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庆油田部分油井硫化氢浓度超过GBZ 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要求的10 mg/m^3,存在安全环保隐患,因此开展了油溶性脱硫剂研究.优选了有机醇胺脱硫主剂、互溶剂、表面活性剂;研究了反应速率、反应温度;实验了管道混合器脱硫剂加注工艺.通过研究形成了油溶性脱硫剂配方:脱硫剂S1加量为1.2倍硫化氢物质的量浓度,互溶剂W3加量为13%~15%S1,表面活性剂Q2加量为0.4%~0.6% S1,该脱硫剂在长庆油田8口油井开展了原油脱硫现场实验,治理后硫化氢浓度均降为0.  相似文献   

2.
文南油田注水管线防污染清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文南油田注水管线内壁结垢对油田注水的危害,以及管线常规清洗中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硫化氢中毒问题,进行了注水管线防污染清洗技术的研究。通过分析消除硫化氢的反应机理,配制了三种常规清洗剂和两组硫化氢抑制剂,并将清洗剂与抑制剂复配后进行脱垢实验,从而优选出最佳复配剂(MF-1-B),经过现场试验,排酸口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3~5mg/m3。防污染清洗技术的开发应用使文南油田注水管网得到了及时、全面的清洗,水质达标率由清洗前的30%上升到100%。  相似文献   

3.
采用动态配气法配置硫化氢恶臭气体,筛选出一种价廉易得、吸收氧化效果好的吸收液,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漂白粉投加量、进气浓度、进气流量、温度、吸收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室温25℃、0~5391mg/m3硫化氢浓度范围、3h吸收时间的条件下,漂白粉对硫化氢去除率在92%以上。此法能在较长时间、较大浓度范围内保持较好的去除效果,适于工业化放大。  相似文献   

4.
让纳若尔油田采出水处理汽提脱硫工艺,高温工况下结垢严重,筛选合适的阻垢剂并对其进行应用评价,使脱硫塔达到良好的运行效果。文章分析了汽提脱硫装置结垢原因,进行了常规阻垢剂筛选评价、新型合成阻垢剂性能评价、化学平衡防垢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现场试运行实验投加有机复合酸离子调整剂A40mg/L、新型合成阻垢剂G-3为30mg/L,作为适合本工程的阻垢剂。  相似文献   

5.
以油酸基咪唑啉与除氧剂联氨进行复配形成新的复配缓蚀体系。使用静态挂片法及电化学分析法评价其对P110钢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缓蚀剂与除氧剂用量比为11,浓度为300mg/L时缓蚀率可达到87.24%。同时通过预膜处理的方法对该缓蚀体系的缓蚀性能进行评价,预膜油溶助剂以5倍常规加注量为宜,缓蚀剂以10倍常规加注量为最好,缓蚀率可达到87.77%。  相似文献   

6.
采用循环气提法脱除原油储罐中的硫化氢以达到降低储罐内硫化氢浓度的目的。某联合站卸油台零位罐的实验结果表明:经过7h的实验,零位罐观察口硫化氢浓度可由484mg/m3降低至9mg/m3。文章主要介绍了循环气提法在轮三联合站卸油台零位罐的实验过程、除硫剂的筛选及在某联合站原油储罐的应用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储罐内硫化氢浓度。  相似文献   

