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污的排放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畜用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不仅危害动物健康,也为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带来很大的限制和风险。本文对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和潜在危害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畜禽粪污中残留抗生素的去除技术。政府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严格、规范畜用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畜禽粪污作为肥料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害及农产品安全风险,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琴  黄冠燚 《四川环境》2012,(Z1):113-117
在集约化畜禽养殖过程中,兽药抗生素被广泛地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以及促进动物生长。本文介绍了兽药抗生素在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及其随着畜禽粪便排出体外的抗生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和生态效应。最后,论述了兽药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并重点介绍了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和吸附解吸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析了泸州市蔬菜地土壤中的p H值、有机质以及重金属(Cd、Hg、As、Pb、Cr、Cu)含量,并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Cd、Hg、As、Pb、Cr、Cu的平均含量水平未超过四川土壤背景值土壤。利用农业行业标准(NY/T391-2000)中土壤污染元素的浓度限值进行评价,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重金属均未超标。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危害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泸州市蔬菜种植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处于轻微污染或无污染以及轻微的潜在生态风险水平,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最高,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在环境中不能分解,当进入土壤后能长期蓄积在土壤中,并通过土壤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经食物和水对人体产生危害。轰动世界的公害“水俣病”和“痛痛病”就是由汞和镉引起的。由于重金属呈慢性积累性中毒,常被人们所忽视。为摸清重金属汞、砷、铬、镉、铅在昌吉州土壤及粮食中的含量,1985年我们采集了土壤、粮食样品,对其所含重金属进行了化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保山市几个蔬菜生产集中地的土壤进行了调查、采样及样品分析,分析元素为重金属镉、汞、砷、铅、铬。结果表明,保山市几个主要蔬菜生产地土壤重金属根据单项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判断都属安全,土壤本身对蔬菜生产不会产生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畜禽粪便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采集26家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和喹诺酮类抗性基因及表达丰度。结果发现,畜禽粪便中四环素类抗性基因平均检出率为78.2%(61/78),喹诺酮类抗性基因平均检出率为53.8%(28/52)。另外,通过QPCR技术对不同养殖场畜禽粪便中ARGs进行绝对定量,并将ARGs的浓度与其内参基因16SrRNA的浓度做归一化处理,得到各ARGs的相对丰度,分析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猪场、鸡(鸭)场和牛(羊)场中相对丰度发现,生猪养殖场抗性基因相对丰度明显高于牛(羊)和鸡(鸭)养殖场。随机选取6家养殖场堆肥粪便与新鲜粪便进行抗性基因含量检测,两者抗性基因表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普通粪便处理方式对抗性基因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结果对于掌握畜禽养殖场ARGs污染现状以及评估规模化养殖场耐药基因污染风险,保障动物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 引言土壤是全球生态系统中金属的主要接受体,直接与食物链有关,是值物生长的媒体基础。许多研究表明,来自工厂的废物排放对周围土壤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重金属在生态系统中有过度积累的趋势,自然环境逐渐发生变化,而且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将产生致命的危害;同时,也影响到许多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机体。在中国冶金部和宝山钢铁公司环保部的资助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蔬菜和蔬菜种植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一般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想  张勇 《四川环境》2008,27(2):94-98
本文对我国部分城市农用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综述,重金属污染在蔬菜种植土壤和蔬菜中主要是以Pb、Cd、Hg为主,且工业城市和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尤为突出。分析了植物吸附重金属的一般规律与影响因素。为防治重金属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天津市宁河县蔬菜种植地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Hg、Cd、Cu、Zn、Pb和As 6种重金属的Eir均小于40,5个研究乡镇的RI均小于150。表明该区域的潜在生态危害水平为轻度危害。虽然5个乡镇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以Hg和Cd的污染为主,Zn和Pb的污染最小。从而也可以说明对于这种小尺度范围的重金属污染研究,若不存在显著的污染源则无需利用RI法进行详细的分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方遒 《绿色视野》2013,(4):61-62
据报载,环保部公布的上世纪90年代末的数据就表明:中国是全球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受污染的耕地合计1.5亿亩,占中国耕地总量十分之一以上。工厂排放的废水通过浇灌污染农田,重金属(镉、汞、砷之类)在土壤中富集并通过植物根系进入作物的根、茎、叶和果实,最终又通过粮食和蔬菜进入人体。重金属在人体中经过几十年富集后,威胁健康。  相似文献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镉、铅、锌等,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极大危害。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技术主要包括工程修复法、物理化学修复法、化学修复法和生物修复法。植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生态、高效的修复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水基固废经长时间生物处理后做土壤利用的效果,对6口示范应用井的土壤样品浸出液、 土壤重金属、植物中重金属和土壤养分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6口井水基钻井固废经生物处理所形成的土 壤中有害重金属指标均不超过GB 15618—2018(其他,pH>7.5,风险筛选值)和HJ/T 332—2006限值要求。 土壤浸出液中的无机及重金属离子等指标均低于GB 5084—2005(旱作)要求,除铁和个别点的总氮和总磷超标外,其他指标均不超过GB 3838—2002的Ⅴ类标准。土壤栽种植物中重金属含量较土壤中无明显增加,无重金属生物富集发生,除汞元素有轻微超标外,其他指标都符合GB 2762—2012中蔬菜及制品标准。土壤的养分相对较差,可以补充土壤营养物质以满足特定植物栽种的需求。水基钻井固废通过微生物处理资源化土壤利用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是一种可行的资源化处置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贾江雁  李明利 《四川环境》2011,30(1):121-125
