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三硝基甲苯中毒 三硝基甲苯俗称黄色炸药,能耐受撞击和摩擦,在制造和贮藏过程中比较安全,但遇突然加热,则会引起爆炸。它对人体的危害,一方面是意外爆炸对人的伤害,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另一方面是加工时产生的粉尘和蒸气通过皮肤吸收或口吸入引起中毒;若把它与具有吸湿性的硝酸铵混合使用,更容易被皮肤吸收。 三硝基甲苯的毒性作用与其它硝基化合物相似。人们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三硝基甲苯面容”,即面色苍白,口唇和耳壳呈青紫色,手、臂和脸部皮肤出现桔黄色斑。早期还有气急、头痛、疲倦、无味、早晨呕吐等现象。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消…  相似文献   

2.
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是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中发生率最多的几种事故之一,不仅会导致生产作业人员急性职业性中毒其至死亡,同时也会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2012年以来,一些行业与企业又连续发生急性氯气中毒事故.如8月20日江苏省如东县海宇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水处理工人李俊中毒晕倒在地.为救工人,公司老总徐建、车间主任张正福带头冲进去施救,但因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结果双双中毒身亡.另外2名前去施救的工人也发生中毒事故,幸好经过抢救脱离危险.由于缺乏或不落实科学的应急预案,不掌握应急处置原则,盲目施救,从而使事故扩大,后果令人震惊.掌握急性氯气中毒的应急处置原则,是有关行业与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2月12日,卫生部公布2 0 0 3年我国重大职业中毒情况。2 0 0 3年卫生部共收到重大职业中毒事故报告4 6起,涉及人数6 39人,死亡6 1人。卫生部表示,2 0 0 3年发生的职业中毒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中毒物质多为硫化氢、一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4 6起职业中毒事件中有2 0起为硫化氢等窒息性气体中毒,中毒人数178人,死亡34人;二是氯气中毒事故波及范围广,影响人数多,去年发生的4起氯气中毒事故,涉及人数达2 6 0人。2003年全国职业中毒情况  相似文献   

4.
小剂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组织成分发生生化或生物物理学的变化,引起机体暂时或持久地生理功能紊乱和器质性损害,这样的化学物质叫毒物。从业人员在生产劳动中发生的化学物质中毒,称职业中毒。一般情况下,毒物是固体(态)、液体或气体。在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或生产废物还会以粉尘、灰尘、烟雾、蒸气等形式,污染环境,引起中毒。毒物一般经皮肤、粘膜、呼吸道、胃肠道吸收。职业中毒毒物多从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生活中毒毒物以胃肠吸收多见。毒物吸收后首先进入血液(此时血液内浓度最高),然后被运送到全身,随毒物不断进入各器官、组织,血液内毒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组织内毒物的浓度逐渐增大。经过一定时间,毒物在血液、组织、淋巴液内的浓度达刳动态平衡状态。然后毒物又不  相似文献   

5.
氯丙烯中毒     
氯丙烯在常态下为无色、透明、有辛辣味、易于挥发的液体。难溶于水,可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如苯、甲苯,四氯化碳、甲醇、汽油等。熔点为一134.5℃,沸点为 44.5℃。由于氯丙烯易于挥发,产生的气体可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也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对人体造成危害。目前,尚未见到严重的急性氯丙烯中毒病例。 高浓度的氯丙烯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 人对氯丙烯的嗅觉阈为 78毫克/立方米。当其浓度达到156毫克/立方米以上,或氯丙稀液体溅人眼内时,眼部可出现流泪、疼痛等严重的刺激症状。当其浓度达到783毫克/立方米时,接触者自觉咽喉干燥、鼻子…  相似文献   

6.
11月6日下午6时许,武汉市东风造纸厂内一废弃氯气罐发生泄漏,造成附近48名群众不同程序中毒,其中5人病情较重。这是近4个月以来发生的第5起氯气泄漏事故。10月29日,陕西周至一个体漂染厂氯气泄漏事故,造成附近10余村民中毒。8月19日,南京市一商务大楼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几百人被迫紧急疏散。8月6日,西安市一废弃氯气罐发生泄漏,59人中毒送医院治疗。8月3日,湖南浏阳一水厂发生氯气泄漏,100多名村民中毒。再往前推,氯气泄漏事故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7.
11月6日下午6时许,武汉市东风造纸厂内一废弃氯气罐发生泄漏,造成附近48名群众不同程序中毒,其中5人病情较重.这是近4个月以来发生的第5起氯气泄漏事故.10月29日,陕西周至一个体漂染厂氯气泄漏事故,造成附近10余村民中毒.8月19日,南京市一商务大楼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几百人被迫紧急疏散.8月6日,西安市一废弃氯气罐发生泄漏,59人中毒送医院治疗.8月3日,湖南浏阳一水厂发生氯气泄漏,100多名村民中毒.再往前推,氯气泄漏事故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8.
施倚 《劳动保护》2012,(11):117-117
编辑同志:工业上使用的化学物质有些会引起中毒。请问:职业中毒是如何分类的?南通庄欣全庄欣全先生:毒物引起全身性疾病,称为中毒。由工业上使用的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为3种类型。急性中毒。是指一次短时间的,如几秒乃至数小时经皮肤吸收或呼吸道的吸入,如经口时,则指一次的摄入量或一次服用剂量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是指长时间地吸入、经皮肤侵入或经口摄入数月或数年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的,称为亚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进入机体后,与人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丧失活性,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就会造成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中毒。由于人体内胆碱酯酶的量比生理需要量为多,放有少量有机磷侵入体内,尚不致出现中毒症状。但当较大量的有机磷侵入体内,胆碱酯酶的活性下降到引起生理功能发生障碍时,则出现中毒症状。一般认为胆碱酯酶活性下降30%(即达到正常人的70%)时,即有中毒可能。因而有人主张以胆碱酯酶活性下降30%作为安全界限。有机磷是怎么在人体内引起中毒的?@维生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涮火锅时喜欢下金针菇,但金针菇一定要煮熟再吃,否则容易引起中毒。因为新鲜的金针菇中含有秋水仙碱,人食用后,容易因氧化而产生有毒的二秋水仙碱,它对胃肠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一般在食用30min-4h内。会出现咽干、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相似文献   