7.
纳米零价铁去除磷酸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颗粒具有独特核-壳结构,使其具有较强氧化还原特性,比表面积大和表面活性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不同环境介质中多种污染物的去除修复。本研究采用传统的液相化学还原法合成nZVI颗粒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磷酸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nZVI颗粒的性质。实验研究了nZVI投加量、PO3-4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对nZVI去除PO3-4效率的影响及微米零价铁(micro-ZVI)和nZVI去除PO3-4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PO3-4初始浓度为20mg/L时,随着nZVI投加量从200mg/L增加到1000mg/L,PO3-4去除效率从32.94%上升到90.17%;当nZVI投加量为600mg/L时,随着PO3-4初始浓度从10mg/L增加到100mg/L,PO3-4去除效率从87.33%下降到45.77%;当nZVI投加量为600mg/L且PO3-4初始浓度为20mg/L,溶液pH分别为3和4时,PO3-4去除效率分别为83.63%和92.36%;nZVI和mZVI投加量均为600mg/L且PO3-4初始浓度为10mg/L,nZVI的PO3-4去除率(87.33%)是mZVI(8.86%)的9.86倍。研究结果表明,nZVI能够高效去除水体中的磷酸盐,主要去除机理是吸附和化学沉淀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
选取诺氟沙星为目标污染物,以介孔氧化铁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降解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设计正交实验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讨论了pH、H_2O_2初始浓度、诺氟沙星初始浓度以及催化剂投加量对降解率的影响,并得到选定因素水平范围内的最优化反应条件:初始p H为7,初始H_2O_2浓度100 m M,初始诺氟沙星浓度2 mg/L,催化剂投加量0.7 g/L。最优化反应条件下,120 min诺氟沙星的降解率达到99%。通过SPPS方差分析可得,各因素影响大小的排序为诺氟沙星初始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初始pH初始H_2O_2浓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强化混凝工艺对含聚采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以PFS作为主混凝剂,Potenflo1315和Potenflo1365作为助凝剂的强化混凝实验中,分别考察了pH值、PFS投加浓度以及有机助凝剂Potenflo1365和Potenflo1315的投加浓度对含聚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时,当投加浓度为150 mg/L的PFS与2.5 mg/L的Potenflo1365复配后,对含聚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COD_(Cr)去除率达到88.8%,浊度去除率达到98.1%,经处理后废水主要指标可以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高黏度压裂废液絮凝处理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压裂废液的高黏度导致其流动性差,投加的PAC、PAM等常规处理剂在废液中很难扩散,传质作用慢,造成絮凝沉淀时间长,絮体虚浮、泥量体积比大,处理效果差。投加膨润土可改善高黏度压裂废液絮凝处理效果,缩短沉降时间。实验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膨润土加量8001 000 mg/L,PAC加量2001 000 mg/L,PAC加量200300 mg/L.,投加膨润土后搅拌1300 mg/L.,投加膨润土后搅拌12 min;混凝处理后悬浮固体去除率97.5%,石油类去除率88.6%,污泥体积减少50%以上,沉降时间缩短90%。  相似文献   

11.
用4-(溴甲基)苯甲酸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对壳聚糖和改性后的壳聚糖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改性后的壳聚糖为羧苄基壳聚糖。对羧苄基壳聚糖在天然海水中的缓蚀性能进行测试,探究了浓度和温度对缓蚀性能的影响,在常温下,羧苄基壳聚糖投加量为600 mg/L时,缓蚀率最高为40.2%;当羧苄基壳聚糖投加量不变时,随着温度升高,羧苄基壳聚糖的缓蚀性能有所提高,但是达到60℃后,缓蚀率开始下降,高温不利于羧苄基壳聚糖发挥其缓蚀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生产过程硫化氢气体产生和逸散的问题,减少人身、环境危害,以张渠区块为重点,进行系列管控措施试验研究。基于开发过程硫化氢分布特征的解析,开展井下治理、地面工艺完善等相关控制技术研究,重点验证抗硫缓蚀剂、硫化氢抑制剂的应用效果。经过治理站点硫化氢含量小于5 mg/m3,综合利用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13.
晏晓敏  周彤 《环境技术》2005,23(4):16-18,31
研究了天然高分子改性两性水处理剂CGAC在1mol/LHCl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讨论了药剂投加量、温度和药剂在酸中存放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CGAC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在CGAC投加量为60mg/L时,缓蚀率达96.6%,且具有长效缓蚀性能。初步分析CGAC是吸附成膜型缓蚀剂,其吸附在金属表面后增大了腐蚀的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14.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用臭氧催化氧化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在石化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催化剂载体、催化剂配伍体系以及臭氧的投加方式进行了优化筛选。根据实验,多元催化掺杂体系较一元催化体系氧化效果好,CODCr的去除率可由一元催化时的20%提高到多元催化时的33%;在臭氧的投加方式上,分段投加要优于单级投加,臭氧投加分配比例为6∶3∶1时,CODCr的去除率可由单一投加时的9%提高到分级投加时的19%。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疆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车89井区高含硫的问题,分别对硫化氢成因、转化机理及除硫方式进行研究,开展了化学除硫工艺技术、负压闪蒸除硫工艺技术以及催化曝气除硫工艺技术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负压闪蒸除硫工艺、催化曝气除硫工艺及化学除硫工艺(HCS-4除硫剂加药浓度约1×104 mg/L、作用80s)处理后,可将车89井区原油中硫化氢浓度降至安全阈限值15mg/m3以下。  相似文献   

