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验通过间歇吸附方式研究了核桃壳粉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特性,探讨了核桃壳粉粒径及用量、溶液pH、Pb^2+初始浓度等参数对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核桃壳粉对Pb^2+吸附的最佳pH为5.0,去除率随吸附剂粒径的减小、用量的增加、Pb^2+初始浓度的减小而增加。优化实验条件下,0~0.3mm15g/L的吸附剂在298K时,对pH=5的50mL50mg/LPb^2+溶液的去除率达96.98%。核桃壳粉对Pb^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Sips模型,在283、293和303K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25、18.27和20.94mg/g。吸附过程是放热的、混乱度减小的自发过程,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293和303K时分别在90和120min基本达到平衡。结合FTIR和SEM手段发现核桃壳对Pb^2+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同时包括离子交换、螯合等化学吸附以及颗粒内扩散步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对溶液中Pb^2+和Cd^2+吸附过程的特征,分别从动力学、热力学和吸附等温线三方面进行了实验,同时还研究了pH、温度、时间、重金属离子起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描述。在实验设定条件下,棘孢曲霉对Pb^2+和Cd^2+最大吸附量分别为71.2mg/g和59.8mg/g;动力学实验数据很好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3h;热力学实验数据显示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极一SBBR系统去除Cu^2+,考察了电流强度,IA竞争离子(阴离子SO4^2-、NO3^-、CL^-和阳离子Zn^2+、Ph^2+)、初始含Cu^2+量及溶液pH值对除铜效除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流强度为40mA时Cu^2+去除率最高为98%。投加阴(SO4^2-、NO3^-、Cl^-)、阳(Zn^2+、Pb^2+)离子均会引起出水Cu^2+浓度的增加,且Cl^-和Ph^2+含量分别为45mg/L和30mg/L时对Cu^2+去除的影响更为显著。进水Cu^2+浓度为30mg/L时,Cu^2+去除率最高为98.48%,当进水Cu^2+≥70mg/L时,出水Cu^2+浓度不能达标。酸性(pH4.0~4.5)与碱性(pH9.0~10.0)条件均不利于Cu^2+的去除,且酸性条件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当pH为4.5~7.5时.Cu^2+去除率最高为97.78%。  相似文献   

4.
根据密云水库供水现状,针对突发性无机金属污染事件,采用聚合氯化铝辅助化学沉淀法进行应急处理。选用Cu2+、Fe2+、Zn2+和Cd2+ 4种金属离子为目标污染物,首先通过小试实验确立了最佳混凝处理条件。结果表明,调节pH值为8.0左右,可使初始浓度为5mg/L和10mg/L的Cu2+浓度降至0.96mg/L和0.67mg/L;初始浓度为1.5mg/L和3mg/L的Fe2+浓度降至0.27mg/L和0.24mg/L;初始浓度为0.05mg/L和0.1mg/L的Cd2+浓度降为0.0089mg/L和0.0078mg/L;调节pH值为9.0时,可使初始浓度为5mg/L和10mg/L的Zn2+浓度降至0.57mg/L和0.48mg/L。4种污染物出水浓度均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在小试基础上,在北京第九水厂开展无机金属污染处理的中试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聚合氯化铝辅助化学沉淀法简便易行,可实现污染物快速、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5.
耐铅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吸附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一定量的铅来驯化土壤微生物,然后利用一系列不同铅浓度的PDA培养基分离耐铅微生物,结果获得一株耐300mg/L铅的细菌Pb—R-1和二株分别耐750mtg/L和900mg/L铅的真菌Pb—R-2和Pb—R-3,通过鉴定得知,Pb—R-2菌株为曲霉,Pb—R-3菌株为青霉;不同成分培养基(有铅或无铅)传代培养实验表明,3个菌株有稳定的耐铅遗传性;通过液体悬浮培养获得:Pb—R-1、Pb—R-2和Pb—R-3对Pb^2+的吸附率依次为35.5%、75.5%和48.2%。采用3个菌株浸种试验表明,小麦的发芽率几乎不受影响,其它的受影响差别较大。因此,用Pb—R-2吸附小麦土壤中的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制革综合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亮  肖华 《污染防治技术》2006,19(2):16-17,53
采用以催化铁内电解法为主的工艺处理制革综合废水,当进水SS、BOD5、CODCr、TCr、S^2-、色度分别为2120mg/L、648mg/L、1240mg/L、96.2mg/L、113.8mg/L、840倍时,出水分别为142mg/L、75mg/L、248mg/L、1.3mg/L、0.8mg/L、16倍,而且出水水质稳定,能够达到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水解-好氧生物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解-好氧工艺的原理,设计了将污水与污泥处理合二为一的高效组合水解池-三相生物流化床流程,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了处理量为100L/h的城市污水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CODCr为492.3mg/L,BOD5为240.9mg/L,SS为552.3mg/L,NH4-N为18.8mg/L,TP为2.0ms/L条件下,平均出水CODCr为47.3mg/L,BOD,为22.1mg/L,SS为13.9mg/L,NH4-N为5.2mg/L,TP为1.4mg/L,并进行了该工艺中污泥循环的初步分析,为该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工业化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活性污泥法处理味精厂废水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总结与改进武汉味全食品有限公司近5年污水处理工艺、设备,结果表明,经过增加三级曝气池、罗茨鼓风机等工艺改进,SS由132mg/L降为112mg/L;NH3-N由119mg/L降为37.6mg/L;Ar-OH由0.01mg/L降为0.009mg/L;BOD5由5年前的34.6mg/L降为现在的21.2mg/L;COD由5年前的117mg/L降为现在的62.6mg/L;运行成本由850万降到450万,通过此工艺的改进及优化,基本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完全达到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交联菌丝体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r^3+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了交联菌丝体吸附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对Cr^3+的吸附特性。交联菌丝体吸附剂制备工艺简单,但在制备过程中,活化剂NaOH和交联剂的用量对吸附特性影响较大。与纯菌丝体吸附剂相比,交联菌丝体吸附剂表观吸附容量提高48%,达到49.83mg/g(pH=2.53,水溶液中的Cr^3+浓度为600mg/L),同时其机械强度明显增强。交联菌丝体吸附剂对Cr^3+的吸附特点是将沉淀法与吸附法相结合,将沉淀与吸附两过程合二为一,从而简化了处理工艺,降低了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含重金属水处理污泥的固化和浸出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工业危险固体废物在进行安全填埋前需要进行固化稳定处理。针对电镀厂和皮革厂含重金属的水处理污泥,用不同比例的水泥、粉煤灰进行固化稳定处理。考虑酸雨环境,浸出实验采用TCLP标准。电镀厂污泥单独固化时,其浸出液中铜离子浓度由78.0mg/L下降到1.5mg/L;镍离子浓度由224.5mg/L下降到22.2mg/L,高于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15mg/L的控制限值。电镀厂污泥与皮革厂污泥混合后固化,浸出液毒性明显降低。铜离子的浸出浓度降低到1.98mg/L,镍离子降低到4.10mg/L,总铬降低到0.40mg/L,各项指标均低于国家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可安全填埋。  相似文献   

