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据统计,化工企业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伤亡人数仅次于火灾和中毒事故。所以,化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高处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落实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杜绝各种违章作业现象,避免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施工活动威胁燃气设施安全运行,相关破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安全稳定供气,有的还引发爆炸或火灾等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冲击公众安全感。本文对3起燃气设施第三方施工破坏事故(简称第三方破坏事故)中燃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简称燃气从业人员)承担的责任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分析研究事故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有助于对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危险因素的分析预控,便于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也能够增强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对危险因素的辨识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安全质量标准化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制定各工种和岗位操作规范和作业场所标准,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保障作业场所的安全条件,是从根本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基层安全标准工作的开展需要坚持"四个一切"原则:坚持"一切工作有标准、一切工作要具备条件、一切工作按标准操作、一切工作按标准检查考核"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4年来,运输段在安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那么,今后如何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呢?笔者认为笔者应在巩固、发展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本质安全”理念建设,是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之一。所谓“本质安全”就是: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铁路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但是,如果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把事故发生率降到很低很低,甚至实现零事故,那么工作中发生事故就是偶然的,而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领域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不仅有利于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强化安全意识,而且对于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安全生产法》第 45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这就是说在安全法律法规方面 ,国家有明文规定 :从业人员应该享有足够的“知情权”。纵观发生事故的类别 ,不外乎有违章冒险作业、麻痹大意、安全设施不完善等等 ,但也有个别地点存在危险因素 ,从业人员在不了解危险因素的情况下 ,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例如 :某厂一名职工在洗刷车辆的时候 ,发生触电事故 ,当即死亡。该厂分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冲刷车辆的高压水泵有一接线头漏电 ,该水泵又无漏电保护装置 ,该职…  相似文献   

8.
从大量的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中,70%左右是由于企业职工违章作业造成的,这说明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技能生疏,安全生产知识贫乏,这是造成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暴露了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晗萱  周建波  李欣 《安全》2014,35(5):45-47
2013年我国的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主要相对指标实现了“三个下降”,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3%和18.1%,重特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6.9%和5.9%。但是重特大事故尚未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人的因素是安全生产事故中最值得关注的因素,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4月10日至4月11日。盐城市安监局副局长陈东俊、烟花爆竹与矿业监管处处长李林生等一行人来滨海组织全县3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保管人员、3家生产企业中从事装药、造粒、筛选、筑药、压药、切引、搬运等危险工序作业的65名从业人员进行安全专业技术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烟花爆竹国家标准》和烟花爆竹事故案例分析及有关预防职业危害知识等。培训进一步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切实强化了烟花爆竹批发和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  相似文献   

11.
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事故树分析。文中给出的由201个基本原因事件和81个逻辑门所构成的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图,直观地表现了各可能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初始因素及其逻辑关系,经对FT的求解,得出了243个最小径集,指明了预防事故发生的可能途径;在对采用各可能预防途径的可行性,经济性,可操作性进行充分的考虑与比较后,确定出了城市管道燃气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并做出安全检查表,以供现场实施使用;最后提出了提高燃气安全运行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保根  杨德金  魏长富 《安全》2008,29(10):31-32
地质钻井工程作业属高度流动分散的艰苦行业,其工作条件多变、环境恶劣、危险程度较高。因此,加强钻探工人、钻井机长、班长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把事故的风险降到最低点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防控城市燃气事故发生,运用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对可能导致该类事故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揭示各因素之间的潜在关系和事故发生机制。收集2017—2022年间110起城市燃气事故调查报告并将其不安全行为划分为23类;利用Apriori算法挖掘各因素间的关联规则,得到支持度、置信度和提升度3个指标,并以关联规则中的前项和后项为基础构建复杂网络模型,从节点度、中介度中心性和聚类系数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燃气事故发生多与个人安全教育程度不足、工作人员未落实相关管理制度以及个人安全措施和隐患排查不到位等因素有关,需加强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结果将不安全行为间的因果关系可视化呈现,为城市燃气安全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煤矿安全从业人员心理测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人为因素是导致我国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为了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 ,笔者对煤矿作业对人提出的安全心理素质要求进行了探讨 ,对煤矿从业人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生产关系进行了工作分析与职务分析 ,建立了以能力与非能力因素为基本内容的心理测试指标体系并对这一体系的科学性进行了验证。应用实践表明 ,该体系为从根本上解决煤矿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安全》2020,(5):14-14
本项目针对建筑施工事故高发这一难题,从行为安全角度对建筑施工事故原因作系统全面的分析。首先,以吉林省和浙江省近10-15年的事故为样本,统计分析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然后,借助行为安全“2-4”模型,分析建筑施工从业人员事故不安全行为及其深层次原因。最后,利用安全统计学(也称伤害流行病学,Injury Epidemiology)中的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方法,揭示吉林省和浙江省建筑施工从业人员事故不安全行为原因的规律性,为建筑施工企业减少、消除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限空间作业具有涉及行业广,作业环境特殊,危险性大等特点,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本文对2001年—2009年期间发生的典型受限空间作业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了受限空间作业环境特点,分析了事故涉及的行业以及事故分布情况,然后结合事故案例,针对提出的典型受限空间作业事故类型及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以期指导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上接2005年8期) 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事故多发领域,从业人员作业时危险性较大。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可以促使这些行业的企业增加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条件,为从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护》2021,(5):60-61
"民生安全无小事,气瓶安全是大事。"瓶装燃气的用气安全始终是制约城市化安全发展的短板,全国范围内,由于瓶装燃气"最后一米"使用中的安全主体责任的不落实,导致燃气事故常常发生。近期,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9.
汪文 《劳动保护》2005,(8):84-85
压力管道是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事故的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燃气管道作为压力管道的一种,其特点为多埋于地下,经过人口密集区,施工与检验、检修难度大,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及外界原因的影响,易发生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及危害。目前,北京市外管网燃气管线已达7000千米。因此,对燃气管道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对确保北京市燃气管网安全、稳定、正常供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顾斌 《劳动保护》2005,(7):42-43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工矿企业的因工伤亡事故有90%左右发生在班组。笔者统计分析某钢铁集团公司1990~1998年所发生的轻伤事故发现,有94.3%的事故发生在班组中,绝大多数是从事岗位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要完成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应把预防班组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