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转基因生物的应用 ,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人和动物的健康以及非目标生物的影响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对转基因生物进行风险评估 ,是防止基因转化的随意性 ,对有害基因产品实施有效监控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价开展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概念、内容、范围和方法 ,提出了在我国开展转基因生物风险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的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对近缘野生种群、农业害虫和益虫,以及对生态平衡和土壤中生物、土壤肥力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目前转基因作物审批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小规模田间实验方法的局限性,探讨了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安全的基本态度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研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生物技术研究计划的支持,积极促进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从总体上看,中国转基因作物研究水平在部分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中国在“十五”科技计划中将继续支持有关生物技术的研究,重点在生物工程技术、基因操作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及农作物基因组研究方面做安排。同时,政府综合考虑基因工程技术在为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这一因素,近期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将采取“积极研究、慎…  相似文献   

4.
研究和监测表明,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 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5.
《世界环境》2004,(6):92-93
在生物研究安全性上有一个国际协议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转基因作物(GMOs)的应用与风险并存。过去的数年中,这些风险以不同的方式证实了自身的存在,它们是人类和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也是当地社区社会结构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6.
黄丽萍  戢启宏  厉以强 《环境科技》2003,16(2):43-43,48
1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当你去买菜时 ,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些比较特殊的茄子、西红柿、黄瓜等 ,它们的个头是以前的几倍 ,但形状却没有什么变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转基因蔬菜。自然界每种生物都有不同的生命特征 ,基因(DNA)就是保持这些生命特征的物质。转基因食品 ,是利用基因技术手段 ,将某些生物基因人为地转移到其他生物中去 ,通过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 ,改变其生物特征 ,从而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更好地满足人类需要。以转基因生物食品加工后作为食品 ,称之为转基因食品。1983年 ,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马铃薯就诞生于美国。…  相似文献   

7.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及我国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展示了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前景的同时,也日益显现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所构成的潜在风险与威胁。本文介绍了我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其主要内容,并在分析了国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现状后,提出了我国的策略选择,即:尽快完善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保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顺利实施;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研究;加强转基因生物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政策研究;在国际条约的制订及谈判中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  相似文献   

8.
闫海  燕晓静 《环境保护》2012,(12):45-47
作为一项新兴的现代生物科技,转基因技术不仅能产生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且对解决世界范围内粮食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等人类社会问题具有一定意义,因此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并获得积极推广.但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而产生的转基因生物具有异于传统生物的全新特性,本身存在某些潜在的不确定性,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可能产生危害.随着越来越多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融人人类生产、生活,转基因生物安全备受关注,国际和国内立法纷纷规定针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进口、运输、销售、消费等过程的安全控制措施,及对其所造成或可能造成实际损害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大豆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杨昌举  宋林  王竹 《环境保护》2002,11(11):24-27
近几年我国进口的大豆中有大量的转基因大豆,它是否会对我国大豆的品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本文以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为例,从大量的国外文献中归纳出转基因大豆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为保护我国大豆的品种资源,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也应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初,生物监测概念被提出,随即生物监测逐渐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考虑到生物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不过数十年,是一门新兴高科技生物学技术。面对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生物监测将在环境监测领域有这重要作用。生物监测应用到环境监测领域有连续长久性、不具破坏性、反映灵敏性等特点,广泛应用到预防环境污染、评价环境风险、监测生态环境等方面。虽然生物监测还有不足之处,但是其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1.
环境预防措施和公众健康危险。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应该运用征止在发展中的转基因农作物和食品中。因为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生产转基因农作物或消费转基因食品是否对环境或人类健康有任何严重的危害。有害的影响很可能是无法逆转的。一旦转基因生物被释放到环境中,它们是无法控制的。因此,只有在科学上能够充分地确定这种危险是可以接受的,才可以把转基因生物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2.
李卫波  侯可斌 《环保科技》2023,(1):37-40+59
转基因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同时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如基因漂流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影响。我国针对转基因生物管理建立了五阶段管理体系,在实验研究阶段,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转基因项目管理的重点是生物安全问题。在实验室环评中,生物安全问题转化为实验室产生的“生物性污染”问题,由此,环评的重点是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的废水、废气和固废的评价。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标准情况,环评以定性评价为主,以“保守”为原则,控制生物活性因子随废水、废气和固废外溢,进而设计相关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壤重金属的形态、生物有效性的概念以及生物有效性的主要评价方法,分析了不同萃取技术对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为土壤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环境生物学     
品安全性管理的现状等方面概述了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及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会为人类生存带来新的希望。参10-X172(X) 301295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性及对生态环境影响初探/郭斌(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农业环境与发展/农业部环保科研监测所一2(X)2,19(6)一29-31环图X一120 由于近年来转基因大豆进口激增,因此转基因大豆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转基因大豆(主要是美国孟山都公司的抗草甘麟转基因大豆,简称RR大豆)的食品安全性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减少转…  相似文献   

