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民勤县生态经济功能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县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民勤县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功能区划,将民勤县分为东北部沙盐地灌溉农业区、中心城镇综合发展区、西北部荒漠地生态保护区、东南部生态农业区和中部沿河农林牧业发展区5个功能区,并分析了民勤县各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改善途径及区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对汉王乡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现状分析、模型诊断和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提出了该生态经济系统1995年和2000年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方案。结果表明,按此方案实施后,系统现有资源将会得到持续、合理的利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甘肃省镇原县店王村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脆弱、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该村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据此,对该村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同步提高、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活动对太湖流域的生态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围绕社会经济压力、水体污染负荷以及水体环境状态3个方面,建立社会经济活动对太湖流域生态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因子的权重.根据太湖流域2005和2006年的相关数据,以MATLAB为工具,运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流域生态综合评价,分析社会经济活动对太湖流域的生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流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的影响较大,除了点源污染以外,面源污染也是太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5.
石油农业的弊病促使人们寻找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生态农业应运而生。目前国内外正大力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试验。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预测其演进方向,确定其发展形式,这是农业生态经济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很多,诸如回归分析、列斯里矩阵和规划方法等等。本文介绍用系统动力学进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设计的程序。  相似文献   

6.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对汉王乡生态经济系统进行现状分析、模型诊断和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提出了该生态经济系统1995年和2000年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方案,结果表明,按此方案实施后,系统现有资源将会得到持续,合理的利用、、生态和社会效益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甘肃省镇原县店王村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系统脆弱,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该村生态经济系统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据此,对该村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同步提高,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灾害的概念及其发展入手,分析了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发生灾变的原因,提出了减轻或防止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灾变的有效对策。文章对合理调控农村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农村生态经济平衡,防止或减轻农村灾害发生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999-2005年上海市纵向时间序列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谌伟  李小平  孙从军  程曦  蔡婧 《生态环境》2008,17(1):422-427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衡量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指标.文章以上海为例,对上海市1999-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纵向时间序列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7年研究阶段内,上海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99年的1.9035 hm2到2005年的1.8616 hm2,以2002年为转折点呈现倒U型变化.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仍远小于平均生态足迹值.反映了上海市经济生产生活强度远超其生态系统承载力,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并且人均生态赤字出现类似环境的库兹涅茨(EKC)曲线;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生态协调性系数指标以及生态缺陷度指标对于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反映了上海市从2002年开始出现良好转变趋势.通过对上海市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可以为上海市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滇池的区域生态经济容量特点和昆明城市功能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滇池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同昆明市经济的关系;指出了影响滇池区域的生态经济容量的限制因子,认为为了使该区域的生态经济良性发展,有必要根据昆明市的生态经济现状,对城市的功能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1.
环境因素对原生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9年12月至2000年11月,对华中科技大学华瑜池的原生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共检出原生动物125种,其中植鞭毛虫19种,动鞭毛虫28种,纤毛虫64种,肉足虫14种,对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表明:1)自然条件下,PFU原生动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数及原生动物群落的群集速度相对稳定;2)自然条件下,PFU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3)当PFU原和动物群落受到外界胁迫时,不管这种胁迫来自物化因素或是生物因素,其群落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破坏性变化;4)用PFU法进行原生动物群落生态学和毒理学研究,所得的结构参数及功能参数能反映客观状况,具有环境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山西芦芽山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地理因子间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是评价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程度的一种主要指标。本文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芦芽山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地理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6个旅游影响因子之间的正负相关性均很好地体现了旅游活动对各因子影响的规律性,同时也说明了旅游影响因子的选择与确定以及对其赋值的正确性,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自然地理因子间较小的正负相关性,说明它们几乎不受自然地理因子的作用,它们共同作用为评价旅游开发程度强弱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旅游影响因子及其系数与人文地理因子间的高相关性,完全可以说明,它们能够正确地反映旅游活动对植被环境的作用。此外,加强景区管理和旅游规划尤为迫切,图2表4参8。  相似文献   

13.
为了反映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内涵不确定性关系,通过对影响区域生态的因子的筛选,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影响龙湾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子是各土地使用类型的分布和污染物排放量;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获得各因子对生态影响的权值,结合"星座图"聚类方法将温州市龙湾区区划出3个生态类型,5个发展方向,并形成了对县域生态区划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昆虫病毒增效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杆状病毒是专化性很强的一类双链DNA病毒,主要感染无脊椎动物,特别是鳞翅目昆虫.杆状病毒科又分为3个亚组:核型多角体病毒NPV(Nuclearpolyhedrosisvirus)、颗粒体病毒GV(Granulosisvirus)和非包涵体型杆状病毒(...  相似文献   