11.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 食品,有些蔬菜在某些情况下不 能食用,否则会引起中毒,给人体造成损害。 一、青色番茄。未成熟的青色番茄,含有一种毒性物质,叫龙葵碱,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昏、流涎等中毒症状。生食青番茄危险性更大。 二、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黄樟素,人不慎吃了,即便是少量也能引  相似文献   

12.
硫化氢(H2S)是无色、剧毒,有臭鸡蛋气味的刺激性气体,人体吸入后可致急性中毒,且中毒多为群体急性中毒事件。其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伴有心脏等多器官损害,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立即发生急性中毒,引起昏迷,呼吸与血管中枢麻痹、细胞内缺氧和窒息,  相似文献   

13.
酚中毒     
酚又叫羟基苯或石炭酸,是一种白色、半透明、针状结晶体,具有刺激人的甜辣气味,可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它广泛用于生产或制造各种化学物质,如用于石棉制品、酚醛树脂,合成树酯、炸药、肥料、油漆、除漆剂、药品、香料、橡胶织物、木材防腐剂等,还可在石油、皮革、造纸、肥皂、玩具、染料等行业中使用。 酚是高毒类物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腐蚀作用,而且易被无损皮肤和粘膜吸收,其蒸气也可经呼吸道吸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酚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灼伤皮肤,酚的热液溅到皮肤上,会引起温疹、炎症、变色、坏死、腐烂等症状。皮肤被酚污染后,最好用浸…  相似文献   

14.
如何应对液氯运输发生的泄漏事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彤  赵明  李静 《安全》2005,26(2):15-16,21
1引言 氯被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广泛使用.多用于自来水消毒、纸浆漂白、制溴、橡胶、油墨、颜料和农药等.然而氯的危险性更值得我们注意,如氯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乙醚、氢气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人体吸入氯气会中毒,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死亡;氯挥发性极强,空气中的水蒸汽即可与之反应生成盐酸雾及次氯酸,所到之处腐蚀物品、危害人体和动植物.由于目前相关防范措施还不完善,人们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等原因,时常有液氯泄漏事故发生,随之酿成人员中毒、爆炸等灾害性事故.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及时准确采取应对液氯泄漏事故安全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们在水利工程施工时,需将沥青脱水、拌和。当将胜利 100号和普通 55号沥青加热至 190℃左右时,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请问沥青烟雾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危害?吸入沥青烟雾会不会引起某些疾病? 辽宁省水利工程公司二处安全员 周诚周诚同志: 沥青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将其加热到200℃左右时,会放出大量的蒸汽和挥发物。这些蒸汽和挥发物通过人的呼吸道或皮肤粘膜,对长期接触沥青的工人的身体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中毒,其急性作 用主要表现为对皮肤和粘膜 的光感作用与刺激作用。当 浓度达 750毫克/米3时,人 接触10—15分钟,对眼睛 和上…  相似文献   

16.
十五名消防官兵为什么会中毒?5月5日下午,宜春市环城西路废品收购点门口一只液氯钢瓶发生泄漏,喷吐的黄色雾状氯气威胁着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武警地区消防一中队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到现场,立即疏散周围群众。为防止爆炸,将冷水浇向钢瓶。一个个血气方刚的战士顾不上...  相似文献   

17.
刘旭方 《安全》2004,25(3):42-42
氯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有毒气体,国家规定的二级高度危害性物质.氯气的意外泄漏,能对动、植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人吸入高浓度的氯气后,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氯气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应用于许多领域,随着市场对氯气需求的逐年扩大和氯碱行业的发展,现在我国每年氯气产量已达到600多万吨.  相似文献   

18.
氯丁二烯为无色有刺鼻气味的易挥发液体,沸点59.4℃,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甲醇、汽油等。 氯丁二烯属中等毒性,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氯丁二烯经呼吸道吸入后,仅有2%从呼吸道和尿排出,大部分在体内与谷胱甘肽赵作用,将氯脱去而成氯化氢。当氯丁二烯使动物中毒时.体内还原型谷腕甘肽的量明显减少。因此,测定血液中谷腕甘肽量可作为毒作用的指标。筑丁二烯有致突变性,在接触氯丁二烯的工人中,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增多。 氯丁二烯可引起急性中毒,一般由事故引起。主要症状有眼、鼻及上呼吸道粘膜亦撇、轻咳、胸痫…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0月8日6时50分,贵州省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在换装液氯钢瓶时,发生氯气泄漏,造成厂区及周边居民部分人员和牲畜氧气中毒。现将中毒事故调查分析如下: 事故经过 2001年10月8日6时,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当班工人为通氯效果更好,准备换上3号、5号液氯钢瓶使用。6时50分左右,当班工人李某在1号系统操作,吴某  相似文献   

20.
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具有情况紧急、发生突然、发展迅速、抢救难度大、救护专业性强、涉及部门复杂、社会影响大等特点。突发职业中毒事故主要有有机磷中毒、氨气中毒、二氧化硫中毒、铅吸收中毒、羰基镍中毒、汞中毒、TNT中毒、氯化氰中毒、氯气中毒等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