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岭土是一种具有许多可贵的理化性质和工艺特性的矿物原料。它广泛地用于陶瓷、造纸、橡胶、涂料、化工等许多工业部门。景德镇的瓷业生产最早发现和使用了高岭土。但是,高岭土生产在选矿时,要产生3~10倍于产品的尾砂。目前仅供景德镇市生产陶瓷用的高岭土,在生产时每年要排放尾砂二十二万吨。长期排放的高岭土尾砂流进河道,抬高河床,加宽河面,使河道成为交通不畅的白砂河;它还流进农田及水库,造成农田及水利设施的破坏。尾砂的危害极大。为此,江西星庐瓷土矿进行了利用高岭土尾砂生产灰砂砖的试验研究。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利用尾砂生产灰砂砖取得成功。现简介于下。一、尾砂的特点灰砂砖工业是一个吃砂量大的工业。在灰砂砖生产的原料中,砂子占百分之九十。但灰砂砖用砂对砂  相似文献   

2.
以潘西煤矿高岭岩作为评估对象,通过对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的分析及除砂及加工利用试验,评估了高岭土生产4A沸石、造纸涂料级煅烧高岭土、高活性偏高岭土等产品的应用价值,为矿区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探讨出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氢、氧同位素作为高岭土矿成因类型地球化学指标的意义.根据氢、氧同位素数据,我国浙闽沿海地区高岭土矿床主要可分为热液蚀变型和风化作用型两大类.其成矿溶液以大气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4.
我国原生汞矿行业现状及未来关停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原生汞矿开采历史悠久,原生汞在我国的需求量很大并被广泛使用,但汞矿的开采却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风险。目前,全球汞矿除我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尚在生产外都已关闭。近些年,随着全球汞公约的签署及我国对重金属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原生汞矿的开采和冶炼活动必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管,关闭原生汞矿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原生汞矿开采及管理现状,结合我国用汞行业现状,从行政命令手段、经济刺激手段以及劝说鼓励手段等不同角度入手,提出了我国关闭原生汞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省高岭土储量丰富,分布广,开发利用高岭土资源,生产多种用途的PCA净水剂前景广阔。笔者经过几年调研,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不同品位矿的开发利用设想。  相似文献   

6.
蛇纹石粉矿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蛇纹石矿的开采过程中有大量粉状矿喊平生。本文它纹石粉矿的特性,组成及综合利用情况进行综述,介绍了利用蛇纹石粉矿物制取轻质氧化镁,氧化硅及环境保护系列产品的生产方法,为蛇纹石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系统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废水调查杨家杖子矿务局选矿厂是生产钼、铅、锌和硫化铁等精矿的浮选厂,处理能力8000吨/日,矿石主要来自局属岭前矿、兰家沟矿及松树卵矿。由于老矿山处于开采末期,故选矿厂几年来的矿石处理量维持在5000吨/日左右。每吨矿石平均耗水为3.5吨,选矿废水产生量1.75万吨/日。包括钼冶生产系统和铅锌生产系统的尾矿水,碎矿防、除尘废水,浓密机、  相似文献   

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156-158
分层、分类、分级圈定和开采凹土矿,是凹土开采、应用、开发和产品生产的一项关键性技术。为使该项关键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分层、分类、分级圈定和开采凹土矿及其意义进行讨论,目的在于使更多的人了解该项技术,使该项技术能够得到广泛推进,促进凹土产业的发展,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用煤系高岭土生产4A沸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洗涤剂用量逐年递增,而洗涤剂中的三聚磷酸钠(STPP)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日前,我们利用煤系伴生高岭土生产4A沸石取代STPP,已取得较好的试验结果。1 原料性质 原料为夹河矿煤系伴生高岭土,使用风能制粉机将其粉碎至325目。样品化学组成见表1。  相似文献   

10.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大同煤矸石、开滦唐山矿煤矸石的增白工艺 ,对酸浸脱杂的温度、酸浓度及煅烧工艺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大同煤矸石、唐山矿煤矸石可用于作造纸涂料级高岭土 ,白度可达 92以上。本研究为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编制了计算某地理位置、某一天月亮的出升下降时刻和方位、月亮最高高度和某一时刻月亮高度和方位的计算程序 ,并对程序进行了检验。以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三楼实训室的地理坐标 (116°4 7 6 31′E ,39°5 7 0 90′N)为例 ,计算了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2 0 0 2年 12月 30日 9点 5 4分 30秒的各参数值。  相似文献   

12.
装置施工和检修中法兰、垫片的更换和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法兰、垫片泄漏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造成的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设计中合理选用管道器材是保证管道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普光气田高含H2S(13%~18%)和CO2(8%~10%),输送介质对站场及管道的腐蚀问题需从设计、选材、内外防腐、腐蚀监测、控制保护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确保气田的安全平稳可控进行。  相似文献   

14.
含高铝高碱废液废渣分析及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溢  徐斌 《环境保护》2000,(4):43-44
本文主要讨论以铝合金为原料加工的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高铝的强碱性废性废弃物性综合治理。在对废弃物的基本组成进行分析检测的基础上,分别对废液和废渣中有用成分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方法进行了探讨,废液经加热浓缩可回收部分氢氧化的并降低了废液的PH值,同时进一步制备合乎国家标准的聚合氯化铝产品。对废渣的处理提出采用酸浸溶电解法咽收有价值的金属铜的综合利用方案,由此形成了对治理区这类高含铝高碱度废弃物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当今社会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日益加强,随之而来的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高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培养具有高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环境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竞争力的关键。文中分析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实验教学及工程设计环节、实习环节到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增强实践教学的内容,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真菌和细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及再生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进行了真菌和细菌共培养对染料的吸附脱色和吸附脱色能力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青霉菌G-1首先对偶氮染料S-119、蒽醌染料艳紫KN-B(C.I.Reactive violet 22)水溶液中染料进行快速吸附去除,菌丝对同种染料的吸附速度随菌丝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快,吸附染料的G-1菌丝在与细菌的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降解,脱色速度受培养液中葡萄和氮源浓度影响较大,从吸附速率和完全脱色时间综合评价,以葡萄糖浓度为5g/L、酒石酸铵为20mmol/L的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对染料的吸附脱色效果最好,吸附在菌丝上的艳紫KN-B脱色后菌丝吸附脱色能力得到再生,菌丝对100mg/L的艳紫KN-B染料水溶液可重复处理4次。青霉菌G-1对酸性染料废水处理3h,色度去除率为75.9%,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中完成对染料的脱色,对试验所用染料废水,菌丝的处理能力获得1次再生。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1年浙江省放射性申报登记试点城市--嘉兴市的申报登记结果,在分析该市的放射性污染控制现状和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该市的实际情况,对放射性污染管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嘉兴市放射性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安康文化是胜利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胜利油田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安康文化建设,对于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结合现河采油厂安康文化建设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The CRSTER and MPTER computer codes are two of many air quality dispersion models recommended for use in a regulatory context by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CRSTER and MPTER are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tall stack sources, such as coal-fired electrical utility power plants located in flat or gently rolling terrain.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formulation,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RSTER and MPTER models. Also reviewed ar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tudies which have included these two model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brief discussion of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gulatory modeling of tall stack 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