15.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效应研究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对人类、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景观格局-过程-生态效应的相互驱动机制及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综述了国内外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研究相关进展,集中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景观分类是景观格局研究的基础,空间统计分析、转移矩阵分析和景观指数分析是研究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手段,新兴的元胞自动机理论和方法在景观格局演变研究中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研究需对自然驱动力、社会驱动力进行综合考虑.不同时空尺度下,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内在机制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一些方向,重点是:(1)景观格局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研究;(2)多尺度下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如土壤侵蚀、养分流失等)的耦合研究;(3)"3S"技术、野外调查监测与格局-过程演变模拟模型结合的应用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6.
影响马尾松毛虫虫灾发生类型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列联表分析方法探讨了小班的林地起源、优势树种、地理、生长等因素对小班的马尾松毛虫虫灾发生类型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小班的海拔高度和坡度是决定小班的马尾松虫灾发生类型的关键因素。小班的优势种结构、平均树高及郁闭度对小班的马尾松毛虫虫灾发生类型也有较大的影响。图12表1参2  相似文献   

17.
生态建筑及其绿色生态住区环境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建筑的内涵出发,以国内外生态建筑实例为理论依据,绿色生态住区为对象性,阐述了绿色生态住区的开发与建设,应遵循生态设计理论和生态美学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并将绿色生态住区的构建视为生态建筑的观察平台,指出生态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必须考虑环境的生态、社会及其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旅游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借鉴已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以长沙市为例,选取了区域生态环境、旅游资源价值、社会经济因子3个方面的评价因子,建立起旅游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在G IS技术的支持下,从空间上对其旅游开发的生态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旅游用地可以划分为最适宜用地、适宜用地、基本适宜用地、不适宜用地、不可用地,适合于进行旅游开发的区域较大,最适宜用地、适宜用地、基本适宜用地达到7 549.66 km2,占63.74%。  相似文献   

19.
探究生态修复后九曲湾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九曲湾水库及相关饮用水源地水库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于生态修复前2014年4月(平稳期)、2014年7月(爆发期),2015—2016年生态修复后12月(枯水期)、4月(平水期)、7月(丰水期)进行数据采集,采用优势度、Levins生态位宽度、Petrailis生态位重叠指数等方法,对九曲湾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演替、生态位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曲湾水库生态修复前共鉴定浮游动物30种,其中轮虫类26种,桡足类4种,枝角类未检出;生态修复后共鉴定浮游动物50种,其中轮虫类30种,枝角类13种,桡足类7种。生态修复前,平稳期到爆发期优势种的更替率为75%,爆发期到生态修复后枯水期优势种的更替率为80%。生态修复后,枯水期到平水期优势种的更替率为66.6%,平水期到丰水期季节更替率为57.14%,共同优势种为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九曲湾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在0.250—0.931之间,生态修复前和生态修复后广生态位种类占全部优势种的75%、58.33%、70%、33%、0。优势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在0—0.998之间,生态位重叠程度差异较大,平稳期、爆发期、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6的分别占53.57%、50%、73.33%、66.67%、66.67%。生态修复前影响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是水温(WT)、溶解氧(DO),生态修复后影响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分化的主要因素是总磷(TP)、叶绿素(Chl.a)。研究表明,生态修复前蓝藻水华发生期影响浮游动物生态位分化的环境因子为物理因子,生态修复后影响浮游动物生态位分化的环境因子为营养盐。  相似文献   

20.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important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degree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with regard to resource depletion and to analyse influential factors to asses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tries to assess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ongqing while investigating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Calculations of the consumption footprint, production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apacity for Chongqing from 1996 to 2007 based on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approach were carried out. An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was also calculated from these result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security were analysed using factor analysis. Both th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footprints present an upward trend, contrary to the gradually decreasing trend of ecological capacity. In additio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shows that Chongqing has deteriorated from a level of less risk to that of risk. Factor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 could primarily be ascribed to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industrialisation. With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sation, appropriat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ecosystem in Chongqing so a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limitations of the methodology are also discussed and areas that require further research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