11.
4A沸石对复合污染水体中Pb2+、Cu2+和Cd2+的去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静态吸附法以4A沸石为吸附剂研究其对复合污染水体中Pb2+、Cu2+和Cd2+的竞争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环境因素。实验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溶液pH5~6,4A沸石15 mg对10 mL复合污染溶液(Pb2+、Cu2+和Cd2+浓度分别为100 mg/L)吸附20 min时,对溶液中3种重金属的吸附去除率均可达99.8%以上。反应过程中4A沸石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速率大小为Pb2+>Cu2+>Cd2+。复合污染水体中4A沸石对Pb2+、Cu2+和Cd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1、0.9901、0.9916和0.9638、0.9194、0.9689。经计算,4A沸石对Pb2+、Cu2+和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29.9 mg/g、107.5 mg/g和99.0 mg/g。4A沸石吸附重金属离子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较短,对溶液pH值的适应性较好。吸附后的4A沸石可以再生利用,对铅离子洗脱重复利用性较铜离子和镉离子强。  相似文献   

12.
通过钡盐沉积改性制备改性硅藻土,并将其应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pb2+,分析了钡盐浓度、pH、改性硅藻土投加量、水样中pb2+初始浓度以及振荡时间对改性硅藻土吸附pb2+的影响,并对硅藻土的沉降性能和改性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选择0.20 mol/L钡盐改性硅藻土,在pH为7.0、投加量为2 g、水样中pb2+初...  相似文献   

