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加强铁路道口的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加强铁路道口安全的重要性,并根据现有条件提出了加强铁路道口安全工作的想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铁路道口历来是各类安全事故的易发、多发岗位,道口管理也是铁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之一。对于专用铁路,金川集团公司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针对铁路道口建设、改造和管理的措施,道口事故(事件)逐年下降,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当前,金川集团公司正在大力建设"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式,"零伤亡、零事故"将成为新时期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和总体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加强铁路道口安全的重要性,并根据现有条件提出了加强铁路道口安全工作的想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析铁路道口事故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道口安全系统足一个极为复杂、庞大联动的系统,具有系统复杂度及风险高的特征,实现铁路道口安全是一个社会性的多层次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问题.本文分析了铁路道口事故发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总结影响道口安全的主要因素,在对比分析中外铁路道口安全形势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人、车、道口几何特性、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及环境等因素出发.提出了预防道口事故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加大硬件投入、完善道口管理、提高道口员素质、改善道口环境面貌等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眼于城市化交通体系大变革新形势下的积极应对,创新铁路道口安全管理模式。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提升人的安全理念,实现铁路道口安全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人性化,达到有效减少铁路道口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铁路道口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比分析中外铁路道口安全形势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人、车、道口几何特性、安全防护装置、管理及环境等因素出发,系统地分析了铁路道口安全及其影响因素:1)汽车驾驶员酒后驾驶、超速驾驶、疲劳驾驶等人为违章行为是道口事故的主要致因;2)车辆机械故障、超载是影响道口安全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3)道口坡度、铺面、视距等道口几何特性与道口事故频率有着紧密联系;4)道口交通信号、车速监控器及惩罚对提高驾驶员的安全行为有显著作用;5)完善的应急医疗体系将大大减少道口事故的伤亡.进而从工程、教育和法制3方面提出了我国改善道口安全状况的措施和建议,包括:安装悬臂梁警告装置,施划减速标线,改造道口铺面,加大酒后驾驶惩罚力度,宣传道口安全知识等.  相似文献   

7.
企业铁路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企业铁路道口的安全问题一直较为突出,主要是因为目前所用的道口安全控制系统在灵活性和可靠性方面难以协调一致.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基于PCL的铁路道口安全控制系统,研究了PCL安全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并用实例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从总的情况看,是趋向好转,事故逐年减少,然而,唯独道口事故在逐年增加。就黑龙江省的情况看,1991年前9个月就发生铁路道口交通事故383起,撞坏汽车和拖拉机340台,死伤265人,平均每天撞坏1.3台汽车和拖拉机,死伤1人。不但事故件数多,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大,而且性质也相当严重,特别是载人大客车与火车相撞,造成群死群伤,政治影响很坏,引起群众的极大不满,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道口安全的综合治理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一、道口安全的社会性。铁路运输的特点是挂的多,跑的快,制动距离长,不能要求火车给汽车…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朝阳区铁路监护道口管理办公室在加强道口管理、提高监护员素质方面下功夫,不断完善安全检查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应急保障体系,道口安全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10.
道口猛于虎     
道口是铁路和道路平面交叉的地点,是火车、机动车、畜力车、行人和牲畜来往之路。若过往的时差出现差错。则必然会发生悲惨的事故,特别是企业内铁路短且弯道多,有的道口设置要服从生产工艺等客观条件,使道口的设置不符合要求,安全装置不够齐全,道口事故更为频繁。──1994年5月30日20时左右,一台机车从三角区顶送4节车皮,通过一大道口时,恰好某职工骑自行车急拐弯后也进入大道口,由于骑车人只顾埋头骑车,而未注意道口状况,在栏杆已关闭情况下强行闯入道口,被行进的机车撞死。──1995年9月26日,某道口员接到列车通过预报后,…  相似文献   

