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形势严峻,迫切需要通过预测企业或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事先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潜在的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为此,基于突变理论,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工程建设企业或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态预测模型,建立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状态尖点突变模型;基于现有成果,分离、量化了影响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状态的控制参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机理,在分析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子的基础上,从突变理论出发,以员工的行为状态为状态变量,以安全意识与安全情景为控制变量,构建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尖点突变模型.根据对北京、云南与河北的电力企业调研数据,利用统计突变模型的R语言程序包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尖点突变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安全情景为正则因子,安全意识为分裂因子,共同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突变机制.伴随着员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双模态和自组织突变现象,可以有效地说明员工不安全行为的不连续性.同时,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员工不安全行为的预防作用大于治理.  相似文献   

3.
加强危险场所电气安全检测,提高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近年来化工企业电气安全、防静电等事故多发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化工企业电气安全、防静电等安全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化工企业电气安全、防静电设施存在的主要缺陷,强调了利用技术支撑手段对在用安全设施进行检测检验对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做好电气安全、防静电等安全设施的检测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化工企业安全培训的现状及管理经验,对化工企业安全培训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化工企业生产特点及岗位要求,梳理了构建化工企业安全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法,包括编制安全培训大纲及教材、建立内部讲师队伍、编制安全培训需求计划和培训告知书、拓展培训方式、强化培训考核和跟踪管理等,以期建立符合化工企业实际的安全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减少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分析不安全行为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不安全行为形成机理图,从突变理论的全新视角构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尖点突变模型,验证了该模型诠释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形成规律的合理性,并利用该模型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解释建筑工人在个体心理和准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行为的渐变-突变过程。最后提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防御措施、靶向干预点和补救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PDCA模式的化工企业安全文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化工事故屡次发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少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有的通过HSE管理体系降低安全事故率,有的通过危险性评价来控制危险源.从文化管理的角度探讨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问题,以期减少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 根据安全文化管理的优势以及化工生产的特点,引入PDCA管理模型,把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分4个阶段,系统地讨论了化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问题,并且形成了一套化工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系,可供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7.
化工储罐区模糊数学安全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化工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特点,提出对化工储罐区这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人机系统应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价,从5个方面分析化工企业的储罐区的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建立了较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关安全因素权重,从而建立化工储罐区的安全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化工企业特点,建立了比较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结构,并构建了以遗传神经网络为基础的评价模型。通过建立训练样本,确定BP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运用遗传算法(GA )去优化BP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再把优化之后的权值和阈值赋给BP神经网络,然后对其进行训练,训练完毕后将所建立的模型通过实例评价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模型在化工企业安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由于目前地铁常用评价方法中参数值的选取、各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因素重要性的确定等易受参评人员主观的影响,而导致评价难以获得客观结果,提出了基于突变理论的地铁安全模糊动态评价方法。从设备设施、人员、安全管理和外界环境4个方面分析了地铁系统安全影响因素,建立了地铁系统安全指标体系,并应用突变和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根据突变理论归一化公式进行量化递归运算,计算出地铁安全总突变隶属函数值,从而实现了模糊动态分析与评判。实例应用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该方法合理可行,且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化工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特点,提出对化工储罐区这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人机系统应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价,从5个方面分析化工企业的储罐区的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各因素问的相互联系,建立了较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相关安全因素权重,从而建立化工储罐区的安全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进行验证,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11.
化工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绩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了解化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前后安全管理、工伤事故、经济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的变化情况.通过对9家化工企业的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对提高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人群拥挤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偏微分方程模型对初始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且不能反映拥挤人群的非连续性现象,应用突变理论分析人群拥挤现象的形成机理.建立了拥挤人群的尖点突变模型,并推导出人群拥挤状态的临界密度和临界速率.研究表明,基于复杂系统的突变模型不但能描述人群状态的非连续性现象,而且更能针对性地求出人群状态突变的临界密度和临界速率;突变模型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对变量的监测和调整,实现拥挤人群状态的预测和控制.由于突变模型对初始条件没有要求,因而更符合现实情景.  相似文献   

13.
