用最简单的图示法表示,为溢油处理方定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