15.
<正>2016-2021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正式起步的阶段,因新冠疫情的暴发,国际大环境风险因素持续增加。国内生态环境的舆论热点与研究议题经历了由集中于大气污染、霾治理、治污攻坚到生物多样性、低碳、核安全等多议题的交杂。研究发现,六年来,生态话题与多议题交织,分散化与复杂化趋势明显,并出现了中美在生态环境舆论领域内的争斗;从环境公共关系学术界研究来看,环境修辞研究、气候变化研究以及媒介与环境新闻研究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环境公共事件传播研究、受众的媒体使用等研究方向持续保持热度,在理论框架、发布渠道、传播效果方面均有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胶州湾作为我国典型的海湾生态系统,是研究海湾生态系统健康监测的理想区域,本文以2019-2021年胶州湾海域的监测资料为基础,利用“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对其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为亚健康状态,主要原因是生物密度较历史基准值升高。同时,依据较长时间内胶州湾监测的历史数据,对评价方法中几个子系统近几十年的长期变化进行了回顾,讨论了目前评价方法存在的部分缺陷,以期在此基础上开发胶州湾海域特有的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作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的热点,中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由于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利与弊的争论,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对其进行安全管理。章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风险评价慢慢地成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国外在生态风险评价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深的研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探讨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历史和概念,并从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评价和有机物污染及潜在的生态风险评价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生态风险评价的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水养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我国海水养殖规模巨大及海水养殖生态环境压力突出等问题,为客观评价我国海水增养殖区面临的生态风险,本文基于养殖生物能否被养成和养殖产品能否安全食用的理念,综合考虑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风险、养殖产品食用安全风险、病害发生风险和赤潮发生风险四个方面,构建了海水增养殖区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方法。该方法将海水增养殖区评价从环境角度拓展至生态环境角度,为我国海水增养殖区评价方法体系提供有益补充,评价结论可为我国海水增养殖区生态风险管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高架道路周边建筑物灰尘重金属污染风险:以常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常州环城高架道路两侧6个住宅小区不同楼层采集126个灰尘样品,测定Cu、Zn、Pb、Cd、Ni和Cr含量,分析其化学形态和垂直分布特征,采用富集系数和风险评价指数评价其污染程度和生物有效性,并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灰尘中Cu、Zn、Pb、Cd、Ni和Cr含量均值分别为181.95、709.99、211.24、2.76、101.59和257.55mg·kg-1,均远大于背景值.灰尘中Cd的富集系数为33.05,富集程度为强烈,Cu、Pb和Zn的富集程度为显著富集,它们可能受到自然源、交通源和区域废气传输的综合影响,Ni和Cr富集系数较低,可能主要受自然源影响.随楼层高度的上升,Cd含量呈增加趋势,Pb和Zn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u含量无显著变化.Zn、Cd、Cu和Pb主要以活性态存在,生物有效性较高,Ni和Cr以残渣态为主,生物有效性较低.改进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d的潜在生态风险极高,对多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起主导作用,且对高层楼的潜在生态风险较大,其它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为中低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r对儿童的致癌风险超过安全阈值,其它重金属对成人与儿童致癌风险及非致癌风险均在安全域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