张利军 《安全与健康》2023,(5):61-66+70
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视野是化工企业安全平稳运行的有力保障。现阶段,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能力、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能力、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能力均需提升。文章以化工企业安全专家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化工安全专家特征要素,构建出化工安全专家的胜任力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开发培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当今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文章根据化工企业的实际特点,分析了化工企业建立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讨论了化工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推动民航飞行流量跳跃式增长,对管制系统安全目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控制管制系统运行风险成为研究重点.针对这一目标,提出了管制系统的风险控制系统概念,引入折叠突变模型,通过分析管制系统风险事故统计数据确定系统突变特征及人、机、环、管4种因素耦合风险对系统状态的影响程度;基于Van der Pol-Duffing方程,应用多尺度法对耦合风险分岔导致折叠突变的影响参数进行研究,设计管制系统内部阻尼调节系数和外部影响因素幅值系数两个风险控制器,确定风险控制要素.结果 表明:人为因素耦合风险对管制系统的影响程度最大;设计的风险控制器具有可行性,能够抑制折叠突变发生,保证管制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化工生产手段、规模、产品的不断发展,生产安全问题已成为各化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从创新的角度提出,要在安全管理改进对策,促进化工企业安全工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度量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状态进行评估.首先选取能够反映区域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的3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根据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结合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现状进行指标的标准化赋值; 最后,建立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指数为0.49,2010年为0.55,2020年为0.67,分别处于警戒、警戒和较好状态.说明在滨海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物的集中处理、物质的循环利用等响应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化工企业非常规作业是区别于工艺运行条件下的检维修等常规作业活动,受作业活动性质影响常处于风险管控的盲区。通过分析化工企业安全事故和作业活动特性,提出了非常规作业活动的概念,揭示了事故与非常规作业之间的强关联性。针对化工企业非常规作业活动的风险特点,建立了基于清单目录管理的风险管控模型,有效弥补了风险管控的缺失环节。通过建立非常规作业活动的目录清单,全面梳理企业非常规作业活动范围,评估作业活动的风险水平,制定标准化的风险控制单。构建程序化的非常规作业安全规范,通过清单准入、票证办理、条件核准、各级安全控制、安全监督等关键环节,严控作业活动风险,实现化工企业非常规作业的全过程、高效的风险管控。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的实现要以安全投入为基础,明晰的安全成本构成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安全投入效果评价方法是提高煤炭企业安全费用使用精准度、提升安全投入效益的关键。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煤炭企业安全投入效果,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将安全成本划分为保证性安全成本和损失性安全成本两大类,再将这两大类细分为不同的小科目单元,提出了更加完善的煤炭企业安全成本构成体系。基于突变理论构建煤炭企业安全投入评价模型,引入突变级数法分析并评价陕煤集团2012—2018年安全投入效果。首先选择保证性安全成本的4项评价指标,损失性安全成本选取直接损失成本和间接损失成本;其次确定突变系统模型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根据3个评价标准等级分析该煤炭企业的安全投入水平。结果表明:通过构建完善的煤炭企业安全成本体系,安全投入结构更加合理,安全会计业务更加清晰,为安全成本核算提供了理论基础;选用突变级数法评价陕煤集团安全投入效果,该煤炭企业的安全等级为良好,验证了突变级数法适用于煤炭企业的安全投入评价,为煤炭企业安全投入效果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打破中小企业(SMEs)职业安全供求双低均衡状态的途径,提高SMEs职业安全保障水平,采用动态博弈方法分析SMEs劳资双方职业安全行为选择。首先,构建职业安全保障博弈模型,并进行均衡策略分析。其次,将安全管制因素引入博弈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低风险工资,加盟"是该模型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政府安全管制因素的引入对自然选择概率和员工加盟企业的概率产生有益影响,对企业隐瞒概率的影响取决于对被隐瞒员工进行的补偿。通过提高隐瞒成本、安全投入产出比、低风险工资、员工职业伤害认知和安全管制力度等可以提高SMEs职业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