13.
对于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处理来说,污染物的去除和回收往往是最重要的指标。以电化学反应原理为基础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以其在金属回收利用方面的独特优越性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很大兴趣。在分析中,从铬(VI)回收利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电化学技术处理含铬工业废水的基本电极反应,对外加电场存在与否的两种情况下的除铬(VI)机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各自的典型处理流程,并讨论了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改性松针(GXLsp)作为吸附剂对水体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盐离子浓度、Pb(II)初始浓度及温度对改性松针吸附Pb(II)的影响。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松针对Pb(II)的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改性松针对铅的吸附行为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表明吸附过程是以化学吸附为主。在293K时松针对Pb(II)的饱和吸附量为318.3 mg/g,因此,GXLsp可作为一种高效低值生物质吸附剂以去除水体中重金属Pb(II)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4A沸石分子筛处理中低浓度氨氮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花  谭伟  李彬  白梅  杨敏  王红斌 《环境工程学报》2014,8(5):1944-1950
利用天然沸石、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4A沸石分子筛,用XRD和SEM进行了表征。通过考察吸附剂用量、pH、共存金属阳离子、吸附时间、氨氮废水初始浓度、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合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热力学函数等研究了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当4 g/L的4A沸石分子筛在废水pH值为4~8的条件下对中低浓度氨氮吸附120min后,去除率可达88%;废水中共存单一金属阳离子(Pb2+、Cu2+、Ca2+和Mg2+)浓度大于100 mg/L时,对中低浓度的NH+4有强烈的竞争吸附;氨氮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模型,是一种混乱度增加、自发的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16.
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壳聚糖吸附剂对Cr3+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所保留的印迹对过渡金属离子有着良好的吸附作用,以Cr3 作为吸附离子,系统研究了该吸附剂的吸附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吸附剂对Cr3 的饱和吸附容量可达60 mg/g;其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方程式.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最佳吸附pH在3~4,吸附容量可达到50 mg/g左右,离子强度对吸附没有影响,用0.5 mol/L硝酸或硫酸解吸Cr3 ,解吸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水解酸化-A~2O污泥减量工艺的运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处理单元采用水解酸化、多级串联接触曝气、连续流的除磷脱氮A2/O工艺,并辅以外排厌氧富磷污水侧流除磷,开发了一个新型的具有强化除磷脱氮功能的污泥减量HA-A/A-MCO工艺。用该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发现,在SRT60 d、进水COD 316~407 mg/L、NH4+-N30~40 mg/L、TN35~53 mg/L、TP 8~12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18 mg/L、NH4+-N≤2.1 mg/L、TN≤10.3 mg/L、TP≤0.44 mg/L。研究还发现,水解酸化池处理产生的VFA能有效促进生物除磷脱氮,导致厌氧释磷量达57 mg/L,进入化学除磷池的侧流液量仅相当于进水量的13%;系统最主要的脱氮形式是SND和缺氧反硝化,SND脱氮占脱氮总量的50%,缺氧反硝化占26%;HA-A/A-MCO系统有效实现了生物相分离,并利用生物捕食作用获得较低的污泥产率,0.1 g MLSS/g COD。  相似文献   

18.
固定化小球藻与活性污泥的共生系统处理含锌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固定化小球藻与活性污泥的共生系统对含锌废水中Zn2+的去除效果,分析菌藻状态、初始Zn2+浓度、pH、固定化菌藻小球投加量和菌藻体积比等5个因素对固定化菌藻共生系统去除Zn2+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活性污泥、固定化小球藻和固定化菌藻对Zn2+的去除效果均优于悬浮小球藻,其中固定化菌藻对Zn2+的去除效果最好;废水中初始Zn2+浓度小于100 mg/L时,固定化菌藻系统对废水中Zn2+的去除率达到90.5%;固定化菌藻系统去除废水中Zn2+的最佳条件是:初始Zn2+浓度为80 mg/L,pH=7,固定化小球投加量为80 mL,菌藻体积比为1∶2。  相似文献   

19.
4A沸石去除水中Pb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4A沸石对废水中Pb2+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影响吸附的因素。实验表明:当温度为30℃,废水pH为5~6,0.01g4A沸石对100mg/LPb2+溶液10mL吸附20min,Pb2+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在实验研究条件下,4A沸石对Pb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为0.9819和0.9998。经计算,4A沸石对Pb2+的饱和吸附量为125mg/g。4A沸石吸附水中Pb2+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较短;溶液pH值的变化对吸附效果影响不显著;温度从室温略微升高,Pb2+的去除率略有增大。吸附在4A沸石上的Pb“可回收利用,处理后的4A沸石可以再生,且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3种不同硅铝比的ZSM-5沸石分子筛(25H、38H和50H,25、38和50为硅铝比)对水中Cu2+的吸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3种材料均能有效吸附去除水中Cu2+离子,动力学符合假二阶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3种材料吸附速率及吸附容量顺序为:25H〉50H〉38H,其中,25H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2.83mg/g。投加量由0.8g/L增加至2.0g/L,材料对Cu2+吸附去除率由87.0%增加至97.5%。考察水中常见阳离子对吸附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干扰离子的影响顺序为:Pb2+〉K+〉Na+〉Mg2+;随着干扰离子浓度的增大,材料对Cu2+的去除率显著下降。硅铝比及晶粒形貌均对沸石分子筛吸附Cu2+有较大影响,小的孔径不利于Cu2+的吸附,低硅铝比有利于Cu2+在分子筛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