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目前测汞常用的消解方法是硫酸—高锰酸钾热消解法及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硫酸—高锰酸钾热消解法需在电热板上加热近沸30min(或在电炉上煮沸10min,严防瀑沸),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法也较麻烦。本文提出一种简单又省电的消解方法,即硫酸—高锰酸钾冷消解法,此法不需加热,在大批水样的分析中,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CODMn测定中K对Vo的影响张亚鸾李益群(江苏如皋市环境监测站,如皋226500)CKMnO4:高锰酸钾的摩尔浓度(mol//l);V:高锰酸钾浓度标定时,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ml);K:高锰酸钾溶液校正系数;V0:空白试验中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m...  相似文献   

3.
用葡萄糖标准稀溶液来研究碱性法高锰酸盐指数标准分析方法的错误。当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分析试样时高锰酸钾是被还原成二氧化锰不是二价锰,溶液酸化后加草酸钠标准溶液时,二氧化锰要与草酸反应掉,滴定消耗的高锰酸钾不能真实反映与试样中还原性物质反应的量,还有高锰酸钾反应掉的摩尔数不是[(10 V1)×K-10]×M;改成碱性的离心法把水浴产生的二氧化锰去掉后进行分析,这样消耗的高锰酸钾量可真实地反映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量,同时,反应掉的高锰酸钾摩尔数应为[(10 V1)×K-10]×M×3/5,计算公式相应也要乘系数3/5。因此,应该修改碱性法高锰酸盐指数计算公式和相关操作过程,建议国家标准经修订后重新发布。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境监测》于2006年8月第22卷第4期发表了一篇名为“碱性高锰酸钾指数标准分析方法的错误”的文章,该文作者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用酸性法与碱性法来测定其高锰酸盐指数值,对相应的结果与计算公式进行讨论,指出碱性高锰酸钾操作方法与计算公式均存在错误,并提出了碱性高锰酸钾测定的修正方法与公式。文章对上述观点和结论有不同的看法,从碱性高锰酸钾指数标准分析方法的试验操作步骤及方法原理的理解入手,进行相关的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用过硫酸铵代替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测定水中总铬,测定快速,简便。精密度与准确度均与高锰酸钾氧化法一致。  相似文献   

6.
王雷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1):63-64,F003
探讨了在碱性条件下,加入氯化钙能提高高锰酸钾对有机物的氧化率,从而得到比常法高的高锰酸钾指数,能真实地反映水体受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盐指数是饮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监测分析的常规项目,文章对溶液酸度、高锰酸钾浓度及加热时间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与溶液酸度、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及加热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锰酸盐指数的准确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都是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 ,根据测定体系酸碱度的不同 ,它又可分为酸性法与碱性法 (用于测定含氯离子较高的水样 ) ,通常采用酸性法 ,以下均指酸性法。高锰酸盐指数测定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 ,欲准确测定有较大难度。在对四级站的考核中发现 ,高锰酸盐指数的考核合格率较低 (3 3 3 % ) ,而其余项目合格率均在 80 %以上。这就要总结经验 ,查找原因 ,从理论上和分析技能上得以进一步提高。测定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溶液的酸度以及滴定终点的判断。1 高锰酸钾浓度1 1 高锰酸钾溶液…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高锰酸盐(KMnO_4)氧化法,随操作条件不同,种类较多,诸如100℃高锰酸钾需氧量(COD_(Mn)),20℃高锰酸钾需氧量(COD_(Mn20)),碱性高锰酸钾需氧量(COD_(OH))等,导致报告结果复杂,可比性差,且该法氧化率低,操作条件不易控制,因此国内应用较少。重铬酸盐(K_2Cr_2O_7)标准法操作条件采用2小时沸腾回流,容易控制,且不受水质限制,从准确程度或氧化程度来说,以该法为最佳,故国内外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测定高浓度氯离子水样CODMn的一种新方法。本方法利用乙酸银去除氯离子的干扰,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和自身指标剂,用草酸钠还原过量的高锰酸钾,通过计算求出CODMn值,本文法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11.
以中山市岐江河近7年的高锰酸盐指数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预测方法,建立了岐江河高锰酸盐指数的灰色预测模型.用该模型预测岐江河2003年、2004年、2005年高锰酸盐指数的值分别为4.8、4.7和5.3.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氨氮(NH3-N)标准溶液(以下简称液标)制造商、浓度水平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选择常用的7个品牌CODMn液标和9个常用NH3-N液标品牌开展量值比对和质量评价研究,匿名采购129支液标经盲样编码后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推荐标准进行分析测定,计算和评定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以En法进行量值比对评价。研究表明,NH3-N液标量值均满意,CODMn测试中的加盖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按照证书要求操作时CODMn液标量值合格,未按照液标证书中要求进行液标样品前处理测定会造成测定结果的偏离,影响评价结果。建议监测人员合理选用和规范使用环境用液标,加强环境用液标的选购和管理,确保检测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以某地地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年平均浓度变化为依据 ,应用灰色系统中 GM(1 ,1 )模型 ,对高锰酸盐指数浓度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测定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使用新发明的耐腐蚀恒流泵、低记忆高效混合器、不存留气泡流通池等部件,通过高温高压,缩短消解时间,从而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无人值守的自动在线快速监测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已在我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生产厂家日趋成熟、相关标准逐步出台、仪器性能基本达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仪器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与改进。本文从方法选择、干扰排除、国家标准、比对、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仪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质控样测试和实际水样比对测试合格率相对偏低的问题。通过对高锰酸盐指数氧化还原机理的分析,结合目前国控水站对质控样品的测试数据,探讨了如何使用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分析测试得到准确可靠的水质监测数据。认为应尽量保持自动分析仪器的反应条件、稀释条件与标准方法一致,即取样量与试剂用量比与标准方法一致,并根据样品浓度变化实现量程自动切换,分量程进行仪器校准和测量,才能够提高自动分析仪器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环境预测中灰色模型的EXCEL解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苗云  项成龙 《干旱环境监测》2001,15(3):171-172,192
提出了利用EXCEL应用软件建立GM(1,N)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并结合实例介绍了建立河流高锰酸盐指数GM(1,3)模型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8.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分析仪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在线自动分析仪的方法原理、主要类型、主要技术性能以及主要仪器型号等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高锰酸盐指数在线分析仪近况和以酸性为基础的在线分析仪及其关键部件的研制,解决了测定低检测限样品和仪器腐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用直接加热代替水浴加热测定高锰酸盐指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酸性法分析中,通过对2种加热方法的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直接加热法具有省时、省力,且精密度、准确度均能满足环境监测规范要求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