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监控秸秆焚烧状况,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于2008年着手开展利用遥感手段进行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的技术研究,目前已形成基于EOS/MODIS卫星数据的遥感监测火点业务能力。自2009年5月13日起正式开展全省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工作,每日编发《江苏省秸秆焚烧火点卫星遥感监测报告》,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送至省环保厅、省环境监察局,此举对加强江苏各地秸秆禁烧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2014年6月江苏省淮安市秸秆焚烧事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秸秆焚烧可以导致区域PM2.5、CO、NO2日均浓度分别上升4.2倍、2.9倍、4.4倍。通过对淮安市夏季秸秆焚烧对大气污染程度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江苏省秸秆焚烧污染及防治现状,对2001年-2011年江苏省秸秆焚烧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目前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应继续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管理考核办法以及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注重疏通资源出路,突出产业化带动,注重激发和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在当前多途径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努力加强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4.
秸秆焚烧对南通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强对秸秆焚烧的管理,通过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夏冬收获季节卫星遥感探测的火点情况的统计分析,2004年-2009年夏冬收获季节南通市空气质量日变化趋势分析及典型秸秆焚烧日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小时变化趋势分析,得出秸秆焚烧对南通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程度,掌握了南通市秸秆焚烧地域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5.
中国秸秆焚烧的遥感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用最近四年的MODIS火点数据,通过相关处理和分析,得出了全国秸秆焚烧状况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秸秆焚烧最严重的区域一直分布在淮河流域和陕西关中平原,这是秸秆禁烧工作的重点;南部各省秸秆焚烧点密度较小,比较分散,造成的危害相对较小。秸秆焚烧的主要时间,北方集中在夏秋季节,主要是小麦、玉米、油菜等的秸秆;南方集中在冬春季节,主要是水稻、甘蔗、油菜等的秸秆。秸秆焚烧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最近几年基本无大的变化,秸秆焚烧面积在2002年~2005年期间逐年上升。文章结论反映了各地执行秸秆禁烧政策的效果,可为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秸秆禁烧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影响特征及判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南京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及PM_(2.5)组分监测结果,分析了2011年夏收秸秆焚烧期间大气污染特征,并探寻快速判别秸秆焚烧影响的指标及方法。结果表明:秸秆焚烧期间PM_(2.5)污染特征显著,其组分中K~+、EC、OC等浓度相对偏高。基于离子组分及碳元素在线监测数据,可选取K~+作为快速判别指标,并根据K~+与PM_(2.5)的相关性,计算秸秆焚烧对PM_(2.5)的贡献。同时结合OC、EC浓度变化,综合判别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7.
野外燃烧秸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与防治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焚烧秸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及种种危害 ,列举了数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方案 ,旨在吁请各方更加关注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禁止焚烧 ,以消除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美国2011年10月发射的环境监测卫星Suomi NPP的业务特性,利用该卫星获取的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 遥感影像资料,开展了其在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NPP 卫星 VIIRS 载荷可有效地对江苏省太湖蓝藻水华、秸秆焚烧火点等进行遥感监测和分析,且观测性能较 MODIS 有所优化,还提供了夜间灯光强度、气溶胶、大气颗粒物等遥感产品,是生态环境监测的新型遥感信息源,可提升宏观生态环境问题的遥感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秸秆资源是一把双刃剑,文中对秸秆焚烧的现状、主要危害作了介绍,并对杜绝其危害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2—2015年泰州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夏、秋收期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特征,探讨引发重污染天气的原因。结果表明,夏收期间空气质量整体优于秋收,2012年、2013年秋收期间空气质量最差,达到重污染以上的天数分别为10 d、6 d,颗粒物尤其是PM_(2.5)超标较严重,2015年秋收期间空气质量显著好转。秸秆焚烧日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呈较高相关性,PM_(2.5)/PM_(10)值比非秸秆焚烧日高。基于气团后向轨迹及秸秆焚烧卫星遥感监测火点图将污染事件分类,研究得出秸秆焚烧和区域输送是导致城市污染加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秸秆焚烧期间空气中细颗粒的组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并探讨了南京市秸秆焚烧期间细颗粒中水溶性阴离子和铵,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以及Cu、Zn、Pb、Si等38种元素的含量和浓度.结果表明:细颗粒( PM2.5)水溶性离子中硫酸根浓度最高,其次是铵根离子,硝酸盐和氯离子,氟离子和亚硝酸盐最低.秸秆焚烧期间细颗粒样品中离子含量占26%,Si元素和金属所占份额为...  相似文献   

12.
从避免减少秸秆的焚烧、秸秆入河的角度,简要介绍了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从而减轻了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一次典型灰霾天气过程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2008年10月28日南京市出现的灰霾天气,利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卫星遥感监测秸秆焚烧信息及后向轨迹模型等资料,对灰霾天气过程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当晚大气扩散条件不利,周边地区秸秆焚烧产生的大量气溶胶污染物在地面东北气流的引导下向南京市城区输送,使得大气监测点颗粒物浓度异常上升,导致能见度恶化,形成了典型性重度灰霾污染天气。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区域空气质量多模式预报预警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江苏省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形势,设计了江苏省区域空气质量多模式预报预警系统,系统主要由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分析展示中心、预报中心4个部分构成,运用了多模式集合预报、数据仓储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及智能关联等关键技术。系统的建成将为江苏省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决策层制定区域联动的大气污染防控措施,采取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措施提供科学、及时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2013年6月江苏一次大气污染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2013年6月在江苏范围内的一次污染天气过程。6月10—22日期间,江苏省13个省辖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度污染以上天气,个别城市甚至达到重度或严重污染,根据后向轨迹模型、颗粒物离子浓度的分析可见,这是一次局地秸秆焚烧所引起,加之不利的气象条件所形成的区域污染过程,根据监测结果详细阐述此次污染的变化特征及成因机制,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全国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和现行政策法规,结合江苏省及泰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专项整治情况,全面分析了饮用水水源地防控和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饮用水水源地防控预警的特色做法,阐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饮用水水源防控及预警的十项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全国饮用水源地调查和现行政策法规,结合江苏省及泰州市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情况,全面分析了饮用水源地防控和预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饮用水源地防控预警的特色做法,阐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饮用水源防控及预警的10项保护措施,供环保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15年11月1—4日,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发生了连续的灰霾天气,颗粒物浓度急剧升高。污染发生时,监测仪器均布设在哈尔滨市区上风向30 km处(哈尔滨市双城区)并开展了连续96 h的监测分析。综合利用气象观测资料,3D可视激光雷达监测资料及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分析了灰霾天气发生的气象条件和污染边界层特征,根据哈尔滨市双城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源谱库对主要成分进行来源解析,结合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气象条件研究了秸秆焚烧对灰霾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霾天气持续期间,夜间生物质燃烧源成为该地区颗粒物的第二大源;秸秆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由于地面长时间静风,污染边界层降低等原因,致使本地污染物累积、不易扩散,加剧了本次污染。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环委会办公室日前向全省13个省辖市政府下发了《江苏省秸秆禁烧工作考核及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将对13个省辖市政府进行“百分制”秸秆禁烧考核。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上海世博会空气质量,开发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警联动系统.系统由区域数据共享、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联动等4个子系统构成,采用自动质量控制检查、多模式集合预报、秸秆焚烧火点判定、预警联动机制研究、GIS自动化处理和表达等关键技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实时监控和预测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发布了5次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