11.
卢宗豪 《安全》2002,23(1):33-33
我们日照港口铁路总铺轨长56.76km,涉及编组场、卸车场、调车场三场和峰头区、峰尾区、卸前区、卸后区、空车编发区、杂货区六个作业区.其中2.5m以上道口就多达18处,有人看守和自动报警的有7处,仅占道口总数的39%.近年来,随着港口运输生产的发展,港内铁路道口的安全管理工作日益引起我们铁路安全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从去年五月份我港开辟汽车运输煤炭业务以来,通过道口的各种车辆又大幅度增加.虽说目前还未发生大的事故,但事故险情却屡屡发生,严重危及着人身和设备安全,影响了铁路运输效益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我港实际,就港内铁路道口事故多发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一探讨,供各港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机联锁控制的铁路道口报警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铁路道口报警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将微机连锁源程序与道口控制程序融合后,设计一种微机联锁信号控制铁路道口自动报警系统。分别介绍单股道铁路道口和2条股道以上铁路道口的系统硬件电路图、工作原理和软件设计方法。系统试运行阶段没有出现任何错误和异常,现已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当前厂内道口的现状,并从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2方面分析了厂内道口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道口安全设施落后,无人道口管理薄弱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相关的控制对策(如研制新型道口检测装置,对无人道口实行分组、分时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安铁运 《劳动保护》1998,(11):11-12
今年10月1日,全国铁路已再次提速和实施新图。为做好铁路提速安全工作,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经济运行局组成检查组,由闪淳昌局长带队,任树奎副局长和有关同志参加,在铁道部安监司沈百金司长等有关同志陪同下,于9月12日至15日前往北京铁路局、郑州铁路局和...  相似文献   

15.
铁路道口安全与框构桥设计软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平交道口是铁路运输中常发生列车和汽车事故的地方 ,在列车经过平交道口时 ,汽车和行人等都必须停在道口两侧 ,严重地影响了交通安全 ,甚至有火车与熄灭在道口的汽车相撞 ,造成火车脱轨的重大事故。因此 ,平交道口改为立体交叉已势在必行。笔者提出了将平交道口改建为框构桥的设计方法 ,并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了框构桥的自动设计、分析、计算及绘图等过程 ,将极大提高框构桥设计的工作效率 ,加快平改立的速度 ,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铁路平交道口交通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铁路平交道口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管理手段、预警监控和防护等现状,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道口事故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道口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起适合道口的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下,提出道口安全及违章管理办法,同时构建以列车接近道口数字化智能动态预警、列车通过道口智能防护、道口安全实时监控为主要特征,人、车、路为一体,预警、监控、防护、管理相结合的智能型数字化道口安全系统,将道口安全从以防护为主的观念转到以预警、监控和防护相结合的观念上来,最终实现道口安全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铁路道口信号、公路交通信号并存出现矛盾时的一种解决方法及控制模式,就控制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作了论述,构成的系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运行表明:解决了铁路道口信号与公路交通信号不兼容的问题,有效地保障了铁路道口区域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铁路安全管理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指出安全文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议在铁路安全基础建设过程中.依据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建设铁路安全文化,促进铁路安全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事故统计工作的核心是在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基础上进行认真的归纳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将安全运行实践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科学地指导安全生产。我局一直十分重视事故统计分析工作,通过对往年全省事故统计资料分析研究,发现铁路无人看守道口事故频发,每年死亡约300多人,已成为我省仅次于道路交通事故的第二大“杀手”。据此,我们多次赴现场调查,向省政府提交了数据翔实、分析有据、建议合理的专题报告,并将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列为特大事故隐患,引起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委托我局制定《安徽省铁路无…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和铁路、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铁路道口作为公路与铁路的平面交叉"路口","公铁"通行矛盾日渐突出,一些机动车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加上铁路道口列车接近的警示不明显等原因,造成道口处列车与机动车等相撞事故频繁发生。针对如何对道口实施立交化改造,彻底消除隐患,以及短期内难以拆除的道口如何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全方位、自动化、高可靠性的安全防护体系进行了详细阐述。铁路道口的改造及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完善,提高了道口安全风险控制水平,对我国目前铁路道口的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