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掌握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我国酸雨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核查我国酸雨污染的主要污染组分和特征,为更好地控制酸雨污染提供依据,安徽省17个省辖市分别于2002年、2004~2005年参加了为期3年的酸雨普查工作。安徽省酸雨频率分布与变化普查期间,安徽省出现酸雨的城市在10个左右,主要出现在长江以南及江淮之间中、东部,淮河以北及江淮之间西部基本无酸雨。全省酸雨频率大于5%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中、南部区域,主要包括合肥、蚌埠、滁州、宣城、铜陵、池州、黄山等市,面积约5.8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2%。安徽省酸雨频率大…  相似文献   

2.
余连英 《四川环境》2007,26(5):35-36,56
本文对2006年泸州市的酸雨污染状况,以及降水中阴、阳离子成分进行了分析,为确定泸州市酸雨污染原因和酸雨类型提供了依据,并对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1997~2002年成都市区酸雨监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对1997年~2002年成都市区的酸雨污染状况,酸雨分布,以及市区降水中阴离子成分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探讨,为成都市区确定酸雨来源、酸雨类型、酸雨分布提供基础数据,并对控制和降低酸雨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酸雨污染及其控制规划构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我国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控制我国酸雨污染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并根据我国的致酸污染物主要是煤炭燃烧产生的实际情况,从煤炭生命周期入手,提出了包括“无行动方案”、“替代方案”、“清洁生产工艺”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从酸雨成因入手,根据全省降水监测数据等资料,对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省酸雨法污染面积广、频率高;酸度强,近五年,酸雨频率有下降趋势,但降水酸度无明显减弱,酸雨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降水组份中,硫酸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比值逐年下降,说明大气污染特征已由煤烟型转为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混合型。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景德镇酸雨污染现状的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景德镇市酸雨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贡市酸雨状况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朝京  王燕平 《四川环境》2001,20(3):16-18,27
本文分析了自贡市酸雨现状,提出控制酸雨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2007~2019年南通市各子站降水监测点位数据得出,近10年来,全市酸雨污染大幅减轻,酸雨发生率渐趋下降,强中度酸雨逐渐消除,降水酸度和酸雨酸度均有减弱,现阶段酸雨污染以弱酸性酸雨污染为主。近年来全市硫酸根离子当量浓度呈现逐年明显降低的趋势,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大量致酸物质使降雨中NO_3~-占比明显上升,SO_4~(2-)与NO_3~-浓度的比值已降至1.25∶1,南通市酸雨已由硫酸型向硫酸与硝酸并重混合型过渡。全市酸雨区域分布格局总体变化不大,主要呈现东南沿江沿海略高于西北部区域。  相似文献   

9.
实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对煤炭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大,二氧化硫的污染有加重的趋势。二氧化硫污染不仅损害人体健康,还形成酸雨,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由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对二氧化硫污染问题十分重视,1998年1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有关问题的批复》,要求“两控区”到2000年排放二氧化硫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并实行二氧化硫总量控制;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以内。本文将对二氧化硫污染现状、总量控制政策等问题作出论…  相似文献   

10.
宜宾市城市酸雨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宜宾市城市的地形、气候、气象特点、大气污染状况、降水质量状况以及酸雨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宜宾市城市酸雨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气污染物超标指数、水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污染物浓度综合超标指数等3个指标,针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10个县市,评价了区域环境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结果表明:10个县市中,环境承载力超载的县市有7个,接近超载的县市有3个。其中,9个县市的大气存在环境质量问题,4个县市的水环境质量存在问题,整个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形式更为严峻。10县市的大气污染物中,O3、PM2.5、PM10普遍超标或接近超标,是影响区域大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在3指标中,又以PM10和PM2.5超标情况最为严重。大气污染在10个县市中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都江堰市、彭州市、安县、绵竹市、什邡市等环成都城市圈的5县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普遍高于远离成都经济中心的5县市。根据影响水质的水污染物性质,及水环境影响因子排序分析,彭州市、什邡市在CODCr、P、N-NH3上有较高载荷,平武县在CODMn、DO两因子上载荷较大;汶川县的主要水环境影响因子是BOD5。根据在水污染因子上的载荷,10县市水污染特征归为集中污染型和面源污染型,以及混合污染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根据京津冀地区典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选取工业COD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COD排放量、生活氨氮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共6项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污染排放特征,利用系统聚类法划分城市类型,利用回归分析研究污染排放指标对GDP的贡献。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存在明显的行政区划差异性:A类城市中,生活污染源已超越工业污染源成为该地区水污染物排放的重中之重;B类城市和C类城市污染控制重点仍需放在工业污染源减排上。经过多年努力,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污水排放量已成为京津冀地区不容忽视的减排对象。今后,应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行政区划内的污染排放特征,加强政策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was a useful aid in the assessment of urba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y. The GIS was used for data integration and display, and to provide data for a nonpoint source model. An empirical nonpoint source loading model driven by land use was used to estimate pollutant loadings of priority pollutants. Pollutant loadings were estimated at fine spatial resolution and aggregated to storm sewer drainage basins (sewersheds). Eleven sewersheds were generated from digital versions of sewer maps. The pollutant loadings of individual land use polygons, derived as the units of analysis from street blocks, were aggregated to get total pollutant loadings within each sewershed. Based on the model output, a critical sewershed was located. Pollutant loadings at major sewer junctions within the critical sewershed were estimated to develop a mitigation strategy. Two approaches based on the installation of wet ponds were investigated - a regional approach using one large wet pond at the major sewer outfall and a multisite approach using a number of smaller sites for each major sewer junction. Cost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regional approach would be more cost effective, though it would provide less pollu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14.
攀枝花市区臭氧污染负荷逐年上升,盐边县城区近年来臭氧污染负荷均高于20%,臭氧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对2017年1月~2020年2月攀枝花市区和盐边县城区臭氧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攀枝花各地太阳能和天气网记录的气象数据,统计了太阳辐射强度、紫外线辐射强度、日最高气温、日平均风向、季节气候等气象要素与出现臭氧污染的概率。研究表明,攀枝花市区和盐边县城区两地春、夏季较易出现臭氧污染,春季臭氧浓度持续高值时数最多,夏季臭氧浓度持续高值影响时数次之,两地臭氧污染物浓度变化有极强相关性。此外,臭氧浓度与气象条件密切关系,当紫外辐射强度大于30W/m2时,臭氧污染的几率为5%~8%,最高日气温值29℃~36℃之间时易出现臭氧污染,攀枝花市区臭氧污染受西向气流影响最重,盐边县城区臭氧污染受南向气流影响最重,盐边城区臭氧污染主要受攀枝花市区影响。根据臭氧污染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和气象条件,开展区域臭氧前体物排放调控,将有效改善地区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南方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酸雨的危害、近几年中国南方地区酸雨的污染的时空分布状况、酸雨的成因等3方面的内容。研究表明:我国南方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基本上处在一个稳定的时期。降水pH〈5的区域有从长江中上游向长江中下游发展的趋势;在时间分布上,秋季冬季降水pH低,酸雨发生的频率高;春季夏季降水pH高,酸雨发生的频率低。在酸雨的成因上,着重讨论了大气性质、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气候条件、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以及土壤性质对酸雨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生活污水产污系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产污系数是污染源源强核算、污染物控制和环境保护管理的重要指标,现有的生活污水产污系数不能反映各地区差异,难以满足四川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本文在对四川省典型城镇生活污水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对各级城镇生活污水产污系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合四川省生活污水产污系数的测算模式,为四川省生活污水排放量统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