16.
选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和亚硫基二乙酸(TDGA)两种有机稳定剂药剂,研究其对焚烧飞灰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实验表明,焚烧飞灰浸取液中重金属浓度依次为:Zn (124. 2mg/L) Pb (27. 98mg/L) Cu(15. 29mg/L) Cd (7. 68mg/L) TCr (1. 16mg/L),重金属Pb、Cd、Cu超出标准;在用EDTA和TDGA处理的稳定化样品浸出液中Pb、Cd、Cu、TCr的浓度随着有机螯合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并且TDGA的处理效果优于EDTA;在TDGA投加量相同,且浸取剂p H在3到9的范围内时,随着p H的升高,Pb、Zn、Cu、TCr的浸出浓度逐渐减小,其中p H升高对Cd的浸出浓度影响较小;若有机螯合剂溶液与飞灰搅拌均匀,液固比的增加对螯合反应没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茄子秸杆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茄子秸秆为原料,ZnCl2为活化剂制备粉末状活性炭,主要研究了活性炭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以活性红X-3B和酸性蓝RL为模型染料,考察了染料初始浓度、pH值、活性炭投加量和吸附时间等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初始浓度和活性炭投加量对染料脱色率影响较大。初始浓度为300mg/L时,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g/L和1.4g/L;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脱色率分别在93%和98%以上,COD去除率分别为94.5%和86.4%,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1992)。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新疆某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软化预处理小试研究,为火电行业脱硫废水零排放提供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在该火电厂脱硫废水软化预处理过程中沉淀剂(NaOH/Na_2CO_3)最佳投加顺序为先投加NaOH沉淀Mg~(2+),后加Na_2CO_3沉淀Ca~(2+);最佳投加量为n(NaOH)/n(Mg~(2+))=6:1, n(Na_2CO_3)/n(Ca~(2+))=1:1,该脱硫废水中Ca~(2+)/Mg~(2+)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以上,脱硫废水硬度(以CaCO_3计)低于450 mg/L,为火电脱硫废水后续处理提供水质保证。  相似文献   

19.
污染水体的原位生物修复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继洲  胡磊 《四川环境》2005,24(1):1-3,26
采用环境友好型生物激活剂-BZ对某受污染水体进行静态修复试验,结果表明,BZ剂的加入可以促进水体中污染物CODCr、NH3 N和TP的降解。在不曝气的条件下,当BZ剂投加量为4 0mg/L·d时,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最好,投加10天后,水样中CODCr、NH3 N和TP的降解率分别为23 8%、78 2%和23 9%。在曝气条件下,以上指标的变化规律和降解率与没有曝气时基本相近。在有/无曝气条件下,BZ剂加入均会使水样的pH值略为增高,且其对NH3 N降解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对渤海S油田原油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排空气体硫化氢含量较高的情况,经过脱硫方法比选,确定采用活性炭精脱硫剂干法脱硫工艺。介绍了脱硫工艺设计、脱硫工艺流程,通过计算说明了工艺设计的依据。脱硫工艺投用后,调储罐脱硫塔和气浮选罐脱硫塔脱硫效率达100%,厂区周围空气中硫化氢含量为未检出,低于0.01 mg/m~3,达到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