抗生素被长期大量地使用于人和动物的疾病治疗,同时作为饲料添加剂长期使用于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然而,大部分抗生素不能完全被机体吸收,大量的抗生素以原形或代谢物形式经由病人和禽畜粪尿排入环境,经不同途径进入土壤和水体,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多项研究显示在城镇废水和地表水中检测到了抗生素的存在,但关于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生物效应等研究资料很少。环境中的抗生素会对微生物、水生生物、土壤生物和植物等产生危害,并产生大量耐药菌,影响禽畜等的正常生长,进而对人类健康及整个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为评估抗生素在环境中潜在的危害,本文就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以及生物效应等多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新乡市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乡市蔬菜大棚的分布状况,以北环地区蔬菜大棚0—20cm土壤为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发射法对样品中的重金属铜、锌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含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蔬菜大棚土壤中Cu含量在2—11年内增长缓慢,大于11年的增长幅度大大增加;Zn含量在3—5年内累积增长幅度相对较大,而5—7年相对平缓,7—11年稍增大,大于11年的大大增加。从整体来看,新乡市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含量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成都绕城高速公路属于成都市主要交通干线,为成都市带来巨大经济及社会效益,但是,也不可避免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研究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污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梅花点法"和"四分法"采集得到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表层土壤(0~20cm)样品24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得土壤样品中铬(Cr)、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6.81、192.48、28.24、111.79、4.74、2.79和51.68 mg/kg。讨论重金属分布特点,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风险评价方法对成都绕城高速两侧土壤重金属通过直接摄入、皮肤接触和呼吸摄入3种途径进入人体的危害进行了风险计算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未受到重金属污染(Ni除外),且7种重金属对人体均不存在明显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释放面源污染物的危害与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肥是一把“双刃剑”,其施用不当也是引发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本文分析了有机肥的主要来源,重点阐述了有机肥释放面源污染物对水体、大气、土壤、农作物以及人畜健康所带来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控制有机肥释放面源污染物的措施,即合理施用有机肥、规范养殖污染管理、提高畜禽粪肥的还田利用率、有机肥资源商品化及发展有机农业。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从重庆市某铬污染场地土壤中采集54份样本检测分析了其Cr、Cu、Zn和Pb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表层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Cr、Cu、Zn、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 370.8,58.0,36.1,112.4 mg/kg。该场地土壤属于重度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危害处于很强危害程度,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大小顺序为:CrPbCuZn。其中,Cr的影响占绝对主导地位。研究结果可为该废弃场地的治理修复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菜地土壤受到酸沉降、大量含氮化肥的长期施用以及酸性废水的灌溉,土壤酸化速率加快。随着现代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菜地土壤酸化明显,同时酸化菜地土壤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土壤酸化在一定程度上活化了菜地中的重金属,增加蔬菜中重金属含量从而降低蔬菜品质和健康风险,同时,酸化加剧了磷的流失,增加水体富营养化。但是土壤酸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微生物活性,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9.
最新发布的《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从暴露途径入手,针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致癌和非致癌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文章根据污染物的物化性质对《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的9种暴露途径进行了归纳,并以苯为例,利用导则附录G表中的推荐值对暴露量及其对应的致癌风险、危害商进行了计算,通过苯的致癌风险和危害商可接受水平反算出苯的土壤质量浓度,并与现行的各类土壤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确定HJ350—2007《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暂行)》的A级标准可以作为评价土壤中苯的致癌风险和危害商是否可接受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20.
蓝楠 《绿色视野》2012,(10):45-50
作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湘江流域局部的正常供水被打断,流域内400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因重金属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的事故时有发生;鱼类大幅减少,数以干亩计的农田不能耕种,有相当地域的鱼类、粮食、蔬菜不能食用。污染背后,既有历史包袱沉重、粗放式经营、科学技术落后等客观原因,也有长期以来高污染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躲猫猫”似的拉锯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